① 弘揚傳統文化硬筆書法作品有哪些
如下:
1、鋼筆書法作品,如下圖所示:
掌握正確方法
實際上,練字確是一件並不太難的事情,只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關鍵是多臨摹。試想想,寫字,也就是點、橫、豎、撇、捺,再加幾個轉折筆畫罷了,把這些寫好了,再注意一下筆畫之間的搭配,作為一般日常使用的寫字,就行了。
寫字其實是一種書寫的習慣,對於寫不好字的人,練字,就是要克服掉不良的書寫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水平沒有進步,是因為你還不知道好的書寫習慣是怎樣的,或者是你還沒有注意到這些。多看、多琢磨,反復臨摹好的字帖,就能讓你自然地形成好的書寫習慣了。
② 瘦金體鋼筆書法字帖
瘦金體書法極難臨摹,要求下筆者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的。所以想寫好瘦金體還是得不斷的練習以及臨摹。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瘦金體鋼筆書法字帖,希望對你有用!
瘦金體鋼筆書法字帖欣賞
瘦金體鋼筆書法字帖圖片4
瘦金體書法好看在哪裡?
瘦金體原本為"瘦筋體",是說其筋骨之力,以弱勝強,後來因為其斬釘截鐵之痛快,遂以"金"易"筋",稱為瘦金體。這種書法好看就好看在其瘦骨上,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宋徽宗的書法筆畫瘦硬,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影響頗大。宋代書法以韻趣見長,趙佶的瘦金書即體現出類同的時代審美趣味,所謂"天骨遒美,逸趣靄然";又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所謂"如屈鐵斷金"。
這種書體,在前人的書法作品中,未曾出現過。褚遂良的瘦筆,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則不一樣。與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說是最接近的。也許趙佶是從薛曜的《石淙詩》變格而來的,但他的創造顯然比薛曜成熟得多。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書體,趙佶已把它的藝術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是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的。
"瘦金書"正與其工筆花鳥畫的用筆方法契合,細瘦如筋的長筆畫,在首尾處加重提按頓挫,再取黃庭堅中宮緊結四面伸展的結構之法,頗有瘦勁奇崛之妙。這種瘦筋的字正適合題在他的工筆畫上,與畫筆相呼應。他作為兼有書法和繪畫才能的藝術家,把書法與繪畫做了很重要的融匯,開創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文人書畫新局面,並影響後世而綿延於今。
③ "雨"字硬筆行書怎樣寫好看
行書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但喜歡行書的人不在少數。行書鋼筆字怎麼寫好看?行書鋼筆字練習方法有哪些?
天下三大行書,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贊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要想寫好行書鋼筆字,要先從骨子裡喜歡行書鋼筆字這種字體。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臨」是對著寫,「摹」是蒙著描臨摹不是整篇謄寫,是通過手的描畫,加深腦的印象;通過手、眼、腦的運動,把優美的形象刻在自己心裡臨摹是一種思索,一種比較,一種記憶從形式上,它是用自己得手寫別人的字。
④ 怎樣練書法(隸書《張遷碑》)
一、練習基本的楷書,主要練間架和結構,記住千萬別練技法,用毛筆練最好,樹枝在地上畫也可;
二、練習基本的草書,主要練習結構,記住千萬別練技法;
三、練習大篆,主要練習字意和筆意
以上三點需要好的記憶力,用筆時基本用中峰就可以,想像你手中的筆是個小木棒就可以了,時間為三個月,每日30分鍾。
四、平時沒事多看幾個樣本:《石門頌》/王獻之/張旭草書/黃庭堅/康有為/吳昌碩/王鏞。還有很多大家,我只列出書法史上的關鍵的人物,傅山的作品的實驗性可仔細研究下,對理解書法的整體意義是個樣本。試圖去理解王鏞的集大成者的意義。
五、看畢加索、馬蒂斯、米羅、蒙克等西方現代主義作品中書法性較強的作品,觀察西方現代主義的表現力。
六、書法理論的書,讀邱振中的就可以了,比較全面客觀,並有現代主義思想,可惜無法更進一步。嘗試去不停的思考書法的本體意義
七、看你的天性和造化了(包括精力、思維方式、視野的開闊度、理解力等等)
以上七點是我個人的體會,未必適合每個人,歡迎拍磚!
1、練習楷書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方框里畫線(無論正方還是長方),但不要用帶格的紙,最好用走水較好的手工毛邊,25元100張左右吧(北京地區中國美術館對面有賣)
2、練習草書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在畫不規則的各種圓弧線(越不規則約好)
3、練習大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是在擺積木(記住不是壘積木),每一筆是一個寬度厚度差不多的小木棍(長短根據字的結構來決定)
三個月後你將進入第二階段(創作階段),也叫做「得意忘形」的階段
勤學多練!逐風而行 回答採納率:16.7% 2008-11-06 12:40 您已經評價過!好:0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書法練習指南 一:歷代書法名人名語 歷代書法名人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他們提供的經典名語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入門的捷徑,更有權威性。這些名句言簡意賅,值得細細品位。 1:孫過庭: 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2:項穆: 書有三戒;初學分布,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 3:王羲之: (1)字之形勢不宜上闊下狹,如此則重輕不相稱也。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 (2)分均點畫,遠近相須,播布研精,調和筆墨;鋒纖往來,疏密相附。 (3)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勝乎疏,短勝乎長。 4:顏真卿: 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是之謂巧。 5:歐陽詢: 初學之士,先立大體,橫直安置,對待布白,務求其均齊。 6:蔣和: 布白有三;字中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初學分布,皆須停勻;既知停勻則求變化,斜正疏密錯落其間。 7:陳繹: 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捺滿則肥,提飛則瘦。 8:項穆: 人之於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書宜長短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猶世之論相者不肥不瘦。不長不短為端美也。 9:張懷瑾: 偃仰向背;謂兩字並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有離合之勢。 10:衛夫人: 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 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二:怎樣練書法 書法是一門藝術,要練好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樹立正確的學書思想: 字無百日功,書法的練習需要的是刻苦勤練的精神,要臨池准備,持之以恆。不可 中途懈怠。 (二) 選擇適用的書寫工具: 文房四寶是練習書法應准備好的工具。要選擇恰當的使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其器。如果選擇不合適,將影響練習的效率和進程。 (三) 從大楷起步,逐步進筆: 練習書法,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應從簡單的大楷練起,逐步進筆,不可好高務遠,欲速則 不達。要大好書法練習的基礎。 (四) 碑帖的選擇 碑帖的選擇是練好書法的關鍵,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一個好的師傅,加上自己的 勤學苦練,才可以逐步練好書法,成為書法大師。 三:臨摹字帖的方法 1:選擇合適的字帖 臨摹字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臨摹的字帖有兩種,一種是毛筆字帖,一種是鋼筆字帖。學習鋼筆書法,應臨摹鋼筆字帖,臨摹毛筆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為毛筆字帖大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除了其點畫精到、粗細分明、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外,還具有結構漂亮、章法完美的優點,有利於初學者學習。另外,毛筆字帖品種豐富,風格多樣,也便於選擇使用。只是毛筆字帖的線條比較粗壯,而鋼筆筆跡比較尖細,所以臨摹時應去其血肉,取其筋骨。 2:臨摹字帖的方法 (1)挑選字帖。挑選一本自己比較喜愛的、點畫比較工整的、結體比較勻稱的字帖來臨摹。如果是毛筆字帖的話,則應挑選字體小一點的字帖,這樣可省去縮小的工夫。 (2)先摹後臨、臨摹結合 在習字時,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 所謂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鋼筆照著字帖上的字一點一畫地描紅。要求鋼筆的筆跡不要越出毛筆字外,都寫在字帖上字的點畫中間。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結構。 所謂臨,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葫蘆。要求點畫寫得象,有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這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學到字帖上字的筆意。由於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由於臨和摹是兩種相輔相成的學字手段,因此要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3)仔細讀貼。再者,臨摹前要仔細讀帖。對帖上的字,其點畫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並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象,寫得好。臨摹時,不能貪多貪快,每天堅持一、二小時,反復地臨摹幾個字,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獲。對難寫的字,更要知難而上,多臨摹,多比較。 (4)背、核、用 除了臨摹外,還要會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著帖寫,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寫出來,力求形神畢肖;核,就是將背寫的字與帖上的字進行核對。看有否差錯,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 用,就是實踐,把學了的東西,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中來鞏固和提高所學的東西。 (5)博採眾家之長。在已臨摹好了一種字帖後,還應博採眾長地再臨一些其它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