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英雄人物的手抄報 有關英雄人物的手抄報
1、製作手秒報教程:
首先在手抄報左上角的位置寫上橘紅色的「英雄人物」的手抄報主題報頭,在報頭右側畫一個帶著披風斗篷飛行的小男孩,報頭下方用直線畫一個文字框,底部畫上雲朵邊框線。
在小男孩的下方畫一個文字框,文字框的大小要比左側的文字框小一點,手抄報的線稿就完成了。
將手抄報的背景塗成淺黃色,邊框塗成橘黃色,將小男孩的頭發塗成淺棕色,斗篷塗成淺藍色,底部的雲朵塗上漸變的藍顏色,在背景上畫上橘黃色的波點圖案裝飾。
現在開始給文字框增加裝飾邊框線,給左邊的文字框塗上黃色邊框線,右邊文字框塗上綠色裝飾線。
最後在文字框內畫上黑色的橫線,簡單的英雄人物手抄報就完成了。
2、手抄報內容:
鄧稼先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為了我國研究原子彈,在一次實驗失敗的時候,冒著被輻射的危險,只做了簡單的防護措施,然後親自抱起原子彈的部分碎片,使得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數據。但是一個星期後,他的身體就出現了多種癌細胞,最後很快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布魯諾,義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他到處熱情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把哥白尼的學說傳遍了整個歐洲。他成為反教會、反經院哲學最堅決、最勇敢的戰士。1600年2月6日,宗教裁判所判處布魯諾火刑,布魯諾以輕蔑的態度聽完判決書後,正義凜然地說:「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判詞還要感到恐懼」。最後,52歲的布魯諾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義。他死後,教會甚至害怕人們搶走這位偉大思想家的骨灰來紀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連同泥土一起拋灑在台伯河中。
② 求圖片:小英雄王二小的繪畫
王二小是中國的少年抗日英雄,在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2)畫戰爭英雄人物畫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60年後仍然被人們傳頌,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③ 我要一些關於中國英雄人物的照片,求各位大哥大姐幫忙,謝謝!
全國著名戰斗英雄、模範共產黨員董存瑞,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三十二師九十六團二營六連六班班長。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他以身體當支架,手托炸葯包,炸毀了國民黨軍據守的橋型暗堡,壯烈犧牲,時年19歲。
英雄犧牲了,英雄的光輝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縣委、縣政府為紀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園,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國家教委、團中央、國家文物局聯合定為全國百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董存瑞烈士陵園,建在河北省隆化縣城西北的苔山腳下,伊遜河東岸。1954年建成後,又於1957年、1960年、1967年、1975年先後幾次擴建,初步形成了紀念體系。1987年,重建了烈士紀念碑,1991年,重建了董存瑞烈士紀念館。現在,董存瑞烈士陵園共佔地71000平方米,有9項紀念建築。陵園平面布局為中軸對稱式。在長396米的中央主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門、牌樓、董存瑞烈士塑像、董存瑞紀念碑、烈士墓。大門橫額上是蕭克將軍題寫的園名「董存瑞烈士陵園」。董存瑞紀念館有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館名。董存瑞烈士紀念碑碑體正面用金色大字鐫刻著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元帥的親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1995年5月25日開展的董存瑞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董存瑞烈士事跡圖片、油畫、烈士遺物,並陳展著重要的文獻資料和有關董存瑞烈士事跡的文藝作品50餘冊、件;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人士為英雄題寫的詩、詞100餘件。由著名播音員方明解說的半景畫,反映1948年隆化攻堅戰的電動沙盤,採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地展現了隆化攻堅戰的浴血奮戰場面和董存瑞的英雄壯舉。陵園外西南200米的地方,是董存瑞當年炸毀的敵橋型暗堡處,建有花崗石碑身、高4米的「董存瑞烈士犧牲地址」標志碑。為使人們能夠更方便地參觀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界人士的題詞,於1998年5月修建了對稱的兩座「名人題詞碑廊」,將這些題詞以石刻形式展出。省、市領導於1998年5月25日在董存瑞犧牲50周年紀念日上,為新塑的董存瑞銅像揭幕。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一個貧苦家庭。殘酷的社會現實,鑄就了他幼小心靈中樸素的階級感情。1940年,董存瑞已經11歲。為了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八路軍開始在董存瑞的家鄉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43年,董存瑞擔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兒童團長。1945年,董存瑞參加了區小隊,同年,被編入冀熱察軍區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軍�戰士。1947年�3月,董存瑞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向黨宣誓:「我把這輩子交給黨,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隊升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5月,部隊奉命向當時熱河省省會承德的大門——隆化城挺進。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國民黨軍在這里駐有一個團的兵力,周圍築有40多個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圍,還設有很多副防禦工事,如鹿砦、鐵絲網、陷井、梅花樁、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間都有火力聯系,構成交叉火網。這些工事與隆化城依託的苔山、龍頭山的有利地形結合起來,就形成了相當堅固的防禦體系。因此,國民黨認為隆化「固若金湯」。當解放軍包圍隆化之後,國民黨軍十三軍軍長石覺還在承德吹噓:「共軍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給他們。」 5月18日,部隊開到距隆化城不到5千米的土窯子溝,開始了緊張的戰前准備工作。24日上午11點,全營召開「掛帥點將」戰前動員大會,董存瑞第一個站起來,要求首長批准他掛帥。同志們都深知他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又是爆破能手,誰也不和他爭,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當上了「爆破元帥」,他點了郅順義為「突擊大將」,機槍班班長為火力掩護組組長,一班長為支援組長。然後,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決心,他激動地說:「我們練兵、訴苦為什麼?去年打隆化我們一些同志犧牲了又是為什麼?這回黨把最光榮的任務交給我們了,沒二話,天塌了也得完成!堅決響應黨的『五一』號召,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在這次戰斗中,我負傷不下火線,犧牲了當個掩體,死也要把隆化拿下來!」
25日凌晨,天還沒亮,陣地上一片寂靜。戰士們焦急地等待著總攻的信號。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我軍強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敵人火力全給壓住了。在硝煙彌漫、烈火滾滾中,苔山頂峰的磚塔,被我軍的大炮轟倒了,炮樓也被打掉了,不一會兒,勝利的紅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頂峰。5時25分,命令下達,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從城東北向隆化中學外圍工事運動。敵人的機槍嚴密封鎖著他們前進的道路。六連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學東北面的舊衙門碉堡群。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5個碉堡,勝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下午3點30分,第二次總攻開始。六連向隆化中學發起沖鋒。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這時,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白副連長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沖出不遠,炸葯包就被敵人槍彈打中,李振德犧牲,其餘兩名爆破手負了重傷。董存瑞看到戰友的傷亡,再次挺身請戰。白副連長說:「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不容副連長說完,董存瑞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只是炸幾個碉堡。現在隆化還沒有解放,怎麼能算完成任務呢?就是只剩下我一個人,也要完成任務。」這時,團部來了緊急命令,要六連火速從中學東北角插進去,配合已突進中學院內的兄弟部隊,迅速解決戰斗。白副連長和郭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對董存瑞說:「好,你去吧,千萬要注意隱蔽。」董存瑞緊攥拳頭說:「放心吧,不完成任務就不回來!」說著他從衣兜里掏出一個小紙包,遞給指導員說:「如果我犧牲了,這就是我最後的一次黨費。」指導員接過小紙包,緊緊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著他說:「你一定要回來,我們都等著你勝利歸來!」
董存瑞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的耳邊掠過。在快要沖進開闊地時,董存瑞指著前面的一個小土堆,對郅順義說:「你就在這兒掩護!」一陣手榴彈把敵人碉堡前的鹿砦、鐵絲網炸了個稀巴爛。董存瑞趁這機會,沖進了開闊地,敵人的機槍更瘋狂地朝這邊射擊,子彈打得他身邊的塵土直冒煙。董存瑞沉著機智,他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也似的向前躍進幾米。敵人的機槍又慌忙朝他打過來,突然,董存瑞撲倒了,郅順義站起剛要向前沖去,只見他猛然爬起來,一陣快跑跳進旱河溝里,進入了敵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他抱著炸葯包迅速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葯支架。怎麼辦?郅順義清清楚楚看著這一切,急得直攥拳頭。
突然,身後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威震敵膽。大批的後續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就在這個時候,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樣,「嘩嘩」地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不動了,他抬頭看了看橋頂,又扭頭向後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哧哧」地冒著火花和白煙!董存瑞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看到這情景,郅順義不顧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橋下的戰友奔去。只聽董存瑞朝他大聲喊:「卧倒,快卧倒!」緊接著,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突然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為了新中國,沖啊!」董存瑞的戰友們高喊著這震撼山河的口號,沖進了隆化中學。
血一樣鮮艷的紅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飄揚。
董存瑞犧牲後,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黨委決定:追認董存瑞為縱隊戰斗英雄、模範共產黨員;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熱察行署決定:「為紀念收復隆化戰斗中英勇頑強自我犧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決定隆化中學改稱存瑞中學,以志永垂。」
1950年9月,全國戰斗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決定,追認董存瑞為全國戰斗英雄。
董存瑞烈士陵園建於1954年,在河北省隆化縣城董存瑞烈士戰斗過的地方,由肖克題寫園名。陵園內有大型烈士雕像、烈士墓及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由朱德題詞,紀念亭刻有碑文。
④ 英雄人物的簡筆畫有哪些
英雄人物的簡筆畫
⑤ 戰爭時代的簡筆畫怎麼畫
⑥ 人民英雄紀念碑怎麼畫簡筆畫
1、第一步,打開Photoshop,新建一張空白畫布;
2、第二步,畫底座,選擇矩形工具,畫出兩個矩形;
3、第三步,選擇工具欄中的「編輯-變換路徑 -斜切」滑鼠選中右上錨點,向右拖拽,選中左上錨點,同樣向右拖拽,與之水平即可;
4、第四步,同樣利用矩形,斜切的方法,加上右側的底座;
5、第五步,畫出碑體的主體部分和頂部部分;
6、第六步,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不需要的部分,添上文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塊花崗岩,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60.23噸,鐫刻著毛澤東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箔大字。背面碑心由7塊石材構成,內容為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150字小楷字體碑文。
人民英雄紀念碑於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⑦ 一副畫,好像是油畫,反應內容是戰爭時候,好像是法西斯的,士兵槍殺平民,一個男人張開雙臂現在前面
《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
作者:戈雅
尺寸:266×345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這幅畫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的歷史事件。在這幅油畫人物中,戈雅並沒有把起義者看做是失敗者,而是把他們描繪成為英勇頑強、臨危不懼的英雄,這與那些內心怯弱的劊子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被屠者的前排里站著三個人,右邊的一個是僧侶,正在作最後的祈禱,中間是一個神情堅定的農民,他抬頭望著夜空,在農民身旁站著的是一個起義的市民,他正暴怒地舉起了雙手,好像在厲聲咒罵敵人。而畫中刑場的背景是馬德里的郊外,作品畫面上的色彩對比強烈,光源從下面照射上去,更渲染了動盪不安的氣氛。
⑧ 英雄怎麼畫
英雄畫法簡介如下:
構圖要選擇畫在中心,突出人物,用豎的長方形紙,能突出人物的高大。
第一步我們畫好英雄的頭發,首先畫出頭部,頭套上的五角星;
第二步我們畫好英雄的臉和眼睛嘴巴;
第三步我們畫好英雄的整個身體和細節,接著畫出手臂,手上拿著紅旗,再畫出上半身;
第四步畫出短褲,腿部、靴子,最後塗上紅藍相間的顏色,加上一個小星星,完整的英雄就畫好了。
英雄是一個比較主觀的概念。一般是指在普通人中間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們能夠帶領人們做出了巨大的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或者他們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
英雄是文學分析與心理學常用的概念。童話中的主人翁就是容格分析心理學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場的戰爭,人活著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
英雄,漢語詞彙。拼音:yīng xióng釋義:1、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2、指具有英勇品質的人。3、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斗,令人敬佩的人。
⑨ 烽火歲月中的英雄豪傑,或表現戰爭年代人們堅強不屈、頑強奮斗的精神,怎麼畫
以簡單又不失硬朗的線條勾勒出英雄們的身軀,以此凸顯英雄們的偉岸與頑強不屈。
知識與能力:初步學習運用繪畫的手法來表達革命戰爭的主題。過程與方法:在欣賞、感受、評述過程中啟發學生對戰爭的理解,並在動態模仿中體會戰爭人物動態表現。
情感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重點:抓住人物的動態特徵,以繪畫手法表現戰爭中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難點:對堅強不屈的神態和動作的理解和表現。
⑩ 抗戰70周年放牛英雄王二小事跡小學生兒童四幅畫繪畫作品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