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孔曉霞的藝術簽名怎麼寫
你好,以上圖片是給你的簽名;
如果你對所發的簽名還滿意,請將俺的回答採納。
謝謝合作,很高興下次還能為你解答。
『貳』 為什麼《平凡的世界》中的惠英會接受毀容的孫少平
因為在孫少平和惠英嫂的相處中,兩個人都感受到了來自於家庭的溫暖,惠英嫂對於孫少平也是非常關心了,尤其是在孫少平最愛的曉霞死後不久,惠英嫂就陪伴在孫少平的身邊,盡可能的安慰著他,讓他能夠走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惠英嫂在師父死去之後,幫助了惠英嫂走出了喪失丈夫的陰影,成為了她的精神寄託,而少平對於惠英嫂也有著別樣的感覺。
(2)曉霞個性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孫少平:一個窮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識的農村青年。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的農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後的打工生活,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
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充盈讓孫少平的生活始終五味雜陳。而生活考驗的不斷加劇和知識視野的不斷拓展,也造就了孫少平保爾般的工作熱情和聖徒般的道德修養。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關鍵時刻不計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質窮困根本沒有成為他道德修養的束縛,反倒映襯出他人格的完善。
而他的愛情選擇也顯示了他的個性特徵。面對高乾子女、大學生田曉霞,他沒有逃避,也沒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終他拒絕金秀的愛情回到惠英的身邊,同樣是他聖徒精神的延伸,強大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感促成了他的選擇。
『叄』 【曉霞】此女只得天上有,人間未得幾回聞……《平凡的世界》田曉霞
曉霞: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未得幾回聞——談談《平凡的世界》的女性人物田曉霞
之前寫了書中的兩個女性人物潤葉,紅梅,其實很想寫田曉霞,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文字,去描述她的人生,她的精神,她的世界。
很難寫。
過於完美的人物,就是這樣。難以分析。
因為象她這樣的女性,基本上在這個世界是找不到了。所以路遙把她的生命寫得極其短暫,恐怕也是因為她過於完美和理想化了。
她的生命如煙火,極致絢麗,又轉瞬即逝。曉霞,這名字,似乎就蘊含和詮釋了她的一生。人如其名,雲霞一般。
她是《平凡的世界》中,最為醒目的女性。路遙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她的成長歷程,她的蛻變過程,她的愛情和她的死亡,大量的描寫了她與男主人公少平之間的相處細節和感情變化。她實在是路遙最鍾愛的女性,所以生命定格在最美麗的年華,路遙怕是不願看到她有任何的不足,怕年老色衰,怕婚姻家庭,怕世俗的一切辱沒了她的芳華。於是,她真象天邊的雲霞,保持絢麗和永生了。
她的出場,其實是很不起眼的。少平的女同學,僅此而已。和紅梅比起來,她的出場,並不能讓人想到她在後來能和少平產生出特別的感情。那個出場,是潤葉帶來的,潤葉想讓少平捎話給少安,所以把少平找來,把少平的飯菜准備好,還要等他吃好後,潤葉這時帶著曉霞進來了。
潤葉姐對少平說:「這是曉霞,我二爸的女子。你不認識?她也是才上高中的。」
這是曉霞和少平第一次相識。
從少平的反應來看,他不認識這個女同學。如果不是因為潤葉,恐怕他也沒有機會和曉霞相識,在當時的環境和條件下,能夠引起少平注意的是紅梅那樣與他相當的貧窮女學生。
現在會常常講貧窮限制了人的想像力。一點不假。物質上的差距,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一個基本原因。不管是那時,還是現在。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可是終究作者讓兩個人見面了。而且,曉霞的大方與瀟灑,引起了少平的不安和自卑。曉霞熱情的給他泡茶,跟他拉話,外面的衫子竟然象男生一樣披著,這些都讓少平無比驚訝,甚至在曉霞面前,他感到了難為情、拘束和窘迫。那個時候,他好象一分鍾都不能在這個女同學面前呆下去了。他象農民一樣笨拙。
路遙把少平在曉霞面前的第一次表現,寫得實在上不了檯面,也這反襯出曉霞的不一樣,用現在的話說,她是官二代,甚至當時的情況也算是富二代。她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她見過世面。少平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家見過大世面。這種對比和反差,讓人很難想像,在此後數十年間,曉霞能用平等的心理去接觸少平,還愛上了少平。但正是這種見過世面的女生,才可能愛上少平,並且成為少平的最愛。
曉霞象一束光,她性格活潑開朗,不看輕哪個人,所以她在認識少平後,給了少平如人生導師般的重要指引。在少平的眼裡,他在經歷了第一次對紅梅產生的感情受挫之後,他感到最重要的收獲是和曉霞的相識。通過和曉霞在一起演戲和講故事,他被這個女孩子的個性和對事情非同一般的認識強烈的吸引了,他對紅梅是一種感情要求,而對曉霞是一種從內心產生的佩服。曉霞是具有強烈的思辨能力的。
因為,她讀的書很多。看問題和社會上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這使少平常常大吃一驚。在當時的年代裡,女性獨立覺悟還沒有象現代一般這么強烈,曉霞絕對是個例外。
她的覺醒意識很早出現,正是因為她讀書,她思考,她不隨大流。這種性格的養成,也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
曉霞告訴少平,她父親說過,一個中學生就要開始養成每天看報的習慣,這樣才能開闊眼界,一個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國家和世界目前發生了些什麼事,這是很可悲的。
這些話,直接影響了少平的一生。曉霞的特別,就在於她的心,有著國家和世界,有著他人和未來。她沒有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時代里,局限在女性人物的性別世界裡,在她的眼中,可能沒有性別的差異,而只是知識和見識的差異。
用曉霞自己的話說,是氣質的差異。曉霞告訴少平,你這個人氣質不錯。少平第一次聽見有這么個詞。什麼叫氣質?看吧,當時的年代裡,農民出身的孩子,眼界就這么窄了。
少平是有多幸運,遇上曉霞,從此讓他的整個人生都變得不同了。雖然曉霞也沒解釋清楚什麼是氣質,但她確定少平的氣質不錯。這讓少平恐怕是既不安又驚喜。或許,少平的那種不一樣,也是從知道了氣質後愈加明顯了。曉霞是少平的人生導師,一點沒錯。
從曉霞介紹給少平讀的書里,我們可以看到,曉霞閱讀的廣泛性和經典性。少平讀了這些書後,精神上滿足,目光變得廣闊,生活增加了自信,這些變化,其實也是在反映著曉霞為什麼會有那樣富足精神世界的原因。她比少平讀得更多,了解得更多,思考得更多,因此,她成為一個不平凡的女性,早已有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在畢業的時候,曉霞找到少平,請他吃飯。這真是一個現代的女學生,她怕少平會變成一個純粹的農民,地道的農民,盡管農民其實並不應該是貶義詞,但是因為曉霞認為少平身上似乎有點不一樣,她才對少平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或者說,她覺得如果少平成為一個農民,是可惜了。她把這種希望直接表達給了少平。沒有其他的想法。當時的曉霞,並沒有愛上少平。但她希望能和少平保持聯系,至少是通信。可是沒有。
少平沒有再見曉霞的面,也沒有回信。他以為,曉霞將會變成他記憶里的一個人。可是,卻在秋雨綿綿的黃原街頭,兩個人重新遇見了。曉霞不客氣的批評少平,因為我上了大學,你仍然是個農民。你這個世俗的人!
可當她認真的聽完少平講述的生計奔波,她又對少平產生了新的認識。這就是曉霞的優點,她不會輕易否定一個人,也不會看輕一個人,她是根據事實和思考,去認識和對待一個人的。她看到少平,和從前有很大的不同,她也在思考,很可能因為精神境界的區別,小農意識的存在,象少平這樣的同學就會被大海淹沒。生活和理想是絕對不同的。她也以為,少平可能將成為在她記憶里曾有印象的一個朋友。可是,她在聽取少平的講述後,感覺到少平對生活有了獨特的理解。
曉霞知道自己有著天生的幸運,她一直在教導他,而少平這樣的人不一樣,首先要解決溫飽,才能考慮精神追求。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變化 ,她感到自己對人生都有了新的認識。她不脫離她的世界,可她也理解了少平。或許,這就是愛情要到來的跡象吧。
之後,曉霞對自己感情的變化,也很清醒。她真是一個直白可愛的女生。當她大學畢業之際,她對自己的感情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她覺得,她的生活中已經不能沒有少平這個人了。她想知道少平是怎樣生活的,想去看他是如何讀書的,可是她還顧及少平的自尊心。她太善解人意了。
當她陪著少安去找少平,親眼看到少平的處境時,她再也忍不住了。於是,她悄悄的把少平的鋪蓋換了新的,還留了紙條說,不要見怪,不要見外。
她的舉動,她的善意,恐怕被她愛上的男人,只會感覺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當曉霞終於選擇了自己的職業時,就預示著她的命運將走向哪裡。
記者這個職業,需要跑,需要吃苦,需要思辨,而這個職業,也讓少平感到遠不可及。
當曉霞約了少平見面,在小樹林里,又許下一個十年的約定時,我們似乎就感覺到,那將是一個悲劇的開始。
曉霞念著書中的句子,生活不斷向前,有時候我會驀然想到我倆的約會,快到約會期限的那幾天,我覺得有一種強烈的不安的感覺,彷彿過去這些年來,我一心一意在為這次會面作準備...
剎那間我真想讓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窄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的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讀到這里,悲從中來。
這不象是那個什麼名著中的句子,倒象是曉霞提前念給自己的悼詞。
如果曉霞知道她將因為選擇記者這個職業而失去生命,她還會不會這樣選擇?如果曉霞知道她將從此失去本該屬於她的歡樂和幸福,她還會不會這樣選擇?
可是一切,都是她的命運。
命運不能選擇。
她和少平緊緊相擁,他們約定,兩年以後,同一個時刻,不管在何地,不管各自干什麼,都要到這里再一次相見...她愛少平,於是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少平身上,她為少平驕傲,為少平擔憂,她大膽表達著她對少平的愛,盡自己一切為少平做力所能及的事,她的愛,讓少平充滿自信,讓少平真正的成長為一個擔當果敢的男人。
這是一個多麼感性的姑娘,她從一個單純的女學生,成長為一個富有職業精神,富有理想主義的現代女青年,她有著深刻的思想,她有著豐富的靈魂,她既浪漫又理性,既大方又體貼,她溫柔,果斷,她堅強,勇敢,她極具英雄主義,又有悲憫之心,她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形容詞都佔用了,所有贊美她的語言,在她的面前都失色了,她不象一個女人,而象男人和女人的綜合體,一個最為完美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註定是不平凡的。當她象選擇命運一般的,選擇到了洪水前線時,她絲毫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安危。她清醒的指揮著撤離工作,卻在那個時候,看到一個洪水中的小女孩。她什麼也沒想,她跳下去救人,可她只來得及把木板推向小女孩,來不及保全自己。
在最後那一瞬間,她眼前閃過少平的身影。從此,這個世界上,再無田曉霞。
據說,路遙寫到此時,不禁放聲痛哭,直對著親人說:「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
曉霞死了,一個理想的女人,從此消失不見。
這是作者的痛,是少平的痛,也是讀者的痛。
為什麼這樣的一個女人,要以死來結束?
恐怕這是路遙的最好的安排。
他要曉霞死,曉霞才能永生。
曉霞死了。少平按著當初的約定,去往那個不管怎樣也要去到的地點時,那一段曾被曉霞道出的念白,是用以紀念曉霞最好的祭文。
「剎那間我真想讓時光停住,好讓我回顧自己,回顧失去的年華,緬懷那個穿一身短小的連衣裙和窄衫的小女孩...讓我追悔少年時代我心靈的愚鈍無知,它輕易的錯過了我一生中本來可以獲得的歡樂和幸福...」
『肆』 《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為什麼會死
路遙從不允許差距大的兩個人在一起,少安和潤葉如此,紅梅和顧養民也如此,而按照曉霞的 性格不會如此輕易退縮,田福軍也很開明,這就沒有阻礙的條件了。
劇情簡介· · · · · ·
這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文革的餘波仍在社會各個角落震盪,無情摧毀著每個人的生活。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孫少平(袁弘 飾)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即使在好友田潤生(尹智玄飾)面前也不願展露寒酸的一面。他和地主家的女兒郝紅梅(汪蘆雲 飾)雖然身份有著天壤之別,類似的心境則讓他 們彼此相知。哥哥孫少安(王雷 飾)是家裡的脊樑骨,他與潤生的姐姐田潤葉(佟麗婭 飾)青梅竹馬,互有好感,怎奈那時的愛情身不由己,有情人兒往往無法走到一起。兩兄弟以各自的方式闖盪生活,經歷著愛情、人生的嬗變……
本劇根據路遙的同名小說改編。
平凡的世界 鏈接: https://pan..com/s/11hclXWbBFzFrT-Xkrfio9A
『伍』 路遙《平凡的世界》裡面為什麼讓田曉霞死掉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小說是虛構的藝術,而虛構最講究的是故事布局。在故事布局中,情節的沖突越強烈,所產生的情節張力就越強。也就是說,田曉霞越是死去,對讀者的沖擊也就越大,讀者反而越容易記住。
2、在《平凡的世界》的敘事邏輯上,其實路遙早有預謀。田曉霞一出場,就被路遙描繪成一身男孩子氣,且頗帶理想主義色彩的知識女青年。田曉霞一類的女性是路遙青睞有加的人物類型,她們往往富於獨立的冒險精神,對於人生價值的實現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3、田曉霞會犧牲不是路遙刻意為之,她這樣的女性在路遙的描寫下:註定會去參加那場抗洪救災,也一定會去救那個被困於洪水中的小女孩。這是田曉霞的個性以及她純善的正義感所致。
4、除了有田曉霞的個性與品質所致,更為重要的是:田曉霞的死是孫少平三觀甚至人生境界發生根本升華的關鍵事件。
5、正是因為田曉霞的死,孫少平才逐漸放下對於煤礦之外的世界的想像,直至全身心融入了煤礦。這是路遙塑造「孫少平」這一精神偶像,同時寄託他本人滿腔理想主義情懷的必經之路,也是路遙才會有的處理方式。
(5)曉霞個性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田曉霞形象體現著「自由」的意義在於學會駕馭自由,而不讓它趨於"放任」。在愛情生活中樂於投入的田曉霞,對於社會事業也樂於投入,以至達到獻身的高度。這位解放運動的先驅也是社會建設的先驅。她像勇紆投身解放運動一樣地勇於投身抗洪斗爭。她的智慧、風度、忘我精神在短暫的抗洪一幕中得到升華。田曉霞的死亡是以「平凡」情節見長的《平凡的世界》眾多主人公發生的唯一的死亡,但又是最為不朽的。她用自己的死換取了另一個更年幼的生命。
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一書時,在寫到田曉霞去世後,曾經痛哭流涕,喃喃自語:「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並且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哀傷之情,打電話把遠在外地的弟弟叫到跟前,只是告訴他這樣一件事情:「田曉霞死了,田曉霞死了!」彷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似的。他是如此的鍾愛自己筆下的這個人物以致於為這個美麗生命的消逝而情不自禁地灑下悲傷的淚水。
路遙在創作的過程中,他是多麼地投入啊!他完全地進入到書中的世界去了,與書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經歷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這讓我們想起福樓拜在創作《包法利夫人》時,在寫到包法利夫人死後,也情不能抑地哭道:「包法利夫人死了!」偉大的魯迅曾經說過:「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們看。」是的,田曉霞是路遙心目中的一個天使。這個天使的離去無疑是路遙本人以及《平凡的世界》所有讀者心中的一個永遠的痛。
『陸』 如何評價《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
田曉霞太完美了,在非常現實的小說中充滿浪漫主義人物;無論是外貌、性格、知識、地位、還是心胸,都是一個完美人物,現實中是基本上不存在,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
田曉霞活潑開朗,愛憎分明,懂得尊重,敢於批評社會現狀!她是作者為勞苦大眾刻畫出來的完美女性,對於少平來說;他給於少平對於感情的重新定義,對於未來的希望和動力。
『柒』 《平凡的世界》中,如果田曉霞沒有死,孫少平會和她走到最後嗎
田曉霞代表一種生活,這是和孫有極大區別的。他們可以討論各種文學作品,精神上的交流深入,不代表在生活上的交流和諧。我認為田不會與孫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在一起了,並不是最後的結局。因為幸福的開始,卻不是幸福的最後,這才是平凡的世界。都是平凡人平淡事,現實一點才是真正的歸宿。
人是有信念的,又是不停在學習的,少平可以不依靠曉霞背後各種資源,也在不停學習進步,那個時代有很多改變階層的案例和機會,距離完全可以被填補。若一邊倒,背後或是多數認為現實是階層再難改變,這也許是最可怕的。
歡迎大家評論互動。
『捌』 果然清朝的妝容是最難看!卻沒想到明朝的竟然這么好看
先來看看從秦到民國時期的女性妝容,你覺得哪個時期的女性妝容最好看?
秦朝女性妝容一般偏向橘色系,秦朝女性喜歡將眼線畫成長型,且眼線比較濃,眼睛就會呈現出一種丹鳳眼,在唇色上,秦朝女性比較喜歡暗紅色。
因為當時的 科技 條件有限,所以秦朝女性通常會把米粒磨成粉狀,然後加入一些香料,也就製成了粉底。有時候,還會將鉛粉作為粉餅來用。
但鉛粉擦出來會使臉色過於蒼白,所以秦朝女性還會在裡面加入紅粉、敷粉加以調節,不過,這樣子製作出來的妝容很容易被卸掉,只要流流淚就可以卸妝。
因此,後來的胭脂是用紅藍花來作顏料,這樣子就可以解決妝容易卸的問題了。
在唇妝上,秦代女子都是用硃砂作為口紅,所謂硃砂,其實就是硫化汞,將硃砂磨成粉,再加入動物的油脂,最後塗到嘴唇上即可。
從眼型上看,依舊是以丹鳳眼為美,將眼線畫長,並且眼線比較濃。
漢代女性的妝容一般為桃紅色為主,不僅是因為桃紅色可以打造好的起色,而且還能夠表現出女子嬌羞的姿態。
漢代女性的額頭上還有花鈿,這也是漂亮妝容的要素之一。
戴上金線鑲石榴石的發飾,再搭配上深裾裙服,讓人感覺到端莊肅靜,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
漢朝流行檀色唇色,不過漢朝上流女性依舊喜歡橘色系。
在打底上,魏晉時期的女子依舊使用的是鉛粉,為的就是增白,一白遮百丑嘛!
上面已經提到,鉛粉塗出來太白,效果太恐怖,所以便要用胭脂進行調節,同樣的,魏晉時期女性依舊是用以紅藍花為顏料的胭脂進行調節。
在畫眉毛上,魏晉時期的女性發生了一點改變,她們畫的眉毛是又長又闊的那種,展現出當時女性獨特的美。
當時女性受到佛像的啟發,在頭上畫了一點黃黃的,便是額黃,而花黃,則是在額黃的基礎上,用黃色的硬紙或者金箔,貼在頭上。
除此之外,魏晉時期的女性還需要畫花鈿,花鈿是婦女臉上的一種裝飾,有各種顏色和形狀,其中以紅色居多。
魏晉時期的唇妝是小巧唇妝,也就是上面這張圖,和現在的唇妝有些相似。
除了上面這種妝容以外,魏晉時期還有兩種比較奇特的妝容,就是曉霞妝和壽陽落梅妝。
曉霞妝
曉霞妝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著名的一種化妝方法。據說,深受魏文帝寵愛的宮女薛夜來,有一天晚上去見文帝,文帝正在燈下看書,書桌前面放了一張屏風。薛夜來進來的時,一下子撞在屏風上,臉頰上紅腫了一片,就好像將要散盡的紅霞,別有風韻。這就是曉霞妝的來源。
壽陽落梅妝
「壽陽落梅妝」有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傳說她在正月初七那一天,躺在殿檐下睡著了,由於睡得太熟,梅花的花瓣落在她的額頭上也沒有被發現。醒來後,公主額頭上留下了五朵梅花的印記,怎麼都擦不掉,宮女們非常紛紛跑來觀看,覺得很漂亮,於是都開始模仿,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壽陽落梅妝」。
唐朝的女性開放自信,妝容也是她們展現個性的一面。
唐朝女性依舊有著畫額黃的習慣,額黃呈現卧棗核狀,周圍還有放射性線條。
對於眉毛,唐朝女性也創造出新花樣。
唐朝初期,女性喜歡把眉毛畫成翠色的,並且長又闊。
而到了唐朝晚期時,女性就又畫成了黑眉,至於翠眉早已失蹤了。
在唇妝上,唐朝時期更加豐富,大都是以櫻桃小嘴為主。
上面兩個片段,都是唐朝時期,描寫美女化妝的詩句,當時流行管狀形的口紅,和現在的口紅有點像。
宋朝時期,打底依舊和之前的相同。
胭脂發生了一點改變,宋代妝容出現了 「飛霞妝」、「慵來妝」、「檀暈妝」、「薄妝」等。
至於畫眉,更是豐富,宋朝女性普遍都是畫細眉,不過,最為流行的是「淺文殊眉」。
唇妝上,宋朝依舊以小巧玲瓏為主,根據嘴唇厚薄來畫唇妝。
其他的大部分都相同,宋朝出現了特殊的一點,那就是香水。
香水主要為薔薇水和朱欒水,這也可以看出宋朝女性是多麼愛美了。
元朝時期的統治者不是漢族,所以可能會不太喜歡。
而且元朝時期會有一股男人味。衣裝樸素,妝容簡單,跟前面的朝代八九不離十,甚至更簡單一些。
明朝女性妝容主要以明亮為主,顏色艷麗,明朝的妝容是最符合現代的審美。
明代畫眉毛依舊會畫成丹鳳眼,會把眉毛畫的又彎,又細,又長。
在唇妝上,會讓唇形像花瓣一般,明朝採用的就是咬唇妝,跟現代一樣。
在腮紅上,明朝採用的是桃花妝和酒暈妝,非常好看。
簡單來說,就是明朝的妝容非常符合現代審美,就是好看!
我覺得清朝時期的女性妝容應該是最不符合現代審美,應該就是最丑的,應該清朝統治者也不是漢族的。
清朝的妝容風格就是簡單,清淡雅緻,最具特色的是滿族婦女的發型——旗頭。
大概長這樣。
在唇妝上,清朝的就是清花瓣唇妝。
不得不說,滿族婦女的化妝風格跟我們漢族的風格差異有點大啊!
就像圖一,設計出來就感覺很奇怪。
最後講講民國時期的女性妝容,民國時期,強調的是淡雅妝容。
主要是細長眉毛,和經過拉長的眼線,還加入了一點歐洲的陰影畫法。
還有塗在面中的腮紅,最後就是塗上飽滿的口紅,可以看到民國時期塗口紅都是把嘴唇塗滿,這也是民國時期的獨特之處吧!
總的來說,各時期的女性妝容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就我感覺,我覺得宋朝的妝容最具有高級感,明朝的妝容最美,而清朝的妝容最丑。
友友們,你們覺得哪個時期的妝容最好看?哪個時期的妝容最丑?
『玖』 古裝劇中各朝代的妝容,你喜歡哪些妝容
隨著漢服的普及,很多人在穿漢服的時候越來越隨意,也更加偏向於日常風格,也有很多人比較喜歡混搭,這樣日常穿著也毫無壓力。不過既然穿了漢服,我們對於古時候各個朝代的妝造也應該有一點最基本的了解,這樣我們在拍照的時候也能夠根據衣服的形制來選擇合適的妝容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個朝代的妝容有多美。
明朝 ▲
十、明朝
明朝時期流行的這種間隔比較寬的眉形其實是從宋朝時期流傳下來的,這種眉形屬於比較奇特的一種。除此之外,吊梢眉也是也是明朝比較流行的眉形。明朝的唇妝大家一定都比較熟悉,就是我們常說的櫻桃小嘴,用口脂在嘴唇中部稍微塗一下,其他位置用粉塗白。
看了以上幾個朝代的妝造,很多人都喜歡晉代的,覺得晉代的更好看,而晚唐時期的則最丑,你最喜歡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