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四年級3月3手抄報圖片簡單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四年級3月3手抄報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 2022-11-30 03:09:50

『壹』 三月三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

三月三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每逢農歷三月初一,家家戶戶便開始准備。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下面是關於三月三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歡迎閱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初二,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夥子們當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夥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夥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後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尋覓知音,一直唱到天亮。這天中午,人們集中在寨中心的場地上歡歌狂舞。

三月初四還要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初五下午要為前來觀看的鄰近村寨的客人舉行歡送儀式。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1〕11號)精神,2022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3日至5日。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3日(星期日),與清明節放假時間重疊。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自治區內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月6日。

【拓展內容】

三月三散文

春臨三月,大地蓊鬱,草長鳶飛。在竹筍破土而出菜豆剛剛長成的時候,鄉村的又一節令「三月三」便在春光融融中暖暖走來了。

如今的鄉村,信教有些江湖混亂,就拿白喜事來說,儒、釋、道三教九流混雜而用,往往邀請一些裝腔作勢的「師公」來施法念咒,本屬於道教的道場,卻總是摻雜有佛教和儒教的形式,反正鄉里人的喪事只求風光熱鬧,誰也沒有在乎什麼正教邪派!因而平時的信仰也是如此,敬奉著五花八門的神明菩薩。進寺廟燒香,拜祭的是如來觀世音菩薩,這是佛教;而家裡供奉的「天地國親師位」卻是典型的儒家;平時小災小病的求個神明保佑,門上貼的符咒就是活生生的道教了。在老家,我聽父親講,真武祖師曾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同時也是一個得道的葯師,尤其擅長治療「癰癤疽腫」之類的.坨毒。他死後,後人尊謚號為真武祖師爺,奉為道教之神供奉在山門。傳聞農歷三月初三日是真武祖師的生日,千百年來的鄉村總為戰爭和疾病的困擾,只要是能解救民眾苦難的神,才不管他是儒釋道的哪教哪派,一並信奉就是了。

我們那裡有一處名曰「冷背後」的山嶺,供奉著真武祖師的山神廟,位置就在我五哥的岳母娘家旁邊,平素這里冷冷清清的,沒有多少生氣。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三,可就熱鬧了。一個原本寂靜的小山村,一下子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朝覲的香客,沿途絡繹不絕,把這條簡單的鄉村山路擠得水泄不通。他們都是周圍附近趕來燒香拜神的,順便也有來問卦葯方的人,這可真是件很奇異的事情啊!有一年春上,我的臉部粉刺很是突出,父親就帶了我到真武祖師那問卦求葯,在案台之上擺放了厚厚的一疊處方。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病,只要誠心跪拜於前,然後卜卦等候「神明顯靈」應驗卦象,那麼就可以歡歡喜喜到所對應的地方去拿相應的單方,只要付給守廟的老人五毛錢,就可以直接到葯店去抓葯了。到葯店問醫生,無非都是一些理氣活血之類的方子,反正服用之後不礙事,對身體還是有利的。因此,大家就都爭相傳奇真武祖師神通廣大,因而香火神通源源不斷,三月三日這一天從清晨到下午,一直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香燭紛飛,鞭炮聲聲,把平靜的山村徹底喧鬧了整整一天!

在古老的鄉村,信奉「三月三」的真正意義在於防病防災難。我的母親每年三月三日大清早的就出去了,她要到附近的閑地里扯地菜——學名薺菜,在葯書上記載這本是一種清熱降火的中草葯,母親採回來清洗干凈,放入鍋中盛水煮了雞蛋吃。母親說,吃了三月三的地菜雞蛋,夏天就不再長癤子了,也不生痱子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生瘡長痱子,在母親的循循善誘之下喝著那些地菜湯。我那經過春荒的胃口,吃到了薺菜的鮮嫩,那是一種大自然的芬芳,散發出泥土的味道,染成了青綠色的雞蛋也清滑而不甜膩,在母親幸福而溫馨的目光中吃下這三月三的地菜雞蛋,這是一種怎樣美輪美奐的享受呀。每年的三月初三日,春光燦爛,人生最美的季節,在鄉情明媚的節令遙想那一碗清純可口的地菜雞蛋湯,一種回味悠長的美好時光就像無盡的春天一樣幸福地鋪陳而來……

;

『貳』 簡單三月三手抄報圖畫

簡單三月三手抄報圖畫大全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簡單三月三手抄報圖畫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三月三是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歷「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將由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確定後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三月初三、初四放假兩天,全區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定於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區放假兩天,與周末湊成4天小長假。

2016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因為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湊成4天小長假。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當地漢、瑤、苗等民族的重要節日,在廣西各族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春節。每年,廣西12個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萬人採取不同方式歡度「壯族三月三」,佔全區總人口的54%。


三月三的來歷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後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裡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歷三月三也是通靈人士,如女巫、神漢等宴請鬼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通靈人士常聚在一起歡慶,並擺宴席宴請鬼神,以感謝他們賦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三月三的習俗

1、壯族

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2、侗族

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3、布依族

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4、黎族

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關於它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傳說,上古洪水時期,兄妹兩人躲在南瓜中倖存下來。為了成家立業,他們決定分頭尋找其他人,並約好來年農歷三月三會合。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簽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至今在東方市東方鎮中方,每年農歷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

5、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

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灘」,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以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為主體,以體育、漁業競技項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雜技節目為陪襯的特點。其中的文藝表演多種多樣,除了跑馬燈、舞龍燈、彩閣巡遊等,還有據《辣螺姑娘招親》等民間故事改編的越劇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拋綵球」在觀眾中招親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民俗性、群眾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特點。

拓展閱讀:三月三作文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這是廣西傳統又盛大的節日。學校放假兩天,我有幸在父母的陪同下,見識了山歌,感受到了山歌的魅力。 三月三一大早,我們趕車來到縣城搭建了對歌台的廣場,放眼望去,對歌台搭在廣場的一邊,在竹子、竹葉的點綴下,像一幅美麗的田園詩畫,對歌台的周圍真是人山人海,很是熱鬧。我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對歌開始前,主辦方拿出五色糯米飯和觀眾分享,主持人還向大家介紹了三月三的由來:相傳「三月三」是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她歌聲優美,並用山歌揭露財主們的丑惡罪行,財主們很是痛恨,一年的三月初三,在劉三姐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其跌落山谷身亡。後來壯族同胞就在三月初三搭歌台,唱三天三夜山歌來紀念她。聽了主持人的介紹,我更是想了解怎樣對山歌了,因為「劉三姐」居然能用它和惡勢力做斗爭。

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中,歌手們身著艷麗的服飾出場了,男女歌手都有,有老年的、也有青年的。所有的觀眾這時都聚精會神的關注著台上,整個廣場都安靜了下來。

對山歌開始了,第一環節:歌手用山歌自報家門,歌手用山歌唱完後,再用方言翻譯出來,這樣我們觀眾都能聽懂了。接下來,真正的對歌開始了,只見歌台上,分成兩隊(兩人一組),他們就像拋綉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直到對方對不出來,才分出勝負。有兩隊歌手竟然對了20分鍾都沒能分出勝負,引得觀眾拍手稱好。

隨著時間的推進,對山歌也更激烈精彩了。內容精彩紛呈,有歌頌黨的,有細說田間勞作或日常生活的;有時詞語犀利,有時又很幽默;引得台下觀眾或是拍手叫好,或是哈哈大笑,或是埋頭苦思歌詞下句。

聽著聽著,我發現這山歌就像對聯一樣,講究結構和韻律,而且都是根據對方唱的內容自編的。我想這得有多深厚的功底和才智啊!真令人佩服。我們的「劉三姐」更能用山歌和凶惡的財主們做斗爭,肯定是聰慧過人,不愧是民族英雄。

時間飛逝,歌手們一直對戰到傍晚才罷休,觀眾漸漸散去了,我也跟著父母離開了,但這壯鄉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我心中了。

;

『叄』 三月三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三月三的畫簡單又好看

每一年的三月三,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的人都要出去走動,看看外面的樣子,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還有一些學校將三月三作為自己的手抄報內容。那麼,三月三手抄報簡單又漂亮,三月三的畫簡單又好看?

三月三的手抄報,因為三月三對於一些民族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所以手抄報上面,可以增加一些各民族出行的畫面,在搭配上對三月三這個日子的描述和來歷的講解,在用上鮮艷的色彩,就完美了。

三月三在壯族中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在古時候,壯族男女在街頭歡歌、匯聚江邊跳舞。在畫畫的時候,採用簡筆畫的形式,既簡單又繪意。可以三月三的風俗畫進去,從而更好的體現這個重要的節日。另外,在畫三月三畫時,趕歌會是不少人喜歡用的題材,青年男女們互相對唱,談情說愛,紀念劉三姐的情節等,都是比較有意義的,可以在畫中體現出來。帶有情節的畫,加上鮮明的顏色,是比較好看的。

三月三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對於各種人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節日。

『肆』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大全1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大全2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大全3

愛耳日宣傳資料

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衛生部、中國殘聯下發了《中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和殘疾行動計劃(2002~2010)》,要求“在全社會普及預防和殘疾的科學知識,加強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嬰兒保健和早期干預等綜合性防治措施,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和殘疾的.發生。”

曾有專家論證,如果“愛耳日”活動能夠實施,每年僅7歲以下兒童葯物中毒性耳聾至少可以減少1~2萬名。

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耳聾預防的公眾宣傳、全民的愛耳意識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傳力度還不夠。因此確定2004年我國的愛耳日活動主題是——“防聾走進社區”。旨在發揮社區人口密集、傳播迅速,宣傳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優勢。使老百姓能夠真正體會到日常保健、規律生活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

加強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衛生部或殘聯的活動,它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全社會長年不懈的共同參與和支持。

歷年全國愛耳日的主題:

2000年:預防耳毒性葯物致聾

2001年:減少耳聾發生實施早期干預

2002年:聽力助殘----救助貧困聾兒

2003年: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聽力缺陷

2004年:防聾走進社區我國耳病流行概況

2005年: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健康聽力,幸福生活

2006年: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從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可以看到,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致殘的原因和所佔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佔27.79%,中耳炎佔17.47%,高燒疾病12.97%,葯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產鉗外傷、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佔70%以上。近30%的家長說不清孩子致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說家長對於孕期或嬰兒期致聾原因不了解,對於可能使胎兒或嬰兒致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這需要社會多宣傳愛耳防殘的科學常識,家長應多學習這些知識並採取保護胎兒和嬰兒順利成長的措施,使兒童不受致殘因素的影響。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來避免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確治療而無後遺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國一年新增3~4萬聾兒,那麼有2~3萬名是在前4項致聾原因之內。排除了這4項原因就可少產生約70%的聾兒。

在調查中還看到0~4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中城市佔5.64%,城鎮佔11.16%,鄉村佔83.2%。這說明大多數(80%以上)聽力殘疾的嬰幼兒和少年在廣大農村,也就是宣傳防聾科普知識和愛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還有另一項統計: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各類殘疾兒童占被調查人口的比例大於全國的平均數。全國是每千人中有殘疾兒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瑤族14.81人,壯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達29.69人,近4倍於全國平均數。而這些生活在廣大農村的少數民族地區更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致殘兒童比例大的地區和民族中開展愛耳防聾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

『伍』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簡單又漂亮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01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02

3月3日愛耳日手抄報的設計圖片03

愛耳日宣傳資料:

耳部保健操

第一式:

1.雙食指指端在兩耳甲腔內沿順時針方向按摩16次,再同樣按摩兩耳甲艇和兩三角窩各16次。2.以雙食指指端從兩三角窩起沿逆時針方向按摩16次,再同樣按摩兩耳甲艇和兩耳甲腔各16次。此式有溫補氣血、臟腑及健身的效果。

第二式:

以食指橈側和拇指羅紋面分別置於耳輪上部的前、後側,沿耳輪由上而下揉捏8次,再由下而上揉捏8次。此式有防治耳殼凍瘡、增強聽力的.功效。

第三式:

以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別置於兩耳根之前、後側上下來回地擦耳根16次。此式有聰耳、消除面部皺紋、美容等作用。

第四式:

閉緊兩眼,以兩食指羅紋面按雙耳屏,蓋緊5秘鍾後,突然松開雙食指,重復3次。此式有增進聽力、防治耳鳴之效。

第五式:

兩手緊蓋雙耳,雙中指同置於枕部,雙食指騎於雙中指上,再以雙食指同時滑下,有節奏地彈敲枕部16次。然後,置於枕印的手指不動,兩手掌快速而有節奏地一松一蓋兩耳,操作16次。此式可益腦清神,消除疲勞,有增強記憶力和聽力、防治耳鳴和耳聾的作用。

第六式:

閉緊嘴,以兩食指置於雙外耳道口內,輕輕轉動兩食指3次,邊轉邊緊閉雙外耳道。3~5秒後,突然松開兩食指。重復3次。此式有防治耳鳴、耳聾,增進聽力的功效。

第七式:

兩手掌輕貼於兩耳上,沿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緩緩摩揉兩耳殼各16次。此式有助聽防聾、促進面部血液循環作用。

第八式:

以兩食指橈側及拇指羅紋面,分捏住兩耳輪中部、上部及耳垂部,向外、向上、向下提拉耳朵各16次。此式有健身、消皺、保顏的作用,對小孩受驚嚇有鎮靜療效。

『陸』 2021廣西壯族三月三手抄報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大全

導讀:特別是在廣西境內,很多少數民族更是將這一天當做是重大節日來進行慶祝,不少小學生們更是會製作簡單漂亮的關於三月三的手抄報,來迎接節日的到來,那麼,2021廣西壯族三月三手抄報怎麼畫呢,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下三月三手抄報圖片大全。

1、首先可以在中間畫出一個邊框,然後在邊框的右側,畫出一些樹葉枝條進行裝飾,並在左邊畫出一位少數民族的女孩。

2、隨後則可以在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別畫出雲朵,並在右側寫出【三月三壯族】這個字,而畫面底部可以則可以畫出一些草堆和小草的輪廓進行修飾。

3、最後只需塗上顏色即可。

三月三祝福語簡訊

1、又是一年三月三,一江春水暖,一世愛相伴。

2、又是一年三月三,我在等花也等你。

3、又是一年三月三,不負春光無限好!

4、三月三,除災求福:願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5、不在春天,你讀不懂風的語言,不到春天,你聽不清雨的甘甜,不遇見春天,你永遠不明白雲是什麼形狀,朋友,三月三時節,願你春光得意。

6、吉星高照伴隨你三生三世,祝你三月三快樂!

7、三月三,春天來,杏花桃花開滿山;穀雨前,清明後,滿山遍野走一走;春風吹,春花飛,草長鶯飛惹人醉;走一走,游一游,健康快樂就足夠!

8、海棠過雨紅初淡,楊柳無風睡正酣。杏燒紅桃剪錦草揉藍,三月三,和氣盛東南。

9、伴著春風拂面的氣息,三月三就這樣悄然而至。人間三月,等花也等你。三月三,踏春忙。

10、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濃情三月三,悠悠壯鄉情。

『柒』 壯族三月三手抄報花邊簡單又漂亮

壯族三月三歌節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對象以歌對答,此起彼伏徹夜不息。所唱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一不唱。在歌圩中,還有拋綉球作為定親信約的,所以,它又是戀愛中青年傳達情意的場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後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男女青年山歌對唱,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綉球則是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1. 2016廣西壯族三月三手抄報內容精選


2. 2016年廣西三月三手抄報圖片


3. 2016廣西三月三手抄報圖片設計【推薦】


4. 簡單又好看的民族團結手抄報圖片


5. 小學生三月三手抄報版面設計


6. 我家鄉的三月三手抄報內容資料


7. 我愛家鄉手抄報設計精選


壯族三月三手抄報花邊簡單又漂亮

『捌』 三月三手抄報既簡單又好看 繪畫圖片簡單又漂亮


你可能感興趣: 自治區特色節日:三月三高速公路免費嗎

此事還正式地記入了《周禮·地官·媒氏》中:「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官方給了「三月三」情人節一個法定的地位。於是後來的「三月三」不僅有了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餘人於蘭亭集會,曲水流觴,歡飲之間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雅事;還有了杜甫《麗人行》詩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曖昧、香艷故事;更有了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去年今日」之悵惘情事。從此,「令會男女」成為「三月三」節日中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

『玖』 小學生三月三的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

小學生三月三的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關於它的來歷,民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經常唱山歌來表達愛意。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兩人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雙雙殉情。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傳說最廣是關於劉三姐的:壯族歌仙「劉三姐」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說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

『拾』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農歷的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重大節日,也是人們常說的歌圩節,在製作三月三手抄報之前,可以了解更多的關於三月三的來歷,以下分享的內容是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1

三月三這個節日在我國是屬於少數民族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雖然漢族也有這個節日,但是並沒有那麼受人重視,反而是很多的少數民族,將這個節日視作與漢族春節差不多的一個節日。

農歷三月初三日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傳說,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時以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後始定為農歷三月三日。南朝宋范曄在《後漢書·禮儀志》上載:「星月上巳,官民皆潔與東流水上,曰洗滌拔除、去宿垢痰,為大潔。」說的是古代人們在這天要在清水河邊洗滌,目的在於衛生與保健,後來便演變為在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宋代吳自牧在《猛梁錄·三月》中載:「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現在,我國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傳承著「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只是原來「洗滌祛除」的內容與意義已經淡化。如今,三月三節日已變成了一個舉行盛大廟會、春遊、休閑、游樂、開展集市貿易活動的綜合性節日。

江南地區的漢族,特別是洞庭湖區的人民還保留著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地菜又稱芥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據說,吃了地菜煮的雞蛋有去風濕,強身健體之功效。難怪在七仙湖區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吃了地菜煮雞蛋,鵝卵石頭踩得爛」的說法。他們除了用地菜煮雞蛋、煎水當茶飲外,還把地菜用開水燙過之後當菜餚呢。春天正是採食地菜的季節。春食地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每到三月三這天,薺菜便長莖開花,婦女都會採摘來插在發際。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凈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濕、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三月三手抄報圖片簡單字又少2

相傳,遠古的壯鄉有個員外生了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長女和次女都嫁給了大戶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麗妹的三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她聰明過人,能詩能歌,心地善良,經常背著家人樂善好施。芳年十八時,盡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絡繹不絕,但她都一一回絕,弄得父母傷透了腦筋。

原來麗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貧窮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強哥。阿強雖出身貧寒,但心地善良,經常為窮人做好事,無論誰家有什麼農活忙不過來,他總是擠出時間前去幫忙,他家有什麼好吃的,也少不了鄉親們,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愛。阿強也聰明過人,雖然經文聖書沒讀多少,但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尤其是吟詩唱山歌,能觸景生情,即興而發。麗妹雖然經文聖書比他讀得多,但還拜他為師。阿強見麗妹謙虛好學,總把她當親妹妹看待,經常一起探討詩文,這一年農歷二月下旬,壯鄉舉行山歌比賽,麗妹,阿強哥都報名參賽。聽他倆的對歌,人人都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結果雙雙都得了頭名金獎。通過這次比賽,麗妹對阿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尤其對他那聰明絕頂,現編現唱以及樂於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於是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大家離去後,麗妹有意留了下來,含情脈脈地對阿強吐露了自己的愛意,並發誓說:「如阿強不娶她,她也一輩子不嫁人。」 對她的話,阿強十分高興,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難為情地推辭說:「我出身貧寒,恐怕你父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 麗妹緊緊抱住他,告訴他:「不會吧,只要你登門求親,他們會同意的。」 麗妹追求阿強哥相親們都知道了,他們都說願意為阿強捐獻彩禮,只要員外家人開恩。

一個深更半夜,麗妹跳窗找阿強哥去了,正當他們相互傾吐衷腸之際,員外家丁闖了進來,強行把麗妹抓了回去,麗妹泣不成聲,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強的這門婚事。說阿強雖家境貧寒,但憑他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但固執的父母還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麗妹眼看不能與阿強結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後,留下遺書,便懸梁自盡了。門外的丫鬟朦朧中醒來,聽到閨房內有異常,打開門一看,她簡直驚呆了,麗妹已經尋短見了。她拚命呼救,頓時,員外一家嚎哭起來,他們看著遺書,悔恨不該干涉女兒的婚姻自由,鄉親們聽到哭聲,知道了麗妹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憤怒死去,對她深感同情,對員外夫婦極為憤慨。

再說阿強從員外家提親不成,回到家後,茶飯不思,一頭栽倒在床上,父母怎麼叫喚他,就是不坑聲。當麗妹殉情的噩耗傳來,無疑是給阿強重大的精神打擊,他腦子嗡嗡作響,想到生不能結為夫妻,死了再陰間也要結為夫妻。想到這里,他起身走出了家門,三步並做兩步,走到員外家,「哇」 的一聲撲到了麗妹的屍體上,說時遲,那時快,他猛的起身一頭撞到樑柱上,也殉情了。這一天正是農歷三月三日,鄉親們見壯鄉的好兒子,好女兒雙雙殉情了,個個悲痛萬分,哽咽著,哭泣著。有的還以山歌老歌頌他們忠貞不屈的愛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後才隆重地為他們倆下葬。

為了紀念他倆,每年人們便在三月三這一天,蒸上糯米飯,帶上雞鴨魚肉,上山為他們掃墓,同時聯歡唱歌,歌圩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