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毛絨是什麼面料
毛絨:羊毛面料,蓬鬆絨面革,俗稱「海虎絨」。正面有均勻覆蓋的緻密羊毛纖維,絨面豐滿平整,富有光澤,富有彈性,保暖性好。
重量為430-850克/平方米,絨毛的高度通常在3至20毫米之間。主要用於製作外套,衣服,衣領,冬帽和蓬鬆玩具。也可以用於室內裝飾和工業用途。
(1)衣服絨毛類型及圖片擴展閱讀:
機織長毛絨由三組紗線交織而成。地經、地緯均用棉紗;起毛經紗用精紡毛紗或化纖紗。地經、地緯兩組棉紗以平紋交織形成上、下兩幅底布,起毛紗聯結於上、下兩幅底布之間,織製成雙層絨坯,結構。
雙層絨坯經剖絨機刀片割開,就成兩幅長毛絨坯布,再經長毛絨梳毛機將毛叢紗線拈度梳解成蓬鬆的單纖維,經剪毛機將毛叢纖維表面剪平,即成素色長毛絨。
素色長毛絨還可經網印、汽蒸固色、洗絨脫漿、脫水烘乾等加工,製成有各種獸皮花型的印花長毛絨。
也有利用化纖不同粗細、不同截面和不同收縮性能的特點,在後整理上增加熱收縮、燙光或滾球、刷花等工藝,製成由粗剛毛和細絨毛長短相結合的各類獸皮型或羔皮型長毛絨。長毛絨也可針織織制。
㈡ 衣服共有哪幾種面料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1、棉布:棉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一般用於製作休閑裝、內衣和時裝。棉布的優點是比較輕盈保暖,而且很柔軟貼身,缺點就是容易變皺或者縮水,外觀上不怎麼大氣。
㈢ 毛衣的面料的種類有哪些 怎樣鑒別
毛衣的面料主要用料是毛線,所以可以根據毛線來分種類。
一: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紗,也有不同種類化纖材質紡成的線,如:腈綸纖維、滌綸纖維、波斯綸纖維等。毛線品種雖然很多,但主要可分成毛線、細毛線、花色毛線和工廠專用的針織毛線四類。
1、 粗毛線:股線線密度在400特左右,一般成4股,每股線密度約為100特左右。純毛的高級粗毛線用細羊毛紡成,價格昂貴。純毛的中級粗毛線用中等羊毛製造。這種毛線紗支較粗,強力好,手感豐滿。織成的毛衣厚實保暖,一般用作冬季服裝。
2、細毛線:股線線密度167~398特,一般也是4股。商品有絞狀毛線和球狀毛線(團絨毛線)兩種。這種毛線條干光潔,手感柔軟,顏色漂亮。用它主要是織成較薄的毛衣,輕盈合身,用於春秋季節,毛線用量較省。
3、花色毛線:這種產品花色繁多,品種不斷翻新。例如金銀夾絲,印花夾花,大小珠、圈線、竹節,鏈條等品種。織成毛衣後各具特殊風韻。
4、 針織毛線:一般為2根單紗合股,多用於機編。這種編成的毛衣特點是輕、潔、軟、滑。
(3)衣服絨毛類型及圖片擴展閱讀:
一.纖維分類:
1、植物纖維:棉、麻
2、動物纖維:蠶絲、毛
3、人造纖維(再生):粘膠、大豆纖維、玻璃纖維、金屬纖維
4、合成纖維:滌、錦、腈、維、丙、氨、氯(綸)
二.紗的分類:
1、純棉紗:普梳/半精/精梳(均勻度高、強度高、易上色)
2、化纖紗:滌、腈、粘膠、氯綸紗
3、混紡紗:T/C、C/C、T/R
4、股 紗:由二條以上紗合捻而成的紗
5、長 絲:分單絲和復絲
㈣ 大家誰知道有關服裝上毛領的分類呀 一般的都會有羊羔毛 狐狸毛 獺兔毛 還有什麼品種的呀 詳細點介紹哈
1、羊駝毛
羊駝顏色有淺褐、深褐、灰、黑等,常以天然色毛與其他纖維混紡,製成服飾織物或織成起絨織物,用作外套或襯里。
2、美洲駝毛
粗毛纖維長,絨毛捲曲約為2~4個/厘米。纖維外層為鱗片,內為皮質層,色素在皮質層中,顏色一般為褐色,但亦有些純黑和純白的。纖維中有空腔或毛髓,故密度低、重量輕。可混紡成針織或機織產品,供製做外衣等。
3、駱馬毛
駱馬纖維有彈性,光澤好,手感極為柔軟。對化學葯劑非常靈敏,故常不染色,織成原色高貴外衣、晨衣、披巾等。
4、原駝毛
原駝是生於南美洲南端的野生動物,毛被的上半身呈紅棕色,下半身呈白色,毛被中粗毛佔10~20%,絨毛纖維的直徑為18~24微米,比羊駝絨毛細,比駱馬毛粗,約50%的纖維有毛髓或空腔。平均長度約為5厘米。原駝毛纖維在20世紀初才開始用於紡織,利用它的柔軟性可製成復雜花紋組織的織物。
5、人造毛皮
外觀類似動物毛皮的長毛絨型織物。絨毛分兩層,外層是光亮粗直的剛毛,里層是細密柔軟的短絨。人造毛皮常用用大衣、服裝襯里、帽子、衣領、玩具、褥墊、室內裝飾物和地毯等。
㈤ 絨面料的衣服有幾種
絨毛型面料指表面起絨或有一定長度的細毛的面料,如燈芯絨、干線、天鵝絨、絲絨以及動物毛皮和人造毛織物等。
這類面料有絲光感,顯得柔和溫暖,其絨毛毛層增加了厚度感和獨特的塑形魅力。絨毛型面料因材料不同而質感各異,在造型風格上也各有特點。
天鵝絨特點
天鵝絨,明清兩代最為興盛。有花天鵝絨和素天鵝絨二種。花天鵝絨是指將部分絨圈按花紋割斷成絨毛,使之與未斷的線圈聯同構成紋樣;而素天鵝絨則其表面全為絨圈。一般天鵝絨用蠶絲作原料或作經線,以棉紗作緯線,再以桑蠶絲(或人造絲)起絨圈。
織造時,每織四根絨線便織入一根起絨桿(即細鐵絲),織到一定長度時即在機上用割刀沿鐵絲剖割,即成毛絨。毛絨如何起是依紋樣設計。構成織物的紋樣有兩種形式:一是絨花緞地、即漳緞;一是絨地緞花,即天鵝絨。其特點是少有織地,有單、雙色,或嵌金銀線。
天鵝絨使用桑蠶絲作原料也可用桑蠶絲作經,棉紗作緯交織的地組織上,以桑蠶絲或人造絲起絨圈。織造時每織四根絨線後織入一根起絨桿(細鐵絲),織到一定長度時(約20厘米左右),即在機上用割刀沿鐵絲剖割,鐵絲脫離織物,則成毛絨。
㈥ 衣服的種類有幾種
衣服的種類包括:毛衣、襯衣、半袖、外套、羽絨服、西服、胸罩、裘皮、馬夾、T恤、背心等。
1、毛衣
毛衣,以機器或手工編織的毛線上衣。人類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樹葉、獸皮來蔽體,在漁牧生活中結網捕魚,就懂得運用編織的技法,隨著文明的演進與科技的發明,人類不僅充分利用各類動、植物等天然纖維編織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發出多種化學纖維、礦物纖維,使人類生活更舒適便利。
2、襯衣
襯衣(shirt,underclothes)是指貼身穿在裡面的單衣,也稱襯衫。最早源於1600 年代後期的歐洲,1900年後,襯衣在世界各地流行。
有人把香水比作女人的第二件衣裳,對追求實在感的男人來說,襯衫就是男人的第一層肌膚。最早的襯衣在扣子還沒被運用前,男人襯衫的衣襟是用繩子系住的。
3、羽絨服
羽絨服(down 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外形龐大圓潤。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絨服了。羽絨服保暖性最好。多為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也為極地考察人員所常用。
4、西裝
西裝又稱作「西服」、「洋裝」。西裝是一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中國人民對於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
5、裘皮
由帶毛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用作服飾材料。常見有狐皮、貂皮、羊皮和狼皮等。經處理過的原皮取自大動物的稱hide,取自小動物的稱skin。
去除毛鞣製好的稱leather,也就是革或者鞣革。 裘皮服飾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表現"裘之制毛在外"的象形字。裘皮服裝是冬季女士高檔服飾之一,穿著後顯得雍容華貴。
㈦ 外面都是毛茸茸的衣服叫什麼類型的
馬海毛做的衣服。
馬海毛(英語Mohair;土耳其語:MUKHYAR),指安哥拉山羊身上的被毛,又稱安哥拉山羊毛。得名於土耳其語,意為「最好的毛」。彈性好,耐壓,有特殊光澤,是製造長毛絨織物的優良原料,目前世界市場上高級的動物紡織纖維原料之一。
馬海毛,其形態與長羊毛相似,纖維表面光滑,光澤較強,強度高,彈性好,捲曲少,易於洗滌。馬海毛可用於提花毛毯、長毛大衣呢以及高光澤的毛織物。
(7)衣服絨毛類型及圖片擴展閱讀:
馬海毛就是指安哥拉山羊毛。得名於土耳其語,意為「最好的毛」。彈性好,耐壓,有特殊光澤,是製造長毛絨織物的優良原料,目前世界市場上高級的動物紡織纖維原料之一。
穿上馬海毛質感的衣服讓人感到非常舒適,不僅是視覺上的還有觸覺上的,這樣一身馬海毛毛衣會給人一種非常柔軟的的感覺,穿在身上非常的親和肌膚,還會給人一種非常溫暖的質感。
㈧ 衣服面料的種類
服裝面料主要由面料和輔料組成。
按照織造工藝分有兩大類:針織面料和梭織面料。
針織面料一般都是由紗線按照順序彎曲成線圈,而線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織物,而紗線形成線圈的過程,可以橫向或縱向地進行,橫向編織稱為緯編織物,而縱向編織稱為經編織物。
按照面料成分分類,主要有:
1、棉布: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棉布分全棉,人棉等品種。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閑裝、內衣和襯衫。
2、麻布:是以大麻、亞麻、薴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閑裝、工作裝,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
3、絲綢: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
4、呢絨: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
5、皮革: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
6、化纖: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7、混紡: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
8、莫代爾:莫代爾 (Modal) 是一種高濕模量粘膠纖維的纖維素再生纖維。該產品原料全部為天然材料,對人體無害,並能夠自然分解,對環境無害。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