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時間軸整理中國古代史從秦到清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2、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9年滅亡)
3、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4、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5、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6、魏國: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7、蜀國: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8、吳國:公元222年-公元280年
9、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10、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11、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12、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13、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4、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15、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16、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6年
17、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18、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9、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1)秦國興亡簡史時間軸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
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B. 秦朝開始至東漢結束的重大事件<時間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華夏。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滅秦主力,同年,劉邦過武關入秦,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發生長達五年的爭鼎戰爭
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公元前154年,漢朝七國之亂發生,漢景帝用周亞夫領軍,三個月內平定叛變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劉徹頒布「推恩令」。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衛青征討匈奴,邊患得以清除。
公元前68年,漢宣帝一統西域,設西域都護。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公元17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
公元25年,劉秀光復漢朝,建都洛陽,史稱「東漢」。
公元91年,竇憲大破北匈奴。
公元184年,張角、張梁、張寶黃巾起義。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奠定河北統一基礎。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奠定鼎力三分格局。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
C. 誰能給我一個秦朝的時間軸!急!詳細完整,重要事件都得有,我歷史課需要!急!各位大神救命哦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六個國家,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軍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楚都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於代地設置雁門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
第五,頒布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
第六,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第七,修馳道墮壁壘。【公元前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
第八,蒙恬北伐匈奴【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
第九,修築萬里長城
第十,南平百越 統一嶺南
D. 秦朝歷史年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賁攻齊,俘齊王建。至此六國皆亡。秦帝國建立,嬴政稱秦始皇帝。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開始第一次巡遊,巡行隴西北地。開始修馳道。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巡遊,派徐市入海求仙。南征百越,修鑿靈渠。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第三次巡遊,張良在博浪沙擊始皇未中。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微行咸陽,蘭池遇盜,武士擊殺之。大索二十日。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第四次巡行。蒙恬率兵三十萬伐匈奴,並開始修建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西北斥遂匈奴,設三十四縣。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發五十萬罪徒戌五嶺。秦始皇下令「焚書」。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修「直道」。秦始皇下令「坑儒」。扶蘇進諫,被斥至上郡監軍。建造阿房宮並驪山皇陵。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三十六年):遷三萬戶至北河、榆中。隕石落東郡,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有人傳言:「今年祖龍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行,卒於沙丘。時年五十歲。胡亥矯詔賜死扶蘇。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一年):胡亥繼位為二世皇帝。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項羽、劉邦等奮起響應。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七月,項羽大敗章邯於東阿。十二月,「巨鹿大戰」。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章邯向項羽投降。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
以上就是秦朝歷史年表,簡單介紹了從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