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品字構圖繪畫圖片簡單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品字構圖繪畫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 2022-12-13 03:19:49

❶ 什麼是構圖請列舉起碼三種構圖形式。

[解釋]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
【構圖】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構圖
composition
在攝影作畫方面,多用於與畫面組成相同的意思。

構圖的名稱,來源於西方的美術,其中有一門課程在西方繪畫中,叫做構圖學。
構圖這個名稱在我國國畫畫論中,不叫構圖,而叫布局,或叫經營位置。也就是說,攝影構圖是從美術的構圖轉化而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它為取景。
不論是國畫中的布局,還是攝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構圖的部分內容,並不能包括構圖的全部含義。因此,統一用構圖這個稱呼是較科學准確的。
研究構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研究在一個平面上處理好三維空間——高、寬、深之間的關系,以突出主題,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構圖處理是否得當,是否新穎,是否簡潔,對於攝影藝術作品的成敗關系很大。
從實際而言,一副成功的攝影藝術作品,首先是構圖的成功。成功的構圖能使作品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反之,就會影響作品的效果,沒有章法,缺乏層次,整副作品不知所雲。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不舒服。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庄嚴,肅穆,和諧的感覺。
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麼是「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只要留意,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狀或三角形,具有強烈的排列韻味。
什麼是「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對於攝影師而言。如能把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領了。
畫中應該有一個興趣中心,它是畫面中最重要、最美的部分。通過運用較鮮明的色彩或較強對比度,亦或是讓興趣中心包括引人注目的焦點,都可以使興趣中心本身得以強化。興趣中心是畫面的重點,周邊區域應處於從屬地位。良好的興趣中心包含以下內容:
。鮮明的色彩,如有可能還應有互補色
。強烈的反差(明_暗)
。占據較好的畫面位置
。人造景物、動物及人將進一步強化興趣中心,它們成為畫面的主角。
。興趣中心周邊的次要元素要能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興趣中心 (如圖1圖2)
。興趣中心不要放在正中央或圖片的1/2處,較好的方法應用三分法。
。不要將興趣中心封閉起來--哪怕非常輕微,因為這樣會減弱它的重要性。
。設計良好的興趣中心應能吸引並維持觀眾的注意力。
常見構圖方法中,三角形構圖最為普遍,但注意不要是等腰三角形,畫面中心最高點最好在寬度的黃金分割點上,正中心偏左,或偏右一點,才更舒服。
還有對角線構圖,重點表現的事物,相互連線,可以貫穿畫面對角。並有一定運動感
如果更強調穩定性,水平構圖理想。表現寧靜水面等比較適合。
其實,構圖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的,好多東西都是互相牽制的。要達到理想的構圖,需要反復推敲。

❷ 行書 品字怎麼寫,最好是圖片

「品」字行書有以下寫法

(摘自漢典網)

品,讀pǐn

(1)(會意,從三口。口代表人,三個表多數,意即眾多的人。本義:眾多)

(2)同本義,品,眾庶也。——《說文》

(3)又如:品人(眾多的人);品事(諸多事項);品物(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品供(各種供品);品象(眾人);品庶(眾人姓);品極(眾多)

(4)顏色淡。如:品綠

(5)齊一,相同,品:齊也。——《廣雅》

❸ 手繪的構圖法則

手繪的構圖法則

研究構圖就是研究如何在一個平面上處理好三維空間——高、寬、深之間的關系,以突出主題,增強藝術的感染力。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手繪的構圖法則,希望大家喜歡!

均衡與對稱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庄嚴,肅穆,和諧的感覺。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築就是對稱的典範,但對稱與均衡比較而言,均衡的變化比對稱要大得多。因此,對稱雖是構圖的重要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機會比較少,運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覺。

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對於均衡而言。 什麼是「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什麼是「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對比

對比的巧妙,不僅能增強藝術感染力,更能鮮明的反映和升華主題。 對比構圖,是為了突出主題強化主題,對比的形式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但是把它們同類相並,可以得出:

一是形狀的對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細。

二是色彩的對比。如:深與淺,冷與暖,明與暗,黑與白。

三是灰與灰的對比。如:深與淺,明與暗等。

在一幅作品中,可以運用單一的對比,也可同時運用各種對比,對比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牽強附會,更不能喧賓奪主。

視點

視點構圖,是為了將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中心點上。視點是透視學上的名稱,也叫滅點。 要把視點說清楚,還得從視平線,地平線,水平線這三條線上說起。視平線就是與眼睛平行的一條線。我們站在任何一個地方向遠方望去,在天地相結或水天相連的地方有一條明顯的線,這條線正好與眼睛平行,這就是視平線。這條線隨眼睛的高低而變化,人站得高,這條線隨之升高,看得也就越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人站得低,視平線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視學的原理,在視平線以上的物體,如:高山,建築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在視平線以下的物體,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遠高,近寬遠窄。以人的眼睛所視方向為軸心,上下左右向著一個方向延伸,最後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點,消失在視平線上,這就是視點的由來。 視點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一個點上。這個點應是畫面的主題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據主體的需要,可以放在畫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點上,不論放在何處,周圍物體的延伸線都要向這個點集中。

;

❹ 品字怎麼寫

品字的寫法是: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

9、發展綠色食品,有利於食品企業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品質保證體系,推進名牌戰略,通過品牌拉動,剌激消費的有效需求。

10、國內最大的名牌折扣網站「唯品會」於1月18日在其網站推出了獨立的奢侈品專區VIPCLUB,囊括眾多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價格低至2.5折。

❺ 攝影畫面構圖有什麼基本原則

有以下構圖原則:

1、九宮格構圖

九宮格構圖有的也稱井字構圖,前面已講過,實際上屬於黃金分割式的一種形式。就是把畫面平均分成九塊,在中心塊上四個角的點,用任意一點的位置來安排主體位置。實際上這幾個點都符合「黃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當然還應考慮平衡、對比等因素。這種構圖能呈現變化與動感,畫面富有活力。這四個點也有不同的視覺感應,上方兩點動感就比下方的強,左面比右強。要注意的是視覺平衡問題。

2、十字形構圖

十字形構圖就是把畫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過畫面中心畫橫豎兩條線,中心交叉點是按放主體位置的,此種構圖,使畫面增加安全感、和平感和莊重及神秘感,也存在著呆板等不利因素。但適宜表現對稱式構圖,如表現古建築題材,可產生中心透視效果。如神秘感的體現,主要是表現在十字架、教堂等攝影中。所以說不同的題材選用不同的表現方法。

3、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構圖,在畫面中所表達的主體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態勢,此構圖是視覺感應方式,如有形態形成的也有陰影形成的三角形態,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線形結構,這時可以把主體安排在三角形斜邊中心位置上,以圖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時使用,效果最好。三角形構圖,產生穩定感,倒置則不穩定,突出緊張感。可用於不同景別如近景人物、特寫等攝影。

4、三分法構圖

在攝影構圖時,將畫面的橫向和縱向平均分成三份,線條交叉處叫做趣味中心。當我們在觀察一副照片時,目光會優先被吸引到趣味中心的位置,所以在拍照時我們盡可能將主體事物安排在趣味中心的附近。當然,在使用三分法構圖時也可以將景物放置在黃金分割線處,這樣的話從視覺上看會比較美觀一些。三分法對橫畫幅和豎畫幅都適用,按照三分法安排主體和陪體,照片就會顯得緊湊有力。

5、A字形構圖

A字形構圖是指在畫面中,以A字形的形式來安排畫面的結構。A字形構圖具有極強的穩定感,具有向上的沖擊力和強勁的視覺引導力。可表現高大自然物體及自身所存在的這種形態,如果把表現對象放在A字頂端匯合處,此時是強制式的視覺引導,不想注意這個點都不行。在A字形構圖中不同傾斜角度的變化,可產生畫面不同的動感效果,而且形式新穎、主體指向鮮明。但也是較難掌握的一種方法,需要經驗積累。

(5)品字構圖繪畫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線性構圖在攝影中是經常使用的主要方法之一。「線」是客觀存在的視覺現象,又是構圖的基本視覺要素,它在構圖中可以分割畫面,製造面積,產生節奏,表達多種象徵性種功能。

線的性格表現為:粗線強勁,細線纖弱;曲線柔情,直線剛直;濃線重,淡線輕;實線靜,虛線動。

如:垂直的線條,它象徵的是堅強、庄嚴、有力;橫線象徵著寧靜、寬廣、博大;斜線象徵著動態和不安定的感覺,也可以。由於的緣故,通向遠方,斜線在這里就體現處了一種縱深效果。曲線則象徵著柔、浪漫、優雅,會給人一種非常美的感覺。。

❻ 繪畫中構圖的均衡與對稱指的是什麼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本原則之一。均衡與對稱也是構圖的基礎,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就是均衡與對稱的主要作用。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是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是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反之違背這個原則的,人們看起來就會覺得不舒服。均衡與對稱講的不是平均,而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盡管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庄嚴、肅穆、和諧的感覺。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築就是對稱的典範。但是對稱與均衡比較而言,均衡的變化比對稱要大得多。因此,對稱盡管是構圖的重要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機會比較少,因為運用多了就會產生千篇一律的感覺。

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構圖中的均衡。

「品」字形構圖指的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比如自然界中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形或三角形,從而具有了一種強烈的排列韻味。

構圖中的「三七律」指的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如果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者是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如果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而言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對於攝影師而言,能夠將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才算真正掌握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領。

❼ 品字筆順

品字筆順是: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

12、第一季分別為《泥人張》、《紫砂》、《歙硯》、《玉雕》、《木雕》、《蘇綉》,讓觀眾驚嘆於指尖的神奇、作品的美侖美奐,感受到不一樣的指尖力量。

❽ 色彩的S形構圖

構圖 不管色彩 素描攝影 都是一樣的 構圖決定於作品的形式

主要是 S形構圖 三角構圖 還有梯形構圖...
一、構圖的來歷
構圖的名稱,來源於西方的美術,其中有一門課程在西方繪畫中,叫做構圖學。
構圖這個名稱在我國國畫畫論中,不叫構圖,而叫布局,或叫經營位置。也就是說,攝影構圖是從美術的構圖轉化而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它為取景。
不論是國畫中的布局,還是攝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構圖的部分內容,並不能包括構圖的全部含義。因此,統一用構圖這個稱呼是較科學准確的。
研究構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研究在一個平面上處理好三維空間——高、寬、深之間的關系,以突出主題,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構圖處理是否得當,是否新穎,是否簡潔,對於攝影藝術作品的成敗關系很大。
從實際而言,一副成功的攝影藝術作品,首先是構圖的成功。成功的構圖能使作品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反之,就會影響作品的效果,沒有章法,缺乏層次,整副作品不知所雲。
[編輯本段]二、構圖的原則
構圖的基本原則講究的是:均衡與對稱、對比和視點。
1、關於均衡與對稱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不舒服。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庄嚴,肅穆,和諧的感覺。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築就是對稱的典範,但對稱與均衡比較而言,均衡的變化比對稱要大得多。因此,對稱雖是構圖的重要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機會比較少,運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覺。
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麼是「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只要留意,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狀或三角形,具有強烈的排列韻味。
什麼是「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對於攝影師而言。如能把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領了。
2、關於對比
對比的巧妙,不僅能增強藝術感染力,更能鮮明的反映和升華主題。 對比構圖,是為了突出主題強化主題,對比有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但是把它們同類相並,可以得出:
一是形狀的對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細。
二是色彩的對比。如:深與淺,冷與暖,明與暗,黑與白。
三是灰與灰的對比。如:深與淺,明與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運用單一的對比,也可同時運用各種對比,對比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牽強附會,更不能喧賓奪主。
3、關於視點
視點構圖,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中心點上。視點是透視學上的名稱,也叫滅點。 要把視點說清楚,還得從視平線,地平線,水平線這三條線上說起。視平線就是與眼睛平行的一條線。我們站在任何一個地方向遠方望去,在天地相結或水天相連的地方有一條明顯的線,這條線正好與眼睛平行,這就是視平線。這條線隨眼睛的高低而變化,人站的高,這條線隨著升高,看的也就越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人站的低,視平線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視學的原理,在視平線以上的物體,如:高山,建築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在視平線以下的物體,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遠高,近寬遠窄,向上伸延左右兩側的物體。這樣,以人的眼睛所視方向為軸心,上下左右向著一個方向伸延,最後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點,消失在視平線上,這就是視點的由來。 照相機的鏡頭就是根據人的眼睛和透視學的原理設計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隨著光線的明暗收縮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和人眼看到的東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種意義上講,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比人眼看到的更為准確。有時用人眼看時,感覺不到相差的距離,似乎是在一個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後遠一點的物體就顯的小了許多,這是因為透視所起的作用。 當我們知道了透視的原理,就可以充分發揮透視的作用了。如果想把物體拍大,只要將拍攝物體靠近相機;如果想把兩面拍的大一些,使畫面顯的遼闊,就要把拍攝位置選擇在高處,用俯角拍攝,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想把物體拍出立體感,可以把拍攝角度選擇在物體的側面。 視點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一個點上。這個點應是畫面的主題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據主體的需要,可以放在畫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點上,不論放在何處,周圍物體的延伸線都要向這個點集中。 如果一個畫面中出現了兩個視點,畫面就分散了,作為觀眾就不知攝影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在何處了。畫面上只能有一個視點,這是攝影與繪畫在構圖上的最根本的區別。繪畫講的是散點透視,而攝影只能有一點,不然攝影的構圖和畫面就會亂。 在攝影作品中出現兩個視點,大致有下列情況;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畫面中央,由於透視的關系,延伸線向著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畫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個畫面上表現多種活動,形成了多個中心;三是在選擇前景時沒有留意物體延伸線的方向,不是相呼應,而是背道而馳,這在視覺上也會形成畫面的分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