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金的18K和24K是什麼意思怎樣區分
K是指黃金的含金量,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k含金量為4.166%,18k=18*4.166%=74.998%(750‰),24k=24*4.166%=99.984%(999‰)。
區別:
1、含金量
18k:18k金是黃金含量至少達到75%的合金,即金含量為18/24的合金。
24k:中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也叫千足金。
2、成分
18k:18k金是黃金含量至少達到75%的合金,其餘25%為其它貴金屬,包括鉑,鎳,銀,鈀金等。其中白色K金實際上是黃金與鎳、鋅、銅等元素的合金。
24k: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
3、顏色
18k:由於含有25%的別的金屬,18K金也可以製作成不同的顏色,如白色、黃色、玫瑰紅色,分別稱為:白18K金、18K黃金、18K玫瑰金。
24k:發亮的深黃色,濃黃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
4、重量
24k: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
18k:18k金吊墜,金飾品則覺輕飄。
5、硬度
24k: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
18k:18K金飾不但擁有黃金珍貴的價值,而且因其成分比例完美,具有延展性強、堅硬度高、色彩多變的優點,運用在飾品設計上,能盡情發揮復雜精美的創意表現。
Ⅱ 24克拉的黃金是看鍍的還是重量如果是重量有有多大是鍍的那鍍的又是怎麼來說克拉的
24k千足金是看重量的,999的黃金都是實心的,
Ⅲ 請問黃金的18K,24K,22K,還有千足金各是什麼意思
18K是指珠寶首飾中黃金的純度為18k。18K不是重量,而是比例。理論上,100%的黃金含量為24K。
22k金22k gold:我國國家標准GB 11887——2008《首飾費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為金含量≥91.6%的k金。但國外也有低到91.3%者。22k金一度曾作為金幣的標准金。市場上有些戒指也採用22k金。但它的質地仍然偏軟,不能用於鑲嵌寶石。
含金量千分數不小於999的稱為千足金,是首飾成色命名中最高值。印記為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g999。黃金首飾的印記包括廠家代號、材料和純度,如:X金990、XAu990、X足金等。
(3)24克拉黃金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千足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點,純金折而柔軟,銅條折之費力。或用大頭針(指甲也行)劃之,用力不大而痕跡明顯則是黃金千足金,而銅類用力稍大而痕跡稍差。折軟硬只適用戒指、金絲之類,對於金條、金幣、金磚之類,則較困難。
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黃金島,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Ⅳ 黃金18K,24K,和千足金有什麼區別
黃金的純度不一樣。
"k金"表示黃金的純度 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我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18K金其實是含金量為75%的黃金。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88k。
拓展資料:
K金(或開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K金的「K」是外來語「Karat」一詞的編寫,完整的表示法:Karat gold(即K黃金),「AU」或「G」是國際上用來表示黃金純度(即含金量)的符號。
K金飾品的特點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又可配製成各種顏色,且提高了硬度,不易變形和磨損。K金按含金量多少又分24K金、22K金、18K金、9K金等。
K金的計量方法是:純金為24K(即100%含金量),1K的含金量約是4.166%。用「K」來計算黃金含量的方法出於地中海沿岸的一種角豆樹。角豆樹開淡紅色的花,結的豆莢長約15厘米,豆仁呈褐色,可制膠。這種樹無論長在何處,所結的豆仁大小都完全一樣,所以,古時候人們把它作為測定重量的標准。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以用來測量珍貴、細微的物品。那時鑽石和黃金的計量也使用這一單位,也就是「Karat」。直到1914年,國際上才把「Karat」規定為標准。
大家了解了K金的含義和計算方法,那麼也就不難知道K金有多少種了,按國際標准,K金分為24種,即IK到24K。不過,作為首飾用的K金種類還不到這些,世界各國採用的首飾材料都不低於8K。這樣,實際上真正算作首飾用的 K金種類是 17種。
在這17種K金材料中,18K和14K是使用最多的,它在各國首飾業中都是主要首飾原料。為了豐富各種K金的表現力,國外在含量標准不變的情況下,調節其它合金配比系數,合成色彩各異的K金。據日本著名的首飾雜志《寶石四季》報道,2013年黃金的配比有450種,最常用的有20種,例如,14K中有6種:紅色、紅黃色、深黃色、淡黃色、暗黃色、綠黃色;18K中有5種:紅色、偏紅色、黃色、淡黃色、暗黃色。
Ⅳ 24克拉黃金等於多少克
24克拉(ct) = 4.8克(g)
以上,參考自WM 智 能手 機工具:《Smart度量衡單位換算器》V1.2,
登 陸《中國 移動 MM》或《中國 聯通 沃商店》搜尋,在《電信 天翼空間》上也有免費版。上面有截圖和更詳細的說明可參考。
=== 如有幫助,希望被採納。===
Ⅵ 請問黃金的18K,24K,22K,還有千足金各是什麼意思
2015年2月11日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的GB 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自2016年5月4日起實施):
18K:純度不低於750‰的黃金。
24K:理論值純度為1000‰(民間實際不低於996‰)。
22K:純度不低於916‰的黃金。
足金:純度不低於990‰的黃金。
根據GB 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
千足金:純度為999‰的黃金(2016年5月4日起,取消「千足金」的說法)
萬足金:純度為999.9‰的黃金。印記為「萬足金」、「999.9金」、「au999.9」或「G999.9」。國標無「萬足金」稱謂。
用於投資的金條一般是萬足金,工藝品用的金條一般是千足金。
(6)24克拉黃金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K數的大小與含金量如下:
24K,99%以上;22K,91.7%;21K,87.5%;18K,75%;14K,58.5%;12K,50%;10K,41.66%;9K,37.5%; 8K,33.34% ;6K,25%。
黃金及其製品的純度叫作「成色」,市場上的黃金製品成色標識有兩種:一種是百分比,如 G999等;另一種是 K 金,如 G24K 、 G22K 和 G18K 等。我國對黃金製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定,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無印記為不合格產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於一些特別細小的製品也允許不打標記。
Ⅶ 這個黃金吊墜上面印的24KGP是什麼意思
這個黃金吊墜上的標識是由兩種標識組成:
1、24K指的是一種黃金製品成色標識,指的是實際含金量為實為99.998%)的黃金;
2、GP為英文Gold Plated的縮寫,商業上俗稱鍛壓金。
鍛壓金大多是以磷銅為主要材料,在高溫下鍛壓而成,上面再覆蓋鍍金層,根據金層的不同厚度又分為鍍金和包金兩種。
24KGP具體就是指其鍍或包金層是24K金的鍍金或包金首飾。
(7)24克拉黃金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飾金中純金含量被稱為「金位」,英文是Karat,故稱為K金。
根據在首飾中的黃金含量就分成不同的K金,所以24K是指純金。
例如,18K含黃金量就是18/24=75.0%,由於18K金含金量是75.0%所以又稱750。
主要K金的分別及成份:
1、黃K金首飾(18K)
黃色的K金首飾(簡稱黃K金),是黃金與其它貴金屬的合金,按黃金的含量可以製成不同的K金系列首飾。
2、白K金首飾
白色的K金首飾(簡稱白K金),呈略帶青黃的白色,例如,750白K金是由75%的黃金和25%貴金屬組成的合金,常見的字印是750或18K。
Ⅷ 這個黃金吊墜上面印的24KGP是什麼意思
24KGP是24K金的鍍金或包金首飾的意思。
這種標識指該產品在一般金屬大多是以磷銅合金為主要材料,在高溫下鍛壓而成,上面再覆蓋鍍金層,根據金層的不同厚度又分為鍍金和包金兩種。因此,24KGP具體就是指其鍍層是24K金的鍍金或包金首飾。
K是代表的是含金量,即黃金的含量,K數與含金量的關系式:Au wt% = K / 24 × 100%,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1K的含金量約是4.166%。因此可換算知:18K含75%黃金,純金為24K(即100%含金量)。
GP為英文Gold Plate的縮寫,商業上俗稱鍛壓金。
嚴格的講,在理論上100%的金才能稱為24K金,但金無足赤。因此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的黃金,所以中國規定:含量達到99.6%以上(含99.6%)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也叫千足金。
(8)24克拉黃金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鍍金分為兩類,一類呈同質材料鍍金,另一類是異質材料鍍金。
同質材料鍍金是指對黃金首飾的表面進行鍍金處理。它的意義是提高首飾的光亮性及色澤。異質材料鍍金是指對非黃金材料的表面迸行鍍金處理,如銀鍍金,銅鍍金。它的意義是欲以黃金的光澤替代被鍍材料的色澤,從而提高首飾的觀賞效果。
另外鍍金按被鍍件的特性分主要有兩大類:
1、金屬件上鍍金;
2、非金屬件上鍍金。
所以鍍金廢料按被鍍件的特性分同樣有對應的兩大類:
1、金屬件鍍金廢料;
2、非金屬件鍍金廢料。
非金屬鍍金包含玻璃上鍍金,塑料上鍍金,陶瓷上描金等。
金合金鍍層的品位是依照鍍層中的含金量進行換算,純金以24K來表示。
參考資料:
24K-網路
18KGP-網路
Ⅸ 真的黃金怎麼辨認啊
如何來分辨黃金的真假的小技巧,下面馬上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黃金的特點,它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與鉛和錫這兩種金屬比起來,還是算硬。對於純金來說,用指甲便可以劃出痕跡,,。良好的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但是這個對首飾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這類黃金我們稱之為「飾金」。歐洲對於黃金上的劃分非常明確,由三個數字組成,如417代表10K金,黃金純度為41.7%。585代表14K金,黃金純度為58.5%。750代表18K金,黃金純度為75%。917代表22K金,黃金純度為91.7%。999代表24K金,黃金純度為99.9%。如果把黃金分為24份,24份皆為純金、不含其他金屬的就是24K金,黃金純度為99.9%。22K金就代表有22份為純金,其餘2份是其他金屬,黃金純度為91.3%。18K金就表明有18份為純金,其餘6份是其他金屬,黃金純度為75%。克拉數每減少1,純度就降低4.1625%左右。24K金是千足金,但千足金太軟,一般不會用來做首飾或錢幣。在克拉數低於24的黃金中,混合的其他金屬會增加它的硬度,也會改變黃金的顏色。可以說24K最軟,10K金最硬,因為10K金只含41.6%的純金,其餘都是比黃金的其他金屬。混入其他金屬會使黃金的色澤更加美觀,比如常見的白色、黃色、紅色黃金等等。或許有人看過GF標記,這就指的是鍍金。GF前有克拉數和一個分數,比如1/20 14k GF就代表一單位14k金鍍在19單位其他金屬外面,所以5%是純金,95%是其他金屬。因此在沒有任何道具時,我們可以尋找這些「官方標志。」來判別黃金真假,了解這些知識之後後,下面就進入正題。
第一個方法就是非常專業的檢驗方法,一般只有珠寶商或者工匠們才會採用,那就是硝酸檢驗法。
將黃金放入小型的不銹鋼容器中。
滴一滴硝酸在金器上,觀察反應。
如果滴酸處呈現綠色,那麼這件金器要麼是普通金屬製成的,要麼是鍍金的。如果呈現金色,那麼就是鍍金銅。
如果呈現牛奶色,就是鍍金銀。
如果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這件金器就是真的。
第二個方法就是磁鐵檢測法,黃金是無磁的金屬,所以可以採用磁鐵吸引,這個方法簡單易行。用磁鐵去吸金器,如果磁鐵能吸引金器,它就是假的。但是,單單不能被磁鐵吸引這一點還不能證明這件金器就是真的,因為它也可能是其他非磁性金屬製成的。
第三個就是稱重對比法,也可以進行密度檢驗。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對於24K純金的密度大約是19.3克/毫升,這比大多數金屬都要高。所以檢測純度有助於你判別黃金的真偽。根據經驗,密度越高,黃金的純度也就越高.注意在檢測密度時,金器上不能鑲有任何珠寶。有關密度檢測的注意事項詳見警告部分。黃金的密度檢驗可以在一個小瓶里裝滿水。小瓶瓶壁上如果有毫米刻度的話最好,這會助你更方便地完成檢測。水的多少無所謂,只要金器放進去後水不溢出就行,所以不要裝得滿滿當當。在放入金器前和放入金器後,都要仔細記下水位高度。然後再把金器放進量瓶。記錄前後水位的變化,然後計算出水體積的增加值,精確到毫升。用以下公式計算密度。金器密度=金器總重/水增加的體積。如果密度接近19克/毫升,就是真金,或者是密度接近黃金的金屬。14K金密度相當於12.9-14.6克/毫升,黃18K金密度相當於15.2-15.9克/毫升,白18K金密度相當於14.7-16.9克/毫升,22K金密度相當於17.7-17.8克/毫升。
第四個方法就是用牙齒咬一下,我們在屏幕上可以經常看到人們用嘴咬黃金來檢驗真偽,如奧運會運動員接過金牌時也會咬一下。理論上來說,咬印中的溝壑顏色沒有變化說明是真的黃金,而且咬痕越深,黃金純度也越高。不過我們並不推薦這種方法,因為這可能會傷害到牙齒。另外,由於鉛比黃金還軟,所以鍍金鉛上也會留下咬痕。
最後的一個方法不建議使用,因為你的金器可能因此被損壞,但是這也是一種使假金原形畢露的好辦法。找一個未上釉的瓷盤。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到家裝店隨便買一件瓷器。
用金器刮瓷盤。如果瓷盤上留下黑色刮痕的話,你的金器就不是真金,如果刮痕是金色的話,就是真金。或許有人說老一輩有經驗的人一樣就能看出黃金的真假,可是現在合金技術太厲害,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因此大家買金還是到正規門店,不要貪圖小便宜,而造成錢財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