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素材圖片大全
4.表示讀書刻苦的成語:
廢寢忘食、手不釋卷、通宵達旦、夜以繼日、鑿壁偷光、風興夜寐、圓木警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通宵達旦、孜孜不倦
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滴水穿石、博覽群書、學而不厭、
博學強記不恥下問循序漸進融會貫通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迎刃而解手不釋卷書聲琅琅程門立雪穿壁引光春誦夏弦
讀書破萬卷讀書三到讀書三餘耳聞則誦古為今用囫圇吞棗
開卷有益名落孫山取長補短取精用弘然荻讀書入主出奴
三餘讀書生吞活剝熟能生巧似懂非懂萬世師表文行出處
勤學苦練,勤能補拙,將勤補拙,篤學不倦,篤實好學,
篤信好學,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篤學好古,頓學累功,
閉戶讀書,刺股讀書,映雪讀書,映月讀書,據鞍讀書,
折節讀書,囊螢照書,廢寢忘食、頓學累功、閉戶讀書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不愧下學、不愧下學、博學多才、
博學多聞、博學洽聞、刺股讀書不學無術、不學無識、飽學之士
長材茂學、才疏學淺才學兼優、村學究語、蟲魚之學、斗酒學士
篤實好學道山學海、篤學不倦、獨學寡聞、篤學好古、篤信好學
頓學累功、鈍學累功、道學先生、篤志好學、斷織勸學高才大學、
高才絕學、孤學墜緒、高齋學士、邯鄲學步鴻儒碩學、宏儒碩學、
好學不倦、記問之學、鉅學鴻生教學相長、家學淵源、績學之士、
困而學之、口耳之學困而不學、款學寡聞、臨池學書、力學不倦、
力學篤行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詮才末學
青藜學士、青錢學士、曲學阿世、勤學好問、曲學詖行勤學苦練、
上當學乖、市民文學、宿學舊儒、碩學通儒通才碩學、通儒碩學、
調嘴學舌、文江學海、枉轡學步文人學士、晚生後學、文宗學府、
學步邯鄲、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學而優則仕、學富才高、學非所用、
學富五車學貫中西、學海無涯、學究天人、學老於年、效顰學步
學淺才疏、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如穿井、學如登山、學然後知不足,
教然後之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疏才淺、
學書學劍、學識淵博學無常師、學無止境、下學上達、新學小生、
學以致用用非所學、一家之學、鸚鵡學舌、鸚鵡學語、以學愈愚
幼學壯行、牙牙學語、真才實學、教學相長孜孜不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誨人不倦活到老學到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學以致用勤奮好學
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孜孜不倦、秉燭達旦、篤學好古、牛角掛書,
囊螢映雪、發奮圖強、持之以恆、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好學不倦、
韋編三絕、聞雞起舞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專心致志、
讀書育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關於讀書的詩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❷ 你好我一個看圖猜成語的圖片我想請問一下答案
你好我一個看圖猜成語的圖片我想請問一下答案
光陰荏苒
guāng yīn rěn rǎn
[釋義] 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例句] ~須當惜,風雨陰睛任變遷。(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
看圖猜成語的1至68個答案
你要的應該是這些答案,請對號驗證: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
3、餘音繞梁
4、盲人摸象
5、雞飛蛋打
6、心照不宣
7、人走茶涼
8、刀光劍影
9、七嘴八舌
10、悲喜交加
11、雷聲震耳
12、捨己救人
13、眉目傳情
14、豬朋狗友
15、一針見血
16、愁眉苦臉
17、指腹為婚
18、一拍即合
19、花好月圓
20、騎虎難下
21、虎頭虎腦
22、吹吹打打
23、雞口牛後
24、趾高氣揚
25、惡語傷人
26、望眼欲穿
27、一鳴驚人
28、掩人耳目
29、雞飛狗跳
30、刻舟求劍
31、犀牛望月
32、一見鍾情
33、心口不一
34、吉人天相
35、心心相印
36、吹牛拍馬
37、群龍無首
38、雞飛狗跳
39、車水馬龍
40、吉凶禍福
41、驚天動地
42、望穿秋水
43、人仰馬翻
44、掩耳盜鈴
45、走馬觀花
46、雞犬升天
47、九九歸一
48、攜手並肩
49、守株待兔
50、筆走龍蛇
51、千真萬確
52、一錘定音
53、杯水車薪
54、雞鳴而起
55、歸心似箭
56、筆頭生花
57、魑魅魍魎
58、嘴甜心苦
59、猴年馬月
60、零零星星
61、馬馬虎虎
62、指桑罵槐
63、人山人海
64、移花接木
65、狼煙四起
66、心照不宣
67、琴棋書畫
68、千夫所指
看圖猜成語答案及圖片帶火的圖片
成語
隔岸觀火
火中取栗
水深火熱
看圖猜成語的第760關答案
答案是【忍俊不禁】。
福地洞天 原為道家語,指神道居住的名山勝地。後多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福過災生 幸福到了極點就轉化為災禍。
福慧雙修 指既有福,又聰明。
福祿雙全 福:福氣;祿:俸祿。既有福氣,又做官,享受俸祿。
福如東海 福氣象東海那樣大。舊時祝頌語。
福善禍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福壽綿綿 福多壽高。是祝頌之辭。
福壽齊天 福壽與天一樣高。是祝頌之辭。
看圖猜成語呱呱打一成語的答案
呱呱墜地
成語意思: 形容嬰兒出生或事物問世。【出處】: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三章:「爾呱呱墜地,無幾月,即生父見背。」
學而不厭看圖猜成語的圖片
學而不厭
xuéérbùyàn
[釋義]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語出] 《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不;不能讀作「bǔ」。
[近義] 手不釋卷 虛心好學
[反義] 驕傲自滿 好為人師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勤奮好學的精神。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①他這種為革命刻苦鑽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②知識沒有止境;我們要有~的勁頭。
看圖猜成語好和壞一個小孩打一成語的答案
不識好歹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選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根據圖片猜成語的答案
1、喜上眉梢
2、妖魔鬼怪
3、餘音繞梁
4、盲人摸象
5、雞飛蛋打
6、心照不宣
7、人走茶涼
8、刀光劍影
9、七嘴八舌
10、悲喜交加
11、雷聲震耳
12、捨己救人
13、眉目傳情
14、豬朋狗友
15、一針見血
16、愁眉苦臉
17、指腹為婚
18、一拍即合
19、花好月圓
20、騎虎難下
21、虎頭虎腦
22、吹吹打打
23、雞口牛後
24、趾高氣揚
25、惡語傷人
26、望眼欲穿
27、一鳴驚人
28、掩人耳目
29、雞飛狗跳
30、刻舟求劍
31、犀牛望月
32、一見鍾情
33、心口不一
34、吉人天相
35、心心相印
36、吹牛拍馬
37、群龍無首
38、雞飛狗跳
39、車水馬龍
40、吉凶禍福
41、驚天動地
42、望穿秋水
43、人仰馬翻
44、掩耳盜鈴
45、走馬觀花
46、雞犬升天
47、九九歸一
48、攜手並肩
49、守株待兔
50、筆走龍蛇
51、千真萬確
52、一錘定音
53、杯水車薪
54、雞鳴而起
55、歸心似箭
56、筆頭生花
57、魑魅魍魎
58、嘴甜心苦
59、猴年馬月
60、零零星星
61、馬馬虎虎
62、指桑罵槐
63、人山人海
64、移花接木
65、狼煙四起
66、心照不宣
67、琴棋書畫
68、千夫所指
69、海嘯山崩
70、人聲鼎沸
71、全心全意
72、衣食父母
73、眾望所歸
74、生龍活虎
75、星羅棋布
76、侯門似海
77、紅男綠女
78、前因後果
79、書香門第
80、撥雲見日
81、放虎歸山
82、飛鳥依人
83、耳目一新
84、海枯石爛
85、返老還童
你好,我想請問一下怎樣把一張圖片設定成來電圖片?
您好!
①首先號碼是儲存在手機上的才可以設定頭像,如果您的號碼是儲存在手機卡上的話,您需要先將號碼匯入到手機中才可以,匯入方法:進入聯絡人-左鍵選單-匯入/匯出-從SIM卡匯入即可。
②匯入完後,選擇手機上的號碼開啟,點選右上角的編輯,然後再點選聯絡人的頭像就可以從相簿中選擇照片或者直接拍照設定頭像。
③號碼不能同時儲存在手機和sim卡上,如果sim卡上也有同樣的號碼的話,建議您刪除。
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來咨詢我們的。非常感謝您對我們vivo的支援,祝您生活愉快!
看圖猜成語答案才圖片
1、怒火中燒 2、命懸一線 3、事半功倍 4、茅塞頓開
5、本末倒置 6、燈紅酒綠 7、草木皆兵 8、滴水穿石
9、四大皆空 10、無中生有 11、人仰馬翻 12、大材小用
13、里應外合 14、苦中作樂 15、別出心裁 16、膽大心細
17、窮困潦倒 18、逆來順受 19、半斤八兩 20、萬紫千紅
21、萬眾一心 22、一刻千金 23、視死如歸 24、雷厲風行
❸ 手不釋卷的成語接龍怎麼做
手不釋卷的意思
【成語】:手不釋卷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釋】: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用手不釋卷做成語接龍
卷甲束兵 → 兵不厭詐 → 詐痴不顛 → 顛三倒四 → 四海為家 → 家破人亡 → 亡羊補牢 → 牢不可破 → 破涕為笑 → 笑逐顏開 → 開門見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分節解 → 解衣包火 → 火樹銀花 → 花紅柳綠 → 綠水青山 →山清水秀 → 秀水明山 → 山明水秀 → 秀出班行
手不釋卷造句示例
1) 這個,恐怕是不方便的,我對這些書物也是頗為喜愛,要不是近來瑣事太多,一定也是手不釋卷的。
2) 登基以後可以說我是手不釋卷,了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礎。
3) 有許多學員們克服了自己理論基礎差文化水平低的困難,廢寢忘食,手不釋卷地攻讀馬列原著。
4) 千葉自然不會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依舊在手不釋卷的翻閱著各種秘錄書籍,而武耀軍卻有些百無聊奈的陪著呼呼獸“小葉”。
5) 在兵荒馬亂中,他觀察風雲變幻;在凄風苦雨中,他手不釋卷,刻苦學習,廣泛汲取各種知識,特別是軍事科學知識。
6) 深研禪理,手不釋卷,著有語錄卷詩集集。
7) 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8) 世臣家貧嗜學,少年時養鴨為生,在田裡放鴨期間,經常手不釋卷,邊放鴨,邊讀書。
9) 這位獲得過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一天到晚總是手不釋卷。
10) 在捷運車上,看到許多人都手不釋卷,自己卻整日好閑,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慚愧。
11) 不管是工作間隙還是茶餘飯後,玲玲總是手不釋卷,所以她的知識面很廣,知道的東西很多。
12) 他是個書獃子,整天手不釋卷。
13) 紅勤奮學習,每天手不釋卷,看見優美的文章,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因此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遙遙領先,常常受到老師的誇獎.
14) 字行紙帛,博大寬和,國學經典源遠流長;孔孟典籍,手不釋卷,修身律己和樂;行詩作賦,筆繪祖國,七彩畫卷七彩歌:修身律己,愛我中華!
15) 讀書明理,知書達禮;讀書啟智,讀書學藝;讀書養德,讀書立志;讀書向善,讀書培基。手不釋卷,終生受益!
16) 想想看,通過加粗字體豐富的子標題大量的圖片類型多變的文章和文字,讓用戶產生手不釋卷的閱讀欲。
17) 篝燈呵凍寫作勤,手不釋卷讀書辛;正風正氣世彰炳,攜手相助奉愛心;炎黃子孫一家親,海內知己若比鄰;人生貴得百善行,留取丹心照汗青。
18) 這時的李鱗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自己一輩子成那種酸秀才,讀書不讀聖典,雜七雜八的倒是手不釋卷。
19) 大人好雅興,在百忙之中仍是手不釋卷,當真令小女子好生佩服。
20) 他常年手不釋卷,自然能退去塵濁,滋養出一顆了無塵滓的清心。
21) 這本書只有關於精神意念的基本修煉,沒有記載一個精神系的武技,夜星辰還是如獲至寶,手不釋卷。
22) 透過半開的窗戶,一道略微有些單薄的身影正襟坐與木桌之前,神色鄭重,手不釋卷,一副鑽研經義的摸樣。
23) 將軍尤喜張旭懷素和毛澤東的草書,常常手不釋卷,反復深鑽細研,漸悟龍蛇大草之真諦。
24) 他於緊張的學業中手不釋卷,買來一個愛情密碼本,每日一語,盡管她沒有看,但他仍堅持到高考戰場。
25) 龍任記得卡卡西對這本書一直是手不釋卷,而且看的時候還經常露出“羞羞”。
26) 此時的胖風依然還在靜靜的運轉著煉訣,自從學老給了他這本煉訣之後,他簡直就是到了手不釋卷的地步,那可是時時刻刻都把那古籍寶貝一般揣在身上。
27) 本故事跌宕起伏,情節設計巧妙,令人手不釋卷。
28) 好多細節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幾乎達到手不釋卷的程度。
29) 我大師兄自我上山學藝見他時就沉迷道法奇術,對那周易更是手不釋卷。
30) 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
看了手不釋捲成語接龍的人也喜歡:
1. 手不釋捲成語接龍
2. 手不釋捲成語接龍大全
3. 手到擒來如何成語接龍
4. 措手不及的成語接龍集錦
❹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謂老而好學。 拜託解釋下吧
光武帝在帶兵打仗的忙碌的時候,都手不離書。曹孟德也說越老越要學習。
❺ 勵志四字成語解釋及配圖
1. 勵志成語大全及解釋,四字勵志成語
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
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
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
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
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
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有志竟成 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葯苦口 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
捫心自問,毫無愧色。志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志在四方』。
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
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
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卧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 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餘讀書 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 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游 努力奮斗,爭取先進再先進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志礪志 強學博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一不移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
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胸懷大志 懷:懷藏。
胸有遠大志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
2. 勵志四字成語大全
不屈不撓、再接再厲、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前仆後繼、一往直前、百折不撓一、不屈不撓 [ bù qū bù náo ]【解釋】:屈:屈服;撓:彎曲。
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譯文】:樂昌誠實,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二、再接再厲 [ zài jiē zài lì ]【解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
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出自】: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譯文】:困的時候用水噴一臉就會清醒,加把戲勁繼續努力。
三、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出自】: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譯文】:不管別人是不是,不考慮自己得失,勇往向前,說出別人不敢說的道理。四、義無反顧 [ yì wú fǎn gù ]【解釋】:義:道義;反顧:向後看。
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出自】: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譯文】:接觸著刀劍,冒著箭雨,勇往直前,不在乎是否可以回頭。五、前仆後繼 [ qián pū hòu jì ]【解釋】:仆:倒下;繼:接著,跟上。
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出自】:清·秋瑾《吊吳烈士樾》:「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譯文】: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如果你不慚愧做軒轅的子孫六、一往直前 [ yī wǎng zhí qián ]【解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同「一往無前」。
【出自】:近代 陶成章《浙案紀略》第四章第二節:「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氣,而不慮其他。」七、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釋】:折:挫折;撓:彎曲。
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出自】: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譯文】:他的性格莊重,有高尚朴實,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改變的風格。
3. 勵志四字成語大全
不屈不撓、再接再厲、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前仆後繼、一往直前、百折不撓
一、不屈不撓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釋】: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譯文】:樂昌誠實,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二、再接再厲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釋】:接:接戰;厲:磨快,引伸為奮勉,努力。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出自】: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譯文】:困的時候用水噴一臉就會清醒,加把戲勁繼續努力。
三、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譯文】:不管別人是不是,不考慮自己得失,勇往向前,說出別人不敢說的道理。
四、義無反顧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釋】:義:道義;反顧:向後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出自】: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
【譯文】:接觸著刀劍,冒著箭雨,勇往直前,不在乎是否可以回頭。
五、前仆後繼 [ qián pū hòu jì ]
【解釋】:仆:倒下;繼:接著,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出自】:清·秋瑾《吊吳烈士樾》:「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
【譯文】: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如果你不慚愧做軒轅的子孫
六、一往直前 [ yī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同「一往無前」。
【出自】:近代 陶成章《浙案紀略》第四章第二節:「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氣,而不慮其他。」
七、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自】: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庄,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譯文】:他的性格莊重,有高尚朴實,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改變的風格。
4. 勵志的4個字成語大全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 *** 亞 勵志的詞語四個字【篇一:勵志的詞語四個字】有志者事竟成:「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聞雞起舞:「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
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白手起家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
卷土重來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鍾暮鼓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破釜沉舟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
指文人從軍人定勝天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有志竟成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葯苦口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大器晚成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鑿壁借光高鳳流麥蘇秦刺股截蒲為牒三餘讀書陶侃運甓臨池學書孫康映雪囊螢映雪奮發圖強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力爭上游努力奮斗,爭取先進再先進。勤能補拙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志礪志強學博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
5. 表示勵志的四字成語
勵志成語大全:聞雞起舞、白手起家、卷土重來、晨鍾暮鼓、破釜沉舟、投筆從戎、金石為開、人定勝天、良葯苦口、懸梁刺股、問心無愧、志在四方、磨杵作針。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
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
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志竟成 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葯苦口 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
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志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志在四方』。
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
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
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卧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游 努力奮斗,爭取先進再先進。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
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志 懷:懷藏。
胸有遠大志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繩鋸木斷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典故: 。
6. 勵志四個字成語
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志竟成 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葯苦口 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志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志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卧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餘讀書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游 努力奮斗,爭取先進再先進 .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志礪志強學博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一不移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志 懷:懷藏.胸有遠大志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篤志好學策頑磨鈍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
❻ 漢字的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那麼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1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2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3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4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圖片5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漢字的追溯
八卦說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里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緯·干·鑿度》認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澤字的古文。
對漢字的起源,目前普遍認為起源於圖畫。魯迅在《門外文談》中說:「他(原始人)的畫一隻牛,是有緣故的,為的是關於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他還講到「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採集,便可以敷衍記事了」這里形象地講述了漢字的起源。也就是說圖畫是用來記事、表示意思的,他和文字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但不等於就是文字。只有當圖畫的線條趨於簡單一致,能夠讀出音來,並表示一個確定的意思的時候,就成為最初的文字了。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錯別字笑話
劣祖劣宗
某日,小吳到小陳家拜訪,碰巧遇到小陳因為兒子在習字簿上寫錯字大發雷霆。於是小吳就趕緊去勸小陳說:「小孩子寫錯字總是難免,你又何必這么生氣呢?」小陳告訴小吳說:「他老是把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你說我氣不氣?
工農兵大學生鬧出的笑話
單位上有位同事,工農兵大學生,文化水平不高。
有次為報材料到大市局裡,就打電話去:「喂,是站長嗎?我的復歷表已經寄去了,你們收到了嗎?」人家聽不懂:「什麼,什麼復歷表?」他急:「就是你們要我寄的那個個人復歷表啊……」我們在旁邊早笑歪了。哈哈,「履歷表」說成「復歷表」,真是大姑娘坐轎子——還是頭一回聽說吶。從此「復歷表」就成了他的代名詞。
這位仁兄還經常有這樣那樣的笑話。酒中有個「瀘州老窖」的,他總說成是「瀘州老窯」。人家問他,今天喝的是什麼酒呀,他說:「還不是老樣子,瀘州老窯唄?」老窯老窯的喊多了,我們就喊他「老窯」起來了。當然他也笑笑:「取笑我幹嘛?我還不比那書記強?嘩眾取旁」——我倒!
歇寫成喝
某生愛寫錯別字,老把歇寫成喝。
他有篇日記寫道「班長指揮我們抬大糞,大夥幹得很起勁,誰都不敢喝一喝。後來我們實在有些累,就背著班長偷偷喝了喝」
買命
古時候有一個出門在外的生意人託人給家中捎去家書一封,順便請對方給自己帶回需要的東西。可是當他夫人看到信時著實被嚇了一回。信中寫道「……此地多雨,吾因未買命,故易得小恙,今日請君返家,代為我買命,切切……」其實這個老兄將雨傘的「傘」(繁體為「傘」),錯寫成了生命的「命」了,鬧出了笑話。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內容資料:有趣的漢字故事
「妻」是搶來的
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個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這個女子的頭發顯然是飄散的,另外加一隻罪惡的手,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頭部,將她的頭發抓住。可見「妻」是一個會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的頭發。古文的'「妻」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為自己配偶的一種風俗。
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搶婚習俗當然要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在人們的婚姻中,還保持著一種假搶的情形。所謂假搶,就是這種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長同意的「搶」。現在許多地方流行的娶親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時的習俗,就留有古代搶妻習俗的痕跡。《說文解字·女部》:「妻,與夫齊者也。」許慎的說解告訴我們,「妻」與「齊」是兩個讀音相近的字。「與夫齊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與丈夫有同等的地位。從字形看,「妻」從「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職之義」。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計表明其比較尊貴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當然是因為在家庭中還有比妻子更低賤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過,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對於丈夫來說又永遠是處於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說「妻」子不可能與丈夫「齊」,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妻」由「配偶」又引申為動詞,指以女嫁人或娶別人的女子為妻。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說公冶長這個人(很好),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在監獄之中,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李鴻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個遠房親戚赴考,這個人不學無術,接到試卷一看,竟然一題也不會答。此時他靈機一動,突然想到自己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戚,於是在試卷上寫道:「我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這個不學無術的親戚竟然將「戚」寫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於是在試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親妻,我不敢娶。」因此,這個親戚還是落第了。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漢字的故事
「風」在甲骨文中看上去像一隻傳說中的鳳凰。此字實為鳳凰的鳳的本字,象形。而「風」這種摸不著,看不見的東西,既難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又難以描畫出具體的形狀,因而將「鳳」字借用為「風」。如甲骨文中的「大風」就是「大鳳」,「小鳳」就是「小風」,「不鳳」就是今天不刮風。
到了小篆時代,人們將「鳳」字還給了「鳳凰」,而造了一個「風」字,「風」為「風」的繁體字。《說文解字?風部》:「風,八風也。……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凡聲。」《六書故?動物四》:「天地八方之氣吹噓鼓動者命之曰風。」可見「風」的本義就是指自然界空氣流動的現象。古人認為「風」動而蟲生,因此用「蟲」作「風」字的意符,「凡」字作聲符,新造「風」字。《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其意思是大地發出來的氣叫做風。
由於「風」與「空氣」關系密切,因而引申出「風氣」、「風俗」的意思。如《呂氏春秋?音初》:「是故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高誘註:「風,風俗。」其意思是:因此聽到那個地方的音樂就可以了解那裡的風俗,考察那個地方的風俗,就可知道那裡人的志趣。由於「風」指「風俗」,因此引申指「民間歌謠」。如《詩經》中的詩分為「風」、「雅」、「頌」三類。自《周南》至《豳風》合稱為十五國風,收詩160篇。宋朱熹《詩集傳?國風一》:「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風」指民歌、民謠。
歷史上關於「風」字的故事也不少。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時,在富春山上的鉤台上造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後,范仲淹為之寫了《嚴先生祠堂記》一文。記中寫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好後,將此文送給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後贊不絕口,隨後對范仲淹說:「如果詩中改動一個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連忙請教。李泰伯說:「詩中寫雲山江水的話,意境很大,後面用一『德』字來承接,便覺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風』字,你看如何?」范仲淹聽了,連聲說好,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風」字,並且尊稱李泰伯為一字之師。
清代著名畫家李方膺有一次到朋友家裡做客。席間話題突然轉到繪畫上來,有人說:「世上什麼東西都好畫,就是有一種東西畫不了!」另一個人問他是什麼東西難畫,那個人只回答了一個字:「風!」
在場的人聽後都默不做聲,心裡都承認風確確實實是一種難畫的東西。
這時李方膺站起來說:「能!風也能畫。」
在座的人愕然。李方膺當場揮筆作畫,一會兒,他果然把「風」畫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風竹圖》。看了李方膺的《風竹圖》,有人評價說:「李方膺不僅把風畫出來了,而且把風聲也畫出來了。」
游泰山的享受,除了自然風景之外,便是登泰山途中的歷代文人墨客的題字石刻。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位日本學者到中國來訪問。一天,他們登臨泰山時,見盤山路一側的石壁上刻著「二」兩個字,這兩個字引起了這些日本客人的極大興趣,卻不解其中的意思。於是便詢問陪同的中國學者。不料,陪同的人也被這兩個古怪的字難住了,他們只好答應客人回去查詢。
游山歸來,日本學者追問「二」的讀法和意義,於是陪同者翻遍典籍,多處走訪專家學者,都沒有解開此謎。
不久,此事傳到北京。有人帶著臨寫的這兩個字到中國科學院去請教郭沫若。郭老看了這兩個字,沉思了一會兒,提筆在「二」兩個字的外邊各添上兩筆,於是便成了「風月」二字。然後郭老笑著說:「這兩個怪字的意思是『風月無邊』。這不過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戲而已。」後來,當代書法家謝逢松以「二」二字為上聯,並題寫了下聯。他的下聯是「年華」,並在「年」和「華」兩個字上各加了一個方框,其意思是「有限年華」。這種文字游戲確實玩得很有水平。
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內容資料:漢字的謎語
一:雷而無雨,猜一個字。答案是:田
二:不好講話,猜一個字。答案是:吻
三:山上復又山,猜一個字。答案是:出,岳
四:如箭在弦,猜一字。答案是:。引
五:拿不出手,猜一字。答案是:合
六:字謎:綜合門市——鬧
七:一個人搬兩個土。,猜一個字。答案是:佳
八:舌頭沒有,猜一個字。答案是:古
九:字謎:床前明月光——曠
十:我的心,猜一個字。答案是:悟
十一:有轎不坐,有馬不騎,這天二十九,明日初一,猜一個字。答案是:趙
十二:文武合一,猜一字。答案是:斌
十三:字謎:一千零一夜——殲
十四:十五人,猜一字。答案是:傘
十五:失其心也,猜一個字。答案是:共
十六:七十二小時,猜一個字。答案是:晶
十七:一一箭穿心,猜一字。答案是:必
十八:鏡中人,猜一個字。答案是:入
十九:雲南大旱,猜一字。答案是:滇
二十:一家有七口,種田種一畝,自我吃不夠,還養1條狗。,猜一個字。答案是:獸
二十一:男賓止步,猜一個字。答案是:。嫗
二十二:我丈夫也,猜一字。答案是:。余
二十三:接吻,猜一個字。答案是:呂
二十四:木字多一撇。,猜一個字。答案是:(a)移;。(b)朱
二十五:一個禮拜。,猜一個字。答案是:旨
二十六:一隻牛,猜一個字。答案是:生
二十七:去了上半截,有了下半截,比成兩半截,又無下半截。,猜一個字。答案是:熊
二十八:橫算直算,二四得八,猜一字。答案是:買
二十九:郵差,猜一字。答案是:儲
三十:森林大火,猜一字。答案是:焚
三十一:手不釋卷,猜一字。答案是:。卷
三十二:有話大家講,猜一字。答案是:。訟
三十三:洋婆子,猜一個字。答案是:要
三十四:一隻狗四個口,猜一個字。答案是:器
三十五:六十不足,八十有餘,猜一字。答案是:平
三十六:一半兒,猜一個字。答案是:臼
三十七: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
三十八:離別(分手),猜一字。答案是:扮
三十九:四川的狗,猜一個字。答案是:獨
四十:行千里路,猜一字。答案是:沖
四十一:三人兩口一匹馬,猜一字。答案是:驗
四十二:點點是黃金,猜一個字。答案是:全
四十三:刀出鞘,猜一字。答案是:力
四十四:起死回生,猜一個字。答案是:蘇
四十五:自大加一點,猜一個字。答案是:臭
四十六:目字加兩點,別做貝字猜,猜一字。答案是:賀
四十七:孔子登山,猜一字。答案是:岳
四十八:半推半就,猜一字。答案是:。掠
四十九:總有一天出頭日,猜一字。答案是:春
五十:來者不善,猜一個字。答案是:殯
;❼ 三國演義成語手抄報圖片
1. 三國演義怎麼做手抄報
1.內容:1、三國歷史片斷(挑經典的)
2、三國人物的詩詞(曹操的或是曹植的)版
3、作者介紹、權《三國演義》完成的背景
4、我看三國(講講自己喜歡的片段,實在不行,從網上找一些大人物關於三國的評論)
5、關於三國的成語
6、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7、有三國我們可以想到
8、如果。。。。(曹操沒死),歷史會改變么?
(最多5個)
2.圖文比例:3:5
3.5、關於三國的成語
6、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7、有三國我們可以想到
8、如果。。。。(曹操沒死),歷史會改變么?
2.圖文比例:3:5
3.題目:風流三國
4.圖案;三國的人物,兵器等
5.劃線;鉛筆
2. 求三國演義手抄報資料!!要簡短一些。。急
三國人物歇後語
關公失荊州---大意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周瑜打瞌睡 —— 夢想荊州
孫權殺關公--嫁禍於人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
關公面前耍大刀————獻丑(自不量力)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三國演義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山西太原(清徐縣)人。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 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
諸葛亮 劉備 關羽 張飛 趙雲 馬社 劉禪
孫權 周瑜 魯肅 袁紹
曹操 曹丕 楊修 呂布 陸遜 姜維 魏延 貂蟬 董卓 王允
三國演義主要情節
桃園三結義
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英戰呂布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此次雖然是呂布先收兵,然呂布在三人之前已經斬殺諸將,並且以一敵三,雖然表面上是呂布戰敗,實際上為呂布贏。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袁紹軍隊士氣大振。
關羽溫酒斬華雄
袁紹率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虎牢關守將華雄一連斬殺聯軍多員大將。關羽主動請纓,因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關羽於是立下軍令狀。曹操覺得他是英雄,奉溫好的美酒一杯,關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關羽瞬間拿了華雄的首級回營,此時酒尚未冷。
青梅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劉恐曹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征剿袁術、藉以脫身。
關公千里走單騎
千里走單騎是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之一。主要講述關羽、劉備下邳失散,關羽陷身曹營。劉備去投袁紹,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單人匹馬保護二家皇嫂千里尋兄。在五關當中分別受到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攔;關羽被逼無奈,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會。戲文當中又叫古城會。
群英會蔣干中計
蔣干中計,赤壁之戰時,魏國有位謀臣叫蔣干,此人與吳國周瑜等人私交不錯,因此到吳國收集各方面的情報。吳國的謀臣們知道蔣干是一個容易上當的人。於是每次假裝不知他在偷聽,議論假的軍事部署,讓蔣干將話傳回去,誘使魏軍上當。蔣干傳了好幾次假情報,魏國軍隊上了好幾次當。
孔明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制10萬枝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不亮,諸葛亮下令開船,並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長嘆一聲:我真不如他!
3. 三國演義的手抄報該怎麼畫啊
手抄報都是無聊,在網上查關於三國的信息,然後在寫一個超大三國演義字,再畫一本是,如果畫畫好,還可以畫一些簡單人物
4. <三國演義>手抄報內容
題目:試問來三國
可以分成四個板源塊:1、三國歷史片斷(挑經典的)
2、三國人物的詩詞(曹操的或是曹植的)
3、作者介紹、《三國演義》完成的背景
4、我看三國(講講自己喜歡的片段,實在不行,從網上找一些大人物關於三國的評論)
以上不喜歡的話
5、關於三國的成語
6、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7、有三國我們可以想到
8、如果。。。。(曹操沒死),歷史會改變么?
5. 三國演義手抄報
1.內容:1、三國歷史片斷(挑經典的)
2、三國人物的詩詞(曹操的或是曹植的)
3、作者專介紹、《屬三國演義》完成的背景
4、我看三國(講講自己喜歡的片段,實在不行,從網上找一些大人物關於三國的評論)
5、關於三國的成語
6、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7、有三國我們可以想到
8、如果。。。。(曹操沒死),歷史會改變么?(最多5個)
2.圖文比例:3:5
3.5、關於三國的成語
6、關於三國的歇後語
7、有三國我們可以想到
8、如果。。。。(曹操沒死),歷史會改變么?
2.圖文比例:3:5
3.題目:風流三國
4.圖案;三國的人物,兵器等
5.劃線;鉛筆
6. 三國演義手抄報成語
空城計、
張燈結綵、
身不由己、
舌戰群儒、
青山不老、
招兵買馬、
光陰荏苒、
身在曹營心在漢、
賠了夫人又折兵、
威風凜凜、
氣宇軒昂、
初出茅廬、
胸懷大志、
器宇軒昂、
知遇之恩、
詭計多端、
養精蓄銳、
7. 關於三國演義人物特點歇後語成語典古手抄報
歇後語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三國成語
一手包辦
【出處】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一手建之」
一舉兩得
【出處】三國志魏志臧洪傳:「將以安社稷,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一親芳澤
【出處】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無御.」
七步成詩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三顧茅廬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下筆成章
【出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出處】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豐在遇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說
【出處】三國演義第十三回:「李傕隨後掩殺,郭汜兵退,車駕冒險出城,不由分說,竟擁到李傕營中.」
不知所雲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不容偏廢
【出處】三國志蜀志魏延傳:「不忍有所偏廢.」
乘虛而入
【出處】魏志袁紹傳:「將軍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五內如焚
【出處】蔡琰悲憤詩:「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
人生如寄
【出處】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曹植仙人篇:「俯觀五嶽間,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處】後漢書袁紹傳:「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鼓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伯仲之間
【出處】曹丕典論:「傅說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位極人臣
【出處】吳志孫綝傳:「因緣肺腑,位極人臣.」
作姦犯科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偃旗息鼓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雲傳註:「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遜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廬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註:「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見自見之患也.」
廊廟之器
【出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釋卷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指日可待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湧
【出處】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
旦夕之危
【出處】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明眸善睞
【出處】文選曹植洛神賦:「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月明星稀
【出處】文選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魚爛
【出處】陳琳?與魏文帝書:「焉肯土崩魚爛哉!」
如入無人之境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回:「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如魚得水
【出處】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諫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處】三國志吳志陸瑁傳:「孑然無所憑賴.」
對酒當歌
【出處】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屈指可數
【出處】三國志魏志張合傳:「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
周郎顧曲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顧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呼風喚雨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
品頭論足
【出處】三國志魏志何晏傳註:「晏方用事,自以為一時才俊,常為名士品目.」
回腸盪氣
【出處】魏文帝大牆上蒿行:「感心動耳,盪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