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模型製作過程
一、基礎工具
簡單工具,能夠應付大多數的建模工作。
1、測繪工具:三棱尺(比例尺) 、直尺、三角板、彎尺 (角尺) 、圓規、游標卡尺、模型、 蛇尺等。
2、剪裁 、切割工具:勾刀、筆刀、裁紙刀、角度刀(45o) 、切圓刀、 剪刀、 手鋸 、 鋼鋸 、 電動手鋸(積梳機) 、電動曲線鋸 、電熱切割器、電腦雕刻機。
3、打磨噴繪工具砂紙 、砂紙機 、銼刀、什錦銼、木工刨、台式砂輪機。
⑵ 我要中國古建築圖片和介紹
你的問題其實應該是問「中國三大古建築群」,因為園陵和樓閣也屬於建築。
中國三大古建築群:曲阜孔廟 北京故宮 承德避暑山莊
相關資料:
孔廟即至聖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位於曲阜城正中,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被古建築學專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三大古建築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間為廟,內設孔子的衣冠禮器,歲時奉祀。隋時開始擴建,至唐代,已有正殿、兩廡等建築30餘間。北宋天禧年間建為三路布局四進院落,殿堂廊廡316間。明弘治年間奠定現有規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後重建。佔地21.8公頃,南北長約1公里,仿皇宮之制,三路布局,九進院落,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對稱排列,有建築104座,466間,古樹1250株。院內蒼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各類碑刻2000餘塊,為中國罕見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聖門
曲阜城的正南門,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移縣城衛廟。以孔廟為中心營建新縣城。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於孔廟前開辟仰聖門,以示對孔子的敬仰。舊時,仰聖門只有在迎帝王、接聖旨或重大禮儀才准敞開,門上城樓1930年戰爭中被毀,1989年重建。仰聖門楣上鐫刻明代胡贊中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現存為清乾隆重書。「萬仞」既象徵了孔廟的雄偉庄嚴,也象徵了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在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地位。
泮水橋
泮水橋建於康熙十六年,單孔橋,龍陛雙階,橋下清水呈半圓形,稱為泮水,過去凡科舉中秀才者稱進學,雅稱「入泮」。泮水橋後東西各有石碑一幢,刻「官員人等到此下馬」,人稱「下馬碑」,公元1191年(金明昌二年)立。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必須下馬過橋,以示尊嚴。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與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時稱紫禁城,1925年始稱故宮。佔地面積極分子2萬平方米,現存建築980餘座,有屋8700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傑作。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不管你是回答歷史還是地理,這3大建築絕對是對的。放心吧!
⑶ 中國著名建築物圖片
中國有名的建築有很多,如故宮、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武當山古建築群,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武當山古建築群,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布達拉宮。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
⑷ 如何拍好一張古建築照片
一、古建築拍攝常用技法
拍攝古建築,我常常會用到超廣角和長焦兩種焦段。使用超廣角記錄建築物的全貌,使用長焦對建築物的細節部分進行精確描寫。選取不同的拍攝角度使古建築呈現不同的形態。而在拍攝的站位和角度方面,有仰、平、俯和正、側、逆,角度雖少,但變幻無窮。
四川·五明佛學院
當我們站在制高點進行拍攝時,可以很恰當的表現出建築群的整體形態及各建築物之間相互位置關系。此時,我一般會採用三分法構圖進行拍攝,讓前景、中景、背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就形成了畫面的層次,使畫面內容豐富卻不雜亂。
北京·天壇
站在位置較低的地方進行拍攝時,可以使建築物的豎線向上匯聚,能夠表現出建築物的高大特徵,同時也增加了建築物的穩固感。
北京·天壇
正面拍攝建築物有庄嚴、平穩的感覺,也符合中國古建築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特徵。正位的平衡構圖至關重要,是典型且客觀的構圖方式,雖然非常常見,但是這種構圖不容易讓人產生「厭膩」的感覺,因攝影本身就是一種客觀再現空間和事物的造型藝術,而這種構圖方式最客觀,正和了攝影本身的口味也和了觀者看待事物的典型方式。
故宮·角樓
側面拍攝建築物,建築物的橫線條和豎線條都有明顯的透視變化,有利於表現建築物的各角度特徵,突出建築物的立體感。
二、光線對拍攝古建築影響
我們知道,攝影是用光的藝術,「用光你所有的時間,用光你所有的錢」,玩笑。任何物體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光線可使建築物產生不同的造型效果。古建築是立體的藝術,所以拍攝時,應多面觀察建築物的特點,以及拍攝時光源的位置。拍攝古建築因為其體積的原因多採取日光,重視太陽光下的光影效果,才能不顯得平淡,而富有生氣。
福建·土樓
高位正面光,適於表現建築物正面的特徵如形狀、雕刻、規模等。
北京·頤和園
高位側面光,不僅能很好地表現建築物表面特徵,同時也能充分表現建築物的立體感,是建築攝影中最常用的光線。
雲南·崇聖寺三塔
頂光照亮建築物頂部,適於表現建築群的范圍,這種光線能把建築的層次區分出來。
杭州·西湖
攝影裡面「遠取其勢,近取其質」,遠景要盡可能突出整體景色的主體氣氛,特寫則表現某局部的獨特細節,無論遠近都要有「料」,而且「料」要下的不多不少。而光線的選取就是很重要的佐料,決定了整張片子的味道和基調,不能寡淡無味,且片子的口味當然不能太重。
杭州·集賢亭
當然,除了自然光以外,我們也不能忽視人造光對古建築的影響,通常我們會利用水面的倒影來更好的表現古建築的風韻,以水面的倒影將建築物塑造成另一個形態,使畫面更有視覺上的張力。
三、氣候對拍攝古建築的影響
北京·箭扣長城
北京·箭扣長城
北京·金山嶺長城
北京·金山嶺長城
北京·金山嶺長城
北京·金山嶺長城
雲霧中的長城,這一系列的照片採用了俯視的角度,利用秋冬季節多霧的天氣,提前預判好天氣的因素,盡可能選擇較早的時候,甚至是凌晨就到達既定機位,在太陽升起之前利用雲霧效果展現古長城的悠遠綿長,更有甚者可拍出中國風的效果。結婚辦喜事也講究個良辰吉日,攝影更是要選對恰當光景則事半功倍。
西藏·林芝尼洋閣
北京·故宮角樓
而這種火燒雲與古建築的搭配,往往選擇夏季傍晚的時候,利用雲層、落日、余暉、等自然現象來襯托古建築的風采。往往在這種天氣下,我們可以使用ND減光鏡拍出長曝光的效果,這樣的雲彩在照片中很出彩。
氣候不同,光線不同,拍出的景緻也各有不同。無論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還是艷陽高照雷雨交加。不同光源和色彩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表達不一樣的情緒。
四、利用強烈的對比來拍攝古建築
尋找畫面對比是一項很常見的拍攝技巧,建築作為社會文明的產物,常常會與自然和人進行對比。比如以對比手法突顯建築的宏大、人的渺小等。若是建築帶有古老破舊特性,還可以與現代、新潮等特性進行對比。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對比方式。畫面中的對比,往往只要重點呈現一種特性即可。
北京·故宮
採用虛實手法展現古建築特徵也是我們常用的手法,利用盡可能大的光圈虛化效果將前景虛化,而讓背景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一般來說,實的部分是點睛之筆,虛的部分則營造效果,缺一不可。這種虛實強烈對比的手法更能體現古建築的空間和層次。
西藏·布達拉宮
利用幽暗前景、背景與明亮主體間的明暗對比,也是古建築拍攝中常用的手法,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手法使片子顯得神秘而生動。用這種手法拍攝出布達拉宮後,強烈地突出了主體,很好地表現了它的立體感、質感和空間感,層次頓現。
北京·故宮
杭州·靈隱寺
杭州·靈隱寺
杭州·靈隱寺
江西·婺源菊徑
充分利用動與靜的對比,也是畫面產生活力、吸引力的重要手法。比如以上三組照片中,第一組中飛舞的白鴿和古城牆、古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組中,在雨中的靈隱寺也彷彿多了一分禪意;第三組中,車流劃出的弧線,夜空中綻放的煙花。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是改變呆板、平淡,豐富畫面視覺元素的最重要的方法。
北京·天壇與城市
而利用古今建築對比這種手法,對拍攝古建築的攝影師來說,更加的有樂趣,兩種不同元素充分對撞,這種鮮明的對比和厚重的歷史感既讓我們感受到古代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感受到現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為我們帶來的欣欣向榮,使美妙畫面連通人的思考。
北京·金山嶺長城
季節對比是我們等待的結果,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同一處美景在四個季節中表現出來的景色往往讓我們嘆為觀止,這一幅作品,我將長城夏冬時節的模樣巧妙融合在一起,這需要我對這個機位及景物十分了解才能做到,經過多次的微調與嘗試,我做到了。
五、古建築攝影的後期技巧
對於古建築攝影的後期來說,我認為首先要還原現場真實情況,我們可以根據色溫、色彩、飽和度、對比度的調整來增加照片的通透度與色彩的真實性。建議RAW格式拍攝。第一步我建議是從色溫開始調整,中國的古建築以青磚、青瓦或者黃瓦居多,除黃昏時間我們會有較多的暖色調以外,其他時間段根據畫面的分配都是以冷色調為主,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可以先調整冷暖色調,再去調整其他的色彩等等。
當然,拍攝建築的時候,天空的雲彩的飄動和水面倒影的流動也是我們想要的,這個時候,我會建議攝影師使用ND鏡,採用長曝光的方式拍攝出獨特的景色,當然,有些朋友沒有ND鏡,我們也可以通過後期技術彌補,在固定機位連續拍攝幾十張甚至幾百張素材,通過PS軟體的堆棧功能合成一張照片,這樣也可以模擬長曝光的狀態。
⑸ 上海外灘建築群介紹,只要知道各個建築的名字,附加建築的圖片
上海市區黃浦江濱外灘一帶,遍布著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故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1915年),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1911年)、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1925年),仿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大樓(1906年),裝飾上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百老匯大廈(1934年)等。
⑹ 求此圖片的PS製作教程
先用MAYA或者3DMAX做出魚缸和背景牆
然後渲染出圖
找到建築群圖,摳圖
將渲染好的效果圖+摳圖完成的建築群圖合並(位置自己調整合適為止)
就會得出如下圖
⑺ 如何製作古建築模型
在戰爭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作戰指導人員在一個很大的沙盤前面布置作戰計劃;或是在房地產展銷會上出現的樓群與室內戶型結構的沙盤。沙盤將地形地貌或很大的物件濃縮到一張桌子大小的檯子上,使我們可以微觀地觀摩宏觀的物體,是軍事、科研、房地產、工業、農業、教學、影視拍攝等領域所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這些沙盤,或者叫作模型的,是一種技術和工藝都較高的美術作品,屬於工藝美術的范疇。各個不同的時期製作沙盤的工藝和材料是不盡相同的,即使是現代,每一家模型公司的製作工藝和用料也是不太相同的。下面我們就其製作工藝和用材作一個探討。
沙盤有很多種,有軍用的,有房地產用的,還有城建用的。1987央視版電視劇《紅樓夢》里的北大觀園,就是以一個民間老藝人製作的大觀園沙盤為藍本而建造的。大一些的、帶地貌特徵的一般稱為沙盤,小一點以某種小型物件或是某些結構為藍本而製作的稱為模型。這里以房地產沙盤模型為主,簡要地介紹一下其製作流程。
□所需要的設備有:電腦,設計軟體AutoCAD,雕刻機,工作台,油漆噴槍等。
□所需要的原材料有:各種厚度的有機玻璃板,各種厚度的PVC板,普通海綿,大孔海綿,背膠紙,各色絨線末,粗魚線,銅絲電線,0.5mm漆包線,塗料,各色油漆,絨面牆紙,三氯甲烷,乾花,發膠,小彩燈等。
□所需要的工具有:美工刀、鋸條刀、木工工具、電工工具等。
一、沙盤檯子
首先,要將顧客交付持房地產平面布置圖和施工圖紙研究透,組裝部根據平面布置圖及沙盤的比例來製作沙盤的檯子。檯子一般做成檯球桌狀,如果是大型的沙盤,要做成幾個小檯子,拼到一起。
二、PVC板噴漆
噴漆部根據樓房圖紙的設色調出相應顏色的油漆來,噴在相應的PVC板上,送到設計部進行雕刻。
三、雕刻樓房部件
設計部根據施工圖按比例設計出樓房的結構,並在電腦上分解成不同的板塊,按施工的要求設計出牆面的花紋、房頂的瓦棱、窗子等,然後發送到雕刻機在PVC板上雕刻出樓房的板塊,送到製作部製作。
四、組合樓房
製作部根據設計部送來的樓房板塊,根據說明和粘合方式,用三氯甲烷將PVC板塊粘合成樓房的大致形狀。窗子的形狀是直接雕刻在PVC板上的,用薄而透明的有機玻璃板粘在內部窗子的位置作為窗子的玻璃。
五、置景
置景部根據組裝部所作的檯子和平面布置圖,在檯子上劃分出平面布局,用綠色絨面牆紙作為草地粘在綠化區,大孔海綿浸上綠色油漆晾乾,裁成長條作為綠化帶粘在小灌木區。如果布局中有水和湖泊,可以用波紋面的有機玻璃板,背面噴湖藍色漆,裁成河流或湖泊的形狀放在相應的位置。若是有高地,可將有機玻璃板或PVC板層層堆積並修整成形,再抹上塗料填充縫隙,晾乾後覆上草地。用灰色的背膠紙粘成公路,用白色背膠紙刻成公路線標粘在上面。
六、製作配件
製作部將銅絲電線剝皮,將銅絲擰成樹乾的形狀,噴上漆。普通海綿浸漆,晾乾後粉碎,將樹乾的枝丫浸膠,粘上碎海綿,做成樹。若是綠樹,海綿可浸綠漆,若是秋天的樹,可浸橙色漆。柳樹可用0.2mm的漆包線擰成樹干與樹枝,然後在樹枝上粘上綠色絨線末。松樹是將粗魚線剪成細段,用夾子夾住,再將兩根0.5mm的漆包線夾住絞動,松開夾子,就成了松樹的形狀,修剪一下,粘上綠色絨線末即可。其它的花草可以用乾花剪下來染色來製作。用醫用棉簽或牙簽做成路燈。泡沫塑料可以用刀片雕刻成假山石的形狀,噴上漆。
七、整體組合
置景部將製作部送來的花草樹木及樓房按布置粘在相應的地方。組裝部根據每棟樓房所在的位置,打孔並裝上小彩燈,使樓房模型內部能發光,如同開燈的效果,並接好線路。
設計部雕刻出樓房與路的標識、文字,做成小標牌,粘在相應的位置。
以上是房地產樓群沙盤的製作流程。這些步驟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顛倒工作順序,或是幾個步驟同步進行,每一個模型工作室的工作流程都不太相同。
戶型的模型製作起來比大型的沙盤要簡單點。它大多用單獨的小檯子,用厚PVC板做牆。為了看清內部構造,外牆一般用透明的有機玻璃板來製作。
工業模型的做法和沙盤相似,也要依圖紙按一定的比例縮小,雕刻出板塊,用三氯甲烷粘合。一般情況下,它是放在玻璃罩里,而不放在檯子上
摘抄自北京創藝模型網站
⑻ 如何用3dmax做建築效果圖
(1)前期准備在作圖之前首先要確定所用的單位是毫米,然後用Shift+I將CAD導3DM中。將導入的CAD圖形移動到世界坐標(0,0,0),然後全選導入的線將其群組為底圖,凍結底圖。
(2)接著調入其他的
CAD平面。打開二維捕捉,將捕捉點設置為垂直和中點,這樣便於前期繪圖操作。將導入的圖層外輪廓疊放在一起,然後將上面圖層在TOP圖中沿Y軸移動作為參考。同理導入建築的各立面圖,將其群組,使其外輪廓線與平面外輪廓對齊,再凍結,作為參考。沿X
軸90°旋轉立面。如果發現無法捕捉到凍結後的點的話,一定要查看捕捉設置。
(3)生成實體。有了底圖的幫襯,在上面拉牆體就極為容易了,這時候重
要的是要保證新建的牆體的面最少,計算量盡可能的少。最好是重新用線妙出平面牆的形
狀,這樣畫出來的線才是各整體。此時,注意要將「Start New Shape」後面的對號勾掉,畫出的線才可能是整體的。然後給牆體體線添加」Extrude」命令,設置建築的外牆寬度370m或240mm.同時為了 節省面,立面的窗框也作為整體處理。這時候給強體賦上材質。
(4)
3D
建模過程中有很多的細小構件,一定要在每建完一個模型後都即使
的給它賦上材質,
同時每個材質在材質球上最好都標上名字,
將來如果需要
進一步調整,就可以選擇材質球,將使用同一材質的物體選出來,通過
Alt
+
W
鍵來對單獨視窗里的物體進行編輯。
在確定修改之後,對使用同一材
質的物體添加
editable
mesh
命令,進行塌陷處理為同一物體,這樣就可以
盡可能的減少面與線的運算,提高效率。
5)攝像機。在完成塌陷後就可以對物體追加目標聚光燈了。在任一視窗
內按C鍵,就將其切換成攝像機窗口了。
然後調整攝像機及目標點的高度,
一般是在前視圖種將其向
Y
方向移動
1600mm
即可。此時為了便於觀察,一
般都會對窗口版面做一調整。
6)在
Viewport Configuration/layout
中選擇左右平鋪的方式,它能保
證你有最大的視窗和最實用的操作界面。
在對攝像窗口進行渲染的時候,
會
出現一些不良的視角,這就需要對攝像機的焦距進行調整了,一般取
28mm
或
35mm
。同時通過滑鼠對攝像邊界的調整和移動來矯正渲染視窗。選擇
view/Blowup
的渲染模式更是可以得到好的構圖效果。
⑼ 求中國著名建築的圖片+說明。
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論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長城究竟有多長?過去中外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長城的長度是一萬余里,故曰「萬里長城」。但是據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對遺址的調查,初步估計,長城約有12600里之長。歷代修築的長城先後分布在西至新疆,東到黑龍江,南至湖南共16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各時代的長城總和就有三萬里之多。河北省境內的長城也將近萬里。曾經修建長城的各諸侯國和王朝共有二十多個,秦始皇所修建的長城有一萬多里,漢朝的長城有兩萬里,明朝的長城也有一萬兩千七百餘里。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像,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圖片就不要了吧,手抄報嘛最好自己畫。要不網上一搜一大把。
⑽ 怎麼用3D製作建築群的漫遊動畫啊
這個需要一個流程和一套完善的軟體。
首先軟體3DSMAX目前是製作建築動畫的利器,利用這款軟體可以製作出任何形態的建築物及動畫。
流程:
策劃劇情——製作分鏡——製作模型——材質——創建攝像機動畫和角色動畫——輸出——AE配音及剪輯合成——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