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那裡有適合5-6歲孩子練習的數學邏輯題目下載啊
幼兒數學學習,主要分六大模塊:
1、集合:教孩子學會分類,幫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義,逐步形成關於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這是計數的前提,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為孩子數學能力做准備。
2、數:孩子總是先口頭數數開始,到結合實物數數。從無意義的數字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認識數字,理解數字,運用數字,最終形成數的概念。
3、量:通過對集合和數的學習,孩子從不精確的集合感知到確切的數量,這是數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過渡,為加減概念打下基礎。
4、形:在兒童早期數學啟蒙的階段,除了加減法,還有幾何圖形的學習。幾何在數學中占據很重要的比例,對孩子空間立體思維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5、時:孩子對時鍾的認識,可以幫助其形成時間概念,有助於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溝通
6、空:空間思維是指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空間關系,通過想像與視覺化形成新的視覺關系的能力。空間思維對於孩子在學習幾何等類型題時能起到有效幫助,對孩子大腦起到開發作用。具備空間思維的孩子能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多個角度"立體思考",對其未來社會性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何秋光學前數學,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B. 2道很簡單的應用題!看看就知道 很簡單的數學題
一,具體計算需要數據!這里提示給你計算方法:
1,求底面圓的面積:S圓=πR²==
2,先計算底面周長:C=2πR==,再求側面面積:S側=Ch=2πRh==
3,求需要的彩紙:S總=S圓+S側==
註:這是理論計算,沒有考慮由形狀因素而引起的一定損失。
二,方法跟上題相似:
1,求圓面積(黃布):S圓=πR²=3.14×9²=254.34(cm²);
2,底面周長:C=πd=3.14×18=56.52(cm),
花布面積是:S花=Ch=56.52×80=4521.6(cm²)
C. 特別簡單數學應用題
解:設需要x米長的鋼索。
由勾股定理得,6^2+8^2=x^2
x=10
需要10米長的鋼索。
解:設旗桿折斷前有x米
依題意得,9^2+12^2=(x-9)^2
x=24或者x= - 6(捨去)
旗桿折斷前有24米。
D. 怎麼教孩子學好數學應用題
鏈接: https://pan..com/s/1gnk709GDxbXkNuvVZZrw3g
E. 簡單的數學應用題- -
教室的天花板面積=24*10=240平方米
教室的四周牆壁面積=(24*3+10*3)*2=(72+30)*2=204平方米
天花板和四周牆壁的面積之和=240+204=444平方米
扣除門窗和黑板的面積即需要粉刷的面積=444-124=320平方米
第一遍塗油漆不計損耗需油漆體積=320*0.5=160升
第二遍塗油漆不計損耗需油漆體積=160*[1-(1/5)]=160*(4/5)=128升
不計損耗合計需油漆體積=160+128=288升
實際粉刷計入損耗共需要塗料288/(1-8%)=288/0.92=313升
F. 數學應用題:幼兒園老師15個玩具分給小朋友平均分多一個,把30顆糖也平均分給他們,平均分多2顆有幾個小朋友
7個或14個
幼兒園老師15個玩具分給小朋友平均分多一個,說明15-1=14是人數的倍數
把30顆糖也平均分給他們,平均分多2顆,說明30-2=28也是人數的倍數
G. 1條簡單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急,55!
楓_A3 ,你好:
1.算一算,求出長方形操場上的圖上面積和實際面積
圖上面積:3×2=6(平方厘米)
實際面積:(40×3)×(40×2)=9600(平方米)
2.寫出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並與比例尺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6平方厘米:9600平方米=6平方厘米:96000000平方厘米=1:16000000
比例尺:1厘米:40米=1厘米:4000厘米=1:4000
發現了: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比例尺的平方
H. 幼兒大班數學試題有哪些
舉例:
一、直接寫答案。
8_9=10_8=11_8=15_3=10_10=
20_8=19_14=15_9=20_8=17_15=
二、填空。
1、67當中有__個十,__個一。
2、8個十和九個一組成__。
3、45當中有__個十,__個一。
4、比5大3的數字是__。
三、在括弧內填上「_」「_」。
18__8=1012__4=1620__9=11
11__8=199__11=2016__4=12
四、在括弧內填上「_」「_」「=」。
19_1__2019_4__1310__11_2
18_2__1712_2__1419_9__15
五、連線找朋友。
11_9611_710
20_141820_1018
19_8208_91
12_61119_1817
I. 數學超級簡單應用題
設x立方米做桌面,y立方米做桌腿
x+y=5
50x=300y/4
解得:
x=3立方米
y=2立方米
J.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20以內編減法應用題教案
為你奉上,敬請參考: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20以內的減法 活動目標: 1、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的操作,嘗試進行20以內簡單的減法運算。 2、能積極思考、細致觀察,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2個圓形的蒙氏線場地;數字卡1-20;戒指樣的小圓圈若干。 2、學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作業單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31-32頁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青蛙跳水。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兩個蒙氏線的圓圈上,每組小朋友記住自己組的人數,邊聽音樂邊走線。當音樂停止時,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數卡。如「8」,每組8個小朋友跳進圈裡,再數數線上每組還剩下幾個小朋友。游戲可反復進行。 2、集體活動 (1)復習10以內的減法。 教師出示答案在10以內的減法算式,請幼兒口算得出結果。 (2)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創設情景:神奇工具又現身。小朋友,誰又來到我們班上作客啦? 教師出示工具「加法、減法板」,按順序擺放好。 教師:看,他又說話了:小朋友們好,又和你們見面了。我是加法、減法板,做起減法也有招。先把大數固定好,根據小數取藍條。數數看看剩多少,減法計算完成了。 教師從題卡中任意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4=,教師先讀算式,然後再找出加法減法板中的數字16 ,用小圓圈圈住,再從藍色定規中取出4擺放在右端靠著數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後數出前面還剩下幾格,剩下的格數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減法板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從題卡中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減法板,得出正確答案。 3、分組活動教師:加法減法板想檢測一下小朋友學的怎麼樣,我們每個人都來露一手,比試比試吧。 第一組: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做減法練習。教師事先准備好減法算式,請幼兒看算式,操作加法減法板計算出結果。 第二組:利用劃點子的方法進行減法練習。每張作業紙上都有一道減法算式題和被減數的點子,減去幾,就劃去幾個點子,最後數出剩下的點子數量,記錄在作業單上。 第三組:做花環。操作加法減法板完成《操作冊》32頁的活動「美麗的花環」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