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軍裝備的防彈衣性能、面料、以及豐富的圖片(其他國家特警的也行)像這種類型的
圖片沒有,就簡單通俗的說一下吧!防彈衣現在一般都是蜘蛛絲纖維。蜘蛛絲纖維又是如何提取的,科學家最早是轉基因利用奶牛下的奶來提取以製成蜘蛛絲纖維。性能,就是耐瞬間沖擊力強,當然說他防彈,就是我們電視劇說的刀槍不入,那是不可能的,用刀子還是能割破的。子彈怎麼飛出去的知道不?就是頭尾上下旋轉的,蜘蛛絲它只是耐瞬間沖擊力,據說很久以前有個間諜事件,就是蜘蛛絲纖維事件,具體我就不說了!至於如何提取蜘蛛絲纖維和製造防彈衣都是屬於國家級機密!圖片是不可能有的。絕對一個字一個字打的!!!
⑵ 中國男軍裝有多少種
4種。
1、禮服系列。
威武莊重,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禮服襯衣、 禮服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2、常服系列。
美觀大方,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1]、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志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志服飾。
3、作訓服系列。
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4、標志服飾系列。
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志、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
(2)炮兵衣服的圖片擴展閱讀
07式軍服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從2007年起換發07式服裝。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
此次本軍換裝,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深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大檐帽調整了翹度,軍官增加了帽檐(牆)花;夏常服為束腰式,陸、空軍和海軍白色春秋常服為獵裝式,使體型更顯修長。
增加了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等,海軍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設計了三軍統一的帽徽、領花,體現了軍人榮譽,強化了軍服美感。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象徵中國國家形象和軍隊形象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志服飾上。
此次本軍換裝,全軍從2007年7月1日起由駐京、駐港和駐澳部隊先行裝備,8月1日起全軍軍官開始穿著,在2009年前完成全軍換裝。
⑶ 速求全部兵種的衣服圖片。要帶說明
07式林地迷彩服
07式荒漠迷彩服 東方網7月25日報道 美國環球戰略網在9日撰文稱,中國軍方目前花費了約10億美元為部隊采購了新式作戰服。文中指出,中國軍隊采購的新式作戰服採用了新式偽裝技術,這種新式偽裝技術與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過去四年裝備的作戰服中所採用的偽裝技術十分相似。中國軍隊的新式作戰服採用了一種被稱之為「數字化迷彩」的技術。「數字化迷彩技術」是通過許多微小的彩色小方塊或彩色圓點組成「迷彩」圖案。這種迷彩偽裝技術不同與老式作戰服上由不同顏色斑點組成的「迷彩」圖案。事實證明,採用這種迷彩技術製成的作戰服比老式作戰服更適合部隊進行隱蔽。舉個例子,在測試中,同等條件下,穿著採用這種由新式「數字化迷彩」技術製成的作戰服的士兵減少了50%以上的被發現率。「數字化迷彩」的原理在於,作戰服上細小的迷彩「象素」更容易使人的大腦誤認為是植被和地貌。「數字化迷彩」還可以躲避夜視偵察器材的偵察。美軍目前也正在加大對抗夜視偵察的力度,其中一個舉措就是採用「數字化迷彩技術」。
數字化迷彩更容易讓人類大腦產生錯覺。 美國環球戰略網稱,中國軍隊將在兩年的時間內為大約兩百萬軍隊配發這種新式作戰服。中國軍隊的新式作戰服分為城市、叢林、沙漠和海洋四種迷彩圖案。新式作戰服在設計中還根據中國軍隊的建議進行了許多其它方面的改進。新式作戰服具備更加堅實耐用的特點,能夠經受住700次的洗滌,而中國軍隊目前配發的老式作戰服只能經受住140次的洗滌。這種「數字化迷彩」新技術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但是在近幾年中才被重視。美國陸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研發「數字化迷彩」技術。美國西點軍校的工程心理學教授蒂莫西·奧尼爾中校最先注意到「數字化迷彩」所產生的效果。在2003年之前,「數字化迷彩」技術從來都沒有應用到軍裝設計上。之前,只有駐歐洲的美國陸軍第二裝甲騎兵團從1978年至八十年代早些時候在裝甲車的塗裝上使用過這種「數字化迷彩」圖案。由於當時美國陸軍中的一些重要官員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並沒有意識到「數字化迷彩」的原理,也沒有對「數字化迷彩」在野外測試中的成效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數字化迷彩」技術終於出現了轉機。在2003年,美國陸軍決定在新式作戰服上使用「數字化迷彩」圖案。幾年之後,中國也開始關注「數字化迷彩」技術這種新的理念,並將「數字化迷彩」技術應用到中國軍隊的新式作戰服的設計中。
⑷ 武警和解放軍的制服有什麼區別帶圖片。
1、解放軍陸軍軍服整體為松枝綠,武警為橄欖綠。
2、解放軍陸軍大檐帽帽瓦牙線是紅色,武警是黃色。
7、武警士兵國防服役章是國旗,解放軍是軍旗。
⑸ 前幾天看了長津湖,翻出我爺爺年輕的軍裝照,不知道是那個戰役的衣服
這個是1955年到1965年期間,按照片上的年齡判斷,他是戰士,具體級別參照圖片
照片不清晰,感覺是炮兵上等兵,前面的是代表炮兵的此符號,後面的兩顆星是軍銜
⑹ 二戰德國軍裝
陸軍下士,肩章鑲白邊表示步兵,領子上一圈灰白鑲線表示軍士身份。從質地來看,這套制服應該是用42型野戰服改制的36型野戰服。戴42~43年發放的40型便帽,便帽兵種色線於1942年9月取消。右臂佩帶步兵擊毀坦克紀念章,銀色表示擊毀1輛,金色則代表擊毀5輛。
陸軍坦克兵/驅逐坦克兵/裝甲列車兵。身穿40型裝甲車黑色戰斗服,35型領章,兵種色粉紅。在普通中士肩章佩2道白杠表示他是候補准尉(優秀技術軍士),如獲推薦可以直接升任少尉。戴35型裝甲兵黑色便帽,有兵種色線。
陸軍炮兵代理下士,穿35型禮服,士兵用大檐帽(黑色皮風帶)。綬帶為禮服用,禮服在39年後除了警察外一般不使用。
標准36型陸軍野戰服,上衣灰綠、褲子鐵灰色,黑色中長靴(士兵用)。攜帶短望遠鏡,毛瑟98K步槍及黑皮彈盒(褐色為一戰式樣或波蘭特許製造),後來軍士多裝備MP40沖鋒槍。
005陸軍代理下士,非制式熱帶工作服,紐扣為廉價的樹脂制,在南歐及北非使用,左臂佩有軍階臂章。35型便帽,步兵兵種色為白。
40型鋼盔(35型鋼盔的簡化廉價品,1940年3月26*制式化。軍銜標志同1。胸前的皮包內裝有無袖斗篷(雨衣)。陸軍士兵通用的皮帶扣,上寫「COTTMITUNS」(與上帝同在)。
陸軍炮兵上尉,標准36型軍官用野戰服(領子尖長),兵種色正紅。勛章:左胸衣袋上方依次為(讀者視角)左-二級鐵十字勛章、中-41~42年東線冬季戰章、右-羅馬尼亞戰功章。左胸衣袋為:上-一級鐵十字勛章、中-金質戰傷勛章、下-金質突擊章。右胸衣袋為:金質德意志十字勛章。第2紐扣佩有2級功勛十字章的勛標。領口佩有:騎士勛章。戴36型軍官大檐帽。
鋼盔徽的老鷹頭方向與制服徽相反,這是傘兵的特徵。傘兵兵種色與飛行員一樣是檸檬黃,無邊、2個飛翼表示二等兵。
⑺ 防彈衣分哪些等級,真得能防住子彈嗎
軍迷春節聚會的時候,總是少不了各種爭論。比如在沒有打穿防彈衣的前提下,人會受到子彈多大的傷害,就一直是時常被人提起和爭論的話題。

圖3/3
⑻ 海陸空三軍的衣服都分別是什麼顏色
陸軍,空軍的服裝制式相同,都是正裝著硬肩章和配飾章,顏色的話常服就是陸軍是松枝綠,空軍是空軍藍,
海軍的常服有點特殊,海軍常服,禮服是沒有肩章的,海軍的著裝其實就是西裝,只不過他們的軍銜都紋在袖口上。他們的軍服是有兩種顏色的,一種是白色,一種是藏青色。
⑼ 海軍軍官衣服的衣服除了常服和禮服,作訓服以外還有什麼衣服啊最好有圖片!
體能訓練服、幹部毛衣、常服大衣、作訓大衣等!
因為海軍是全球航行,所以國際海軍軍服通常分為白色、黑(藏青)色2種類,分別適用於熱區和寒區,我國軍隊習慣把軍服劃分為冬服、春秋服和夏服,所以海軍冬服採用了黑(藏青)色,夏服採用了白色,而春秋服則有白色、黑(藏青)色2種
其中每年5月至10月之間且不適合著夏服的時候著白色春秋常服,每年10月至轉年5月之間且不適合著冬服的時候著黑(藏青)色春秋常服!
滿意望採納,O(∩_∩)O謝謝~!
⑽ 晚清義和團、清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軍士服裝圖譜
晚清義和團、清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軍士服裝圖譜 英國皇家海軍輕步兵(左上) 美國海軍陸戰隊(左下) 法國海軍(右上) 俄國海軍(右下) 步兵,甘肅勇字軍(左) 中國禁衛部隊的後備師(武威軍)是環繞北京布防的皇朝軍隊的主要部分。由勇字部隊組成的後備師成員大多都來自中國西部省份甘肅。 義和團拳師(中)所有的義和團團民原來只是普通老百姓,所以他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制服,而最接近統一服裝的是大多數人會使用的一塊紅布,這塊紅布可能是用作包頭的頭巾,也可能是用作圍裙或腰帶。 滿洲虎兵(右) 虎兵是滿洲八旗軍的重要編成,並經常被作為偵查用散兵來使用。 日本騎兵(右) 日軍穿著以法國和德國軍隊服裝為藍本的非常實用的制服。1900年日軍騎兵的深藍色斗篷式外衣在胸前佩有三排共15顆紐扣,並裝飾紅色盤花。 日本步兵(左) 日本步兵在義和團運動期間也穿這種有影響力的藍色制服。 士兵(下),女王陛下第1中國人團 皇家海軍在威海衛建立基地後招募了一支中國人組成的軍團負責當地的治安。 士兵(上),義大利神槍手輕步兵團 一等兵,法國海軍步兵(左)士兵(右下),德國東亞旅 穿「 」西洋化」制服的中國步兵(左)當19世紀90年代末中國允許一些有影響力的軍事領導人組建新軍的時候,部分歐式武器裝備和服裝開始被引進。 中國非正規騎兵(中) 中國炮兵(右) 印度騎兵(中),第16孟加拉槍騎兵團 印度兵(左),第1錫克步兵團(旁遮普邊防部隊) 步兵(右),第4廓爾喀布兵團 少校(左),日本騎兵 上尉(中),美國步兵 軍官(右),皇家威爾士燧發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