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臨摹梵高《星夜》
《星夜》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幅畫,展現了一個誇張化了的星空夜,許多人說是畫家在精神病發作時幻覺和暈眩中所見。
我更傾向於認為,《星夜》是一個經過長期繪畫練習的畫家,所創作的,一種展示自己的繪畫風格的典型作品。從充滿魔幻氣息的畫面上,你是否感覺到一種像陰陽八卦圖的平衡之美?
如果說,以往因為沒有照相機等高科技產品,寫實油畫具有還原現實的作用,那麼在現在,數碼相機、3D列印,相片處理軟體已經非常先進,可以高效率地復制生活中的畫面,因此,油畫作品的重點已經不在於寫實,更重要的功能是藝術化地去反映生活,激發人們的想像力,讓人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從這個角度來說,梵高的創作,在當時來說,確實具有非凡的超前審美力。
這幅作品用的是油畫中的線彩技法,因此,臨摹的難點,在於如何駕馭線條的色彩及方向的變化。
臨摹步驟:
第一步:勾勒線稿。
第二步,上星空底色。
第三步,上柏樹㡳色。這個顯得有點兒怪異,像一團黑色的火焰。
第四步,仔細地畫線條,這一步感覺就是在塗鴉,只不過只能一線一線有規律地塗。
掛在家裡的牆上,感覺為家增色不少。
最後,讓我們欣賞一下原作的風采吧。
Ⅱ 梵高作品最好畫又簡單的作品
Ⅲ 【名畫】第一步(臨摹米勒)文森特.梵高 - 草稿
第一步(臨摹米勒)
文森特.梵高
1890年
這作品是梵高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這雖然是梵高臨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畫都顯露出梵高個人的風格。畫面用色鮮明,多用藍,黃和綠色。這些高明度及屬於自然界的顏色,讓人感受到活躍的生命力。他讓畫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實的黑色線條,這明顯是受到日本藝術的影響,亦讓畫面增加實在的感覺。
另外,他亦以彎曲旋轉的筆觸繪畫樹、灌木和農作物。這是他成熟畫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這畫增加生氣勃然的氣息。整幅農村景象讓人感到農民的實在生命,平凡但躍動又充滿親情。
Ⅳ 適合小學生模仿的世界名畫有哪些
適合小學生模仿的世界名畫有:
1、《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Ⅳ 致愛梵高之《星月夜》過程圖
你好!十一月
10月再見!無論有多糟糕,都是經歷與成長。
11月你好,切莫驚慌,該來的美好都在路上。
很開心在11月的第一天來分享自己臨摹的畫作,梵高的星月夜,同樣也是自己第一次使用丙烯和油畫布來作畫,既興奮,又緊張。興奮是因為新的嘗試,緊張是擔心自己的能力撐不起我的材料費,怕自己畫毀了。
之前一直把這幅作品叫做梵高的星空,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真正去畫,才知道人家叫,《星月夜》,真的是好美的名字
之前有部電影叫《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我一定要看一看,不知道是不是說的《星月夜》呢!在沒有臨摹之前,我並沒有覺得這幅畫有什麼感覺,臨摹後才完全喜歡上了,像梵高先生致敬!先來一幅完成圖
所用工具
顏料:溫莎牛頓24色丙烯顏料
筆:溫莎牛頓丙烯畫筆,普通的貝碧歐筆
布:在某寶隨意買的油畫布
調色用的一次性紙盤和溫莎牛頓調和液
1.先給白色的畫布鋪一層底色。白+土黃+一點熟赭。畫之前用紙將四邊遮擋,以免畫到外框,影響美觀
2.所用材料顏色如下,丙烯畫對比水彩會更加浪費顏料。尤其是白色,用的很多,有需要多准備一些。還有丙烯乾的很快,一定要用多少擠多少,干後的丙烯是無法再用的
3.這次我用的是打格子的方式,其實我是不建議這樣起稿。都是找每個的中間來畫的格子
4.根據圖片來畫出位置的線稿圖,線稿是用彩鉛黑色起稿,意外發現既然能用橡皮擦掉修改
5.開始准備畫了,先從上部分開始畫。白+酞青藍+群青調出不太相同的顏色變化,不用害怕顏色不準,丙烯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最好不要用水去清洗畫筆,容易稀釋顏料,使覆蓋力和色澤降低。可以用丙烯調和液來清洗會更好一些,可以使顏料不會太濃
6.由於丙烯顏料乾的很快,擠出的顏料盡量快些用完。畫的時候也盡量加快速度
7.為了能提高速度去畫,就沒有很細致的去拍過程圖。這里用的白+檸檬黃。畫的時候可以隨意一些,不用過於緊張畫的像不像。一百個人筆下有一百種《星月夜》
8.用檸檬黃,土黃把月亮畫出來。加一些大紅調出橘黃點綴中心位置
9.書架上的一瓶就是調和液,還有就是溫莎牛頓的筆比貝碧歐的好用(自我感覺)兩者的價也差很多。右下角是用白色+黃色鋪的底色,顏色不要太重。在用白+酞青藍畫的弧形和波浪
10.這步是先畫的燈塔,然後在用黑色畫的房子的輪廓,最後添加的房子顏色和空白處顏色。房子的顏色會多加些白色
11.畫的時候太認真,就忘記拍照片了。左側黑色植物用黑+白根據線稿的圖片去填充顏色。下筆一定要准確,黑色不好覆蓋。我自己感覺這幅植物畫的不太生動,有些死板了。然後在疊加土黃,檸檬黃,橘黃來豐富植物的色彩。在用這三種顏色來畫房子的燈光。調整一下整體顏色,這幅畫就算完成了。
在臨摹這幅畫的時候,才感覺到梵高先生的過人之處。盡管這幅畫臨摹的有好多不足之處,但這次臨摹大師的畫作的體驗真的很好。我在畫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梵高就是梵高。梵高先生的原畫筆觸細致,顏色和波浪的感覺,真的是太厲害了。有時間希望自己可以再畫一幅,把這次臨摹不足之處可以改正一下。在發兩張拍攝的圖片給大家做個參考
第一次使用丙烯的感覺:丙烯畫真的挺費顏料的,顏色乾的快,色彩明亮濃厚,立體感強。覆蓋能力強,讓我在畫的時候不用擔心畫錯。調和液用的時候有一些味道,還有就是畫的過程中小 心顏料弄到衣服洗不掉。用完的畫筆記得用肥皂水清洗干凈哦!
一隻自學繪畫的小白,想把學習的經歷分享給你,如果對你有幫助,那就動動手指,點個贊關注一下在走吧!
願看見文章的你,有一個美好的11月。
END
Ⅵ 梵高作品最簡單的
1、梵高自畫像
梵高是荷蘭人,但長年生活在法國,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的畫家。1887年,通過弟弟提奧的介紹,梵高在巴黎見到畢沙羅,修拉、和高更。開始接受印象派的畫風。
更加強調用色彩突出主題的繪畫風格。在他的畫中,總是一片色彩和筆觸的狂歡,這種畫面所造成的氣氛效果表現出一種罕見的旺盛的生命力。這副《自畫像》就是如此。梵谷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屬較前期作品。
2、星月夜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油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3、吃馬鈴薯的人
《吃馬鈴薯的人》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創作於1885年的油畫。該畫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Amsterdam,Van Gogh Museum)。該畫描繪了貧困農家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吃土豆的景象。
4、向日葵
《向日葵》(法語:Les Tournesols;荷蘭語:Zonnebloemen;英語:Sunflowers),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所繪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
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並分別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
5、夜間咖啡館
《夜間咖啡館》(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其他譯名《夜間室內咖啡座》、《位於阿爾勒拉馬丁的夜晚咖啡館》)是荷蘭畫家梵高1888年創作的一幅畫布油畫。
Ⅶ 人到中年,從零開始學畫畫之八(臨摹梵高的杏花附過程)
丙烯顏料臨摹梵高的杏花,斷斷續續畫了一周,太多細節,只能說畫出了自己的風格,因為大師的風格不是我等能體現出來的。
先上最後的效果圖。其實還有好多可以修改得更好的地方,實在懶得動了,留到以後再改吧!
過程如下,50*60的畫板,先打底。我一般直接在畫板上塗顏料。
丙烯顏料遮蓋力強,且易干。初步打底後還可以邊畫邊修改底色。打完底,描樹乾的輪廓線,由於畫板用顏料塗過,如果用鉛筆描輪廓線,不易顯現,我就直接用顏料上筆畫了,之前說過,丙烯遮蓋力強,後面還可以再改動。
給樹干初步上色。
初步畫出杏花來。
重新調整,畫出樹乾的枝枝節節。
差不多畫完了,發現杏花都是一個顏色,太統一,不夠立體,繼續調整。
用軟體加了一個框。
Ⅷ 臨摹梵高《瓶中的鳶尾花》
除了畫了多幅向日葵,梵高還畫了好幾幅鳶尾花作品,其中一幅《鳶尾花》還創造了他所有畫作中的高價。這次選了這幅黃色背景的《瓶中的鳶尾花》來臨摹。
step1:畫線稿
step2:鋪上面積較大的背景和花瓶的顏色
step 3:給葉子上顏色,同時大致畫一下花瓶的細節
step 4:接下來的工程比較浩大,開始畫細節繁雜的花朵,千萬別急,一急畫出來的花就不好看了,一朵一朵畫就好了。畫不完,先放著,歇一會兒或者干點別的事,然後再接著畫。基本上每張花了一個多小時(繪畫真是個體力活!)。
昨晚上畫到這個程度已經11點多了,先睡覺了。
第二早上起來,接著畫。
休息、喝水。
休息、上洗手間。
完成了!
掛起來的效果還不錯!
下面這幅是梵高的原作,現收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另一幅橫幅的《鳶尾花》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Ⅸ 適合小學生模仿的世界名畫有哪些
《賢士來拜》是義大利畫家真蒂萊·達·法布里阿諾的一幅畫。該作品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被稱為「國際哥特式繪畫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