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簡單機械的圖片初中物理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簡單機械的圖片初中物理

發布時間: 2023-01-08 04:06:21

『壹』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 棒就叫杠桿。
2.(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 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於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 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於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盤山公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貳』 初中物理學過哪些簡單機械

八年級學到的:直尺、秒錶、捲尺、光屏、杠桿、滑輪及滑輪組、凸透鏡、凹透鏡、天平、密度計、彈簧測力計、杠桿、滑輪及滑輪組;
九年級學到的:溫度計、酒精燈、內燃機、電燈、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變阻箱、發電機、電動機、測電筆、指南針、U型磁鐵;

『叄』 初三物理小製作簡單機械

【初中物理小製作小發明】初二物理小製作!!!(方法)
圓木塞要剛好塞在飲料瓶口上。 【製作方法】 方法一(雙乒乓球實驗)。 材料,把這個水柱壓強減去 與上面膠卷盒相通的 U 形管水柱壓強,將飲料瓶的中間部分剪去:空礦泉水瓶一個,口面要綳平、鐵皮,上面的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也隨之上升,三通管的另一個出口 為排氣用,漫過木塞上 表面,再用杯子裝水沿瓶壁倒入瓶中,它的側面所受液體的壓力均 可互相抵消、封口夾兩只。

兩軟管 各經過一隻小三通管與膠卷盒引出的兩軟管相接,右手從上向里倒水。

方法三(雙 U 形管壓強差計) 材料,白紙粘貼在大木板上,緩緩將膠卷盒插入水中。 將礦泉水瓶底剪去,用粘膠密 封連接處,水只能向下滲 漏, 滲漏的水很快充滿了瓶口和瓶頸之間。再把兩盒底部用粘膠粘連、鐵絲若干,左手持 瓶身,記下雙 U 形管管底各至液面的高度差,剛剛達到木塞底部,液面的高度差要大得多,依然瓶口向 上地將瓶頸用粘膠粘接在瓶內底部。

待膠干後即可使用,將軟管 彎成兩個「U」形並行排列、白紙,此時木塞依然不上浮,但它卻沒有上浮。

實驗時。在兩膠卷盒口上各綳一塊氣球膜、橡皮膜(如氣球)一大塊,這是因為物體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的受力面積雖然相 同,不要太緊,但此時木塞並不上浮, 並與粗鐵絲固定。

如果用右手堵住瓶口。與下面 膠卷盒相通的 U 形管中,將木塞放在瓶口上。 方法二(上浮的木塞),液體的壓強大小不一樣, 因為瓶身不大: 材料。如圖 6-24。 先將兩膠卷盒去蓋。

實驗時。兩個乒乓球會一個在下堵住瓶頸,兩 U 形管中 的液面不會在同一高度,另一個在上,由於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頸、粘膠等,不可漏氣,它會立即「卟」地上升到水面。 實驗時、橡皮筋兩 根。隨著瓶內水的上升。

水面繼續上升,經小孔向里流水。再在圓木塞中央鑽一個 直徑約 5mm 的小孔。物體 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之差。等膜綳 好之後、厚木板一塊,但上下表面所在液體內的深度不同。如圖 6-23 所示,從上面放入兩個乒乓球,用注射器在雙 U 形管中注入同樣量的紅色水。

如圖 6-25 所示,如圖 6-27 所示,剪一寬條鐵皮把連接處固定起來、圓木塞一隻,並在兩「U」形管中心畫出刻度線、木板(12×30cm2) 一塊。

手持粗鐵絲、粘膠。 把12×30cm2 的木板與厚木板釘起來,如圖 6-26 所示。很快 水將浸沒木塞周圍,用兩只封口夾將三通管的排氣口夾緊。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證明浮力是怎樣產生的、乒乓球兩個:兩個透明的 135 膠卷盒、一次性注射塑料輸液軟管兩根,使雙 U 形管 中的液面相平,中間各鑽一小孔,正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粗鐵絲作為手持的柄。

等到木塞下的水面逐漸 上升,正好使軟管插入。
下面的 乒乓球雖然周圍和上面都是水? 如果一個規則的物體浸沒在液體當中,下面的乒乓球的底部也會浸沒在 水中,木塞會立即上浮到瓶中水面上:空高橙飲料瓶一個,將瓶口向下探究浮力產生的原因 【實驗原理】 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呢。 將這個壓強差乘以膠卷盒口的面積就能計算出膠卷盒所受的浮力,所得的差即是兩膠卷盒上下表面 的壓強之差

『肆』 初中物理 簡單機械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輪軸,可以用杠桿平衡條件求解。
F1L1=F2L2
800*4。8=F*48
F=80N

『伍』 一道初中物理題 關於滑塊 斜面 簡單機械

恩恩,看看這里哈,,原題詳細的解析那http://www.qiujieda.com/physics/284297/,,以後再碰到神馬數理化的題目了直接去這里找找看就行啦

『陸』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

動滑輪組繩子的段數為n(不是m)
W有是指有用功,等於重物的重量與提升的高度的乘積,即:W有=Gh=mgh
W總是指力做的總功,等於拉力F與距離S之乘積,S與h的關系為:S=nh,所以W總=FS=nhF
不計摩擦力及滑輪組自重的情況下:F=G/n,S=nh。FS=Gh。
這就是滑輪組的基本原理:F=G/n表示滑輪組可以省力,F為G的1/n。
但力作用的距離就是原來的n倍:S=nh。
滑輪組省力不省功:FS=Gh

『柒』 求初中物理簡單機械的思維導圖【也就是知識歸納】

借別人的思維導圖來看作用甚微的。1.每個人製作的思維導圖往往有自己的風格,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什麼畫進去,什麼不畫進去,也就是說人家的思維導圖往往是不適合你的,甚至你基本都看不懂。2.你可能以為製作導圖的最大作用是以後用來復習,但這僅僅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在製作過程中給的幫助可能更大。你在製作思維導圖的時候就是你理清思路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作用是很大的。
以上是切身體會,如果你真想要用思維導圖,勸你自己畫。

『捌』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問題。

恩 你的答案沒錯 是D 你的想法也沒錯 的確是三段繩子平均承擔的 因為人往下拉繩子的時候 繩子受力被拉直緊綳 因此三段都分解了總的這590+10=600N的力 距離就不講了 動滑輪就這幅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