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水墨畫圖片簡單梅蘭竹菊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水墨畫圖片簡單梅蘭竹菊

發布時間: 2023-01-14 06:44:06

① 國畫竹子入門簡單教程

國畫竹子入門簡單教程如下:

1、首先用狼毫筆由下而上畫出底部前面的小風枝。用筆宜稍快,筆意相連,不可遲滯。

竹子的寓意

1、君子之風,在國畫中「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中國竹文化代表的是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象徵著有志有節」;「不趨炎附勢」;而竹的內部是空的,象徵「清虛自守」。

2、竹報平安,這也是有典故的。民間還有以竹為題材的吉祥圖畫,也稱「竹報平安」。

3、節節高的寓意,很好,一個是指職位的高升,還有就是對家裡的孩子預示著節節高,健康成長越來越優秀。

② 梅蘭竹菊字畫有哪些

出名的有以下四著作:

1、《墨梅圖》,《墨梅圖》是由中國著名書畫家——吳昌碩的作品。此畫作於「光緒戊戌人日」即1898年的1月28日,此時早發的梅花已綻初蕾,但是吳昌碩人在上海,作此畫是「我憶梅花」——每年這個時候他都會想到梅花。

③ 學國畫,會畫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是否已經很厲害了

是很厲害呀。反正比我剛入門強的多了。不過據我了解國畫大體是有山水,花鳥,人物這樣的三種歸類的,而且每種分類裡面還講究各種筆法的不同運用。如果某人專精於梅蘭竹菊等的話,還要相應的學習禽鳥類與之互補才算得上專業吧。望已經會畫梅蘭竹菊荷的朋友再接再礪。

④ 梅蘭竹菊國畫四君子名字各是什麼

國畫四君子是我國國畫以梅蘭竹菊為題材作品的總稱,象徵了君子清高的品德

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的品德
梅,傲雪清高者也;蘭,孤芳幽沁者也;竹,操節高潔者也;菊,隱逸傲霜者也。
國人贊四君子--梅蘭竹菊由來已久。四君子不媚不俗、幽芳清遠、風骨逸致、盪污滌垢、亮節不阿;使人襟闊、風逸、格高、趣雅,深博國人千秋愛戴、普天共識。

國畫四君子
要欣賞中國繪畫,對中國畫中有名的「四君子」是不可不進行了解和研究的。

「四君子」是指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中國古代繪畫,特別是花鳥畫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是以它們為題村的,它們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稱。

我們先說梅。我們知道,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它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那麼,梅花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入畫的呢?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據說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的影子,從中得到了啟發,便創作出用濃談相間的水墨暈染而成的墨梅。此後,另一畫家楊補之在這種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了這種畫法。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圖》他用單純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筆致,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託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

明清的畫梅者舉不勝舉,如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等,從風格來看,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兩種畫風。

但是,要畫好梅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畫梅人還必須有畫梅人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一種高尚的情操和潔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謂:「畫梅須有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再看蘭花。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託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

如楚國詩人屈原就以「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這樣的詩句來詠蘭。但蘭花入畫則比梅花晚,大概始於唐代。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當時的趙孟堅和鄭思肖,被同稱為墨蘭大家。

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據說他坐必向南,以示懷念先朝,恥作元朝貳臣;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人間其原因,他回答說:「國土已被番人奪去,我豈肯著地?」因此,欣賞繪畫,也是必須了解歷史背景的。而清人畫蘭,則以「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最為著名的了。鄭板橋是一個注重師法自然的人,他畫過盆蘭。但尤嗜好畫「亂如蓬」的山中野蘭,為此,他曾自種蘭花數十盆,並常在三春之後將其移植到野石山陰之處,使其於來年發箭成長,觀其挺然直上之狀態,聞其濃郁純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蘭「葉暖花酣氣候濃」的貞美實質。

竹入畫,大略和蘭花相當,也始於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畫家王維、吳道子等都喜畫竹。據說到了五代,李夫人還創墨竹法,傳說她常夜坐床頭、見竹影婆娑映於窗紙上、乃循窗紙摹寫而創此法。到宋代,蘇軾發展了畫竹的方法,放棄了以前的畫家們的雙勾著色法,而把枝幹、葉均用水墨來畫,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以後的元明清時代,畫竹名家輩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鳥畫家,沒有不畫竹的,而且開始強調竹的整體氣勢。不過,在眾多的畫家中,鄭板橋的畫竹也堪稱為一絕。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雲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鄭板橋的作品,存世較多,流傳也廣,自清代以來,被世人行家所嘆眼,成為「人爭寶之」的珍品。

菊花入畫則稍晚,大略始於五代,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根據畫史來看,五代徐熙、黃筌都畫過菊,宋人畫菊者極少。元代蘇明遠、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兩代畫菊的也不多。現有明代吳門畫派中最享盛名的畫家陳淳的一幅《菊石圖》藏於首都博物憤,這是本來就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蘭竹菊入畫,豐富了美術題材,擴大了審美領域,它們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聯想起人類的品格,所以它既便於文人們充分發揮筆墨情趣,又便於文人們借物寓意,抒發情感,因此,描寫「四君子」之風至今不衰。

⑤ 梅蘭竹菊怎麼畫

  • 梅花的畫法:
    步驟一
    用淡墨勾勒花瓣,重墨勾花蒂,濃墨勾枝幹;小鳥用重墨勾嘴、眼、爪子,淡墨勾輪廓。
    步驟二
    用花青加墨成灰色平塗為底色,干後梅花用白色平塗二至三遍;花萼用赭石平塗,連接枝幹部分用草綠接。
    步驟三
    梅花用暗黃色(藤黃加墨)分染層次,胭脂分染花萼,淡墨分染枝幹。小鳥胸部用藤黃加胭脂分染,用胭脂加曙紅染鳥嘴、爪子。
    步驟四
    梅花用黃綠色(藤黃加三綠)分染暗部,藤黃色點蕊,白色勾花絲;赭石色加墨罩染枝幹;小鳥頭部分染草綠色,分別用墨和白色絲毛,修整完成。

  • 蘭花
    蘭花的畫法
    步驟一
    畫葉子時,要有長短·高低錯落,使之有節奏感,不可平齊;蘭花一般為五瓣,結構簡單,但畫時要注意:花有偃仰·正反·開和·藏露等變化。
    步驟二
    用淡墨分染,留線。
    步驟三
    用草綠罩染葉子。
    步驟四
    正葉用石綠罩染,反葉用三綠分染。花用蛤粉白,由花瓣肩部向里分染兩遍。用濃硃砂點蕊,正葉的掩映部分用墨分染。


⑥ 我急求國畫墨竹配什麼樣的花。。。國畫成品圖片。。。謝謝

墨竹配牡丹梅花蘭草荷花都行,但要分出主次關系,如圖:

⑦ 梅蘭竹菊水墨畫

梅蘭竹菊四君子無論是從形象,還是從品格,都令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稱贊不已,而蘭花作為四君子之一,愛蘭之人自然不在少數。種蘭、賞蘭、詠蘭、畫蘭等,這些都是歷代文人愛蘭或借蘭明志的表現形式。在這之中,畫蘭實為不易。

⑧ 石發盈老師梅蘭竹菊四條屏水墨畫,很好,我收藏了二套。30000.00元

我收藏了一副石發盈老師的梅蘭竹菊四條屏一套,8600.00元我很高興,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