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F1賽車結構圖
F1賽車結構多圖解析
http://auto.ifeng.com/fun/refit/20100326/247733.shtml
這里有詳細解析
新浪的圖解賽車更詳細(推薦):http://sports.sina.com.cn/f1/technical_illustration/index.html
② f1賽車尺寸 急要
f1賽車沒有固定尺寸,不同車隊賽車尺寸不同。
常見的尺寸有:
1、4600mm×1800mm×1000mm
2、4636mm×1800mm×950mm
3、4800MM×1800mm×950mm
4、4500×1800mm×950mm
F1賽車為單座的特製賽車,座艙是敞露在外的,巨大的輪胎也是暴露在車身外面的,沒有翼子板遮擋。F1賽車不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駛,在汽車廠的流水線也不生產,而是由各賽車公司或車廠的賽車運動部單獨設計和製造的。
(2)f1賽車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知識
F1賽車的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但由於賽道、載油和輪胎的原因,F1賽車並不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汽車。
2005年本田賽車搭載V10引擎的馬力達到了接近1000匹,同年蒙托亞在義大利蒙扎賽道跑出了372.6km/h的賽道極速記錄,同年本田車隊先在莫哈韋沙漠機場跑出了415KM/h,接著在美國巴納維亞鹽灘跑出超過400km/h的極速,並且得到官方認證。
2005年考斯沃斯引擎突破20000轉,後來由於國際汽聯對賽車規則改革,現今F1賽車的極速受到了限制。2006年開始用V8自然吸氣引擎,在2014年換用V6渦輪增壓引擎。
③ f1賽車的標志大圖
④ f1賽車的標志怎麼畫
挺簡單啊,就這個,黑的代表「F」,與紅色之間的白色代表「1」
⑤ F1賽車的車身結構、內部構造及原理是什麼
F1的賽車車身構造無非就是前鼻翼、單體殼、底板(底盤)、動力單元、尾翼、以及懸掛系統加四條輪胎。
F1賽車集結了當前最強最前沿的汽車科技,讓賽車可以在賽道上更快更安全的行駛。其實F1賽車也是車,大體結構相同,只是捨去了賽道上用不上的,增加了賽道上用得到的。F1賽車各個車身結構的不斷研發,也將汽車的發展不斷地前推進。
⑥ 求F1方程式各個車隊標志!
車號 車手 國籍 車隊
1 、維特爾(Sebastian Vettel) 德國 紅牛。
2、 韋伯(Mark Webber) 澳大利亞 紅牛。
3 、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 英國 邁凱輪。
4 、巴頓(Jenson Button) 英國 邁凱輪。
5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西班牙 法拉利。
6 、馬薩(Felipe Massa) 巴西 法拉利。
7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梅賽德斯GP。
8 、羅斯伯格(Nico Rosberg) 德國 梅賽德斯GP。
9、 海德菲爾德(Nick Heidfeld) 德國 蓮花-雷諾。
10 、佩特洛夫(Vitaly Petrov) 俄羅斯 蓮花-雷諾。
11、 巴里切羅(Rubens Barrichello) 巴西 威廉姆斯。
12 、馬爾多納多(Pastor Maldonado) 委內瑞拉 威廉姆斯。
14、 蘇蒂爾(Adrian Sutil) 德國 印度力量。
15、 迪雷斯塔(Paul di Resta) 英國 印度力量。
16、 小林可夢偉(Kamui Kobayashi) 日本 寶馬-索伯。
17 、佩雷斯(Sergio Perez) 墨西哥 寶馬-索伯。
18 、布米(Sebastien Buemi) 瑞士 紅牛二隊。
19、 阿古爾蘇拉里(Jaime Alguersuari) 西班牙 紅牛二隊。
20 、特魯利(Jarno Trulli) 義大利 蓮花。
21、 科瓦萊寧(Heikki Kovalainen) 芬蘭 蓮花。
22 、卡斯基楊(Narain Karthikeyan) 印度 HRT。
23、 里尤茲(Vitantonio Liuzzi) 義大利 HRT。
24 、格洛克(Timo Glock) 德國 維珍。
25、 迪安布羅西奧(Jerome d Ambrosio) 比利時。
⑦ F1賽車究竟有多難開為什麼很多人說一般人開不了
首先,能夠駕駛F1賽車的人都是有要求的,而不是每個人都能駕。先是身高和體重,如果身高超過1米,體重超過200公斤,那就可惜了。因為F1車裡面的空間很小,可以看出F1賽車司機的狀態幾乎是半卧的,所以他的油門剎車安裝位置的高度幾乎和方向盤一樣,所以如果一個人過胖或過高的話,甚至連進都不能進去的。
F1賽車的加速和轉向能力非常強大,因此我們在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情況下是無法駕駛F1賽車的。這就是為什麼F1賽車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控的原因。因為他的條件限制很多,比如我們提到的身高體重,如果一個人的經常吸煙和飲酒的話也是完全駕馭不了f1賽車的。
⑧ 求法拉利f1賽車的圖片!
左:費爾南多阿隆索右:佩里普馬薩
⑨ F1賽車的介紹
F1賽車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包含了以空氣動力學為主,加上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實踐的。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1的解釋有很多,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這項比賽英文全稱是FIA
Formula
One
Grand
Prix
World
Championship,中文全稱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與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影響范圍廣,知名度高,並稱為"世界三大運動".
在F1大賽舉辦過的45年裡(1950-1995),共舉辦了580場.其中舉辦最多的是歐洲,共407次,多在義大利的蒙扎,共有45次,接下來就是摩納哥,贊德沃特,斯帕,銀石和紐倫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
以前的車賽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為賽道,而且比賽規則也不完善,選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隨著專業賽道的出現,而比賽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使車手有了更好的發揮.其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由於考慮到比賽的安全性和競爭的公平性,FIA制定了三條原則性規則。
組委會為了使賽車手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其能發揮各自的潛力,對賽車的各項尺寸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對賽車的重量,尺寸,燃料類型,氣缸以及輪胎的尺寸都有規定.同時還包括對空氣動力裝置的安裝也有了具體的規定.因為這個裝置對輪胎有下壓力,可以提高車速.
組委會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提供了最完善的安全措施.對車的基本結構,軍用輪胎,安全型橡膠燃料箱,燃料阻燃器,安全帽等裝置都做了規定.並且對車手出入駕駛艙和艙的大小都做了規定.同時還規定了燃料庫的地點和維修站燃料的放置地點,還要求採取朱門的保護措施.
組委會之所以規定了每年只舉行16場比賽,禁止增加比賽場數是為惡劣防止給車隊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賽車的發動機的氣缸應呈橢圓形,而且不能超過12個.同時必須有4個沖程互換型和自然吸氣式的;賽車的四個輪胎中又有兩個是可以驅動的.
出於對F1比賽的特殊性,對專用賽道的長度,寬度,路面情況,已及安全措施都有一個極為嚴格的要求.這都是以免發生危險.所以一般賽道為環行的,每圈長3~7千米,賽道總長為305~320千米,他一般不能有過長的直道,在賽道旁應有寬闊的草地或沙地,減少對觀眾的威脅.
對於一個合格的專用賽道來說,以下一些設備是不可缺少的;
1,賽道必須有很多彎道,以此來控制車速.現在的賽道每圈在3至7千米之間,寬在7至11米之間.
2,起步與終點的直道要可以並排放置兩輛車而不覺的擁擠,所以一般要求它的寬有12米,長有250m左右.
3,為了觀眾的安全,看台必須有1.2米高的欄桿和鐵絲網與賽道隔開.
4,賽道上必須裝有攝像機和電視塔,以便於電視轉播.
5,為了能讓看台上的觀眾能看清比賽的全過程,在看台對面必須裝有大屏幕電視機.
6,安全人員在相對危險的地段要設立觀察站,使安全人員能隨時保持賽道的通暢,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並向車手發出潛在的危險安全信號.
7,擁有對受傷車手進行急救的直升機.
8,在修理站旁的防護地點,要有醫療站,內設手術室和急救室。
9,參賽隊都要配備一個永久性的設施維修點.
10,設立的贊助商的接待看台在修理站後方的高的看台上,必須是要能夠俯視修理站的.
11,要有為運輸車和宿營車提供的停車廠.
12,為了便於指揮人員通過無線電裝置與安全人員聯系,以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比賽控制塔必須要設置在可以看見修理站入口的地方,也就是整個控制塔的第二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