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准備板繪入門的新手,哪款手繪板比較合適呢
第一 想整個滿意的數位板,我給大家解答相關問題。
因為專業的原因,我接觸到了太多太多品牌的數位板產品,最常見的wacom,還有友基,高漫等國產品牌的數位板我都接觸過。之前就經常有新手問我各種關於數位板的問題,問我怎麼選板子之類的,對此我也整理了這幾年很多新手經常問我的對板子各種疑問匯總,並且都做解答了,我下面都發出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第二 擁有好的板子,如果不勤奮不努力學習,也是沒什麼用的。
首先希望大家樹立一個好的意識,那就是數位板買了是用來用的,只有用才有價值,而不是放在房間里當擺設的,看到很多朋友,有了數位板,熱乎幾天就涼涼了,對數位板不冷不熱的了,一個像樣的數位板,可不是很便宜的,除非你真的想做設計這一塊,而且要做出一個樣子,而不是心裡一時發熱整個玩玩,或者看別人有,自己也得有,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罷了,數位板要麼不買,買了就的用好。
不知道整了數位板干什麼用,沒關系,你們可以用來學習游戲原畫板繪,這個是目前很火爆的行業,就業前景也是一級棒的,因為現在游戲產業如火如荼啊。不知道怎麼學也沒關系,我就是學這個出身的,大家可以跟原畫行業非常牛掰的大觸我師父學啊,他每天晚上都在網上免費分享游戲原畫板繪直播課,他講課很幽默通俗易懂,能很好的幫助大家從術和道的層面進行一個理解,想聽他課的,可以進他的游戲原畫板繪教程資料裙:首先開頭的一組數字是:239,處於中間地帶的一組數字是:八六九,位於尾部的一組數字是:三七七,把以上三組數字按照先後順序組合起來即可。板子是好板子,實力我們也必須是好實力,不會沒關系,高手都是從零崛起的,希望大家以數位板為劍,盪劍江湖。
第六 選擇手繪板,如何看其參數。
(1)壓感:
壓感越高表示筆能感應到的力的變化越細微,越能更好的表現線條的變化。壓感級別越高,下筆輕重在畫面上的表現就越明顯。但是,新手,其實是感覺不到1024和2048甚至8192的差別的。 (目前常見壓感有1024級,2048級和8192三個級別)。很多人說壓感越高需要用力就越大,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比如說你下筆的力度都是1來算,1024壓感和2048和8192壓感只是分別把這同樣的一份的力分解成了10,20和80份,分解的越多,表現理論上來講更細微,並不是8192壓感非得把板子畫爛那種力度才能發揮出來。
(2)讀取速度:
讀取速度越高,繪畫流暢度越高,因為板繪的線條都是由點生成的。(目前常見讀取速度133點/秒,200點/秒)
(3)解析度:
某種意義上可理解成像素。 我們把數位板理解成一個方形,這個方形由無數個方塊組成,那麼解析度越高呢,1X1單位面積里的方塊就越多,方塊越多呢,讀取的數據就越多。解析度越高,板子繪畫線條精度越高。
(4)傾斜壓感:
有傾斜壓感代錶板子可以模仿現實中畫畫那樣,根據下筆傾斜度產生額外壓感,來還原紙上繪畫感覺。畫過素描的應該知道,剛開始畫畫的時候打調子鋪大關系都是用鉛筆側鋒來畫,最後細化的時候才會用到筆尖去細致刻畫細節。(目前只有wacom的旗艦影拓pro系列和新帝系列才有傾斜壓感,貌似微軟最新的sufce也有傾斜壓感)
第七:個人觀點手繪板的選擇。
(1)2000到3000價位的超高預算的話.
預算足夠的情況下而且也真心想要走板繪相關道路的話,不吹不黑,影拓絕對是第一的選擇,而且板子質量都很好,一般5年以上的壽命非常正常,影拓pro絕對是第一的板子之選,歷代影拓的手感絕對是手繪板界的標桿。
影拓是wacom的旗艦板子,也是各大直播平台畫師們,職業漫畫家,動漫類院校機房和各大插畫師,動畫公司,原畫工作室的標配。(有人會反駁新帝呢?真正畫畫的用新帝的其實很少,很多人覺得數位屏並不比數位板好用)
如果預算足夠,,而且一步到位買了這么貴的板子有下面兩個好處,可以激勵自己努力畫畫,要不然這么好的板子浪費了。可以免去設備不好導致自己畫不好的借口最重要的今天的投入可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產出。
(2)500到1000價位的預算的話.
可以考慮690系列的數位板,不要問我為啥不考慮國產,這個價格目前沒有國產板子是很好的。690系列定位是進階級手繪板,很多人經常問我690和671的區別,因為之前690壓感和671是一樣的。除了順滑一點的手感,690和671隻有快捷鍵和可拓展無線模塊的區別。現在690解鎖壓感之後,壓感級別比671提升了一倍,很有性價比。
(3)500以下預算的話.
預算500以內的話,綜合體驗最好的板子就是ctl672了(還有上一代的671)。
(4)300以內的預算.
300以內的話可以是國產板子。有人會問我300以內可以選wacom的ctl471和472啊,確實wacom的471隻要200多就能買到,但是我上面說了,4系列板子太小,割手,導致體驗不好,這個價位我寧願你們選擇國產。
第八 數位板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其實生活中,很多設備都是使用了數位板的技術哦,不知道你們注意過沒有。
(1)三星note系列的手機的手寫筆就是wacom授權的壓感技術
(2)微軟suface1代2代的平板電腦也是wacom授權的壓感技術,三代開始不是wacom的技術了。
(3)華為,聯想,戴爾等廠商的電磁屏的電腦產品都是wacom的技術。
(4)銀行,或者公司用於簽訂電子合同的很多設備都是電磁技術(不一定是wacom的,有些是友基的或者是漢王的)
(5)蘋果的ipad pro是自家的壓感技術。
第九 數位板的快捷功能。
(1)觸控:
類似於筆記本電腦觸摸板,平時可以手指控制滑鼠,在軟體裡面還可以手勢放大縮小旋轉畫布。不過觸控說實話在繪畫中用的不多,我一般都是平常玩的時候當滑鼠的觸摸板用,畫畫一般都關掉觸控。
(2)橡皮:
筆倒過來就是橡皮。這個功能其實用處也不大
(3)滾輪:
可以觸控滾輪旋轉畫布,放大縮小筆刷和畫布以及圖層切換。這個功能我很喜歡,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很雞肋,看個人需求。
B. 素描靜物 如何畫杯子
桌上放個杯子,先畫輪廓再畫細節。
素描,廣義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起源於西洋造型能力的培養。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於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
素描
簡而言之就是單色畫。卻又不盡然,畢竟素描涵蓋與牽連的東西太多,解決的問題也太多,素描過程是同一時間要考慮許多問題的綜合思維活動。當今美術院校各專業都把它作為基礎課,雖然各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油畫重體積、調子,國畫重線條,版畫、設計重結構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時,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種類,自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當然,專門的素描藝術家並不多,大都是兼職者,如諸位大師們,他廖寥幾筆的創作草稿就已經價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礎性強的速寫還是獨立的藝術品。這些即便看似寥寥幾筆的素描作品,其後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時隨便一條起伏彎曲的線條,體現的卻是藝術家對形體、結構、特徵、節奏、韻味、藝術史的深刻理解與掌握[1]
C. 板繪初學者先練什麼
入門前期學造型基礎:透視—線稿—素描—靜物—人體—色彩;
後期學習設計基礎:設計—構成—構圖—創作。
可以從基礎的幾何體練起,之後再練習石膏體、石膏組合、石膏五官、石膏頭像。
學板繪先學什麼?板繪應該從哪學起?一些新手認為,練了素描自己的繪畫技巧就會提升得很快,這種認知不準確。對於目前的新手素描來說,短則是形體素描,長則是明暗素描,一張練習作品就會消耗幾小時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所以不要有了素描忘了速寫,多畫速寫,訓練的量大,效果才能更好。對於繪畫者來說,練習最基本的線條、素描、透視知識是板繪學習者需要做的。
線條
因為壓感不同還有顯示屏和畫畫我們眼睛做不到二者兼顧,這個時候就需要練習到肌肉記憶,這樣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線稿能力,也能大效率提高我們的作畫時間,如何畫線,除了反復練習之外,還可以調整軟體內筆刷畫布的參數。
素描
可以從基礎的幾何體練起,之後再練習石膏體、石膏組合、石膏五官、石膏頭像,一個一個攻破後進行更高階級練習,材質和光影的把握,從畫靜物寫生、人物五官練習、人物頭像練習、人物半身練習、人物全身練習、人物動態練習等,
對於新手小白來說,一開始對顏色的把握還不夠,石膏不用考慮固有色和材質的問題,作為練習來說,既有效率也比較簡單。
透視
透視也是板繪的基礎,目前透視的應用在板繪中也是隨處可見,在學板繪前一定要先去了解透視的知識,充分了解透視應用在板繪是怎麼繪畫的。
D. 畫色彩靜物的步驟是怎樣的
第一步:起稿構圖。這一步用時不多,但非常重要。這一步的任務不只是打輪廓,更重要的是怎樣通過各物體的輪廓與比例,在紙面上形成合理的布局,即構圖。構圖大小,左右上下位置,都直接影響到下一步和最終效果。因此在打輪廓時要力求形體准確,注意把握物體的個性特徵,抓住體面的轉折線,同時注意主次,突出重點,做到大小比例准確,空間位置適當,形體輪廓、結構、轉折明確,全局整體合理,為以下的步驟打好基礎。
第二步:鋪大色調。在做好第一步後,不要急於著色。先要明確幾個大色塊和畫面的基調。之後,便可大膽將幾個主要色塊鋪開,形體大體色彩關系和大致色調。這是著色時最開始和最重要的一步,是抓大感覺的一步,切忌一開始就鑽到局部,死扣硬刻。一定要從全局著眼,迅速將基本色彩關系,如冷暖、明度、純度等大體鋪開。便於下一步的局部深入刻畫,整體把握,不至於陷入細節而忘了整體全局。
第三步:深入刻畫。在大體色調鋪開後,接下來就是把各物體刻畫充分。這一步所需時間最長,花的心思也最多。在每畫一個物體,甚至每上一筆色時,都要反復觀察,相互比較。哪裡暖哪裡冷;哪裡明哪裡暗;哪裡純哪裡灰,沒有比較是畫不好的。用色塑形主要看這一步的功夫。在刻畫過程中,要鑽得進去,能看到細節,畫出細節,把物體的空間、體積、質量感很充分地表現出來。這一步是研究色彩規律,掌握色彩表現方法,熟練繪畫技法的主要過程。
第四步:整體完成。前一步的全面深入刻畫,雖能不斷充實畫畫,但難免有些細節失去整體,畫面不統一、不協調的現象。因此,必須要對畫面進行檢查,對某些部分進行調整(如太跳的反光,太實的背景,太花的筆觸等)。調整的目的是促成局部統一於全局,細節統一於整體,做到變化中求統一,統一求變化。這一步是檢驗習畫者整體感水平的最佳法碼。畫面的完成效果,要力求充實完整,有虛實,有主次,即響亮又統一,統一而不單調,豐富而不花亂。
E. 關於零基礎學習板繪......
《板繪》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hERqagLHy_YCnOiUcrjE2g
板繪,是用筆通過數位板在相應的軟體中繪制圖畫。板繪又叫數碼手繪,但並非有人理解的是軟體生成的畫像。板繪同樣是通過手和筆,由專業畫師(或愛好者)在畫板上一筆筆繪畫創作成的美術作品,和紙上繪畫的區別是藉助「手繪板」直接輸入電腦,再轉而通過其他方式輸出到紙面或永遠以數碼格式保留。
F. 板繪是什麼板繪和手繪有什麼不同
板繪是用筆通過數位板在相應的軟體中繪制圖畫。
板繪和手繪區別為:操作方法不同、優點不同、硬體設備不同。
一、操作方法不同
1、板繪:板繪繪可以撤回,隨意擦除,多圖層操作,色彩無限調整。
2、手繪:手繪的容錯率低,往往畫一筆就是一筆,如果畫錯就只能重畫。
二、優點不同
1、板繪:板繪材料局限性小,繪制更高效便捷,可以增加貼圖特殊效果。
三、硬體設備不同
1、板繪:板繪的硬體設備通常是各類手繪板,手繪屏,包括平板電腦,即直接可在上面畫畫的平板型數位設備,幾乎都可成為板繪設備。
2、手繪:手繪的硬體設備是畫筆和畫板,用各色畫筆在在畫板上創作成美術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板繪
網路——手繪
G. mac怎麼板繪
下面將分享兩部分內容:
板繪入門小技巧分享
板繪入門素材分享
繪畫系統學習的流程一般是這樣:
首先學透視—到素描—靜物—人體—色彩—設計—構成—構圖—最後才是創作
1、畫線條技法
萌新在最開始畫畫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短線來拼湊長線,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畫好流暢的長線條。
小白入門練習秘籍
利用不同的參照物多次畫同一個物體
通過分析所有參照物的特點,構建一個繪畫參考表
找一些已經整理好的參考資料,經驗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