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宮示意圖
導游詞:
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紹一下……。今天我將帶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里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去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里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里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後,這里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好啦!故宮的前三殿講解到此結束,現在請大家參觀保和殿並稍適休息,我們10分鍾後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後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現在,我介紹一下故宮的後半部分,即「後寢」。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就先講到這里,現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的大殿叫交泰殿,這座建築是明清兩朝皇後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後牆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裡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後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後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後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宮中路的講解到此結束。
2. 北京故宮全景圖
發兩張吧,一張是斜的,一張是平面圖(不過這張挺精緻的)暈,只能發一張。沒滿足你的要求,只是稍微清晰。
3. 求故宮清朝是各個宮殿用途的詳細地圖(就是原版故宮地圖)!
東六宮在故宮中軸線東側,分別為:景仁宮、鍾粹宮、承乾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 西六宮分別為: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
*東西十二宮多為妃嬪住所,也有太後級別的住過西六宮
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是宴客和殿試的地方(乾隆五十四年殿試地點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文華殿前有文華門,後有主敬殿,東西向有配殿。東側還有跨院稱傳心殿。是「經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
文淵閣是清宮藏書樓。
武英殿與位於外朝之東的文華殿相對應,即一文一武。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此後敬思殿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乾清宮是後三宮之首,它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後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
養心殿,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初順治皇帝病逝於此地。康熙年間,這里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里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坤寧宮,皇後舉行祭祀的地方;它還有另外一個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時要在這里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
南三所,,也稱「阿哥所」或「所兒」,清代的皇子們,只有在幼年時候可以居住在東西六宮享受父母之愛,十歲遷出後宮,暫居毓慶宮或更為偏遠的「南三所」,受封親王後便徹底遷出紫禁城,到父皇賞賜的王府居住。
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後作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12歲到17歲間一直居於此宮。嘉慶皇帝5歲時曾與兄弟子侄等人居於此宮,後遷往擷芳殿,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後又遷回毓慶宮。同治、光緒兩朝,此宮均作為皇帝讀書處,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
弘義閣與體仁閣作為太和殿的陪襯建築左右對稱,清代為內務府銀庫,收存金、銀、制錢、珠寶、玉器、金銀器皿等。
慈寧宮和壽康宮是太後老佛爺住的地方。慈寧宮主要是為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後聖壽節、上徽號、進冊寶、公主下嫁,均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特別是太後壽辰時,皇帝親自率眾行禮,並與近支皇戚一同綵衣起舞,禮節十分隆重。
皇極殿,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後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壽安宮,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宮官學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後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後改稱壽安宮。
壽安宮是皇太後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皇太後七十聖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台。嘉慶四年(1799年)將戲台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後卷殿。
北五所:早期也為皇子住處,後期為如意館、敬事房等機構 欽安殿內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是道教場所。
4. 誰能提供一下明朝時北京故宮的平面圖,要標明宮殿名,謝謝
1、這是明朝時北京故宮的平面圖,可以從圖中清楚的看到各個宮殿名。
(4)簡單故宮平面圖圖片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網路詞條 北京故宮
5. 故宮的平面圖怎麼畫
故宮的平面圖如下圖所示: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復雜。
(5)簡單故宮平面圖圖片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其後為御花園。
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後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6. 故宮的平面圖
故宮的平面圖,地圖可以放大查看!
故宮博物院
地址:北京市景山前街4號
故宮-公交車站
途徑公交車:101路; 103路; 109路; 124路; 202路夜班車; 211路夜班車; 609路; 685路; 專1路; 專2路
7. 故宮怎麼畫最簡單好看
故宮怎麼畫最簡單好看如下:
1、首先畫出樓頂上的橫梁,往下畫出最頂層的屋檐瓦礫,左右兩側的檐角微微向上彎翹,往外延伸,再畫出第二層的屋檐,並在上面畫出掛著的長方形牌匾。
簡筆畫技巧
觀察: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比較、積累、收集各種物體的形態與特徵,厚積薄發。
聯想:要有圖形的概念,注意將抽象的圖形聯想到具體的實物形象,又把各種具體的事物用抽象的圖形去概括。
實踐:熟能生巧,肯下功夫,一定能畫出一手好畫。
記憶:多觀察、多聯想、多實踐,還要多記憶,注意平時的積累,胸有成竹,妙筆生花。
歸納:多看、多畫、還要學會歸納,學習方法,尋找出規律,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