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中有哪些時刻讓你覺得中年男人的快樂其實很簡單
盡管現在總是比鬧鍾先醒,可能夠三分鍾入睡,假期還會心念念努力爭取睡個午覺,我覺得這是快樂的事。盡管也開始定期到醫院打卡,可吃喝拉撒不影響,上躥下跳還敢嘗試,我覺得這是快樂的事。中年人並沒有變得清心寡慾,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熬不了夜、喝不了大酒、吃多了吃涼了胃疼、劇烈運動了全身疼、太在意一個人腦袋疼,甚至性能力也明顯退化。慾望少了,就容易滿足,就容易快樂。聽說有些中年人有種養生局,就是去夜總會、KTV找小姐喝酒唱歌。大家逢場作戲,拿了錢的姑娘言不由衷的稱贊和敷衍應付的貼近,讓一個個發量堪憂、大腹便便的老男人十分受用。
從前犧牲快樂去賺錢,現在拿錢買快樂。年輕的時候不懂事,以為努力能改變一切,然後一次次碰壁失望,哪有快樂。被生活教育過的中年人學會了接受現實,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來了壞消息就無視它,沒理由傷感就快樂。中年人並沒有麻木,只是明白愛帶來的痛苦遠比幸福多。有些人還會在意,有些事還會做,比如身不由己的照顧,甚至能做得更好。只是不再非得要個結果,求個回應。
對男女之事沒了多大渴求就不用惦念誰的身子,柏拉圖式簡單安全。對方沒拒絕,就是快樂的事。中年人的世界,父輩、配偶、子女的比重大過自己,不會去思考人生,身邊的人沒啥事、不鬧事就是快樂的事。生活從不一帆風順,人際關系復雜多變,更有天災人禍不期而遇。吃飽喝足睡個好覺,也許還能做個好夢,睜開眼看到初升的太陽是快樂的事。
Ⅱ 以前的愉快感很簡單,為什麼現在變得如此復雜
因為現在有太多可以供我們選擇的東西了,以至於我們都沒有簡單的愉快感。
我們可以回望一下過去的生活,以前的生活沒有互聯網,也沒有4G技術,那個時候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非常簡單。如果兩個人想要進行交流的話,很多人需要通過書信或見面的形式來交流。雖然這種形式看起來非常麻煩,但會顯著提升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人是社會動物,當我們的社交行為變得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也會變得越來越快樂。
一、以前的愉快感確實非常簡單。
我們拿小朋友來舉例,小朋友有很多可供選擇的玩具,同時也可以玩各種手機游戲。但對於以前的小朋友來講,以前的小朋友甚至連一個電視節目都看不到。即便如此,我們依然發現以前的小朋友要比現在的小朋友快樂得多。雖然那個時候的物質比較匱乏,但那個時候的精神生活非常充沛。
Ⅲ 為什麼有很多男生打游戲就可以很快樂
第一,游戲有固定的流程和目標,生活卻沒有。有一句話是送給恐怖游戲的boss的:「只要你亮血條,玩恐怖游戲的就是你了。」游戲里總是有明確的目標。
我知道這個boss的血量就是這么多,打完就能贏。我知道這關的技巧是什麼,只要我等級夠了,裝備刷到,我一定可以過。我知道只要我按著任務走,就一定能通向結局。
我知道只要我一直送正確的禮物人物的好感度就一定能上升。努力後就必定有自己想要的結果,這種快樂是不言而喻的。
但現實是這樣嗎?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給喜歡的人發的消息會不會引起反感。你不知道自己現在學的這些知識以後會不會有用。你不知道努力工作到底能不能升職。你不知道怎樣創業才一定能成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花一整天通關一個魂系boss,也不願意去交往戀愛。只要我好好練習一天,就一定能過關。而我去跟人交往,不一定有結果,還可能讓自己生氣。
第二,游戲是一個人最不用在意他人感受,可以完全釋放本性的地方。在生活中完全不顧他人感受的人是很可怕的。而以游戲為樂的人恰恰就是太在意他人感受了。
因為不想他人討厭自己,但又對壓抑自己本性感到厭煩,只有在游戲里才得以釋放。都說一些游戲傳播暴力。
過於暴力確實不妥,但有些時候游戲里的一些暴力元素是人們用以發泄的途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暴力傾向的,不必否認,這是人類從黑暗森林裡走出來的必要天性。這些暴力傾向總得有個地方發泄,而發泄在游戲中是損失最低的一種方法。
Ⅳ 小時候快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哎,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因為小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慾望,一點點小事兒被滿足了,就可以讓自己高興半天。比如,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吃到了自己喜歡的零食。小時候與人相處的模式也是簡單的,跟朋友之間都是真心誠意的,所以跟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都是快樂的。
長大後,慾望多了很難被滿足,人與人之前的相處也要費心去維系,好像長大了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復雜了,所以,長大後如果可以簡單的過日子那就是快樂的。
Ⅳ 為什麼小時候的快樂能這么簡單
小的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後笑著笑著就哭了。
小的時候總是想快點長大,長大了就不用寫作業了,我在放學的路上拿著不及格的考卷,擔心回家會不會挨一頓暴揍,同桌總是和我吵架老師也不管,還經常錘我的頭,錘得我眼冒金星。。。。。
想讓時光倒流,去嘗一嘗學校門口那個辣條的滋味,買上一大箱吃個夠。去看一看曾經錘我頭的那個女生,告訴她我不再揪她的辮子。
Ⅵ 偷窺7000人購物車,為何年輕人都喜歡花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
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由於收入不能夠滿足消費的需求,因此很多人就開始用明天的錢買今天的快樂。這樣做在歐美地區也比較正常,但是考慮到目前大多數年輕人的收入,以及他們的消費觀這樣的行為其實不可取。
由於科技和社會的高度發展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物質以及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說前些年就有年輕人為了蘋果手機而選擇賣腎。雖然就以現在觀點來看這樣的年輕人實在是太愚蠢了,但是在當前像這些追求時髦而不顧實際的年輕人恐怕人數也並不少吧。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由儉入奢宜,由奢入儉難」,當前的年輕人有很多人為了追求時髦和時尚,卻沒有當年老一輩勤儉節約的作風,尤其是在心態上是相當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