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航天夢少年志手抄報簡單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航天夢少年志手抄報簡單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2 09:00:28

⑴ 中國航天手抄報的資料!!!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傳遍全世界,中國從此邁入了探索太空的時代。
1975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衛星在軌運行3天後,按預定計劃順利回收,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返回式衛星遙感所獲得的遙感信息,在國土普查、資源勘測、地形繪制、災害預報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標志中國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氫氧發動機以及在失重條件下兩次點火的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研製和發射同步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宣布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承擔國際搭載和衛星發射業務,從此中國航天步入國際市場。自1990年4月7日發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之後,至2000年,中國共將26顆外國衛星成功發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長征四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風雲一號是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在氣象觀測,海洋捕撈,農業估產,中長期天氣預報和氣象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8月14日,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美國休斯公司研製的澳大利亞「澳賽特BI」通信衛星。長二捆運載火箭在大推力發動機、大型衛星整流罩、火箭捆綁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國航天已具備發射各種大載荷商用衛星的能力。
1997年5月12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中國大容量通信衛星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菲律賓馬部海通信衛星。長征三號乙採用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使其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5噸,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中國和巴西合作研製的資源一號衛星,其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也開創發展了中國在航天高科技領域成功合作的典範。
1999年11月20日,新型長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號試驗飛船,11月21日飛船順利回收,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2號試驗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完成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任務後,於1月16日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准確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3號試驗飛船,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4月1日准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
2002年12月30日,中國成功發射「神舟」4號飛船。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國成功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十四圈,歷時二十一小時二十三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作任務後,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運行七十六圈,歷時四天十九小時三十三分,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並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是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2008年4月25日23時35分,中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7號發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著陸場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航天活動呈現蓬勃發展的新態勢。主要航天國家相繼制定或調整航天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航天事業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動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影響進一步增強。
中國航天事業始於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過五十年光輝歷程。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獨立自主地發展航天事業,在若乾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一貫主張外層空間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各種活動,積極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不斷為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已確立了在本世紀前二十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戰略目標,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更高要求。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國家戰略目標,加強自主創新,努力推進航天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自2000年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又取得長足進展。為增進世人對過去五年及今後一段時期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了解,這里就有關情況作些介紹和說明。
一、發展宗旨與原則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層空間,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原則是:
——堅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滿足國家需求,體現國家意志。中國將發展航天事業作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項強國興邦的戰略舉措,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航天事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堅持獨立自主、自主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航天事業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創新中不斷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航天事業發展的戰略基點。根據國情和需求,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有限目標,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航天科技對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與支撐作用。加強戰略籌劃,統籌規劃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的發展。以航天科技進步為先導,帶動高技術和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保護空間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
——堅持對外開放,積極開展空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支持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各項活動,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基礎上,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空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二、過去五年的進展
2001年至2005年,中國航天事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製和試驗基地,進一步完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航天科技基礎能力顯著提高;空間技術整體水平明顯提升,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載人航天取得歷史性的突破,月球探測工程全面啟動;空間應用體系初步形成,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應用效益顯著提高;空間科學實驗與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空間技術
1.人造地球衛星。過去五年,自主研製並發射22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四個衛星系列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六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和「北斗」導航定位衛星系列。此外,海洋衛星系列即將形成,構建「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計劃正在加緊實施。一批新型高性能衛星有效載荷研製成功。各種應用衛星初步投入業務運行,其中「風雲一號」和「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國際業務氣象衛星系列。地球靜止軌道大型衛星公用平台的各項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大容量通信廣播衛星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微小衛星研製及應用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⑵ 中國空間站的手抄報寫什麼內容呢

神舟十號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發射神舟十號的火箭型號與神九的相同,不過會在火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進一步改進,確保航天員安全。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成功發射。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

⑶ 我的航天夢手抄報內容

2013年6月11日17點38分神舟十號一飛沖天,肩負著中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的重大任務,代表著中國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太空夢。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飛船將於搭載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飛向太空。
神十將首次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學講座科普教育活動,這將是此次任務的一大亮點。專家介紹,科普教育是航天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載人航天這個平台向中小學生揭示太空微重力條件下的特殊現象和規律,能夠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熱情,也可以為未來充分利用空間站資源進行科普活動積累經驗。實際上,這也是世界各國太空活動的重要內容。此外,看似簡單的太空授課需要天地通信鏈路的支持,也對3名航天員之間的協同配合提出了挑戰。
失重條件下物體如何運動?液體在太空中是什麼狀態?此次神十飛行任務中,全國的觀眾都能通過來自太空的實況直播,觀看這些現象。
神舟十號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這將成為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一大亮點。
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中國利用載人航天活動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希望通過開展此類科普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女航天員王亞平是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對於授課內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
過此次活動,使得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給個好評啊!

⑷ 中華飛天夢手抄報

手抄報不一定非要關於什麼的題材的。其實非常簡單,你們發的報紙上就是最好的內容
1花邊 用綠色彩筆花 波浪線 圈起來 然後弄點葉子 花 這樣的花邊佔地方 又好看
2字體 一定要用黑色水筆或者黑色鋼筆 其他顏色出不來效果
3名字 你們的手抄報不知道是不是固定的報名,一定要起個響亮一點的。我小時候有個期刊叫《聰明泉》每次直接把那三個大字印在手抄報上。下邊放白紙,把雜志封面放上去,用圓珠筆在期刊上使勁的描一下,然後拿開,用紅彩筆填塗。
4兩開的手抄報,報縫實在不想寫了直接寫幾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刻苦學習報效祖國」之類的
5字體和文字要得體,一個文章一個圖。圖片不要自己畫,很難看的。下邊放白紙,把你要參照的圖片放上去,用圓珠筆在原版使勁的描一下,然後拿開,用彩筆填塗。
6內容
飛天:
楊利偉的故事,找他上天的一些報道和故事,能抄好多。
我國的航天歷史:第一顆人造衛星等等 網路一下能找到好多。
我國的先進的飛天科學技術,網路一下 這樣的科普文章也有很多

好文章:不是記敘文能抄很長那種,費盡內容也不好,找那種很短小,文採好的三四百字的那種。
詩歌:佔地方,寫的字最少,最好用的。
小故事:名人的成長故事,比如達芬奇畫雞蛋,王羲之怎麼練字的之類的。
腦筋急轉彎:佔地方,答案還能佔用一個地方
笑話:寫幾個可以用彩筆圈起來,也很佔地方
英語短語句子,名人名言等等。。

⑸ 我要做一期關於航天的手抄報

王亞南睡三腳床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17:21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毛主席怎樣讀書?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17:18

特殊愛好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帶一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復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畫。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所藏的書中,許多是朱墨紛呈,批語、圈點、勾畫滿書,直線、曲線、雙直線、三直線、雙圈、三圈、三角、叉等符號比比皆是。

無所不讀

毛主席的讀書興趣很廣泛,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軍事等社會科學以至一些自然科學書籍無所不讀。

在他閱讀過的書籍中,歷史方面的書籍是比較多。中外各種歷史書籍,特別是中國歷代史書,毛主席都非常愛讀。從《二十四史》、《資治通鑒》、歷朝紀事本末,直到各種野史、稗史、歷史演義等他都廣泛涉獵。他歷來提倡「古為今用」,非常重視歷史經驗。他在他的著作、講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歷史典故來生動地闡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藉助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和對待今天的革命事業。

毛主席對中國文學方面的書籍也讀得很多。他是一個真正博覽群書

魯迅嚼辣椒驅寒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17:21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拾貝殼的孩子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17:14

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一向反對死讀書,濫讀書。

當時社會上有些人,學了一門知識趕學另一門知識,沒一刻停息,只花時間去學別人的思想,卻沒時間鍛煉自己的思想。結果,知識是學了些,智力卻很少增長。

盧梭對此很看不慣,就在他著的《愛彌爾》一書中說,這種人「就好比在海灘上拾貝殼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貝殼,可是看到其他的貝殼時,他又想去拾,結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貝殼不知道選哪一個好的時候,只好通通扔掉,空著手回去。」

是當國王還是讀書?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1日 17:13

著名歷史學家麥考萊曾給一個小女孩寫信說,如果有人要我當最偉大的國王,一輩子住在宮殿里,有花園、佳餚、美酒、大馬車、華麗的衣服和成百的僕人,條件是不允許我讀書,那麼我決不當國王。

我寧願做一個窮人,住在藏書很多的閣樓里,也不願當一個不能讀書的國王。

⑹ 我的夢中國夢航天夢為題的手抄報怎麼畫

http://image..com/search/index?tn=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k&word=%CE%D2%B5%C4%C3%CE%D6%D0%B9%FA%C3%CE%BA%BD%CC%EC%C3%CE%CE%AA%CC%E2%B5%C4%CA%D6%B3%AD%B1%A8%D4%F5%C3%B4%BB%AD&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⑺ 航天夢想主題的手抄報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目光也越發長遠,從地球逐漸投向了宇宙。群星璀璨的宇宙空間有無數未知的秘密,它充滿著危險,也充滿著誘惑。比如說美國宇航員加加林,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前往太空的人,卻在空中遭遇爆炸壯烈犧牲;一個國家在飛船中只為節約空間取消了逃命用的彈射座椅,致使爆炸中原本可以逃脫的人只能無奈等死……這些航空途中的意外不勝枚舉,各國政府還是樂此不疲,這是人類的探索精神啊!

中國古代的唐朝繁榮昌盛,名揚海外,是因為君主的治理;被侵略者摧殘得體無完膚的中國,在短短數十年間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之一,是靠科技;而在未來,我們要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航空事業將是重要的准則!在我的記憶里,祖國的航空事業進步很快:1960年,中國人自行設計製造的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將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預定軌道;1975年,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2011年九月,「天宮一號」的發射仍是記憶猶新。但最激動人心的,莫過於載人火箭了!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這些名字是那麼耳熟能詳,他們是我們中國人的自豪啊!

我也想當一名宇航員,可是宇航員豈是那麼容易當的?人在太空里,長期處於失重狀態,並且要穿著十分厚重的太空服。在太空中吃飯也是一件麻煩事,到嘴的東西不翼而飛了。那就更不用說洗澡、睡覺了。如果普通人去太空,肯定被搞得暈頭轉向,還怎麼談得上出太空艙呢?不過去太空的困難重重更加堅定了我要當宇航員的信念。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登上太空會越來越容易,說不定,到了2022年人類將在各個星球上安家立業呢!

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爭取投身到航天事業當中,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一份貢獻,說不定的有一天你將看到我坐著自己研製出來的航天飛船在各個星球間穿梭,那時你千萬不要驚訝哦!

⑻ 航天夢的手抄報內容

我的航天夢的手抄報

中國夢我的夢,我小時候的願望就是想做一名航天員,小時候楊利偉叔叔登上月球的消息震驚全國,那時候的我就已經將他奉為我的偶像,長大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成功登陸了月球,我對航天員這一職業充滿著敬畏和嚮往,我想要的成為一名航天員,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的手抄報吧:

航天夢是全體中華的夢想,也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神十的成功無疑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大壯舉,是中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體現。你在傾聽我在傾聽一個聲音在歷史穿行你在追尋我在追尋一個夙願讓民族振奮這就是你的夢這就是我的夢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中國夢啊文明夢中國夢啊和諧夢中國夢啊文明夢中國夢啊和諧夢沿著夢的方向觸摸幸福我們走向新的征程你在傾聽我在傾聽一個聲音在歷史穿行你在追尋我在追尋一個夙願讓民族振奮這就是你的夢這就是我的夢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夢,我的夢,作為國家的一名少先隊員,我對國家的充滿著孺慕之情,我愛這個國家,老師讓我們坐一期愛國手抄報,我想到了坐一期中國夢我的航天夢的手抄報,花邊用了很多漂亮的花朵點綴,也畫了一個太空梭,還有我一身航天服的帥氣模樣,我一定能成為班級里的手抄報中最好的一個。加油!

⑼ 中國夢,少年志的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