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紅色記憶的簡單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紅色記憶的簡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5 14:13:22

㈠ 紅色記憶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紅色記憶手抄報應該寫與革命先賢志士相關的堅毅不屈、偉大質朴的生平事跡。

曾幾何時,茫茫的沼澤地上,迸發紅軍義無反顧向前沖的精神;曾幾何時,冰天雪地的夾金山上,駐扎著紅軍的營地;曾幾何時,出現紅軍在槍林彈雨中飛奔的身影......紅軍經歷了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終於盼來了渴望中的勝利。

江姐回鄉下為游擊隊送葯,她看犧牲者的名單,發現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突然失去親人的感覺一定難以承受。但堅強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負擔著黨託付的任務,沒有權利在這里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她的腳步,不斷踏進泥濘,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漿,濺滿了鞋襪,她卻一點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著滿懷悲憤,要把永世難忘的痛苦,深深地埋進心底。

漸漸地,向前凝視的目光,終於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淚水。她深藏在心頭的仇恨,比淚水更多,比痛苦更深!竹簽子釘進每一根指尖,血水飛濺,我們敬愛的江姐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劇烈的疼痛……

是她,一個女共產黨員,平靜地在敵人面前宣布:勝利永遠是屬於我們的!這就是革命時代堅強的女子,這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這就是紅軍堅強不屈的良好品德。

㈡ 紅色記憶手抄報怎麼做急急急!

值此建黨八十九周年來臨之際,謹以此文獻給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八十九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中華民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才能強盛,人民才能富裕,民族才能振興......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九周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時間定格於八十九年前那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八十九年前,華夏大地千瘡百孔,貧窮落後;八十九年前,整個國家常年戰亂,四分五裂;八十九年前,整個民族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在列強和異族的侵略盤剝下失去了奪目的光芒!一部屈辱的近代史成為我們炎黃子孫永遠無法揮去的痛,永遠無法撫慰的傷!

1921年7月1日,是一條中國歷史發展變遷劃時代的分界線。因為,就在這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二十八年艱苦的革命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建國後,她作為執政黨,義無反顧地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領土完整,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初步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古老的大地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古老的民族在沉睡了多年後漸漸蘇醒。在時間的長河中,有太多的災難與輝煌並行,有太多的辛酸與甜美同在。但是,我卻無法一一進行列舉細化,我只能截取近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片斷:近三十年來,我黨果斷地停止以「階級斗爭」為中心,於1978年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進而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心上來;擺脫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風暴侵襲;抗擊了1998年百年一遇的洪水;戰勝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非典」,安定了民心;成功舉辦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領導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積極應對2008年南方冰凍災害造成的嚴重損失,使國民經濟繼續高速穩定發展;頂住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

這些,僅僅是我黨創造崢嶸歷史的小小縮影而已。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一切,便沒有中國人民的一切,更沒有這個古老文明國度的一切!

中國共產黨,這個光榮而神聖的組織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幼稚到成熟,不斷發展壯大著。黨的光輝歷史,是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後繼、英勇奮斗的歷史,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一切困難的歷史。

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她的肩上便承擔起了一份關乎中華民族命運的責任!從開辟農村包圍城市,到武裝奪取政權;從高舉團結抗日的旗幟,到贏得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第一次徹底勝利;從埋葬蔣家王朝,到奪取全國勝利,建立嶄新的新政權;從確立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到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哪個血性中國人不會驕傲自豪?哪個血性的中國公民不會自信滿滿?

八十九年後的今天,改革開放,國富民強,綜合國力蒸蒸日上、步步攀升,國家綜合實力在世界排名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弱國無外交的帽子早已經沒了蹤影,如今站在世人面前的不再是東亞病夫,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是一隻正在覺醒的東方雄獅!

歷史是昨天對今天的囑咐,是過去對未來的昭示。從中國共產黨誕生至今,她已經走過了八十九年的光輝歷程。八十九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中華民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中國共產黨是在舊中國災難深重,無數仁人志士、無數政黨經過苦苦求索都沒有找到救國道路的情況下,走上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舞台上的。八十九年的歷史滄桑中,八十九年的風雨歷程中,中國共產黨為著民族解放、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民族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在中國共產黨八十九年的奮斗中,她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為我們留下了機器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人民軍隊中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我們在學習了黨的光輝歷史後,就要以史為鑒,銘記歷史經驗,堅定政治信念,並努力用這些經驗去觀察思考問題,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為圓滿完成黨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名字,光輝的發展歷程,您是我們心中永不褪色的光芒,您的溫暖將哺育億萬華夏兒女茁壯成長,您的號召將繼續引領億萬華夏兒女一往無前!

㈢ 以紅色為主題六十年代的飯店裝修的圖片

建議您去公裝之家網站上看看,上面有不少案例,其中有一個餐廳還挺符合您的要求的

以紅色記憶為主題的餐廳設計—爺爺的草帽

設計師:徐旭俊

設計風格:其他風格..

項目面積:500-1000平米

工程造價:50-100萬

項目地址:浙江慈溪

設計說明: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關於紅色的記憶,你心中的紅色記憶是什麼?是毛主席畫像、畫報還是軍綠色的背包,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的標志。餐廳設計以紅色記憶為主題,藉助水泥,鵝卵石、老木椅、舊報紙等材料來烘托氣氛,還原當年的場景,讓人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餐廳面積為6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沒有統一的設計風格,在如今時尚潮流泛濫的市場經濟下,這種題材的餐廳設計並不多見,這也使其在眾多餐廳中脫穎而出。

㈣ 桐村鎮的紅色記憶

在桐村鎮王畈村有一座老屋,上面寫著「紅十軍團徐家村戰斗遺址陳列室」。走進陳列室,就如走進了歷史,走進了戰火紛飛的年代,牆壁上掛著方誌敏、粟裕等人的照片及與徐家村戰斗有關的圖文資料,還有一件件從民間收集而來的戰斗遺物。其中有一盞馬燈引起了大家的圍觀,馬燈上方其中有一行字母:NEWYORKUSA(美國紐約)。
1935年1月13日,方誌敏、粟裕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紅十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抵徐家村後嶺上,遭到敵浙江保安第二縱隊第五團的圍堵。由於敵軍火力密集,後面高山密林又不易攀登,雖然突擊隊幾番突圍,多次與敵展開肉博戰,但都未能成功。戰斗一直持續到天黑。抗日先遣隊主力撤離戰場後,爬菜刀崗沿著山岡小徑向王山村方向轉移,後向江西蘇區進發,留下19師(即老十軍)作掩護。
1月15日晚,夜深人靜,小雨夾著雪花不停地下著,一渾身透濕、頭戴笠帽的青年人手拎一隻熄了火的馬燈敲開了蘇乃皋的門,打著哆嗦說:「大叔,借個宿行不?」蘇乃皋馬上答應:「進來吧。」青年進門後,蘇乃皋老人喚醒了老伴,給這位青年張羅吃的。吃完飯後,老人找來一件破棉衣、一件破粗布衫、一條便褲子讓青年換上,老伴則幫年青人烘濕衣服。
第二天清晨,小年輕吃了玉米糊,換上還沒有干透的衣服對蘇乃皋老人說:「大叔,我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給您,要不,這馬燈留給您們作個紀念吧?」年青人把心愛的馬燈遞給老人就匆匆地走了。
原來這個年青人就是在戰斗中失散的紅軍戰士,手上這盞馬燈從瑞金一直跟隨部隊北上抗日而日夜行軍作戰。時間一晃,78年過去了,這盞馬燈在蘇家傳到了蘇乃皋的孫子蘇良法手上,蘇良法老人把這盞馬燈捐獻了出來。 走出陳列室,王畈村黨支部書記蘇東旭指著陳列室後面的一座山告訴筆者,這座山的山頂至今還保留著戰斗時留下的戰壕和一座紅軍墓。我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小泥道而上,滿目蒼翠,竹香綿綿,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然而,由於山勢的陡峭及體力的逐漸消耗,我們一行人顯得越來越疲勞,早已滿頭大汗,衣服也濕透了。
大約爬了40分鍾,蘇支書指著一綠地:「這就是戰壕,國民黨保安團構築的。」筆者望著綠樹蒿草搖著頭,茫然若失,真的看不出。不知啥時候,山上又多了幾位義務導游:「這,確實有戰壕,原來溝壕很深,成圓形。我們小時候,在這捉迷藏。年代太久遠了,加上墾荒種樹,挖得不成樣子了。」為了弄個水落石出,在我們示意下,兩個熱心村民用柴刀斫開了一個口子。不久,一條壕池躍入眼簾,真的是戰壕遺址。
在戰壕邊上,筆者又看到了一座紅軍墓。蘇東旭說,在徐家村戰役中,抗日先遣隊主力撤離戰場後,留下作掩護的19師由於敵我雙方兵力懸殊及將士們連續戰斗2天2夜過於疲勞,加之又飢又餓,19師在徐家村戰斗中犧牲了7人。15日,徐家村村民陳春燈、陳緒芬、陳孝輝、陳緒委等人,上山將紅軍戰士屍體好好掩埋,並立紅軍墓3座。1952年,徐家村村委會為紅軍墓立了碑,歷年均有村民上山掃墓。
2010年3月28日上午,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粟裕將軍的女兒粟惠寧等人來到桐村鎮王畈村、徐家村、江西馬嶺底等地,尋訪革命先輩足跡,緬懷先輩,祭奠英靈。 桐村鎮不僅是軍事要地,也是蘇區的紅色貿易路線的重要商埠之一。
據史料記載,自1930年11月至1934年年底,國民黨先後在王畈村駐守基幹隊和獨立旅,建立了3個炮台、調堡,挖戰壕3000米,扎木城(松木加鐵絲網構成)約3500米,並設立2個哨卡,日夜有哨兵盤查來往行人,使蘇區食鹽、布匹、西葯、文具等物資供應一度處於十分困難境地。紅軍中的傷病員,亦由於嚴重缺乏食鹽和葯品,治療上發生了很大的困難,何應欽在給魯滌平的電報中,洋洋得意地說: 「尤以傷兵缺乏醫葯治療,最為傷慘。」
於是,馬嶺底根據地幹部王金芽到徐家村開展地下黨組織工作,設立大橋區委,徐家村陳春燈、王畈的林升道、蘇乃皋、蘇天棋、蘇仁畔、蘇仁甘、蘇乃唇、林大某等人先後秘密加入組織,為根據地提供情報,想方設法運送緊缺物資。
其中蘇仁甘的葯箱最值得一提。坐在陳列館邊上曬太陽的老村民告訴筆者:蘇仁甘是一位醫生,家境也很富裕,家開設油坊。蘇仁甘利用其身份的便利和隨身背著的藤條葯箱,將中草葯或醫葯書籍、針灸工具等放在醫葯箱的上層,將食鹽和小件物資(如手電筒、電池等)放在底層,過關時,哨兵認識他是醫生,有時哨兵不檢查,讓其過關。有時要打開葯箱例行檢查,簡單地看下也就完事。有一次,馬嶺底一大戶人家請蘇仁甘看病,為表示誠意特放來轎子,他利用這一機會,在轎子底座隱藏了一批急需物資,並順利地通過關口。盡管烽火硝煙已散去,但紅軍的故事傳了下來,一代傳給一代。在桐村,你隨便走進哪一家,都能給你講上一二個紅軍的故事,說上一二段紅軍的動人事跡。

㈤ 紅色記憶的內容簡介

老一輩女新聞工作者沈容,出身官宦世家,在戰亂年代接受進步思想的洗禮,15歲即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黨的地下活動。國共談判期間,從重慶《新華日報》調北平軍調部任翻譯,隨後成為晉冀魯豫劉鄧大軍第一個前線女記者,並親身感受了在中央決策中樞西柏坡的崢嶸歲月。建國後,她轉到電影和文藝崗位工作。十年浩劫里飽嘗骨肉分離的苦楚,返回工作崗位後在釣魚台重拾為人民工作的暢快歡慰。
本書由回憶性散文集成,記錄了她從走出家庭投身革命到改革開放後離休的經歷片斷,又以紅岩村、西柏坡、釣魚台三地的生活和斗爭為主,分別表現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反右、「文革」等時期的風雲變幻和我黨我軍高層人物的活動軌跡。書中所述作者與周恩來、鄧小平、劉伯承、葉劍英、李克農等領導人和諸多文化界名士的交往和趣聞,成為最富人情味的篇章。

㈥ 以留住紅色記憶尋訪紅色足跡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

㈦ 有關「紅色記憶」的詩有哪些

有關「紅色記憶」的詩有

1、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譯文:戰旗在山下搖盪,戰鼓及軍號聲響徹山頭,任憑敵軍團團圍困,我依然巋然不可撼動。整飭的防禦工事已嚴陣以待,所以更加團結一心如築成的堡壘。黃洋界上紅軍炮火轟鳴,快馬報之敵軍在漸濃的夜色中逃去。

2、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5、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譯文:革命的暴風雨震盪著蔣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直攻蔣軍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根據地—南京城。以雄奇險峻而著稱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時候都美麗。這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可學那割據長江南岸,建立割據勢力的霸王項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㈧ 紅色記憶二年級下冊200字作文圖片圖片

篇一:龜兔二輪賽
兔子不再學上次那樣驕傲了,而烏龜呢,啊!他慢悠悠地開著自己新買的小汽車,跟兔子的速度比,分不出上下。
「開始!」裁判員大叫一聲。兔子使出全身的力氣跑。不過,烏龜悠閑地開著小汽車,還聽歌呢!兔子再快一點就追上汽車了。但是,汽車忽慢忽快,那是因為小烏龜聽的入迷了,竟按歌的節奏來開車了。過了一會兒,烏龜和兔子同時到了終點,沒辦法,只好一起回到起點,誰先到誰贏。這次,烏龜開著車子直沖,把兔子撞倒好幾次。但是,快到終點時,汽車突然沒油了,兔子抓緊這一瞬間沖到了終點。
兔子高興極了,終於為家族爭光了。
篇二:可愛的洋洋

㈨ 紅色記憶手抄報要簡單的

紅色記憶手抄報要簡單的

㈩ 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作文300字左右要自已編的

寫作思路: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今天,我們107班陽光松樹中隊組織同學們前往譚家橋紅色紀念館參觀學習,重溫紅色記憶,傳承愛國精神。

我們在粟裕爺爺的墓碑前,懷著激動的心情,重新許下鄭重而庄嚴的入隊誓言,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然後我們致敬並敬獻小黃花,希望粟裕爺爺在天堂過得快樂!

粟裕爺爺是常勝將軍、戰神,但是他對在譚家橋之戰的失敗是遺憾的,所以他逝世後有一半的骨灰留在了這,他要跟這里戰死的士兵們長眠於此。

隨後還參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我們仔細聆聽館長的講解,當我看著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一個個歷史故事,還有那戰爭所留下來的作戰工具時,我感受到革命先烈在長期的革命斗爭過程中堅定的理想信念。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那些革命烈士有了更崇高的敬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用他們的血肉換來的,所以我們要不忘初心,發揚並傳承這種愛國精神,少年強則中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