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2塊方塊擺出的圖形
A,長寬高分別是12,1,1,
所以表面積是:(12×1+12×1+1×1)×2
=25×2
=50
B,長寬高分別是6,2,1,
所以表面積是:(6×2+6×1+2×1)×2
=20×2
=40
C,長寬高分別是:4,3,1,
所以表面積是:(4×3+4×1+3×1)×2
=19×2
=38;
D,長寬高分別是:3,2,2,
所以表面積是:(3×2+3×2+2×2)×2
=16×2
=32.
答:表面積最大的是A.
故答案為:A.
『貳』 怎麼畫小學數學中的方格圖
「數學工具」是學生數學活動的重要媒介,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空間,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獲得數學學習的方法。《新課程標准》指出「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方格紙作為一種直觀又簡易的數學工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不少的妙用
一.創造性使有方格圖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新課程標准》把「空間觀念」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初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提供建立空間觀念的時機和空間。縱觀整套小學數學教材,發現在與圖形相關的學習內容中,大量地使用了方格(每個小格為正方形)圖。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深感用好方格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下面談談自己在《平移和旋轉》一課的教學中如何使用方格圖。
這節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能判斷一個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了多少格,同時能畫出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幾格後的圖形。這是教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學生數平移格子時,我首先著重強調了「對應點」這一概念,並鼓勵學生運用這一知識解決問題。然後利用教具把平移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仔細地觀察,了解平移了多少格。對一部分不能正確判斷出來的學生,我讓他們自己在方格紙上進行操作,這樣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就能正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了多少格。在教學畫平移後的圖形時,我先指導學生選擇幾個能決定圖形形狀和大小的點,然後指導學生按要求把選擇的點向規定的方向平移規定的格數,再把平移後的點按原圖的樣子用線連起來。
由此可見,教材中的每幅方格圖都承載著提升學生空間觀念的點滴作用。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好時機,教師要有意識地深入理解教材的每個設計意圖,並用好這些素材。同時,教師還要努力去創造性地使用素材,為學生的空間觀念乃至各方面數學能力的積累創造良好的條件,真正地使數學教學為學生數學素養的積累服務。
二.有效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方格圖
在教學實踐中用好方格圖,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教師應在教學中怎樣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方格圖?
在教學《位置》單元中,引用學生熟悉的座位排序,明確地引入「數對」。用一對有序數來表示一個點在平面中的位置。並藉助大量方格圖幫助學生感受數對與位置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以及數對中兩個數的不同含義。這些不僅僅會成為學生提升空間觀念的素材,也會為今後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做好充分的孕伏。單元明確地引入「數對」。用一對有序數來表示一個點在平面中的位置。並藉助大量方格圖幫助學生感受數對與位置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以及數對中兩個數的不同含義。為學生提升空間觀念,也會為今後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做好充分的孕伏。
三、用方格圖來展示平面圖。
用方格圖來展示平面圖是從學生的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符合學生的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認知規律。如五年級上冊講「圖形的面積」時,用方格紙來畫圖講「比較圖形的大小」,數格子的方法學生一下子就學會了;講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可以用方格紙來驗證對圖形面積的猜測;為了加深對這些平面圖形的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指定面積大小的圖形;六年級「圓」這一單元,教師亦可藉助方格紙來引導學生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實踐證明,數學工具的確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材料。教師如果發現了它的價值,能夠充分地用好它,一定能夠對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方格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材料。對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甚至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叄』 求我的世界方塊圖片,就像這種的
『肆』 初學者怎樣拼魔方
一般使用層先法拼魔方,具體方法操作如下:
第一階段:對頂層十字,還原頂層棱塊。
解法技巧:
首先你要定魔方的中心,在6種顏色中選出一種你所喜愛的顏色,然後,給那個有此種顏色的中心方塊的平面上4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緣。目的是要給屬於頂平面的4個邊緣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這4 個頂面邊緣方塊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
給選出的頂平面上的4 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角。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經安放好的頂面邊緣方塊的同時,給4 個應屬於頂面上邊角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在這一系列轉動中,頂面邊緣方塊將被暫時移動,但都會適當還原的。
『伍』 用ps怎樣才能把圖片做成這樣方格圖。
步驟挺簡單,就是操作有點麻煩,1,把所有圖片剪裁壓縮什麼的弄到你要的大小
2,新建個文檔,拉標尺,把上面處理好的圖片放進去
3,在上面新建一個圖層,用單行和單列選框,填充,
把線填出來,或者直接按住shift用畫筆畫
(PS:用畫筆畫的精度不高)
還可以在你調整圖片的時候直接改變畫布大小,
把白線留出來。
方法很多,這是其中的一點,反正你覺得怎麼方便怎麼做吧!!!
『陸』 用PS怎麼畫方框,要非常快速簡單,就像QQ截圖里那樣的,急!在線等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 PS中並沒有你說的那麼快捷的方法
二 我建議你用CDR或者AI做 這兩個軟體有直接拉出的
只需要要調整一下線的粗細和顏色 就行了 非常快
個人建議 僅供參考 希望對你有用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柒』 如何用19個方塊拼成一個心形
把每一行的方形數量按照比例減少就可以了!具體如圖所示:
『捌』 我要方塊的圖片,要很多哦。
還有
『玖』 5×5的格子圖
依據方格圖的特點,假定每個方格的面積為1,則畫出的圖形應佔9個格子,關鍵是如何圍這9個格子,使其周長等於20,則如下圖所畫即可.
解答:解:所化圖形如圖所示,面積都為9,周長都是20;
點評:此種類型的題目不能利用常規的圖形考慮,主要看這九個格子如何擺放,才能使周長等於20
奇點與偶點比例問題:
圖中奇點為13個點,偶點為11個點,奇點 比 偶點 多出 2 個點.
二十五個方格一線相連通圖的話,必然有個相交點或者是交叉點的存在才能實現通圖
訓練起來也很簡單,准備一些不同數字順序的5乘5的方格,讓孩子從1-25進行按順序大聲指讀,指讀用的時間越短,專注力越好。
經常這么鍛煉,不僅鍛煉專注力,還能夠訓練孩子的追視能力,神經末梢會更靈敏,視覺搜索速度變快,是一目十行能力的基礎。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拿一個計時器,看看做一個5乘5的表格,能用多長時間!
我家孩子每天是在吃過晚飯以後,和他爸爸來一場的大比拼。我作為裁判,准備一個秒錶。我們三人就可以開始了,一次我會拿4張數字順序不同的舒爾特方格讓他們爺倆去比拼。
我開始還想讓老公讓著點兒孩子,結果玩了半個月以後,這孩子成了常勝將軍。這成年人的專注力可不一定比孩子好哪去!上面是我經常給孩子玩的方格,如果你也想給孩子玩,可以把文章收藏,隨時拿出來練一練!如果你家孩子比較大,可以試試下圖7乘7的
『拾』 用小方塊怎麼拼立體的圖案從右邊看是從上面看是問最少需要幾個有沒有技巧
由分析可知:
當3層每一層都是3個的時候,最多就是9個.
答:最少5個,最多 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