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名人圖片唯美簡單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名人圖片唯美簡單

發布時間: 2022-04-20 08:56:48

❶ 誰有埃菲爾鐵塔唯美照片

❷ 名人名言大全 小學圖

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3、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但丁
4、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6、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7、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8、天才免不了有障礙,因為障礙會創造天才。──羅曼.羅蘭

❸ 一千句古風凄美句子

手有劍,手握劍向前走。手中無劍,則忘劍向前。

8、誰的一生為世界花了多少時間,碎了玉曉,吹走了桃樹,誰的一生只為一朵花,卻只繁盛,繁盛卻如煙花。

9、不輕狂怎麼能年輕,不放肆怎麼能說天驕!

10、爐中獸水煙,翠沼澤殘花,一行一行寫相思。

11、15屍首在掌上高如山,在刀下流人的血。

12、我離開了繁華,拋棄了世界,消極的人,逆來順受的國家,只為了陪你漫遊天涯,閑看花開。

感恩父母的寄語 感恩醫生肺炎

  • 人生勵志格言經典語錄 人生格言短句勵志

  • 最難聽的罵人話帶娘的 我越長大,你就越像個孩子

  • 祝福語大全四字成語 自己女兒升學宴祝福語

  • 寫給愛自己的人的句子 寫給自己愛的人一句話

  • 讀書座右銘簡短 名人讀書故事

  • 名言警句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經典名言名句大全

  • 二年級閱讀手抄報大全 莎士比亞說過讀

  • ❹ 名人名句優美

    1.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

    2.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3.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

    4.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李白

    5.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秋瑾

    6.美麗的花雖然會凋謝,可是盛開的時刻值得欣賞。要在美好的時候創造出美好的東西,人生才會充滿意義。——方海權

    7.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魯迅

    8.一棵大樹經過一場雨之後倒了下來,原來是根基短淺。我們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礎,才能堅固不倒。——方海權

    9.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羅蘭

    10.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神童詩》

    1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12.不奮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誇,老來窘隘而已。——鄭板橋

    13.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

    14.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列寧

    15.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16.埋頭苦幹是第一,發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17.如果你頗有天賦,勤勉會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會補之不足。——雷諾茲

    18.一切事無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盡力而為。這樣心無壓力,出來的結果反而會更好。——方海權

    19.勤奮是一條神奇的線,用它可以串起無數知識的珍珠。——鄭板橋

    圖片來源於網路

    ❺ 求杜莎夫人蠟像館(倫敦、紐約) 名人圖片大全

    http://ke..com/view/105279.htm這里有你想要的編輯詞條 杜莎夫人蠟像館 目錄[隱藏]【簡介】 【人物介紹】 【上海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更近距離的接觸】 【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海館首批入住名單】

    [編輯本段]【簡介】For the gamble, it is good.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蠟像館

    ❻ 有誰可以給我奧黛麗·赫本的個人資料最好是有圖片的!

    奧黛麗·赫本生平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在雙親離婚後,她跟隨母親去了倫敦,進入一所芭蕾舞學校學習,畢業後,她成為一名職業模特。作為一名模特,她便顯得很優雅高貴,而且好像她已經找到了最適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製片人讓她在一部歐洲電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擔任一個小角色。當開始對電影感興趣後,她最終決定去美國。
    赫本在美國迅速顯示了她的實力,她先在百老匯出演了音樂劇《Gigi》,1953年在電影《羅馬假日》中扮演安妮公主。這部影片好評如潮,並讓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1954年9月25日,和小她九歲的精神科醫生安德烈·杜提結婚。
    繼1954年《龍鳳配》獲得奧斯卡提名後,1959年的《修女傳》使她獲得了另一項奧斯卡提名。
    1961年,《蒂凡尼的早餐》使她到達了她電影生涯的頂峰,並且又贏得一次奧斯卡提名。
    1964年,赫本亮麗的容貌和風度在1964年的《窈窕淑女》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1967年,《等到天黑》又為她贏得了一次奧斯卡提名。
    1968年12月,和安德烈·杜提離婚,並打算引退,後經歷了幾次不成功的戀愛,對愛情心灰意冷。
    1988至1993年,擔任聯合國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
    1989年,主演最後一部影片《天長地久》。
    1993年1月20日,病逝於瑞士。
    http://www.sg.com.cn/glxw/wh/t20030118_20464.htm

    懷念經典——懷念永遠的奧黛麗·赫本她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

    看了她的眼睛才知道什麼叫做明眸,看了她的造型才知道什麼叫做時尚的經典,看了她才知道什麼叫做優雅。

    她的照片至今依然作為歐米茄手錶的廣告,她的名字代表著一種流派至今仍然在時裝界廣為流傳。

    她就是奧黛麗·赫本,永遠的經典。

    奧黛麗·赫本於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凱薩琳·赫本-魯斯坦(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奧黛麗的父親約翰·維克特·赫本-魯斯坦(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位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1938年間),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1935年),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荷蘭也落入德國納粹的佔領區內,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竄改了母親的身分文件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但,這名字從未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Arnhem後,奧黛麗患上了憂鬱症和營養不良,奧黛麗那瘦削的身材便來源於此。

    戰後,赫本進入倫敦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並開始在一些音樂劇擔任角色。畢業後,她成為一名職業模特。直到1948年一位製片人發現了她,讓她在一部歐洲電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擔任一個小角色。1950年,赫本拍攝了她的處女作-英國影片《天堂的笑聲》。1951年她又在電影《Young Wives' Tale》中為Eve Lester配音。當赫本開始對電影感興趣後,她最終決定去美國好萊塢發展。在美國,她先在百老匯出演了音樂劇《Gigi》。隨後在1953年由威廉·惠勒執導,並與好萊塢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中,赫本獲得了了不起的成功,許多報紙著文誇獎赫本,說「一個新的嘉寶出現了」。赫本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時她還因在百老匯戲劇《翁丹》中的表演榮獲托尼獎。赫本的成功是因為她飾演的「安尼公主」那天真清純、善良典雅、賢良親切的小精靈形象以及她那古典美(俏皮活潑的短發,給人健康的感覺),不象當時風行的性感金發女郎,她使世風轉為自然清新之美。

    1954年9月25日, 赫本與演員梅爾在瑞士結婚。在50年代-60年代末,赫本的片約不斷,主演了多部電影,她高貴善良的形象深入民心。並4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她主演的喜劇片輕松幽默,她的銀幕形象美麗動人,深受觀眾喜愛。《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龍鳳配》等都是電影史上經久不衰的著名影片。1968年,赫本與第一任丈夫離異。1969年1月18日,赫本和著名心理學家安德烈·多蒂舉行了婚禮。婚後奧黛麗決心退出影壇。1976年,赫本復出,拍攝了《羅賓和瑪麗安》、《血統》、《鬨堂大笑》等影片,但赫本的復出並未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均不成功,這使赫本決定從此息影。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中飾演天使一角。1988至1993年間,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88年度奧斯卡人道獎授予了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泰瑞落修女接獲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回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洛桑(Tolochnaz)死於結腸癌。

    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尼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發行了她的的紀念郵票。去世11年後,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榮登女性榜首。《Vogue》雜志發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她的美麗永恆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
    http://www.nzforce.net/dispbbs.asp?BoardID=25&id=265 點擊還有圖片

    懷念奧黛麗·赫本的N個理由

    昨天在網上看到某名為評選20世紀最美麗女性的活動的報道。據說是眾多資深評委,從數千名如雲美女中挑了幾百位,又經過層層篩選,嚴格考察,最終大海淘沙,選出了頂級的前十位。第一位就是奧黛麗·赫本。
    這個結果毫不誇張地說,應該是一種人類審美觀念集成所達到的共識。就算稍有了解赫本的人也好,世界五大洋七大洲,除去極端個別地區,沒有人會不承認她是一個美的化身。純粹,而又真誠。
    那個評選活動的評委意見有這樣幾點,從外表來說,奧黛麗有著像水果般鮮嫩的肌膚,和一對動人明眸。她笑起來的時候非常甜美,就像天使一樣。而更為突出,也更重要的是,她有著獨具的高雅氣質,莊重,而又親切,高貴,而又謙遜,令人傾倒,無人能及。
    我想奧黛麗的這些過人天質,每一個即使看過她一部影片的人也都瞭然於心。不論是哪個角色,都在觀眾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形象和不可超越的地位。而奧黛麗本人卻總是說:我只是偶然進到這個電影的世界裡來的。謙遜得如一片樹葉。
    但奧黛麗的光芒根本未止於此。年初的時候看過一個紀錄片,是奧黛麗在八九十年代作為世界兒童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到各地工作考察的拍攝記錄。看著片中上了年紀的赫本發現她確實老了,皮膚依然白皙,但眼角眉梢已有了明顯的皺紋。她高挑,瘦削,腰板無論何時都挺得筆直。她有時帶著墨鏡,顯出沉穩的高貴。腦後總是盤著個簡單的發髻,穿著素雅的便服和平跟運動鞋,及其平易近人。
    看著片子,我們都生出一種共覺。赫本老的只是年齡,改變的只是外貌,但那都毫無緊要。就像一塊瑞士名表,只是不再簇新,價值依然。赫本渾然天成的氣質就像一團柔和明麗的光,可以照亮溫暖每一個人,而且感染力生生不息。我們覺得她的美從未失去,反而更加光耀,是一種超越了肉體的動容,從她的骨子裡迸發出來,從薄薄的肩臂中擴展開來,從每一條細小的皺紋中盪漾開來。
    作為兒童基金會的形象大使,赫本不斷地奔波於世界上最窮困,最貧瘠的地方。並且總是精神昂揚,笑容可掬,絲毫不露疲態。
    赫本從不像一些女明星,端著架子扭捏作態,出份名義而起。片中的赫本,完全是自覺地作為一個稱職的大使在盡力做著應做的工作,負著應負的責任。她經常摘下墨鏡,露出只淡飾過的面容,一臉隨和,與工作人員一起進出,毫不屈尊降貴,在鏡頭前悠然自得。
    記不大清楚赫本考察過的地方了,但非洲中部最貧瘠落後的地區和中南亞的偏遠山區是一定去過。赫本不怕吃苦,何時都挺著兩個筆直的肩膀,在運送的大堆救援物資麻袋上跳上跳下,一臉調皮。
    她也從沒有對著邋遢骯臟的孩子們擺出沉重憂心的面孔,總是毫不遲疑的伸出雙手,俯下身,孩子們抬起頭,看見的是個平生見過的最親切的笑臉,一把最溫暖的火燭,一個最美麗的天使。
    車隊行駛在平川大漠和荒山峻嶺間,旱季連天黃沙,雨季爛泥污樹,片中沒有記錄途徑的艱險,有的只是赫本在很少有外人到達的目的地與孩子們打成一片的溫馨動人。她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交談,在破爛的黑板上畫出一個大大的心,告訴孩子們最基本也是最高尚的愛的含義,幫助小女孩紮起一個與自己一樣的發髻,肯定並鼓勵她們對美的追求。
    赫本到哪裡,就點燃哪裡,照亮哪裡。除了物資,還帶去無法計數的溫情與感動。很難想像她一個柔弱的女子如何散發出那麼大的能量,彷彿一盞長明的燈,將力量源源不斷地注入到成千上萬的心靈里去。
    有一個片斷,是赫本和考察團一起離開柬埔寨的一個小小的村落。在一條窄窄的山邊小道上,全村的人們自發地為他們送行,排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大人們眼裡含著淚水,孩子們臉上寫滿無限的依戀與不舍。不是假意猩猩的憐憫,不是廉價的同情,更不是戴著以人道主義的面具裝腔作勢。也許在他們看來,赫本就是一個真正的天使降臨,賦予他們力量,賦予他們自信與頑強,賦予孩子們奮發與希望。也許即使很多年過去,他們也仍然清楚地記得那天早上的景象,會把那條路指給人看:看,那就是當年赫本離開的地方。
    於是赫本更加的美麗。那種美麗不是一種單純的美,無數明麗柔和的色彩紛至沓來,你動容其中,無法一一敘說。
    作為電影明星的時候,奧黛麗就完全脫離了美於肉體的束縛。53年曾有一本雜志報道過赫本的三圍,卻立即遭到影迷的指責與不屑。作為一個美麗心靈的載體,赫本的肉體不可能不美,但這種美超越了人們的感官,直接投射到了精神意識上。可以說,赫本從一開始就遠遠凌駕於眾多搔首弄姿的魅惑侗體之上。
    而作為形象大使,赫本更是超越了精神之美,而達到了靈魂之美。我們甘願用最動人的歌聲,最雋永的話語,最絢爛的圖畫,最唯美的詩篇去贊美它。歌頌它,感激它。
    赫本在九十年代初患病的時候,仍然堅持出訪,也依然精神昂然,不露疲態。她在美國電台作報告演講,態度誠懇真摯,話語委婉鏗鏘,儼然一副戰地前沿女戰士的神情,面容果敢剛毅。
    我不知道赫本去世時是怎樣的場景。但可以肯定,悼念的人群肯定像海潮一樣洶涌,而且是從事各行各業的人,遍布世界各地的人。他們哭泣,他們悲痛,因為他們知道,一個真正的天使已然離去。
    至今,人們還看著赫本的經典影片,在那純美無邪的笑容里描畫記憶和憧憬。至今,奧黛麗的照片仍然掛在大街小巷,出現在廣告牌和海報上,人們來去經過,總要會心一笑。
    所以,當今天20世紀的美女桂冠戴在奧黛麗·赫本的頭上時,我們只有嘆服。也只有她,才能真正無愧於這一殊榮。
    她是真正的天使,來人世間傳播美,與愛。她飛過的時候,我們都仰首。聽見她翅膀的拍響,撲拉撲拉,彷彿來自天堂的聖音。
    偉大的女性,偉大的靈魂。
    至此,懷念奧黛麗·赫本的N個理由......
    http://sora3333.blogchina.com/2224202.html

    ❼ 中國哪些名人像芭比娃娃圖片

    范冰冰范冰冰

    好萊塢有很多明星為芭比提供臉模,做成明星版的芭比娃娃,一直風靡全球。國內的女星們也有類似的想法,比如范冰冰,她就很想擁有一款「冰冰版」的芭比娃娃。范冰冰的這款芭比造型選擇了BOBO頭,短留海,用濃密卷翹睫毛突出娃娃電眼。

    ❽ 小學三年級名人名言手抄報板塊圖大全

    匡衡鑿壁借光,孫康映雪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鑿壁偷光
    講的是匡衡,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出身於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於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匡衡發愁時,忽然發現絲絲的光線,正從牆壁的縫隙中透射過來,原來這是鄰居的燈光.匡衡心生一計,便用鑿子把那小縫挖大成一個小洞,然後捧著書,倚在牆邊,利用那點微弱的光線閱讀.從此,匡衡每晚就借鄰居的燈光,埋首苦讀,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螢囊映雪
    講的是車胤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東晉時期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其囊螢夜讀 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後輩,永世垂範.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後曾任:中書侍郎、待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進爵後,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候.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頭懸梁錐刺股
    講的是蘇秦.蘇秦,戰國時期東周洛陽乘軒里人,字季子.蘇秦是洛陽人,雖然出身寒門,卻懷有一番大志.他跟隨鬼穀子學習游說術多年後,看到自己的同窗龐涓、孫臏等都相繼下山求取功名,於是也和張儀告別老師下山.張儀去了魏國,而蘇秦在列國游歷了好幾年,但一事無成,只得狼狽地回到家裡。
    蘇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譏笑他不務正業,只知道搬弄口舌.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心裡感到十分慚愧,但他一直想游說天下,謀取功名,於是請求母親變賣家產,然後再去周遊列國。
    蘇秦的母親勸阻說:「你不像咱當地人種莊稼去養家口,怎麼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貴呢?那不是把實實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沒有希望的東西嗎?如果到頭來你生計沒有著落,不後悔么?」蘇秦的哥哥、嫂嫂們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蘇秦知道自己這么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不覺淚如雨下.但蘇秦揚名天下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改,於是閉門不出,取出師父臨下山時贈送給他的禮物——姜子牙的《陰符》,晝夜伏案攻讀起來。
    蘇秦經常自勉說:「讀書人已經決定走讀書求取功名這條路,如果不能憑所學知識獲取高貴榮耀的地位,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想到這些,蘇秦更加忘我地學習起來。
    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讀書時,把頭發用繩子紮起來,懸在樑上,如果自己一打盹,頭發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這就是成語「頭懸梁,錐刺股」的由來。

    ❾ 辛集名人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

    王驥(1378年—1460年5月30日 ),字尚德。保定府束鹿(今河北辛集)人。明代名將。王驥剛毅有膽,曉暢戎略。永樂四年(1406年)登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明宣宗時累遷至兵部尚書。 正統三年(1438年),與蔣貴分道夾擊,轉戰千餘里,擊破擾邊的瓦剌軍,迫使朵兒只伯遠逃。正統六年(1441年)至正統十三年(1448年)間,王驥總督軍務,三次征討麓川,因功封靖遠伯,與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成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
    王文(1393~1457),明朝大臣。字千之,號簡齋,原名王強,京師(北直隸)束鹿人(今河北辛集)。 王文之父王緒,原籍鳳陽府霍邱縣(今安徽省霍邱縣),後入贅束鹿彭家莊(今屬河北辛集市辛集鎮),在村中開辦私塾,並行醫濟人。王強為家中第三子。 王強永樂十九年中進士,授監察御史。人物生平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衛軍張普祥利用白蓮教「以妖書惑眾」,自稱「七佛祖師」,派遣黨徒在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等處度人,約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形成反朝廷騷動,事敗後被誅。其間,王強受命審理「張普祥案」,結案後,宣德皇帝欽賜王強更名為「王文」。
    曹天欽,生物化學家 1920年12月5日生於北平,籍貫河北束鹿(今辛集)。1944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博士學位,同年被選為該校維爾基斯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3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1月8日在上海逝世。 歷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上海分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