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回族人家所敬的畫像是什麼
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
因此,不會供奉帶有任何人物或者動物的畫像。
在清真寺的牆壁上,有時會懸掛用阿拉伯文字藝術體書寫的「安拉」或「清真言」之類的經字畫;
在回族人家裡,除上述經字畫以外,有時還會懸掛繪有伊斯蘭教聖地 麥加 或者 麥地那 清真寺的圖畫。
㈡ 模仿《臘八粥》第一段寫自己最愛的食物
剛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能出去賺錢的大孩子,滿頭銀發的老孩子,提到大白兔奶糖,誰不是嘴裡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感覺呢?把蛋白,細砂糖,奶粉,黃油,煉乳等合攏來,按比例用鍋攪拌均勻,把它用糖紙包好。單看糖紙上那隻可愛的白兔兔,聞著攪拌的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包大包的裝著。
2、提到餃子讓人立刻就想起家人團團圍坐的那份溫暖呢。尤其是除夕之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畫面啦!我最喜歡三鮮餡的餃子,韭菜、雞蛋、蝦仁兒聚合在白亮的麵皮里,一個個包好的餃子像元寶似的擺滿了一面板。水開了,把它們下到鍋中,這些白胖胖的餃子在熱氣騰騰的鍋里爭先恐後的冒出水面,讓人垂涎欲滴。
3、提起餛飩,有誰不立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愛的小餛飩在滾開的水裡上下翻騰,透過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邊的肉餡,從騰騰的熱氣里散發著濃濃的肉香……光是這樣看著就令人賞心悅目,何況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裡呢。
㈢ 民族風俗手抄報,圖片,資料
1 、阿昌族:分布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布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雲南,人口8.2萬余,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綉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志,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布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米團,地戲
18、哈尼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綉,綉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綉
20、漢 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蹺
25、景頗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目腦縱歌,跳孔雀舞
26、柯爾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龍江,人口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禮
27、拉祜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4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萬餘人,以農業為主,婦女精於紡織,「黎錦」「黎單」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5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上刀桿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萬餘人,主要從農業和狩獵,有自己的語言。
31、滿 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約98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漁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穿旗袍,薩滿舞,二貴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廣西,人口7.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飼養菜牛和編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語言。——分龍節舞龍
33、門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約0.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編制竹藤器和製作木碗。有自己的語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萬餘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馬頭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車
35、苗 族: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刺綉、桃花織、錦蠟染和銀飾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蘆笙,吊角樓
36、仫佬族:分布在廣西,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語言。
37、納西族:分布在雲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東巴舞,臘染
38、怒 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織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人口2.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吹葫蘆笙,彈唱,集體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產,有自己的語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8.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藝也發達,有自己的語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除種水稻外,還普遍種植茶樹、甘蔗等經濟作物,有自己的語言。
43、水 族、分布在貴州、廣西等地,人口3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語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
45、塔塔爾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萬餘人,以經營商業為主,兼營手工業和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會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萬餘人,土家織綿以其「色彩斑斕,做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擺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35萬餘人,從事農業,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中獲獎,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甩發舞
49、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糧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語言。——手鼓舞
50、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1、錫伯族: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約17萬餘人,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2、瑤 族: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人口1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盤王節、長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657萬餘人,喜食「砣砣肉」,愛飲「桿桿酒」,舞蹈音樂獨具特色,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虎節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肅,人口約1.2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崇尚騎馬和射箭,有自己的語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人口459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舞,布達拉宮
56、壯 族:分布在廣西、雲南等地,人口1555萬餘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錦」享譽海內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3-21 23:09
有節日的嗎回答人的補充 2010-03-21 23:31 各地節日風俗
1、馬奶節:蒙古族
2、那達慕大會:蒙古族
3、聖紀節:回族、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撒拉、塔吉克、烏茲別克、柯爾柯孜、塔塔爾、保安等
4、開齋節:同聖紀節的民族
5、古爾邦節:同聖紀節的民族
6、藏歷年:藏族、門巴等民族
7、傳召:藏族
8、薩葛達瓦節:藏族、門巴族
9、雪頓節:藏族
9、沐浴節:藏族
10、三月三:藏族
11、爬坡節:苗族
12、龍船節:苗族
13、蘆笙節:苗族
14、苗年:苗族
15、彝年:彝族
16、跳公節:彝族
17、火把節:彝族、哈尼族、白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布朗族、普米族等民族
18、趕花街:彝族
19、吃立節:壯族
20、歌圩:壯族
21、老人節:朝鮮族
22、秋夕節:朝鮮族
23、土王節:侗族
24、冬節:侗族
25、鬥牛節:侗族
26、趕坪節:侗族
27、趕鳥節:瑤族
28、三月街:白族
29、繞三靈:白族
30、過趕年:土家族
31、那吾魯孜節:哈薩克族
32、潑水節: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
33、卯節:水族
34、端節:水族
35、海坡會:納西族
36、花兒會:土族、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等民族
37、羌年:羌族
38、轉山會:普米族
39、大年:普米族
40、乞脫乞迪爾節:塔吉克族
㈣ 民俗畫報
你可以畫一些農民畫,簡單的 以下是資料 A.狹義概念:指人們在一事實上的歷史發展階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如漢族。
B、廣義概念:包括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共同體,如古代民族、現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
2、中華民族;
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總稱。
3、什麼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是創造於民間又傳承於民間的具有世代相習的傳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為),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傳達室承的民間社會生活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會性和集體性
B、類型性和模式性
C、穩定性和變異性
D、傳承性和播布性
這四者之間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5、民俗的范圍;
包括:居住、飲食、服飾、生產、交換、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結盟、歲時、節日、喪葬、信仰、風尚、禮儀、禁忌等方面的民間風俗習慣。
6、導游員、旅遊者對目的地的風俗習慣應持的正確態度:
應持尊重其「保護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的態度,入鄉問俗、入鄉問禁、入鄉隨俗。
7、識記中國民族的名稱:
漢族
其他55個民族: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朝鮮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僳族、仡佬族、拉祜族、東鄉族、佤族、水族、納西族、羌族、土族、錫伯族、仫佬族、柯爾克孜族、達斡爾族、景頗族、京族、基諾族、德昂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國民族的人口結構及少數民族的含義:
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匯總資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時,我國大陸人口為1***68萬餘人,其中漢族人口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因為他們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小,所以稱為少數民族。人數最多,最少的少數民族分別是壯族、珞巴族。
9、中國大陸人口超過千萬和不足一萬的民族:
人中超過千萬的民族:漢族、壯族;
人口在一萬以下的有:門巴、鄂倫春、獨龍、塔塔爾、赫哲、高山、珞巴等7個民族。
10、中國民族的分布狀況特點:
中國人口的分布呈現東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漢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東南部,少數民族多住在人口稀疏的邊疆地區,但兩者之間並無明顯界線。
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一般都有一定數量原漢族居民,從而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格局。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所佔的比例雖小,但分布地區很廣,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0以上。
這種居住格局決定了中國各民族之間,特別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領帶的密切關系。
11、中國民族的語言:
除漢族、回族使用漢語外,其餘54個民族都有各自的語言,大體上分屬於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和印歐五大語系。
12、中國民族的文字:
除了一部分少數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
A、非拼間文字:1、漢字;2、音節文字(彝文)
B、拼音文字:1、印度字母變體體系(如藏文、傣文)2、阿拉伯字母體系(如老維文、老哈薩克文)3、回鶻字母體系(蒙古文、滿文、錫伯文)4、朝鮮文字字母體系;5、拉丁文字字母體系;6、斯拉夫字母體系(俄文)
13、漢族的族源:
主要源於黃炎、東夷等部落聯盟,同是吸收了周圍的部分苗蠻、百越、戎狄等部落聯盟的成分而逐漸形成
14、漢族簡史:
其先民經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戰國時已形成為以「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體,以與周邊各族相區別。漢代以後,周邊的各族即以「漢人」稱呼中原人。漢族逐漸地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稱。
漢族是以先秦華夏為核心,在秦漢時形成的統一的、穩定的民族,又經秦漢以來2000餘年的繁衍生息,並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統與文化,發展成為搖籃有燦爛的古代文明、眾多人口的民族
15、漢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語言系屬:
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
漢族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族語言簡稱漢族,屬漢藏語系。
16、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A、春節:於陰歷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經過除夕、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其主要節日活動有:操辦年貨、伏、做新衣、撣塵、祭灶、祭祖、吃團圓飯、守歲、貼春聯、掛年畫等;節日期間人們還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餃子、吃元宵、舞獅、扭秧歌、玩花燈等;
B、清明節:於陰歷三月間,即陽歷四月五日前後;主要節日活動有:主要有掃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風箏、盪鞦韆等;
C、端午節:於陰歷五月初五;主要有賽龍舟、吃粽子、掛鍾馗像、掛香袋、飲雄黃酒、插菖蒲、采葯等活動;
D、中秋節:於陰歷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及舞龍燈等活動;
17、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區和主要經濟生活方式:
A、滿族: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尤以遼寧最多;
B、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主要從事畜牧業;
C、維吾爾族: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要居民;以綠洲灌溉農業。
D、回族:全國絕大多數縣都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主要聚居區;
E、朝鮮族: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吉林省佔60以上;以墾荒為業,培植高寒水稻;
F、壯族:90以上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4個地區60多個縣、市;主要從事農業;
G、苗族:黔東南和湘江鄂渝黔的交界地帶有較大的聚居區,以貴州的黔西南、黔南、黔東南等自治州最集中;以農業為主;
H、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通什市;
J、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以牧業為主,也人事農業;
K、彝族:主要分布於川、滇、黔、桂四省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為主要副業;
L、白族:80聚居在支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M、納西族:主要聚承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及滇 川間的瀘沽湖畔;
N、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德宏兩個自治州;以種植水稻為主,有比較完整的耕作體系
18、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語言系屬、宗教信仰、特殊文化及工藝品:
A、滿族:阿爾泰語系;先信薩滿教,後還信佛教;
B、蒙古族:阿爾泰語系;信奉藏傳佛教;能歌善舞,喜摔跤、愛賽馬;
C、維吾爾族:阿爾泰語系;信奉伊斯蘭教;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又名十二部大套曲,是古代維吾爾族人民創作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長期在民間流傳;
D、回族:信仰伊斯蘭教;
E、朝鮮族:語系未定;歌舞蜚聲全國,酷愛體育,注意衛生,講究禮貌,尊老愛幼;
F、壯族:漢藏語系;崇拜祖先信仰多神;花山原始崖壁畫;銅鼓,素有「銅鼓之鄉」的譽稱;壯歌、壯錦;
G、土家族:漢藏語系:迷信鬼神、崇拜土王、想念兆頭;擺手舞、土家錦並稱土家族人民的藝術之花;
H、黎族:漢藏語系;崇拜祖先,崇拜自然;
I、藏族:漢藏語系;信仰藏傳佛教,少數人信仰苯教;藏醫葯、天文、歷算、戲曲、文學、歌舞、「唐卡」、「熱貢藝術」等。《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之一;
J、彝族:漢藏語系;多神崇拜,祭司稱畢摩;
K、白族:漢藏語系;信仰佛教,奉祀本主;大理古城、石鍾山石窟;
L、納西族:漢藏語系;普遍信仰東巴民俗風情的網站 滿有意思的
教;東巴文及哥巴文,東巴教、東巴經、東巴文學藝術,麗江古城(即大研鎮)、《創世紀》等史詩,麗江古樂和麗江壁畫等;
M、傣族:漢藏語系;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傣族歷法、文獻和民間文化藝術;著名的孔雀舞和「贊哈
㈤ 二十歲左右應該讀什麼書合適
1.The Kite Runner by Khaled Hosseini
《追風箏的人》
(安東尼·德·聖·艾克蘇佩里)
《小王子》講述了一個孤獨的小王子旅遊宇宙的經歷,他去過六個星球,每個星球都只住了一個人,他碰到過一個目空一切的國王,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一個消磨光陰的酒鬼,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一個循規蹈矩的點燈人和一個學究式的地理學家,他們都專注於自己的事情,甚至沒有一刻能夠陪伴他。後來他來到了地球,尋求陪伴和冒險。
這本兒童讀物看起來很簡單易懂,但是它所表達的思想卻是超越年齡的。將這本書推薦給二十多歲的人看起來是有點奇怪,但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歌頌探索,摒棄狹隘主義,強調建立真正的聯系,以及尋求生命中難耐的孤獨。
作者以言簡意賅的語言,苦樂參半的筆觸為我們講述了這些道理。《小王子》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想像,讓我們不斷去追尋什麼才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去做的事。
9.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by Stephen Chbosky
《壁花少年》
(斯蒂芬·切波斯基)
《壁花少年》並沒有集中講述二十歲時候的生活,但是它確實提供了不同的視角,這點是語言難以做到的。
査理是個害羞和孤獨的高中新生,他在不斷找真實的自我,逐漸走出自己的牆角,開始大膽的擁抱和接受自己的未來。在一次觀看橄欖球比賽的過程中,査理結識了兩個高年級的好友:叛逆嬌俏的Sam和她的同志哥哥Patrick。
在二人的引導下,査理開始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通過閱讀,他將最喜愛的老師作為行為榜樣;參加聚會,參加學校舞蹈表演;嘗試吸食大麻和致幻劑;觀看「洛基恐怖秀」,並愛上了它,及其其他種種嘗試。這本書以査理的口吻敘述,章節以寫信「親愛的朋友…」為開始,就好像你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壁花少年》這本小說筆觸優美,值得一讀。不管你是高中生還是二十多歲,又或者即將步入中年,小說背後的意義令人鍾愛,小說結構巧妙,使你似乎從不同的角度體驗不同的人生。
査理同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而每當你成長一歲,你的理解就會更深刻。我在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愛上了這本書,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甚至更加愛它了。
10.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by Haruki Murakami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村上春樹)
在這個簡短的回憶錄中(只有192頁),日本小說家和跑步愛好者村上春樹,描述了他決定成為一個作家的那一刻。通過拼湊在一起類似日記的記錄,他描述了隨意做出的這項決定以及隨後而來的艱辛歲月。
他記錄了他最成功的寫作和跑步經驗,以及在他職業生涯中最不幸的一些事情。村上春樹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描述,記錄了賽跑者和作家如何成為他身份的核心部分。對他來說,兩者缺一不可。
二十多歲,我們都感受到我們的激情和勇氣並決定採取手段去追求他們。讀到這本帶有自傳體性質的書使我明白了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時,當我們滿懷激情時,我們往往會忽視一件事:旅程。
認識到我們現在經歷的斗爭和勝利中的美麗是很困難的。但正如村上春樹在書中展示給我們的一樣,正是這些時刻在塑造我們。
㈥ 微信好友說是孤兒 姑姑撫養長大 後面幫忙打理畫廊 叫我買畫 我猜是騙子吧 你們覺得呢
這是實打實的騙子,一堆人都有她自拍,套路全都一樣。
「姑姑」通常指父親的姐妹,有時也用作對無血緣關系女性長輩敬稱。
在河南豫東部分地區,「嫲嫲」(mā má)就是姑母的意思。
◎姑姑gūgu [Aunt] [口]:姑媽,又稱嫲嫲(má má)等父親的姊妹。
「嫲嫲」是一種親屬稱謂,粵語常用地的部分范圍、山東濰坊等部分地區的孫兒稱奶奶為「嫲嫲」,就是俗稱的奶奶。在皖西南地區,「嫲嫲」是一種方言稱謂,和「伯母」同意。在河南豫東部分地區,回族人的「 嫲嫲 」就是姑姑的意思。而在寧波部分地區,父親的姐姐稱為「嬤嬤」(mo mo),妹妹稱為「姑姑」。
㈦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端正思想,制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各幼兒園要利用家長開放
日、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形
式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准,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兒教師中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師(含幼兒園辦園者和幼兒園園長)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認真學習《綱要》,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與時俱進,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於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幼兒園玩教具、幼兒圖書的配備與指導,為兒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我們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長的需求,尤其是當園長的,一定要有正確的辦園思想和辦園理念。
3、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因為部分幼兒園辦園條件差,幼兒園里很少玩
具、教具和圖書圖片,教師難以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各幼兒園要配備教育教學、
游戲所需要的設施設備,並定期組織人員通過明查暗訪、定期座談、教育教學效果測查等方
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
加大工作力度,規范幼兒教育教學行為
課程設置:嚴格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的幼兒園課程教材進行教育
教學活動,每個主題可以相對劃分為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五個領域。各領域內容
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的發展。嚴禁教授一年級
課程,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不能任意增設英語、寫字、珠心算等課程。幼兒園不能
以識字為主要目的,人為規定識字的數量。要讓幼兒通過聽故事、讀兒歌、做游戲、閱讀圖
畫書,練習組詞、造句,使幼兒對漢字產生求知慾,培養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趣,發展口語
表達能力,促進兒童早期閱讀,為正規的小學識字學習做好心理准備。教師要備齊語言、科學(計算)、社會(常識)三科詳案及其它學科的簡案。嚴格控制課堂書寫量,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幼兒園(班)如要開設規定科目以外的課程,必須報請當地教育局批准。
活動組織和作息時間安排:嚴格按照《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試行)》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開展備課、上課、游戲、教研、家長工作等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常
規,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的順序和時間(包括晨檢、早操、上課、休息、眼保健操、游戲、飲食、睡眠等)。幼兒園、學前班每日授課不得超過3課時。學前班要制定課程表,每課時為30--35分鍾;幼兒園大班每課時為30分鍾;中、小班每課時為15—20分鍾。幼兒音樂游戲、體育游戲及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於2小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嚴格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一日生活制度常規及保教人員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級保教人員一日工作做到常規化、程序化。環境創設:幼兒園園內環境創設的范圍應包括幼兒園內幼兒所要到的各個地方,由活動室擴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將創設內容同各室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發揮相應的作用。園內的綠化地帶、小溝、水池、土堆、圍牆、欄桿、樓梯等都
是應考慮的區域。環境創設的內容如牆飾內容、區角位置、擺設、投放材料數量、種類等不
應長期固定不變,同時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時髦,作擺設,做裝飾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間就在身邊」的觀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豐富的物質資源,利用活動室、睡眠室、
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提供、投放相應的設施和材料,為幼兒創設分區活動的場所。在環
境創設中不能以包辦代替制約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遵循幼兒年齡特點組織幼兒參與設計、參與收集和准備材料、參與布置、參與操作、參與管理的過程。
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幼兒教師崗位責任制、教學制度、衛生保健制度、安全公約、幼兒日常行為規范、幼兒園學前班領導職責等等,並張貼上牆,及時詳細填寫規定表冊並存檔。
㈧ 急求元宵節燈謎,簡單一點的,小學生能猜出來的
《中小學生燈謎.zip》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YFYbik9Mop0yImzoCPvHIw
㈨ 請問小學一年級怎麼樣才能學好拼音
《拼音課-王芳【完結】》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Gehgu6a3UP9dk8trz6J8IA
拼音是打好小學語文基礎的第一步,一年級語文老師們就開始教拼音課了,可是很多孩子並沒有完全掌握,導致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上課不敢發言、怕出錯……一系列問題就會出現。
教孩子學拼音也是讓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23個聲母、24個韻母、還有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暈!家長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大把的時間才能幫助孩子理解。
王芳老師帶來獨一無二的「拼音課」,用公主和王子的組合讓孩子們通俗易懂的學拼音。
希望可以幫到您和您的寶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