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3 12:40:30

⑴ 雲南十八怪很出名,都有哪十八怪

雲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還聚居著25個民族。獨特的地理風貌和人文環境孕育了許多特有的風俗。雲南十八怪是最具特色的總結:

●雞蛋用草串著賣 摘下斗笠當鍋蓋

●三隻蚊子一盤菜 火車沒有汽車快

●大理粑粑叫餌塊 山洞能與仙境賽

●四季服裝同穿戴 螞蚱能做下酒菜

●姑娘被叫做老太 和尚可以談戀愛

●老太爬山比猴快 新鞋後面補一塊

●竹筒能當水煙袋 腳趾常年都在外

●娃娃全由男人帶 花生蠶豆數堆賣

●這邊下雨那邊曬 四個竹鼠一麻袋

下面將簡單介紹一下這些怪相的出處:

我們都知道雞蛋很容易碎掉,聰明的雲南人民就將麥草或者竹篾編成小簍子,將一個個雞蛋分別裝進去,十個綁成一串,既方便買主購買後攜帶,也可以掛在牆上,防止碰碎。

「山洞能與仙境賽」是形容雲南的的獨特地理風貌,雲南地形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石林風光美輪美奐......

「四季衣服同穿戴」體現了雲南溫度常年不變,省會昆明就是四季如春的代名詞,夏天不熱,冬天不冷,但早晚溫差又大,所以穿各式服裝的人都有。

雲南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省會,西雙版納原始森林、麗江古城等都是旅遊的好去處,想要了解更多民俗民風的朋友可親臨當地去感受。

⑵ 雲南十八怪都有哪些怪

雲南十八怪有: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第二怪,粑粑餅子叫餌快;

雲南第三怪,三隻蚊子炒盤菜;

雲南第四怪,石頭長到雲天外;


雲南第五怪,摘下草帽當鍋蓋;

雲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雲南第七怪,大姑娘掉著旱煙袋;

雲南第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開國內開國外;


雲南第九怪,大姑娘不拴褲腰帶;

雲南第十怪,螞蚱能做下酒菜;

雲南十一怪,娃娃出門男人帶;

雲南十二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雲南十三怪,種田能手多老太;

雲南十四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雲南十五怪,袖珍小馬有能耐;

雲南十六怪,茅草暢銷海內外;


雲南十七怪,山洞能跟仙境賽;

雲南十八怪,鮮花四季開不敗。

⑶ 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3)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說明

螞蚱能做下酒菜

將捕捉到的螞蚱集中起來,然後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餚。

用活螞蚱泡酒,以作葯用,活螞蚱入酒後從嘴裡分泌物最滋養人。定驚、治破傷風、止咳、醫哮喘,祛風除濕、活絡通筋、活血散瘀等療效。

墨江哈尼族獨特的螞蚱吃法:捕捉到螞蚱以後燙死曬干,除去翅膀、刺腳、尾部和腸肚,只留下頭、身子和大腿,淘洗干凈以後,入鐵鍋以文火炒熟炒香,曬涼以後,按數量比例配上鹽、姜、蒜、辣椒、花椒、

⑷ 雲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詳解

都說雲南是彩雲之南,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雲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等為雲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雙版納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野象群、尚處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期的苦沖人、仍然保持走婚習俗的摩梭人等等,都為雲南增添了無盡的神秘。雲南十八怪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雲南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進一步加深了雲南的神秘感。現在有的雲南十八怪在雲南各地已經很少見了,而經過演繹派生出了「新編雲南十八怪」、「雲南飲食十八怪」等等,這些多半體現了雲南的現實生活。如果你對雲南的風土人情等有興趣,也可和我們討論。

第一怪:背著娃娃談戀愛,這是雲南少數民族試婚習俗的遺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舉行婚禮。
第二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是高原氣候,正所謂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數民族叫小姨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雞蛋栓著賣,雲南眾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邊遠地區,交通不發達,貨物通常靠人背馬馱,雞蛋易碎要買賣很不方便,於是機靈的人就把雞蛋用草裹起來,拴成串,這樣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一來因為山高路陡,二來原來雲南的火車是法國人的米軌小火車,行駛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車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僅僅因為習俗不一樣罷了。
第七怪:三個蚊子一盤菜,雲南是動物王國,三個蚊子一盤菜雖然誇張了些,但個頭也比一般的大,來雲南旅遊可得備好葯品哦!
第八怪:蘿卜當作水果賣,雲南氣候乾燥,蘿卜清熱降火,多吃對身體有益。
第九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早已經成為歷史了。
第十怪:草繩當褲帶,這雲南的邊遠山區都已經很少見了。
第十一怪:竹筒當煙袋,水煙保留了煙味又瀝悼了煙油,既有樂趣又不傷身體,很受雲南少數民族的喜愛。
第十二怪:草幅當鍋蓋,雲南少數民族多用乾草製作樣子象斗笠一樣的鍋蓋,這種鍋蓋保溫好,而且做出來的飯菜還有一股草香,實在是方便實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少數民族善良、勤勞,婦女在勞動中同男人一樣吃苦耐勞。
第十四怪:粑粑叫餌塊,好象只有雲南才這樣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煙袋,各民族的風俗以及審美觀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門男人帶,雲南模範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頭洞里有村寨,蔗風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處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傣族少年都要進佛堂學習,佛堂即學堂,並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說明:

雲南十八怪並不是專指以上這些,其實「十八」是「許多」的一種表達方式,更朗朗上口罷了。雲南民族眾多,風俗習慣自然就有許多的不同,正因為不同,才有吸引力,正因為怪,才增加了神秘感,這也正是雲南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原因。就雲南的許多不同的民俗風情來說,對於不同的旅遊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朋友們應以一種見怪不怪的心態來看待雲南十八怪以及任何少數民族的習俗,有一個相對正確的理解,才能真正領略到雲南魅力。

另一說: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象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干,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閑,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桿。

雲南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又一說:
在民間有好幾種版本,諸如"三隻蚊子一盤菜,四個竹鼠一麻袋。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剩菜可以做酸菜,蘿卜當作水果賣。有話不說歌來代,袖珍小馬有能耐。娃娃出門男人帶,種田能手多老太。鮮花四季開不敗,牛糞粑粑牆上蓋。石頭長在雲天外,草會咬人更奇怪。"但流傳最廣的則是:

竹筒當煙袋,雞蛋用草串著賣,草帽當鍋蓋,豆腐長毛才出賣,青菜叫苦菜,米飯粑粑叫餌塊,蠶豆數堆賣,三個螞蚱一盤菜,草繩當腰帶,腳趾露在鞋子外,松毛扭著賣,這邊下雨那邊曬,姑娘叫老太,背著娃娃談戀愛,鞋子後邊多一塊,四季服裝同穿戴,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十八怪至今在雲南仍不難尋找到它們的蹤跡。

第一怪 竹筒當煙袋

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竹資源極為豐富,人們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席,甚至還用竹筒來背水、當鍋燒飯、燒菜,尤其以竹做煙袋令人稱奇叫絕。竹煙筒水中過濾過的煙氣既保持了旱煙的醇香,又消除了煙氣中的焦辣,滋潤了喉嚨,而且還有咕嚕嚕的聲音,用它吸煙,可謂聲、色、味俱全。

第二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

雲南山高路險,商品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當地人用稻草把雞蛋紮成串來賣,既解決了運輸途中雞蛋容易破損的難題,又便於買賣雙方公平計價,童叟無欺,極為便當。

第三怪 草帽當鍋蓋

雲南各地草木茂盛,人們就用這些原料編織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種造型別致的工藝品。初到雲南來的外地人往往將外形相似的草帽與鍋蓋混為一物,誤以為雲南人用草帽當鍋蓋。用草編織成的形同草帽的鍋蓋,因為吸濕,沒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透氣功能,既給蒸出來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飯菜在熱天時不易變壞,極為實用。

第四怪 豆腐長毛才出賣

雲南天氣較熱,不易保存新鮮的食物,許多雲南人也都愛吃臭豆腐,乾脆就將剛做出來的新鮮豆腐用稻草捂上幾天,直到長毛變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賣。據說清朝時康熙皇帝品嘗了雲南臭豆腐後,龍顏大悅,賜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燒豆腐攤遍布城鄉。臭豆腐還可以煎、炸、蒸或腌製成腐乳,是雲南別具風味的地方佳餚。

第五怪 青菜叫苦菜

滇中、滇南一帶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綠色菜類全年不斷,品種繁多,所以在內地被人稱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識別的特徵,而以口味為識別標准。因此,略帶苦味的青菜都被稱作苦菜。

第六怪 米飯粑粑叫餌塊

雲南盛產稻穀,為便於外出攜帶干糧,雲南人將蒸出來的米飯團舂揉成餅,稱之為"餌塊"。可以炒、煮、煎、炸(參見雲南小吃)。

第七怪 蠶豆數堆賣

舊時代雲南商品經濟落後,市場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鄉村市場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很少用秤,農產品都是以堆、以捆為單位出賣,花生、蠶豆等農產品亦不例外,也是數堆賣。

第八怪 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人食物來源極為豐富,人們不僅吃各種不同動物的肉和種類繁多的各種野菜,而且還吃苔蘚、竹蟲、蜂蛹和眾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螞蚱更是餐中常見的下酒好菜。由於雲南螞蚱個大,不多的幾個就可堆成一盤,所以說"三個螞蚱一盤菜"。

第九怪 草繩當腰帶

過去雲南經濟落後,群眾生活貧困,在鄉村地帶草繩當腰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現在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草繩當腰帶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第十怪 腳趾露在鞋子外

雲南群山連綿,山高路險,而且氣候溫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腳汗。因而,露出腳趾的草鞋和布做的涼鞋由於涼爽方便曾經是雲南人普遍喜愛的鞋履。

第十一怪 松毛扭著賣

在雲南眾多的樹木中,雲南松最為多見,森林中鋪滿了它的落葉。人們將這些落葉摟來扭成松毛鬏,用來生火燒飯,也用來燒烤鴨,別有一番風味。所以,舊時的雲南城鄉市場上隨處可見松毛扭著賣的景象,直到現在個別縣鄉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

在雲南奇異的山川地貌、多樣復雜的氣候環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後艷陽天"是十分常見的自然景象。特別在秋季,這邊下雨那邊日頭曬也就成了山區的一大自然景觀。

第十三怪 姑娘叫老太

雲南民族眾多,風俗各異,內地人稱妻妹為小姨,在雲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

過去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婚俗異彩紛呈,除阿注婚、搶婚外,有的民族盛行過婚後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習俗,"背著娃娃談戀愛"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風景了。

第十五怪 鞋子後邊多一塊

雲南婦女擅長綉花做鞋,為了方便穿鞋和脫鞋,常在布鞋後做一個"鞋拔",並在鞋拔上精心地綉上一朵花,雲南人稱之為"鞋挹拔"。它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觀別致。

第十六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許多地方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稱,其年均溫度15℃,月均最高溫度和月均最低溫度分別為21℃和10℃,無論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頭隨處可見男女老少身著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裝,"四季亂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與北方人的服裝四季分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第十七怪 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在准軌(軌距1.435米)火車出現前,早在1910年就開通了米軌(軌距1米)火車,但由於高山大川、峰壑溝洞的阻隔,道路崎嶇難行,火車時速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無法與內地的火車時速相比。此外,雲南還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軌(軌距0.72米)火車,在上坡時,連人都跑不過。相比之下,滇境內的汽車速度則比火車快,加上汽車路要比火車路少繞一些道,因此人們出門趕時間辦事,汽車便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 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雲南邊陲山高谷深路難行,雖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就修築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國人又在滇境內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雲南仍沒有一條與內地相通的鐵路,所以過去進出雲南,多繞道越南而行。就連顯赫一時的雲南都督蔡鍔將軍,1915年為了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也只能乘火車由滇越鐵路從越南潛回雲南。因而,早年的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也就被人稱之為一怪了。

⑸ 雲南十八怪有哪些

雲南十八怪有三個版本:

版本一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

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

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堆賣;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版本二

第一怪、竹筒當鍋煮飯賣;第二怪、牛奶做成扇子賣;第三怪、過橋米線人人愛;

第四怪、草帽當鍋蓋;第五怪、米飯粑粑叫餌塊;第六怪、雞蛋用草拴著賣;

第七怪、三個螞蚱一碟菜;第八怪、土鍋通洞蒸雞賣;第九怪、談情說愛用歌代;

第十怪、竹筒做煙袋;第十一怪、星雲湖裡魚分界;第十二怪、新娘要把墨鏡戴;

第十三怪、娃娃出門男人帶;第十四怪、四季服裝同穿戴;第十五怪、大理石頭當畫賣;

第十六怪、火車沒有汽車快;第十七怪、石頭生在雲天外;第十八怪、四季鮮花開不敗。

版本三

第一怪、洞經古樂賽天籟;第二怪、建水汽鍋神仙愛;第三怪、翡翠人人身上帶;

第四怪、赤腳踏火真能耐;第五怪、刀山當做雲梯賽;第六怪、太陽歷法彝家寨;

第七怪、宴席長長擺通街;第八怪、民歌小調下酒菜;第九怪、燕子窩窩皇帝愛;

第十怪、燒豆腐用玉米數著賣;第十一怪、草芽當做象牙賣;第十二怪、披星戴月納西噻;

第十三怪、北回歸線雙胞寨;第十四怪、三步走過五條街;第十五怪、百間房子一家在;

第十六怪、樹葉灑水表示愛;第十七怪、火把節來人人愛;第十八怪、獨龍紋面古傳代。

(5)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說明

螞蚱能做下酒菜:將捕捉到的螞蚱集中起來,然後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餚。

火車沒有汽車快:那麼中火車小火車究竟慢到什麼程度呢?以米軌為例,從昆明至開遠,約需8小時,而一般汽車約5小時。

鮮花四季開不敗:雲南的立體氣候適宜寒溫熱類型的植物生長。在這個植物王國里,四季常青,鮮花常開。春夏秋鮮花常開不難想像 ,而進入數九寒天,傲雪斗霜的山茶花、梅花則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盛開起來。

參考資料:網路-雲南十八怪

⑹ 雲南十八怪是什麼

雲南十八怪: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 ,

雲南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 ,

雲南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 ,

雲南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 ,

雲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 ,

雲南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

雲南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 ,

雲南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 ,

雲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雲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 ,

雲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

雲南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 ,

雲南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 ,

雲南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 ,

雲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 ,

雲南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著賣 ,

雲南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 ,

雲南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

雲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6)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雲南十八怪」是描述雲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風民俗所產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現象或生活方式。雲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現象已經慢慢消失,有的也還保留著,有的條款是誇張了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雲南經濟建設卓見成效,雲南十八怪也有了區別於原來的新雲南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順口溜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袖珍小馬多能耐,背著娃娃再戀愛;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石頭長在雲天外,這邊下雨那邊曬;雞蛋用草串著賣,火車沒有汽車快;小和尚可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煙袋;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

⑺ 雲南十八怪,具體是哪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

一、竹筒當鍋煮飯賣:煮飯用鍋這是千古風俗,但在西雙版納等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鍋煮制的、呈圓柱形、外表裹著一層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飯。

二、牛奶做成扇子賣:位於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大理洱源鄧川壩子,出產一種用牛奶經過特殊工藝的扇子狀的凝乳薄片,當地俗稱「乳扇」,是雲南千家萬戶喜愛的食品。

三、過橋米線人人愛:雲南過橋米線以米線潔白,配料講究肉菜兼備搭配相家、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

四、草帽當鍋蓋:草帽是雲南各族尤擅的工藝,四處可見草編的坐椅、草墩及草編的簾子、鍋蓋帽子。外地人被草編的世界所眩目,將形狀類似的草帽當成鍋蓋誤以為怪,當然就怪了。

五、米飯粑粑叫餌塊:古代中原就將稻米蒸煮製成餅狀的干糧、點心稱為「餌」便於攜帶即食,別有滋味。說起「餌」真有點像魚餌,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確切(指色和形狀)。

六、雞蛋用草拴著賣:雲南山地佔百分之九十以上,道路坎坷崎嶇,老鄉趕街賣雞蛋,用草裹纏,防止蛋殼破裂,同時方便了出售。

七、三個螞蚱一碟菜:雲南食源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食苔蘚,吃菌類、竹蟲、蜂蛹,油炸螞蚱,看著怪異食起香脆可口。品償起來並無蟲類味道,脆脆的。

八、土鍋通洞蒸雞賣:相傳古時候有聰明的廚師為了吹捧縣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鍋蒸出香氣馥郁、鮮嫩無比的「汽鍋雞」,並且含有「培養正氣」之意,後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

九、談情說愛用歌代:雲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慶典,歌聲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談情說愛往往也是從對歌開始。

十、竹筒做煙袋:雲南竹類資源豐富,竹的利用也廣泛,干欄式竹樓、竹椅、竹笠等。尤以竹煙筒最具特色,煙氣通過蓄水的竹筒,吸時發出有節奏的咕嘟聲,滋潤喉嚨,有聲、有色、有味。

十一、星雲湖裡魚分界:在雲南江川星雲湖與澄江撫仙湖相接處,水雖相連,但兩湖的魚互不來往,東邊撫仙湖的青魚和西邊星雲湖的黃魚以「界魚石」為界,到此就調頭。

十二、新娘要把墨鏡戴:結婚時,為了遮羞避邪,新娘要蓋一塊紅蓋頭,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是一個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民族,早在一百多年前結婚戴墨鏡就已經是很時髦的事情了。

十三、娃娃出門男人帶:在漢族眼裡,這是角色顛倒,其實是不懂男女平等。雲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僅安全可靠,而且顯出男人本色。

十四、四季服裝同穿戴: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譽,年均溫度平均為二十一度和十度之間,「四季亂穿衣」成了昆明的一大特色。在武漢也有這樣的季節,可不是「四季亂穿衣」,而是「二、四、八月(陰歷)亂穿衣」。

十五、大理石頭當畫賣:大理石質地細膩,光滑潤澤,花紋鮮艷。構圖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稱為天然石畫,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當作「石畫」出售。

十六、火車沒有汽車快:雲南在准軌鐵路出現前,本世紀初即有米軌鐵路,由於峰壑溝洞多,火車盤山而行,有時甚至沒有牛車快,時速僅三四十公里左右,雲南現存全國唯一一段「寸軌」(七十二厘米)鐵路,直到九十年代初還在使用,相形之下速度更慢。汽車在雲南運輸中大存優勢。看起來還真的感覺有些怪,而且可以說是十八怪里的最怪了。

十七、石頭生在雲天外:在雲南,聳峙在高山峻嶺的奇峰異石隨處可見,千姿百態。

十八、四季鮮花開不敗:雲南的立體氣候和四季充足的陽光,使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四季鮮花常開。

(7)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其他地方的十八怪:

1、崇明十八怪

冬日薄霧很少霾、蟲鳥叫早來比賽、崇明男人會做菜、崇明女人真勤快、種田能手多老太、上海出租崇明開、綠皮三輪用腳踩、搭架簾子樣樣曬、土灶燒菜還用柴、小院井水真涼快、農家喜宴還不賴、土布名揚海內外、白山羊肉連皮賣、崇明蘆稷割手快、土製米酒喝到嗨、蔬菜水果自己栽、炒貨零食自己帶、草狗報警比較拽。

2、貴州十八怪:

冬暖夏涼春常在、半年難得太陽曬、青山綠水繞村寨、石板當瓦房上蓋、鐮刀剃頭奇絕快、姑娘外衣兩片蓋、民族歌舞原生態、銀圈銀鈴滿身戴、姑娘小伙好自在、對上山歌就相愛、儺戲巫術真厲害、牛角敬酒不奇怪、煙酒茶香世人愛、美食小吃通宵賣、百草制葯譽省外、公園美景處處在、磷煤鋁錳遍地埋、守著金礦喊無奈。

⑻ 雲南十八怪都有什麼要口訣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蠶豆花生數著賣;

袖珍小馬多能耐,背著娃娃再戀愛;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

石頭長在雲天外,這邊下雨那邊曬;

雞蛋用草串著賣,火車沒有汽車快;

小和尚可談戀愛,有話不說歌舞代;

螞蚱當做下酒菜,竹筒當做水煙袋;

鮮花四季開不敗,腳趾常年露在外。

(8)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說明

螞蚱能做下酒菜

將捕捉到的螞蚱集中起來,然後倒入滾燙的水中,扣鍋蓋,加大火勢,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來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食用時,一般用植物油煎炸,脆香美味,是佐酒待客的一味佳餚。

用活螞蚱泡酒,以作葯用,活螞蚱入酒後從嘴裡分泌物最滋養人。定驚、治破傷風、止咳、醫哮喘,祛風除濕、活絡通筋、活血散瘀等療效。

墨江哈尼族獨特的螞蚱吃法:捕捉到螞蚱以後燙死曬干,除去翅膀、刺腳、尾部和腸肚,只留下頭、身子和大腿,淘洗干凈以後。

入鐵鍋以文火炒熟炒香,曬涼以後,按數量比例配上鹽、姜、蒜、辣椒、花椒、八角、紅糖等作料,拌勻後,裝入瓦罐中,封嚴罐口,食用時取出來便可,味道十分可口――雲南十八怪,螞蚱鹹菜。

火車沒有汽車快

"雲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在所有"雲南十八怪"中,這是流傳最廣的幾怪之一。 "火車沒有汽車快",在很大程度上,此說肇源於滇越鐵路。

滇越鐵路1901年開工,1910年竣工,歷時9年。昆明至海防全線總長854公里。其中:雲南境內(昆明至河口)465公里;越南境內(老街到海防)389公里。

工程耗資:158466888法郎。築路工人:6.4萬余。滇越鐵路迄今已近百年,在這條百年老路上,列車至今仍在隆隆前行,從河口的中越鐵路大橋往南行,一路呼嘯,一天一夜可直抵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港口城市海防。

若干年前,我國以鐵路和外國直接交通的地方並不多,在北方僅有中俄鐵路,而在整個大西南,就只有這條滇越鐵路了。

若是論起誰更早,則滇越鐵路是當然的老祖宗。雲南是中國最早的國際鐵路"的省份,這個"中國第一"大約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也因此才有"雲南十八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⑼ 說雲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當地老鄉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墻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許多地區的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故誇張說三隻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十分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第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當地少數民族期盼人丁興旺,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第七怪、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第八怪、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娘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娘,而把姑姑與娘娘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麗江的納西族由老太當家,她們負責料理家務,特別能吃苦耐勞,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

第十怪、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東南亞國家接壤,而這些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邊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自幼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第十二怪、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第十三怪、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眾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第十四怪、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品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帶:這里的漢子愛妻愛兒成為風尚,「模範丈夫優秀爹」在街頭比比皆是。

第十六怪、花生蠶豆數堆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便如稱一般。

第十七怪、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來自東邊冷空氣被阻擋在雲南和貴州間的烏蒙山,鋒面難以進入雲南,使得雲南「四季如春」。

第十八怪、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狀與家鼠有很大差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參考資料

雲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

所謂「雲南十八怪」是描述雲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民風民俗所產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現象或生活方式。雲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現象已經慢慢消失,有的也還保留著,有的條款是誇張了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雲南經濟建設卓見成效,雲南十八怪也有了區別於原來的新雲南十八怪。

參考資料:網路-雲南十八怪

⑽ 雲南18怪是什麼

1、竹筒當鍋煮飯賣,在西雙版納等地區,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鍋煮制的竹筒飯。

2、牛奶做成扇子賣,大理洱源鄧川壩子,出產一種用牛奶經過特殊工藝的扇子狀的凝乳薄片,當地俗稱「乳扇」。

3、過橋米線人人愛,雲南過橋米線以米線潔白,配料講究肉菜兼備搭配相家、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

4、草帽當鍋蓋,草帽是雲南各族尤擅的工藝,四處可見草編的座椅、草墩及草編的簾子、鍋蓋帽子。

5、米飯粑粑叫餌塊,古代中原就將稻米蒸煮製成餅狀的干糧、點心稱為「餌」便於攜帶即食。

6、雞蛋用草拴著賣,雲南山地道路坎坷崎嶇,老鄉趕街賣雞蛋,用草裹纏,防止蛋殼破裂,同時方便了出售。

7、三個螞蚱一碟菜,雲南人食苔蘚,吃菌類、竹蟲、蜂蛹,油炸螞蚱,看著怪異食起香脆可口。

8、土鍋通洞蒸雞賣,相傳古時候廚師為了吹捧縣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鍋蒸出「汽鍋雞」,並且含有「培養正氣」之意,後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

9、談情說愛用歌代,雲南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慶典,歌聲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談情說愛往往也是從對歌開始。

10、竹筒做煙袋,雲南竹類資源豐富,尤以竹煙筒最具特色,煙氣通過蓄水的竹筒,吸時發出有節奏的咕嘟聲,滋潤喉嚨,有聲、有色、有味。

11、星雲湖裡魚分界,在雲南江川星雲湖與澄江撫仙湖相接處,水雖相連,但兩湖的魚互不來往,東邊撫仙湖的青魚和西邊星雲湖的黃魚以「界魚石」為界,到此就調頭。

12、新娘要把墨鏡戴,結婚前新娘辭別父母要哭嫁,哭嫁要哭的很厲害。所以在結婚當天眼睛會哭腫,戴上墨鏡可以遮住哭腫的眼睛。

13、娃娃出門男人帶,雲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僅安全可靠,而且顯出男人本色。

14、四季服裝同穿戴,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譽,年均溫度平均為二十一度和十度之間,「四季亂穿衣」成了昆明的一大特色。

15、大理石頭當畫賣,大理石質地細膩,光滑潤澤,花紋鮮艷。構圖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稱為天然石畫,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當作「石畫」出售。

16、火車沒有汽車快,雲南在准軌鐵路出現前,本世紀初即有米軌鐵路,由於峰壑溝洞多,火車盤山而行,有時甚至沒有牛車快,時速僅三四十公里左右。

17、石頭生在雲天外,在雲南,聳峙在高山峻嶺的奇峰異石隨處可見,千姿百態。

18、四季鮮花開不敗,雲南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四季鮮花常開。

(10)雲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圖片擴展閱讀:

從米軌到准軌,從綠皮車到復興號……雲南鐵路建設不斷加碼,電氣化鐵路和高鐵不斷刷新鐵路速度值,雲南十八怪中「火車沒有汽車快」的歷史被徹底改寫。從昆明開行的列車已覆蓋全國26個省區市,高鐵直達17個省區市,每天開行180多趟旅客列車。

2016年12月28日,隨著滬昆高鐵、雲桂鐵路正式開通,雲南邁入高鐵時代。列車開往地區覆蓋范圍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昆明至北京、上海、貴陽、成都等5對跨省列車,變成了如今覆蓋全國26個省區市,高鐵直達17個省區市,每天開行180多趟旅客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