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瘋子發型圖片男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瘋子發型圖片男

發布時間: 2022-04-25 07:02:13

⑴ 大背頭怎麼弄,早上起來頭發都亂糟糟的,兩邊倒,💔跟瘋子一樣

大背頭的打理方法為:先用熱水把頭發燙軟,擦乾水氣後再用梳子不斷的往腦後梳,等頭上的溫度降下來了,就變成大背頭了。

大背頭是發型的一種。這個發型很酷,比較時髦,自信、自然的話會討女孩子喜歡,常見於歐美時尚秀以及商業人士。

⑵ 臉型稍長膚色較黑的男生適合怎樣的發型或燙發

多流一點流海!要邊分,遮住上額,臉型就不會顯得長,
現在很多人為了流行而燙成瘋子頭,我覺得這種發型會被淘汰,所以你可以適當燙一點卷,也不要太卷,流海卷右或左邊一點就OK,

⑶ 男生怎麼燙網路紅人的發型啊就是像瘋子那樣又大又盆

那個應該是頭發多 燙後 要靠吹

⑷ 北京愛情故事裡瘋子的發型是不是頭頂局部空氣燙

是的 樓主

求採納

⑸ 求高人幫助,我的頭發半長不短的,像瘋子一樣,求設計一個發型。有圖。

你頭發可以弄成這樣子的,我本人就喜歡這樣的發型。請問下你是哪裡人是哪個學校的?

⑹ 古代男子都有哪些發型

古代男子發型變遷
中國古代男子的發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滿清當然除外),比如戰國、秦、西漢是前面類似中分,頭上的發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發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塊麻布,有的系條布帶,還有時什麼也沒有,或者散成馬尾辯狀(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絕非大俠、公子帥哥的發型)。
但是我想著重談談後面,也就是到底是披散著頭發,還是後面的頭發也像前面後四周一樣束起來。
毋庸質疑,大多數正常男子,都應該是束起來的,無論貴族、官吏,還是良民。究竟什麼人披散著後面呢?事實是除了當今的古裝影視劇,很少有人這樣,什麼人這樣呢,大概有:1、道士,也不是何時何地的道士都這樣的發型,南方天師道的道士們做法的時候,有時披頭散發,魯迅曾在其藤野先生中說留日清國留學生解開發辮,後面像道士劉海蟾。還有金庸的射鵰中郭靖初見尹志平居然不知是男是女,就因為他沒見過道士,男人怎麼能披散頭發呢?說明道士有時是披散頭發的。
再就是江湖上的流浪漢,或者部分被稱為游俠的傢伙,好有乞丐,懶得或沒人給他們收拾,於是披頭散發,落得瀟灑。
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頭發束起來了,後面的還沒長太長,不容易束到一起,於是暫時披散。比如紅樓中的寶玉,沒人覺得不爽。
現在的歷史影視劇除了極少量的(大明王朝1566、四大名著、90年代以前的絕大多數古裝片)之外,不知道是所有的導演、服裝就是喜歡披頭散發,還是覺得把發套後面的頭發也紮起來太費事,還是壓根就覺著這樣是對的,就是不肯改正。
要說大俠、浪子、少爺、乞丐、道士、披頭散發也可以,哪怕一般百姓不戴帽子的都可以,最起碼官員不應該吧,可我們見到頭戴烏紗披頭散發的官員太多,不說戲說、娛樂的古裝片這樣,就連央視播出的號稱證正劇的《鄭和下西洋》《貞觀長歌》也有部分官員如此打扮,不倫不類,不人不鬼的。
棒子經常通過拍古裝片意淫自己的歷史,同時醜化中華。我們很不爽,片中棒子對本國的歷史人物的裝扮服裝精心設計,一絲不苟,但是如果其中出現中國人,那就不一樣了,無論唐使還是明使,一律頭戴古里古怪的烏紗,同時披頭散發,吊兒郎當的。(可參見大長今和神機箭等韓片),也不全怪棒子,人家可能也沒少觀摩中國的古裝片的造型)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許多香港武打錄像片,所有清朝背景的全不剃頭,前臉和明以前一樣(但是絕不像現在的瀟灑古裝片一樣前有隨風飄揚的好像三七分頭一樣的),後面托條鞭子,同時後面也披散著。
為什麼,可能當年香港影人討厭清代,覺得陰陽頭太難看,於是前臉是不剃頭的。
滿清題材的片子倒是要發型有發型,要服裝有服裝。真對得起大清。對清以前的很少下這么大功夫。

⑺ 我是個男孩,最近看鄭源的發型不錯,所以也想留長發,可是現在不短不長,蓬著像個瘋子,難看!

看你頭發的發質了,!

硬的話,你可以選擇旁邊蓋下來,上面翹點起來.

軟的話,你可以選擇全部蓋下來,!這樣也蠻好看的!

⑻ 男生要想把頭發弄的很蓬鬆該用什麼燙

1)現在有一種空氣燙,就是可以將頭發打理的比較蓬鬆。美發店還推出了些其它的方法,你可以去問一下。 2)也可以將頭發剪出些層次,自然就有蓬鬆的感覺了。 3)燙完之後不必天天用吹風機,但是一些護理品和定型噴霧是每天都得用的。 4)有次在美發店,理發師教了幾個不用燙,也可以讓頭發蓬鬆的小方法。睡覺時,用綢緞包住頭發,頭發撂到後面,不要讓臉壓著頭發就行。第二天頭發會很順滑地蓬鬆起來,頭頂的蓬鬆度也很自然。 5)還有就是將最上面一層頭發紮起,將下面的頭發編成好幾個辮子。第二天用沾水的梳子梳理一下,就會有很自然的蓬鬆效果。

⑼ 北京愛情故事電影男主角瘋子是什麼發型

三七分頭

⑽ 腦袋又大又圓,該穿什麼衣服,和什麼發型!我是男的。希望有圖

一、審 題

這是寫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則,就會直接導致「文不對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根據通常的作文題目的形式來看,一般可分為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查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範圍、時間范圍、數量范圍、人稱范圍、處所范圍等。不能超出給定的范圍。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形式的要求「絲絲入扣」。

1.命題作文
我們先重點談一下關於命題作文的審題,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確定內容範圍
有的題目,對寫作內容做出規定。所以,審題時,要確定題目規定的內容範圍:記人的,要記什麼人;敘事的,要敘什麼事;寫景的,要寫什麼景;狀物的,要狀什麼物,等等。

精彩習作

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方沒有莠草、污穢的凈土,是一片無遮無攔明朗的天空。這里流淌的純真與甜美,總會使人產生難以忘懷的回憶。

記得我4歲那年,迷信的奶奶告訴我:「要是剪掉了胳膊上的毛,會變成瘋子。」 幼稚而好奇的我聽了以後,半信半疑,手癢癢的,老是想試試看,但又怕家人和親戚為我擔心。可是沒試,就老是惦記著,越惦記,就越是想試。

於是,我准備馬上試。我拿出那可怕的剪刀,用顫抖的右手慢慢地靠近左手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剛要剪,我又停了下來。心想:「我要是真的變成一個瘋子,會不會像老鼠過街一樣人人喊打?爸爸、媽媽和奶奶會不會不再疼愛這個傻孩子了?」我越想越害怕。我猶豫了許久,才把胳膊上的毛剪掉了。一剪完,我什麼都不顧地鑽進被窩里,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來時,我發現,我還是原來的我,一個正常的小女孩。於是,我不顧一切,高興地蹦到奶奶身邊,撒嬌地說:「奶奶呀,奶奶!我今天剪了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可沒變成瘋子啊!」奶奶聽了以後,笑了笑,摸著我的小腦袋,沒說什麼。

這件童年趣事已留在我記憶的閘門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懂得了:凡事要相信科學,不能相信迷信。

精彩點擊
①小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記述了剪胳膊毛的故事。這件事既是童年發生的,又十分有趣,符合文題要求。
②事情的過程交代得很清楚,人物心理描寫生動、逼真。
③結尾點明從中懂得的道理,深化了文章主題。

確定時間范圍
有的題目,從時間上規定了寫作范圍。因此,作文必須是反映規定時間范圍內的事。

精彩習作

當老師不在的時候

「丁零——」,早讀課的鈴聲響起來了,但老師卻遲遲沒來上課。作為值日班長的我,焦急地朝老師來的方向望著。

忽然,走廊上傳來「咯咯咯」 急促的腳步聲,接著是一聲響亮的「報告!」我回頭一看,原來是語文老師的鄰居張清同學。只見她臉漲得通紅,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糟了,語文老師她——病了——不能來上課了。」我聽了,心裡像亂麻似的。這可怎麼辦呢?同學們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班裡「沸騰」 了。

我的大腦飛快地運轉著:「現在老師不在,該怎麼辦才好?今天我是值日班長,應該管好班級。現在……對,就這樣!」 於是,我清清嗓子,快步走上講台,大聲說,「現在請同學們安靜!」 大家立刻停止了講話,全班 55雙眼睛齊刷刷地望著我。我像小老師一樣站在講台上指揮著大家。「小芬,你來領讀!」「第幾課?」「17課。」 於是,同學們便大聲地開始了早讀,頓時,教室里書聲朗朗。

雖然班上暫時安定下來了,但我仍然萬分焦急。因為早讀課後,就是早操課了,沒有老師帶隊,我怕同學們會亂。時間馬上要到了,我急得直跺腳。老師怎麼還不來呀!鈴聲響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老師沒來,早操課由我帶隊,希望大家有秩序地上好這堂課。」「是!」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盡管如此,我仍放心不下,生怕出什麼亂子。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同學們遵守紀律,隊伍整齊,動作一致,比老師在時還要好呢!我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當我把隊伍帶回教室時,發現老師已經在等我們了。老師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從心底里感到高興。

精彩點擊
①扣題准確,時間范圍是「當老師不在的時候」。
②條理清晰,清楚地敘述了老師不在時「我」大膽、妥當地處理了兩件事——早讀和上早操。
③敘述得當,人物心理活動和事情經過真實、自然。

確定數量范圍
有的作文題目,對選材的數量做出規定。審題時必須注意,不能超范圍選題。選材多了,不但沒功,反而有錯。

精彩習作

發生在考試後的一件事

期中考試結束了,孟老師讓我和中隊長李海霞在辦公室里批數學卷子。翻出自己的卷子,對著標准答案一道道批下去,最後總分一加,98分。我心裡甜滋滋的。可是一想,自己做的卷子自己批改,別人知道了一定會說這說那。於是,我請李海霞給我復查一下。李海霞看了一遍說:「沒錯,是98分。看來你是全班第一了,真不簡單!」我說:「還沒批完,也許還有比我答得更好的呢!」 可心裡卻暗自高興了。哼,要不是第一名,我這數學課代表可怎麼當呢?

我一邊哼著歌一邊繼續批改,忽然發現有一張卷子得了99分。一看名字,是語文課代表李世華!我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世華語文比我好,可數學每次都比不上我,這次怎麼爬到我頭上了?我瞪大眼睛,對著標准答案,重新逐道題進行檢查,連一個小數點也不放過。可是實在找不到能再扣分的地方。我心裡暗暗想著:一個數學課代表,平時成績總是全班第一,這次竟考不過語文課代表,太丟丑了。今後老師和同學們又會怎樣看待我呢?想到這里,我心一橫,在一條答案上扣了2分,將李世華的總分改為97分。我心想,就是不讓你超過我!

這件事做完後,不知怎的,我心裡總是忐忑不安,臉上發燒,頭上直冒冷汗,握筆的手也顫抖起來。李海霞仍在專心致志地批改著。我探過頭去,只見她在一個潦草的數字上打了一個鮮紅的「×」。我說:「你批得太嚴了,這個數字是對的,就是沒有寫清楚。」說著,我翻開卷子一看,原來是李海霞的。

這時,我感到自己的臉燒得更厲害了,兩眼不敢正視李海霞,怕她發現我的狼狽相。我趕快把李世華的卷子翻出來,把97分改成99分。然後我舒暢地鬆了一口氣,心上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精彩點擊
①這篇作文的題目規定了要寫考試後的「一件事」,因此,作者只選擇了一件事來寫。
②事情經過寫得繪聲繪色,足以反映作者由「虛榮」 到改變「虛榮」 的心理過程,語言表達真實、生動。

確定人稱范圍
有的作文題目對寫作的人稱做了規定,審題時要依照要求確定人稱范圍,明確是寫自己的還是寫別人的,該用第一人稱的,就絕對不能用第二人稱或第三人稱。

精彩習作

我的同桌

「倒霉,真倒霉!」新學期剛開始,班主任老師就把一個學習很差的男生調到我旁邊,與我同桌。當時我真生氣,因為他什麼也不會,所以我很討厭他,時刻都想離他遠遠的。

他的名字叫毛宏偉,長得圓頭圓腦,看上去傻乎乎的。每天早上我來到學校,這個「討厭鬼』就已經在座位上了。他看見我來了,就笑眯眯地說:「吳瑤,你來了!」 可是,我卻不領情,總是狠狠地瞪他一眼。很多次,我都把擦完墨水的廢紙扔到他的桌子里,他從不說什麼,只是憨厚地沖我一笑,把廢紙扔到垃圾箱里。於是,我假裝看不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就站起來,故意使勁朝他那邊擠,經常把他擠到地上,摔個「屁股開花」。但他還是不在意地微微一笑,然後從地上爬起來。

上周三,第三節課下課時,有個同學叫我給他講解一道題。當我講完題向座位走去時,老師已經在發家庭作業本了。我們的桌子上放著一好一壞兩個本子,毛宏偉正坐在座位上。我本想跑過去搶那個好本子但又怕同學嘲笑我,所以只好自認倒霉,心想:像他這樣討厭鬼,一定會把好本子搶去的。可是情形卻恰恰相反,毛宏偉的舉動令我大吃一驚,只見他毫不猶豫地把那個被撕了個大口子的「爛」本子拿了過去寫好自己的名字,又把那個完好無損的本子放在我的桌上。多麼令人吃驚的一個舉動啊!他的行為令我慚愧,使我的心怦怦直跳。要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它包含著一種真摯的感情,體現著一種高尚的品質。

我的同桌啊,他真的令我刮目相看!和他相比,我顯得那麼渺小。雖然他在考試卷上不能獲得理想的成績,在作文選里不能發表優秀的文章,但是,我從他的行為中看到他有閃光的心靈。

精彩點擊
①文中「我是我,他是他」,人稱用法准確,合乎文題要求。
②用「我」和「他」的對比,突出表現「我」的私心和「他」的可貴之處。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確定處所范圍
有的題目規定了處所范圍。這就要求我們在審題時必須依照文題要求,把握住事情發生的地點,不能把應在操場上發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精彩習作

廚房裡的歌舞晚會

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睡覺。突然,廚房裡「丁東丁東」的聲音把我吵醒了。我穿好衣服,悄悄來到廚房門口,把門開了一條小縫。透過門縫,我看見鍋子、筷子、勺子、碗兒在開一個盛大的歌舞晚會。想不到導演竟是鍋子先生,更想不到的是桌子競成了這個盛大晚會的舞台。

「現在,晚會正式開始」,主持人勺子小姐說,「首先,由筷子小姐和碗兒先生表演舞蹈——探戈舞。」 那一對兒真是跳得好極了。他們抬頭挺胸,精神百倍,跳得真像樣兒,得到了觀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勺子小姐來到台前,做了個漂亮的亮相,又說:「下面,請杯子先生給大家講故事。」杯子先生講得活靈活現,不愧為「故事大王」。

「接下來,是鍋子先生和鏟子小妹的廚藝表演!」主持人說。鍋子和鏟子是最好的廚藝兄妹,他們做了紅燒肉、綠青菜等給觀眾品嘗。品嘗完美味的菜餚之後,主持人說:「讓我們在歌聲中散會吧!」

這時,夜已深了,我也該回去睡覺了。真沒想到,廚房裡的小精靈們這么多才多藝。

精彩點擊
①這是一篇擬人童話,有很強的趣味性。可見「夢」也能變成作文的!
②作者通過童話情趣來啟發想像,愉悅心靈,好!
③「處所」集中又合理。「廚房」就是劇場,「鍋、碗、勺」 等就是演員;這些「演員」在「廚房」里演戲才是最適合的。

確定「題眼」
「題眼」就是作文題目中的關鍵詞,它是作文標題意思的核心,是作文要反映的具體內容的重點所在。

學習、做事都要抓住關鍵,這個道理用在作文上,就是要抓住「題眼」這個關鍵。

精彩習作

一件趣事

每年春節,爸爸都得咬牙到理發廳去「慷慨」一把。今年春節又快到了,媽媽賭氣買回了全套理發用具,准備「自力更生」了。

爸爸回來了,我和媽媽一唱一和,對他「軟硬兼施」:從外面理發價格的昂貴,說到每節約一分錢對家庭經濟騰飛的重要性。我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終於戰勝了爸爸。我和媽媽把他按到椅子上,爸爸抬起頭嘆了口氣:「好吧,豁出去了!」頗有些英勇赴難的氣概。

在媽媽剪刀的「咔咔」聲中,爸爸的頭發眼看著被一圈一圈地剪下來。這時,媽媽說:「你這是背頭,太不時興了,改『偏分』吧!」「行啊!」爸爸表示同意。一會兒,媽媽又自語:「再不然改『板寸』?」爸爸一臉的無奈,苦笑著說:「無所謂,不就是一個禿瓢嘛!」

「剪完了!」媽媽一聲吆喝。我一看爸爸的頭型,噗!剛喝進嘴裡的水一下噴了出來,我蹲在地上笑得喘不過氣來。爸爸的頭上就像扣了一塊西瓜皮,還扣歪了。爸爸邊照鏡子,邊無比珍惜地撫摩那已經少得可憐的頭發,戲謔地說:「這一來,讓我領導發型新潮流了。」媽媽在一旁嘟囔:「是剪子不太好用,再說和剪羊毛也不是一個勁兒。」我忍住笑,趕忙圓場:「好了好了,開業大吉,第一位顧客免費……」

精彩點擊
①習作寫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媽媽給爸爸理發,但表現了和睦家庭的歡樂氣氛。
②「趣」表現在:爸爸「英勇赴難」 的氣概、對禿瓢頭型的無奈以及朴實詼諧的語言。這些,都源自小作者對日常生活的仔細觀察。
③通過本文可以領悟到:只要仔細觀察、用心體會,從日常生活許多普普通通的事情中,都能提煉出有「趣」 的事來。

確定比喻意義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方法。這種修辭方法有助於形象地說明問題。我們平時見到的作文題中,有很多運用了這種修辭方法。因此,弄清文題的喻意,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文題「難忘的一幕」,其中的「一幕」本該是指舞台上的演出。但它具有比喻意義,可以用來說明生活中的一瞥、一個鏡頭、一個場面等。因此,在作文前,必須先確定好它的比喻意義,以增加文章的內涵。

精彩習作

難忘的一幕

那是去年的事了。一個星期天的中午,奶奶帶我上街去玩,回家的時候,我們在人民南路公共汽車站等車。

「啪」的一聲,一位叔叔吐了口痰。濃濃的痰絲掛在路邊的花壇上,大家看了都覺得很不順眼。這時,走來一位值勤的老奶奶,她說:「小夥子,你違反了城市衛生管理規定,請把你吐的痰擦乾凈,還要罰款5元。」那個叔叔脖子一歪,說:「誰吐痰了?你看見我吐痰了?」老奶奶耐心地說:「大家都看見了!」那位叔叔卻怎麼也不承認,還和老奶奶吵了起來。忽然,吵聲停住了,我順著大家的目光望去,只見一位小男孩正用一張紙仔細地擦著痰跡。他大約四五歲,臉蛋紅撲撲的,穿著草綠色的軍裝,腰上還別了一支玩具小手槍。人們都愣住了。小男孩擦完後,穿過慢車道,把紙丟進果皮箱里。然後,他走到老奶奶面前,一字一頓地說:「老奶奶,我沒有錢,我把這支槍給你行嗎?」 老奶奶撫摩著他的頭說:「乖孩子,你又沒有吐痰,為什麼要你的玩具槍呢?」 小男孩說:「是我爸爸吐了痰,我替他交錢。」

那個叔叔的臉「刷」地一下紅了,急忙從西服口袋裡掏出五元錢,塞到老奶奶手裡,轉身拉著小男孩匆匆離去,消失在人群中……

精彩點擊
①小作者在作文中反映的這「一幕」,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真實的鏡頭,是在一個特定的場合發生的一件使人可氣、又令人深思的事,把握住了文題的喻意,很好。
②在這「一幕」里,反映了一個「父子交鋒」的場面——粗俗的爸爸在童心如水的孩子面前無地自容,緊湊、生動,揭示了問題,使這「一幕」,顯得有內容、有價值。

2.材料作文

以上我們談的是關於命題作文的審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很好地把握。在此,我們再簡要談一下關於材料作文的審題。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把握兩方面。我把它們總結為兩種方法。

1)「形影形不離」 法

這種方法,要求習作的中心與材料的思想內容做到「形影不離」。例如,對一篇記敘文的改寫、擴寫、縮寫、補寫、續寫、仿寫等,都要弄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這六要素,以及材料的中心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寫好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

精彩習作

擴寫《囫圇吞棗》

原文:

有個年輕人買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棗,坐在路邊吃。有個老頭看見了,說:「小夥子,梨可不能多吃,這東西對牙齒雖然有好處,可是吃多了會傷脾。」

年輕人問:「那麼棗呢?」

老頭說:「棗倒是補脾的,可惜傷牙齒,也不能多吃。」

年輕人想了想說:「那好辦,我吃梨光用牙齒嚼,不咽到肚子里;那棗嗎,我就整個吞下去,不用牙齒嚼它。」

擴寫:

這是一個水果豐收的季節。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紫里透紅的葡萄,燈籠似的柿子……商販們在大聲吆喝。叫賣著,熱鬧極了。

有個年輕人從集市口進來,他穿著一身青色長袍,頭上挽著一個發髻,一張瓜子臉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鼻樑高高的,在鼻子下有張不大的嘴。這年輕人手中提著一個布袋子,走路時一搖一擺的。他左挑右選,在一個梨攤上買了二斤梨;看看另一個攤上的棗也不錯,又買了幾斤棗。買完後,他便坐在路邊的樹底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他就吃掉了一斤梨和一半兒棗。這時,從遠處走過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眼睛深深陷進眼眶裡。他捋了捋白鬍子,問年輕人:「小夥子,吃什麼呢?」年輕人抬起頭望瞭望他,笑眯眯地說:「老人家,我在吃梨和棗。味道真不錯,您也來嘗嘗?」「噢,小夥子,我不吃。不過我可要提醒你,梨可不能多吃呀,這東西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吃多了會傷脾的!」老人誠懇地勸道。

年輕人迷惑不解,又問:「梨傷脾,那麼棗呢?」

老頭沉思了一會兒,對他說:「棗雖不傷脾,但也不能多吃,它傷牙齒呢!」

年輕人想了想說:「老人家,那好辦。我吃梨可以用牙齒嚼,不用咽下去,這樣就不會傷脾;棗嗎,我可以整個吞下去,不用牙齒去嚼它。這樣,既不會傷脾也不會傷牙齒。」

老人連連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水果可不是這么個吃法。萬事總有個規律,如果照你說的做,弄不好會吃出毛病來的。」

精彩點擊
①原文不到200字,這篇擴寫文500多字,約是原文的三倍。
②作者根據原文的內容,想像了當時的環境和兩個人的外貌、語言、神態,描述生動、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