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級的勞動手抄報。
一年級的勞動手抄報。
2. 一年級一周勞動計劃表 怎麼做簡單又漂亮
一年級一周勞動計劃表做法是
可以直接拿一張空白的紙在上面畫出表格,標上日期,然後畫上一隻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我得又簡單又好看,又是自己喜歡的
3. 老師讓我做家務的照片貼在A4紙上再配幾句話那話要寫什麼
1、一天,茵苗拿出手帕擦汗,發現手帕臟了。於是,她端來了一盆水,拿來了一塊肥皂,把手帕洗一洗。看著干凈的手帕,茵苗高興地笑了。
2、一天,茵苗在看書,發現書桌布滿了灰塵。於是,她提來了一桶水,拿來了一塊抹布,把桌子擦一擦。看著干凈的桌子,茵苗滿意地笑了。
3、每天,茵苗做完作業後,她都會把書和作業本疊放整齊。整潔的桌子,看起來非常舒服。
4、一天,茵苗做完作業後,發現房間很雜亂,於是,她拿來了一個紙箱,把地面上的積木、球拍、和玩具娃娃一個一個地放進去,收拾好之後,房間變得很整潔。
5、早上,茵苗看見花盆裡的土都幹了。她想:天氣這么熱,我應該多給花澆澆水。於是,她拿來一把裝滿水的水壺,給植物們澆水。花草喝飽了水,紛紛直起腰來,好像在說:「謝謝你。」
4. 女兒學校要剪窗花,一年級的,簡單一點的,要有過程,謝謝了
鮮花盛開剪窗花的具體過程圖:
1、正方形紅紙。
中國的剪紙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由於紙質物品的保存極為困難,故流傳下來的剪紙實物並不多。現存最早的古代剪紙實物,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一帶的南北朝時期的古墓遺址中發掘出來的。
這些剪紙大都採用折剪的方法剪成,在藝術上顯得很成熟,如果沒有相當的經驗積累難以達到如此水平。
南宋時期,便已經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據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此時杭州的「小經濟」多達上百種。其中就專門有「剪鏃花樣」者,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綉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
剪紙的製作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剪刀剪,一種是用刻刀刻,統稱為「剪紙」。剪紙有著非常濃厚的裝飾性,由於是在平面上用剪(或刻)刀進行造型,所剪出的花草、蟲魚、鳥禽和人物,均帶有一種樸素而誇張的美感。
民間剪紙的題材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表現了群眾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了他們豐富的藝術想像力。
從這些美麗的剪紙中,人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吉祥圖案,看到有趣的動物、植物,看到歷史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看到戲曲和神話故事,看到人們對生命的禮贊,看到勞動者們對生活和勞動的熱愛之情。
5. 1到6年級家務勞動清單內容是什麼
1到6年級家務勞動清單內容:
1、學會清洗:能自己洗漱;學會清洗簡單小物件(茶杯、碗筷、襪子、內衣褲等);學會清洗水果、部分蔬菜。
2、學會分類:初步學會垃圾分類並正確投放,工具、玩具、書籍、衣物分類擺放等。
3、學會操作:學會自己梳頭發;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抽屜、櫥櫃;學會簡單整理床鋪、疊衣服、褲子、系鞋帶;學習掃地、拖地、擦桌子、晾曬衣物等。
4、學會服務能在飯前擺碗筷,逐步做到幫家人盛飯,飯後收拾餐桌。
5、學會分辨:能辨識蔬菜的好壞,並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
6、學會種植、養殖:學會養一盆花,自己定時澆水或養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學會喂養。
7、學會做飯:製作簡單果盤、冷盤;參與烹飪,能夠協助父母做飯等。
(5)一年級簡單的勞動圖片擴展閱讀:
勞動,作為一種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培養創造性能力的條件。也是小學生體,智,德,美發展及學習勞動技能的條件。通過勞動,會讓學生懂得家長的不容易,才會多為對方著想,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6. 小學生科技製作的製作方法及圖片
以往在教完浮沉條件的應用一節之後,我布置學生自製孔明燈,但他們製作的孔明燈都飛不起來,其原因是他們製作的孔明燈不滿足起飛條件。
1 孔明燈起飛條件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託了起來。
由浮沉條件可知,只有滿足:
F浮>G總=G熱空氣+G燈
即:G燈<F浮-G熱空氣
時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壺燃料的重力)要很輕才能起飛,輕到什麼程度呢?
G燈<F浮-G熱空氣=ρ空氣gV排-ρ熱空氣gV,
G燈<(ρ空氣-ρ熱空氣)gV排,
m燈<(ρ空氣-ρ熱空氣)V排, (1)
空氣的密度可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見其能否起飛由燈質量和氣溫、熱空氣溫度和孔明燈容積共同決定。
具體數據估算如下:
設當天氣溫:T空氣=300K(27℃);大氣壓強:1標准大氣壓,p=1.01325×105Pa;孔明燈容積: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熱後的空氣溫度:T熱空氣=500K(227℃);?空氣=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條件下孔明燈總質量在9.44g時,當熱空氣溫度升到227℃時上升。
假設在上述條件下把孔明燈質量減輕成m燈=4g=4×10-3kg,由(3)式變形並代入數據得:
即熱空氣溫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燈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條件,若孔明燈質量
即m燈≥23.56g,則無論熱空氣溫度升到多高也飛不起來。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燈要起飛,它的質量不能超過一定值,而且質量越小所需熱空氣溫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飛。
2 一種簡易孔明燈
在上面分析基礎上,我製成了一種極易起飛的孔明燈,課上一使用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自己製作,也都獲得了成功。
2.1取材和製作
①取一隻大號極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處剪平。
②取一根長約60cm的細銅絲(可用多股軟銅線中的一股銅絲),兩端分別系在方便袋口子兩邊。
③在細銅絲中間包上適量棉花,簡易孔明燈便製成了。如圖。
2.2放飛
選擇沒有風的地方(室內也可),一人兩手分別捏住方便袋底部兩角,使之開口朝下,並使包有棉花的細銅絲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適量酒精,點燃酒精,幾十秒鍾後,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總質量(方便袋、細銅絲、酒精棉花的總質量)在5g以下較易起飛。
②細銅絲長度要適當,以使酒精燃燒後不致溶化塑料袋為好,並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來,事先可在細銅絲中間再系一根細銅絲讓它下垂。
7. 特別簡單的勞動者怎麼畫
首先我們畫出小朋友的頭發造型如圖所示:
8. 請問怎樣畫一幅簡單的環保畫,適合一年級的
可以畫一些樹木花草,水,垃圾等等,然後在寫一些環保標語例如:見垃圾,彎個腰,爭做綠色小使者。愛花、愛草、愛樹、愛校園。今天節約一滴水,留給後人一滴血 。等等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自1960年代起,環保運動已漸漸令大眾更重視身邊的各種環境問題。
自然環境 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山脈、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采礦或濫伐樹木, 盡量減少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對自然的保護要做到人人有責!
地球生物 包括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維護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人類環境 使環境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於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依靠社區的組織教育來引導,要工學兵商各行各業齊抓共管,才能解決。地球上每一個人都是有權力保護地球,也有權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個人應該去愛護的。
9. 一年級的簡單的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怎麼寫
•1.看圖先觀察
•首先對於我們已經展示在眼前的看圖寫話,不要求立馬就開始動筆書寫。如果看到就開始書寫,多半會寫到中間就會停筆再觀察的,所以我們在動筆之前,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寫的時候,盡量能夠將圖中的意思說明清楚即可,老師也不會要求學生寫出多麼華麗的詞語來,畢竟這個階段孩子還處於積累期間。我們按圖來說,就下面這幅圖來說,孩子肯定會說:一個大哥哥在放飛籠中的小鳥。對,這就是這個寫話的主體思想。如此簡介的語句,足以說明這個圖的中心了。然後再將圖中所看到的事物進行相應的描述,再加上上述的這句話,表達出哥哥的心理狀態,從圖片上明顯感覺到放飛小鳥時的開心。基本上能將圖中的事物進行描述和將圖中的人物進行的重要事項說清楚,清晰,明白,字跡也清晰能辨認的話,這寫話基本上都是滿分的。
•2
2.動筆有順序
在細心觀察圖之後,孩子們自然內心都有一個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自己都會一個自己的說法,對於孩子,或許說的時候沒有一個思路,沒有一定的順序,將圖中的事物反正都提到了,連貫性孩子考慮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低年級的時候,對於孩子的看圖寫話需要有自己的一個指導順序。譬如,由遠及近或者又多到少,突出文中的重點等,讓孩子從低年級就有一個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樣才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也不會讓人感覺到簡短的幾句話東一下,西一下的。譬如,圖中所看到的內容: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會想到同學小麗病了,有同學代表去看望她,而在看望的時候,大家不可能一窩蜂地都和小麗說話,從圖中可以看到其中一個女同學提了一籃水果,兩個男孩子在病床前給小麗念....內容,按照由右到左的順序來表述同學們的情態等。
•3
3.段落要分明
一般要求低年級孩子按照段落進行表述,此時的年齡段孩子分3段老說明圖中的內容就可以了,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可能有的一段就把意思說明清楚了,但是分3段的話,更能表現一個看圖寫話的邏輯以及作者的寫話能力。所以,小編在這里建議低年級段的小學生最好分3段來寫,隨著孩子寫作能力的提高,會逐漸擴展的,開始寫話的孩子也可以按照一段進行,畢竟做什麼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孩子寫話的增加,慢慢地讓孩子從中進行分段,這樣看起來更加的清晰明了。譬如:圖中第一段:可寫明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干什麼。就是說明一個時間。第二段:重點描述過程:誰擦黑板,誰在掃地、誰在擦窗等。第三段是總結,升華紙筆。通過我們辛苦的勞動,教室里打掃的乾乾凈凈的。當時讓小編家孩子口述的時候,孩子最後一段的內容,別有一番味道,感覺還是不錯的。她這么說:看著打掃的如此干凈的教室,他們會心地笑了。意思很有韻味的,所以,其實看圖寫話並不難。
•4
4.敘述的語氣上稍加修飾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能夠說明時間就行了,要求太多了,孩子反而覺得有點啰嗦,其實則不然,小編覺得孩子的潛力真的很大,有不少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他們的寫話水平真的你都想不到出自低年級孩子之手,當然也有寫的不好,甚至都不會表達的孩子們,我們針對不同的孩子進行不同的引導。當然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孩子能夠寫出優秀的內容來。下面小編就我們這個看圖寫話說明一下。孩子們看到放風箏,肯定會想到春天,確實春天的東風才適合放風箏,一般的敘述語言就是:誰和誰在什麼地方在干什麼。最直接的,若是讓寫一段話的時候,就需要自己根據圖中的內容適當地進行擴句了。春天什麼氣候描述一兩句就可以了,春暖花開、大地回春、柳綠花紅的,什麼寫上一個詞,然後再描述下孩子們玩的那種開心的樣子,眉笑顏開,喜不自勝,開心追逐風箏等等,都能將內容描述的很不錯了。哇,聽了之後,感覺看圖寫話如此的簡單。
•5
5.看圖寫話能力重在平時的積累
有人便會問積累什麼,寫話多練習,讓孩子多做一些看圖寫話嗎?其實不是的,小編說的積累指的是平時的閱讀。如果平時閱讀到位的孩子,他們的寫話能力明顯強於不閱讀的孩子的寫話能力,而且經常閱讀的孩子們,他們的表達思路很清晰,寫出來的話反而還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所以,小編在這里要提醒孩子的家長朋友們,在孩子的低年級的時候閱讀一定要抓起,不然到後面的寫作孩子會感覺特別的苦惱。只有平時閱讀多了,優美的詞語、句子積累多了,才能在寫作的時候一涌而出。不斷地閱讀才能由量變升華到質變。譬如下面的寫話,便會使小作者不斷積累好詞展示的時候,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多觀察一些環保廣告小詞語,用這些作為寫話的結尾,我覺得頓時會讓整篇文章生輝。圖中展示的母女二人,明顯孩子去摘花,媽媽在告誡孩子不要摘。從中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用「愛花人把花留在枝頭」,或者的「我的美為每一人而開」等等,這絕對的能夠提升寫作的水平。所以重在平時閱讀的積累,而不是大面積的寫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