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衣服發型 » 古代建築物圖片簡單畫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古代建築物圖片簡單畫

發布時間: 2022-04-25 20:11:27

『壹』 古代房子怎麼畫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在封建社會中發展成熟,它以漢族木結構建築為主體,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建築,是世界上延續歷史最長、分布地域最廣、風格非常顯明的一個獨特的藝術體系。

中國建築中具有審美價值的特徵形式和風格。自先秦至19世紀中葉以前基本上是一個封閉的獨立的體系,2000多年間風格變化不大,通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社會性質的改變,外國建築,特別是西方建築的大量輸入,中國建築與世界建築有了較多的接觸和交流,建築風格發生了急劇變化,通稱為中國近現代建築藝術。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在封建社會中發展成熟,它以漢族木結構建築為主體,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建築,是世界上延續歷史最長、分布地域最廣、風格非常顯明的一個獨特的藝術體系。中國古代建築對於日本、朝鮮和越南的古代建築有直接影響,17世紀以後,也對歐洲產生過影響。

在世界建築體系中 ,中國古代建築是源遠流長的獨立發展的體系。該體系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風格優雅,結構靈巧。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7個時期。直至20世紀,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布局原則,而且傳播、影響到其他國家。
特點 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①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②保持構架制原則。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使建築物上部荷載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③創造斗栱結構形式。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橫梁間的過渡構件,還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與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④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3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緻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也採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字形、套環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頂、歇山頂、卷棚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⑤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其原則是內向含蓄,多層次,力求均衡對稱。除特定的建築物如城樓、鍾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露出全部輪廓。每一個建築組群少則有一個庭院,多則有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合多樣,層次豐富,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⑥靈活安排空間布局。室內間隔採用槅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准備條件,可栽培樹木花卉,可疊山辟池,可搭涼棚花架,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⑦運用色彩裝飾手段。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常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棊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以後出現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建築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建築學作為一個學科出現是近代的事情。指導建築發展的是抽象的哲學理論、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具體的政治制度。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學、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具體表現為不求建築物長久存在,而以滿足現實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建築形式的標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種結構類型的建築物可以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標准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⑤以象徵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在園林中表現意境,在宗教建築中表現世界觀,在宮殿建築中表現政治制度。一些裝飾構件與小品,甚至單體建築,都成為一種包含了固定意義的象徵符號。
類型 中國古代建築按功能分為以下7個大類:①居住建築。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建築,主要有穴居和干欄兩種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如甘肅秦安縣大地灣中的建築均為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豎穴,平面作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面積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來,原始社會的穴居,正逐步朝著宮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宮室式住宅的代表類型是合院。陝西岐山縣鳳雛村早周建築遺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區中軸線東西兩側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這里。干欄式建築的最早遺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5300年前。樓面離地約和人等高,其下圈養牲畜,樓面上周圍有欄桿,圍著平台和房屋。現存干欄建築比古代大為減小,集中分布在雲南、海南的少數民族地區。②城市公共建築。主要包括城牆、城樓與城門,還有鍾樓和鼓樓。城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材料以夯土為主。三國至南北朝出現在夯土城外包砌磚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磚石包砌。城門是重點防禦部位。門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達80米。唐代邊城中出現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創建箭樓,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優秀作品。鍾、鼓樓是古代城市中專司報時的公共建築。宋代有專建高樓安置鍾、鼓的記載。明代在北京城中軸線北端建鼓樓和鍾樓,其下部是磚砌的墩台,上為木構或磚石的層樓。③宮殿建築。宮殿專指帝王舉行儀式、辦理政務與居住之所。宮殿建築集中當時國內的財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村,它建於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宮是中國宮殿建築最後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為矩形,東西寬753米,南北深961米,牆開四門,建門樓,四隅建角樓。它將各種建築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調動一切建築語言來表達主題思想,取得了難以超越的成就。④禮制與祠祀建築。人們舉行祭祀、紀念活動的建築,凡是由「禮制」要求產生、並被納入官方祀典的,稱為禮制建築;凡是民間的、主要以人為祭祀對象的,稱為祠祀建築。禮制和祠祀建築大略分為4類: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壇、廟;從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廟、祠;舉辦行禮樂、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儀式的明堂、辟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為人民所紀念的名人專廟、專祠。北京天壇是古代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遺存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築。是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遺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個規劃完整、氣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築。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進行佛事佛學活動並居住的處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類型。中國民間建佛寺,始自東漢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並建。佛塔按結構材料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陶塔等,按結構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淵源於印度,約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布到中國,其形制大致有塔廟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類。中國石窟的重要遺存,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⑦園林和園林建築。中國傳統園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築。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築、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按隸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風景名勝四大類。其中現存最著代表性的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北京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中國傳統建築的功能類型,除上述7類外,還有軍事建築、商業建築,以及橋梁等公共交通設施,坊表等建築小品。其中長城經歷了2000餘年歷史 ,延袤萬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建於7世紀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單拱石橋,比西方出現同類結構要早700年左右。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卓越成就。

『貳』 中國古代建築和繪畫 急

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reply/view/176_21583074_36335688.html這個網站 看下哈建築繪畫,顧名思義,是以建築物為描繪對象的繪畫門類。建築畫與山水、花鳥、人物畫一樣,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與表現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每一歷史時期不同的建築面貌和審美風格。也因此成為繪畫年代鑒定的重要依據。 最早的描繪建築的圖像,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春秋末期,其後歷朝歷代都有,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畫史乃至建築史研究的珍貴資料。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古代單純的建築畫被認為是無雅趣,乏氣韻,「乃眾工之事」,始終不如山水、花鳥、人物畫般受到文人和收藏家的重視。晉代畫聖顧愷之的《魏晉勝流畫贊》中即稱:「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唐代書畫評論家張彥遠也認為「台榭樹石,車輿器物,無生動之可擬,無氣韻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他還說:「夫用直尺界筆,是死畫也。」這種看法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建築畫的發展,因此,建築畫家的傳記和作品也很少被收入畫史典籍,給後人對中國古代建築畫的評價和研究帶來一定的難度。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隋、唐、宋、元、明、清時期以建築為題材的繪畫,描繪了宮殿、寺院、園林、民居和陵寢等不同的建築物。「畫中樓閣」中的亭、台、樓、榭、塔、橋梁,有據實景的寫生,有出自畫家的想像,在表現形式上,既有使用「界尺」、「折算無虧」的「界畫樓閣」,也有徒手為之、隨意自由的「意筆樓閣」,表現形式較現實更加鋪張豪華,可謂集古代建築畫精品之大成

『叄』 畫古建築應該注意什麼

①、選景。建築物不管是一座或一群,都要著眼於大的基本形體的美感。
②、不能只見門窗、瓦牆等局部的小小郭,而忽視了整體的大效果。
③、在畫建築物時,要表現出它的穩定感和莊重感,而不能顯得平板輕薄。
④、要仔細觀察形成建築物的主體效果的各個形的變化和組成建築物中垂直的、平行的、以及斜向的直線和曲線與體面結合的情況。
⑤、正確表現出各種建築物的形體與色彩的特徵。如古建築及園林中的亭台樓閣,一般都是屋頂大、屋角翹、屋身小、木結構的;色彩多為沉著的紅色調,具有古建築物獨特的美感。
⑥、透視,對於表現建築物形體和空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畫結構復雜的古老街道和建築物,透視就顯得特別重要。

『肆』 寫生古代建築物怎麼畫

找個寺廟畫下,這個屬於仿古建築,或某處名勝古跡都有古建築,擬或拍古裝戲的地方

『伍』 頤和園著名建築物的簡筆畫步驟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前身清漪園,頤和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畝),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決定在瓮山一帶動用巨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清漪園1860年被焚毀1866年重建,改名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年再次修復。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佔全園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國園林藝術的精華,構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廊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各個景點有機地聯系起來的作用,烘托出園林整體的美。再一個設計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橋。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可是設計者偏要將平坦的堤岸人為地斷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玉帶橋。 昆明湖的南邊是建園時有意保留下來的小島,人們也叫它龍王廟,用十七孔橋將它與湖的東岸連接起來。 由十七孔橋、龍王廟和西堤將昆明湖裝點起來,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頤和園的第三個特色是她的後湖景區,依*後湖使萬壽山形成三面環水的格局,後湖起到了觀賞、游覽和防火的三個功能,特別是將防火功能巧妙地與園林設計巧妙地相結合,其作用類似於城牆四周的護城河。 頤和園造園藝術很有特色,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約佔全園面積的3/4,但它的水面並不單調,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築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頤和園里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築群,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築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遊人可以上下穿行。頤和園的後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後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頤和園的大門叫東宮門。以東宮門內的仁壽殿為中心的一組建築物,是當時的政治活動區。仁壽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慈禧、光緒曾多次在此召見群臣,接待外國使節。現在中部還保存著清代的原來陳設。展前陳設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仁壽殿之北,有一組戲園建築。在頤和園里,幾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築的形式,亭台樓閣、殿堂廳室、廊館軒榭、塔舫橋關,應有盡有,除了木建築以外,還有銅鑄、石砌、琉璃鑲嵌等。主要建築有:佛香閣、排雲殿、仁壽殿、十七孔橋等。

『陸』 簡單的古建築,我要畫啊!

這應該算簡單吧。望採納!

『柒』 中國古建築有哪些簡筆畫

角背是梁的輔助構件

(二)、按梁的位置和功用分類
1、在抬梁式構架中,層疊而置,並向上逐層縮短的梁,與各層瓜柱組成梁架。梁架中最下面的一根梁最長,叫做「大柁」;「大柁」上面的一根梁叫「二柁」;再上面一根梁叫「三柁」。在清代,各柁按本身所承檁(或桁)的總數來稱呼,分別叫做「幾架梁」。如所承共有七檁,則稱「七架梁」,其上一層稱「五架梁」,再上一層為「三架梁」。這是因為從自大柁始,每向上升一架,則梁的兩端各收進一個步架。 +
宋代的梁稱為「栿」,以每根栿本身所承椽子的總數來命名。因為一步架為一椽,所以,清之七架梁,宋稱六椽栿;清之五架梁,宋稱四椽栿;清之三架梁宋稱平梁。
2、三架梁及角背和脊瓜柱
三架梁兩端擱置在五架梁五架樑上面的瓜柱上,三架樑上正中立脊瓜柱,支撐脊檁。
所謂瓜柱指在抬梁式構架中立在梁或順樑上,將上一層梁支起,並使之達到所需要的高度的構件。若其本身之高大於本身之柱徑長,稱為「瓜柱」;反之,小於本身之徑或長寬者,稱為「柁墩」。瓜柱按其所處位置不同,又有金瓜柱、脊瓜柱,交金瓜柱等名稱。
角背是保持瓜柱穩定的輔助構件。瓜柱自身高度等於或大於柱徑2倍時,均需要安設角背,而脊瓜柱必須安設角背。

『捌』 怎麼用CAD繪制古建築

為什麼要這樣表示,沒有把原理弄清楚,卻不懂為什麼這樣畫,是因為沒有將圖紙的平面向現實的立體空間轉化好,這裡面一方面是空間感不夠強,另一方面就是對空間形態了解不足。解決之道就是要會識圖,所以即使會畫圖,掌握起來也是相對容易的。
第二,就是因為對施工及材料應用不懂,最好能有相應的效果圖對照來看,這樣更有利於從立體的角度去理解平面的圖紙,要看得懂圖上檔注的含義,說簡單一點就是把一個物體剖開,剖開的那個斷面是什麼形狀就畫什麼樣。當然,比如《室內設計工程制圖方法及實例》,哪些地方該如何處理會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第三,代表什麼材質,代表什麼高度,了解施工步驟,以及各種材料在現實使用中會遇到的一些情況,這一切最後都得標上相應的尺寸與材質,上面的造型是什麼形狀,就畫什麼樣,也就是垂直投影圖,也就是你從上往下看,也就是對圖紙的形成原因不了解。首先平面圖,大家可能都能較好的理解,確實,代表什麼層次,這方面有很多學習書籍,所以也就無從下手。這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先通過書籍或論壇資料學習,《室內裝飾材料與施工室內設計專業 》。同時,在看施工圖時;還有一個復雜一點的就是剖面圖(節點圖),該如何去解決,經過這些後,我們就會明白哪些地方如何用圖紙來表示,也就沒有理解,也就無法消化吸收,再到材料市場了解實際市場情況,同時還要經常下工地,多向工人學習第一,平面圖其實就是俯視圖,也就是水平投影圖,看到的是什麼形狀就畫什麼形狀就OK了;再說立面圖,其實就是你站在一面牆正前方,看到這面牆是什麼形狀

『玖』 求圖.畫的古建築物最好有山水.看著大氣一點.遠景更好

看到你的問題,我腦中馬上跳出李成的《晴巒蕭寺圖》,建築群在山水之中,遠景,大氣。而且畫作者還是五代末北宋初的山水畫宗師,被張大千譽為「天下第一」。
http://www.jlhs.net/jzyy/mszl/china/huihua/bs/licheng/anluanxiaositu.htm
另外覺得王維的畫應該非常符合你的要求,只不過他的畫存世極少,而且好似沒有什麼建築物出現。

我不太清楚你的具體要求,如果你要那種遠景,山水多建築少的,可以去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網站找(或網路)北宋和南宋的山水畫,可以看到很多畫有亭台樓閣橋梁的畫。明代的很多山水應該都符合你的要求,比如《方壺圖》、《岳陽樓圖軸》等等,還有仇英的《仙山樓閣圖》。我個人喜歡宋代的畫,不喜歡明代的,所以要看個人喜好了。

如果你要建築多山水少的,宋代明代都有不少,不過宋代作這一題材畫作的多是畫院派(宮廷畫家),通常不可署名,所以我也無法列舉畫家的名字,需要你自己慢慢挑選了。仇英這方面的畫也不少,多是著重描繪宮廷建築的,又有山有水,帶一些人物,比前人同題材的畫作更繁復更多細節的描繪,色彩也更鮮艷一些。
《清明上河圖》有很多古建築,沒有山水,但是有一條汴河,不知你是否喜歡。

最後提供一下故宮的鏈接:
北京故宮藏品精萃:http://www.dpm.org.cn/china/default.asp
台北故宮典藏精萃: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1.htm
進去選擇藏品,然後選繪畫,就可以接著選朝代看圖片了。

『拾』 古代的建築物有哪些 簡筆畫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可以打出國際標准萬國碼新增的千餘個表情符號。其中古代建築物的簡筆畫有:摩埃(位於智利復活節島的巨型石像) 【🗿】;自由女神像【🗽】;城堡【🏰】;日本城堡【🏯】;古典建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