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二生肖什麼動物會駝背
蝦
蝦駝背又有須,熟了就紅了,不是沒有血,只是蝦的血是淡淡的銀白色而已
Ⅱ 十二生肖駝背的是什麼動物
羊
有羊駝一說
*********************************************************************
祝學習進步!如果不明白,請再問;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請點擊本頁面中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
Ⅲ 十二生肖什麼動物是駝背的
猴子?
Ⅳ 請問這是什麼鳥
夜鷺
夜鷺
夜鷺(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體長46-60厘米。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微向下曲,黑色;脛裸出部分較少,腳和趾黃色;頭頂至背黑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余部灰色;下體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長帶狀白色飾羽,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歐洲大陸、非洲、馬達加斯加,往東經小亞細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亞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朝鮮和日本。
中文學名
夜鷺
拉丁學名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別稱
水窪子、灰窪子、星鴉、灰窪子、蒼鳽、星鳽、夜鷹、夜鶴、夜遊鶴
二名法
Nycticorax nycticorax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鸛形目
科
鷺科
屬
夜鷺屬
種
夜鷺
亞種
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
Black-crowned Night-heron
英文名稱
Night Heron
目錄
1外形特徵
2棲息環境
3生活習性
▪遷徙
▪習性
▪食性
4繁殖方式
5分布范圍
▪世界分布
▪中國分布
▪亞種分化
6種群現狀
7保護級別
8相關報導
1外形特徵編輯
夜鷺(10張)
夜鷺的額、頭頂、枕、羽冠、後頸、肩和背綠黑色而具金屬光澤;額基和眉紋白色,頭枕部著生有2-3條長帶狀白色飾羽,長約190mm,下垂至背上;腰、兩翅和尾羽灰色;圓尾,尾羽12枚;頦、喉白色,頰、頸側、胸和兩脅淡灰色,腹白色。幼鳥上體暗褐色,綴有淡棕色羽干紋和白色或棕白色星狀端斑。下體白色而滿綴以暗褐色細縱紋,尾下覆羽棕白色。虹膜血紅色,嘴黑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脛裸出部、跗蹠和趾角黃色。幼鳥嘴先端黑色,基部黃綠色,虹膜黃色,眼先綠色,腳黃色。[1]
大小量度:體重♂500-685g,♀450-750g;體長♂480-585mm,♀475-560mm;嘴峰♂57-73mm,♀63-73mm;翅♂260-294mm,♀259-296mm;尾♂93-120mm,♀86-110mm;跗蹠♂65-75mm,♀65-75mm。(註:♂雄性;♀雌性)[1]
(註:夜鷺圖冊網址[2])
2棲息環境編輯
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附近的大樹、竹林,白天常隱蔽在沼澤、灌叢或林間,晨昏和夜間活動。[1]
3生活習性編輯
遷徙
部分留鳥,部分遷徙。繁殖於海南島、台灣、廣東、香港、福建等南部省區的種群多為留鳥,不遷徙。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繁殖的種群部分為留鳥,部分為夏候鳥。北方地區繁殖的種群全為夏候鳥。通常於3月中下旬即陸續遷到北部繁殖地,秋季於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常在傍晚或夜間鳴叫,傍晚和黃昏三五成群飛行,偶爾也見有單個飛翔的,特別是雨前或陰雨天的下午以及晚上遷徙最為頻繁。飛翔時2-5隻排成一行,邊飛邊鳴。[1]
習性
夜出性。喜結群,常成小群於晨、昏和夜間活動,白天結群隱藏於密林中僻靜處,或分散成小群棲息在僻靜的山坡、水庫或湖中小島上的灌叢或高大樹木的枝葉叢中,偶爾也見有單獨活動和棲息的。一般縮頸長期站立一處不動,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間走動,有時亦單腿站立,身體呈駝背狀。如無干擾或未受到威脅,一般不離開隱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時才突然從樹葉叢中沖出,邊飛邊鳴,鳴聲單調而粗獷。[1]
食性
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通常於黃昏後從棲息地分散成小群出來,三三兩兩於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也單獨佇立在水中樹樁或樹枝上等候獵物,眼睛緊緊地凝視著水中。清晨太陽出來以前,則陸續回到樹上隱蔽處休息。[1]
4繁殖方式編輯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各種高大的樹上。常成群在一起營群巢,也常與白鷺、池鷺、牛背鷺和蒼鷺等其他鷺類一起成混合群營巢。群巢的數目少者一棵樹上幾個至十幾個,多者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雌雄親鳥共同參與營巢。巢由枯枝和草莖構成,結構較為簡單,呈盤狀。大小為外徑30-51cm,內徑28-32cm,高12-15cm,深8-9cm,也有利用舊巢的習性。每窩產卵3-5枚,通常4枚。卵為卵圓形和橢圓形,藍綠色,大小為41-48mm×31-37mm,平均44mm×35mm,重22-27g,平均24g。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1-22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絨羽,由雌雄親鳥共同撫育,經過30多天,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1]
5分布范圍編輯
世界分布
夜鷺分布圖[3]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地卡及巴布達、阿根廷、亞美尼亞 、阿魯巴、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白俄羅斯、比利時、貝里斯、貝南、百慕大、不丹、玻利維亞多民族的國家、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札那、巴西、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中非共和國、查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古巴、庫拉索島、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多明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福克蘭群島、法國、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迦納、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肯亞、韓國、科威特、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澳門、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馬提尼克、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加拉瓜、尼日、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盧安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屬)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 、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島(荷屬) 、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南蘇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島) 、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史瓦濟蘭、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夏威夷群島、烏拉圭、烏茲別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國、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4]
旅鳥:澳大利亞、維德角、科科斯(基林)群島、丹麥、吉布地、法羅群島、芬蘭、直布羅陀、格陵蘭、冰島、愛爾蘭、朝鮮、吉爾吉斯斯坦、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爾地夫、蒙古、挪威、聖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 - 達庫尼亞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席爾、瑞典、英國。[4]
中國分布
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中國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河南、江西、四川、貴州、雲南、福建,為夏候鳥;在江蘇、上海、安徽、浙江,為夏候鳥、留鳥;在上海、湖北、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台灣,為留鳥。[1]
亞種分化
夜鷺(4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1.
夜鷺福克蘭群島亞種
Nycticorax nycticorax falklandicus
2.
夜鷺美洲亞種
Nycticorax nycticorax hoactli
3.
夜鷺指名亞種
Nycticorax nycticorax nycticorax
4.
夜鷺秘魯亞種
Nycticorax nycticorax obscurus
[5]
6種群現狀編輯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准(分布區域或波動范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4]
夜鷺在中國長江中下游、長江以南和西南各省曾經是較為豐富和常見的,50-60年代在北京甚至在東北長白山還能不時見到。但在整個東北地區也很難見到了,在北京和其他地區種群數量亦明顯減少。原因主要是由於砍伐樹木、環境污染和人為干擾。據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中國僅見到3318隻,其中香港179隻,台灣735隻。1992年中國僅見到3168隻,其中台灣2698隻,香港97隻,大陸僅373隻,數量有所下降。[1]
7保護級別編輯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4]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
8相關報導編輯
中國廣州市林業局介紹,外地及廣州偏遠農村山區濫捕、濫殺野生保護動物的現象經常發生,2008年4月以來廣州市林業和森林公安部門開展了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專項行動,5月份僅在廣州東旺凍品批發市場,2個小時內就繳獲1000多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另外一次行動中,則在一輛貨車里一次性截獲了近6000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夜鷺,這批夜鷺都是從安徽運往廣州賣給酒樓食肆的,可見廣州野生動物保護形勢仍比較嚴峻。廣州市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生態城市建設的需要,相繼出台了3部地方性林業法規,林業法律、法規體系已相對完善,但在一些山區農村偏遠地區,普法宣傳力度還很不夠,由於法制觀念淡薄,受利益驅使,毀林開荒、濫殺野生保護動物常有發生。[6]
東湖九女墩正迅速成為數千夜鷺的樂園,它們在這里快樂地吃喝拉撒、繁殖後代,東湖的魚兒頻遭吞食,變成一片白白的糞便。鑒於夜鷺正在造成生態失衡,專家建議對其適量捕殺。一走進九女墩,頓覺一片臭烘烘的鳥糞氣息彌漫,白色的鳥糞將樹葉幾乎全都塗成白色;嘈雜的鳥叫鳴聲,令人耳鼓發麻;樹林間鳥窩密麻,一棵樟樹上的鳥窩就達37個。武漢大學鳥類專家唐兆子介紹,「夜鷺災」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主要是因為夜鷺的天敵老鷹在銳減。夜鷺的繁殖能力很強,它們白天黑夜均可出來覓食。夜鷺數量過大,後果十分嚴重,首先是搶了同食物源的小、中白鷺的食物,影響其它物種;再是夜鷺在武漢生活長達8個月之久,要消耗數十萬公斤魚類;另外,夜鷺的糞便對環境污染厲害。唐教授建議,在喪失天敵的情況下,人類可對夜鷺適當捕殺,控制數量。[7]
Ⅳ 你喜歡什麼小動物選一種動物寫一下吧!要寫清楚小動物的體貌特徵,並簡單介紹一下它的生活習性等。
最喜歡的動物是短尾矮袋鼠,它的身體矮胖而結實,有著一副駝背的身姿。顧名思義,它有一個明顯的短尾巴。它有一個帶著暗條紋的額頭,短而圓潤的耳朵,和一個裸露著的鼻子。
短尾矮袋鼠經常出現於各種不同的棲息地,最常見於茂密的森林、開闊的林地和接近淡水區域的灌叢。雖然它們似乎更喜歡濃密的植被和潮濕的地帶,但它也大量生活在季節性乾旱和惡劣環境的洛特尼斯島。
(5)駝背的簡單的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短尾矮袋鼠由於長時間不下雨導致的炎熱、乾燥和脫水,使離水源越遠的個體有越高的死亡率。此外,高溫使植物脫水以及缺氮,小袋鼠也會因此缺氮。短尾矮袋鼠可能遭受脫水但研究顯示這些小袋鼠有很出色的體溫調節能力,能夠應對高達44℃的氣溫。
短尾矮袋鼠矮小的特徵以及高超的跳躍力,使它們成為灌木叢中的大師,它們會在灌木叢或濃密的植被中創建逃生通道,以應對捕食者的威脅。
Ⅵ 彎腰駝背形容像烏龜,那麼如果不彎腰駝背的呢形容像什麼動物呢
「彎腰駝背」的人的形象的確是會給人一種士氣低落,唯唯喏喏,畏畏縮縮的感覺,神似烏龜。但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為國家,為生活,為下一代累彎了腰的人,那是值得稱贊的人,絕不可以使用「像烏龜王八蛋一樣」的話去嘲笑這類人,還有就是為病疼所折磨的人,雖然腰彎了,背駝了,但他們的內心很堅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相向六月寒」,世界每天多一份愛與寬容,少一分詆毀與偏見,就會越來越和諧。
腰板挺直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氣宇軒昂,冠冕堂皇的外表,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的「爽」,但這類人中為名為利,貪贓枉法的人亦為數不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評判一個人的品格,需要時間與事實來證明。
Ⅶ 彎腰駝背指什麼動物
彎腰駝背我覺得是蛇。
Ⅷ 南極發現「人形生物」,被谷歌地圖捕捉,其身份是什麼
南極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大陸,曾經有科研小組在這里發現了南極鯨人,它的上身是鯨魚,下身是人類。據《每日星報》報道,關於它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謎,據《每日星報》報道,一名谷歌地圖用戶在南極地區發現了另一種新生物。僅僅它的高度就超過了20米,那麼它在谷歌地圖上看到的這個生物到底是什麼身份?
研究人員發現,最大足跡約30.48厘米。據足跡推測,這個動物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人形動物,身上有黑色的長毛,能夠直立行走,略微有些駝背。足跡被發現後,沒有發現任何人形生物的活動痕跡,結果也不知道。您認為在谷歌地圖上找到的南極人類類型生物是什麼?
Ⅸ 駝背老人形容的動物
駱駝。從駱駝的外形上聯想到老人的彎腰駝背。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眼為重瞼,鼻孔能開閉,四肢細長,蹄大如盤,兩趾、跖有厚皮,都是適於沙地行走的特徵。尾細長,尾端有叢毛。
背有1~2個較大駝峰,內貯脂肪。 駱駝的皮毛很厚實,冬天沙漠地帶非常寒冷,駱駝的皮毛對保持體溫極為有利。駱駝的厚毛發可以反射陽光。
(9)駝背的簡單的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一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由於它們鼻內有很多極細而曲折的管道,平時管道被液體濕潤著,當體內缺水時,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體,並在管道表面結出1層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體外;
在吸氣時,硬皮內的水分又可被送回體內。水分如此在體內反復循環被利用,故能耐渴。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芻。性情溫順,常單獨活動,食粗草及灌木。駱駝的體溫晚間為34攝氏度,白天高達41攝氏度,只有在高於這個體溫,駱駝才開始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