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見雞病症狀與治療雞眼睛出豆豆有的瞎了
支原體衣原體引起的感染
Ⅱ 雞豆病用什麼葯
雞痘病可以使用中葯雞痘散,外痘用雞痘刺針挑後配合含碘消毒劑塗抹,康復較快,內痘及混合痘可使用些抗病毒葯。
Ⅲ 雞得了球蟲病什麼症狀
雞球蟲病對雛雞和育成雞的危害十分嚴重,15~50日齡的雛雞發生率高,死亡率可達80%以上。耐過的雛雞生長緩慢,發育不良。成雞多為帶蟲者,增重和產蛋受到一定影響。
(1)流行病學:球蟲的宿主有特異性,即侵襲雞的球蟲不會侵襲火雞等其他家禽,各品種的雞均有易感性,1日齡雛雞也敏感,但有母源抗體保護,10日齡以內很少發病。15~50日齡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雞對球蟲也是敏感的。球蟲的卵囊抵抗力非常強,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活期達4~9個月。病雞是主要傳染源。凡被帶蟲雞污染過的飼料、飲水、土壤或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雞感染球蟲的途徑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2)臨床症狀:①急性型病程為2~3周,多見於雛雞。發病初期精神沉鬱,羽毛松亂,不愛活動;食慾廢絕,雞冠及可視黏膜蒼白,逐漸消瘦;排水樣稀便,並帶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腸球蟲,則糞便呈棕紅色,以後變成血便。雛雞死亡率高達100%;②慢性型:慢性型多見於2~4個月齡的雛雞或成雞,症狀類似急性型,但不大明顯。病程也較長,拖至數周或數月。病雞逐漸消瘦,產蛋減少,間歇性下痢,但較少死亡。
(3)防制措施:①雞舍要保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及時清除糞便及潮濕的墊料。②飼槽、飲水器、用具和棲架要經常洗刷和消毒,減少感染機會。③飼料中應保持有足夠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K,以增強抵抗力,降低發病率。④治療:用0.02%碘胺敵菌凈5∶1拌料,球痢靈用0.0125%濃度混入飼料,從15日齡起開始喂連續投喂30~45天用於預防;球敵溶液:最新一代化學合成抗球蟲葯,廣譜高效、用量小、成本低、安全范圍廣,每20毫升可兌清水200千克,連用3~5天。
Ⅳ 雞有什麼病,分別有什麼症狀,怎樣治
一、傳染性支氣管炎
1雛雞。無前驅症狀,全群幾乎同時突然發病。最初表現為呼吸道症狀,流鼻涕、流淚、顏面腫脹、咳嗽、噴嚏、伸頸張口喘氣.夜間聽到明顯嘶啞的叫聲。隨著病情發展而症狀加重,病雞縮頭閉目、垂翅擠堆、食慾不振、飲欲增加,如治療不及時,有零星死亡現象。
2產蛋雞。分呼吸器官型和腎病變型兩種。呼吸器官型表現為輕微的呼吸困難、咳嗽和氣管噦音,有「呼嚕」聲。病雞精神不振、減食、拉黃色稀糞,症狀不很嚴重,有極少數死亡。發病第2天產蛋開始下降,l-2周下降到最低點.嚴重者產蛋率下降50%,並產軟蛋和畸形蛋。蛋清變稀並與蛋黃分離,種蛋的孵化率也降低。腎病變型多發於20—50日齡的幼雞。在感染腎病變型的傳染性支氣管炎毒株時,由於腎臟功能遭受損害,病雞除有呼吸道症狀外,還可引起腎炎和腸炎。腎病變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病程一般比呼吸器官型稍長12~20天,死亡率也高20%一30%。
二、大腸桿菌病
病雞精神萎靡不振,採食減少或不食,離群呆立或蹲伏不動,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視力減退或失明,羽毛松亂,肛門周圍羽毛粘有糞便,排綠色或黃白色稀糞,蹲伏、不能站立、不願走動或跛行,關節和肝腫大,腸道黏膜出血、潰瘍,心包發炎、腹腔積有腹水和卵黃。
三、雞白痢
很多養殖朋友過完春節會進雞苗,此時一定要預防雛雞白痢,患病雛雞大部分於7日內死亡,同群感染的雛雞則在2—3周內死亡。病雛常常成堆擁擠在一起。翅膀下垂,精神萎靡,嗜睡。排出白色糞便,常粘在尾部羽毛上,有時阻塞肛門。排便困難,腹部膨大。雛雞感染白痢時會引起卵黃吸收不良,影響產蛋率。
春季雞群常見病的綜合預防:
改善雞群的飼養環境,飼槽和用具要定期洗刷,保持清潔衛生。飼料要優質新鮮,用濕料喂雞時,料置食槽時間過長容易發生酸敗,要引起注意。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勤掃雞糞,勤換墊料,按時消毒。加強幼雞飼養環境的改善,因為幼雞的抵抗力不如成年雞,所以幼雞的衛生環境狀況不能忽視。適時光照。
做好免疫工作,有病及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
1、傳染性支氣管炎:抗病毒葯呼獨康配合呼吸道葯萬呼寧,如有黃白便再配合大腸桿菌葯桿立克,兌水飲用4天
2、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葯桿立克。
3、雛雞白痢:雛雞白痢用葯腸桿寧,治療兼預防
Ⅳ 雞球蟲病有什麼症狀
雞得了雞球蟲病會有什麼症狀,雞球蟲病該如何治療?雞球蟲病是一種普遍發生的原蟲病,在飼養管理較差的雞場,小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有時可以達80%。而且,就算是治癒了,雞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並成為帶蟲者。成年雞感染球蟲後,多不發病但帶蟲,對雞的產蛋和增重也有一定影響。雞球蟲病有什麼症狀,雞球蟲病如何治療呢?
最後一個問題,雞球蟲病該如何治療呢?各位,消毒是預防雞球蟲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消毒液(按說明用量兌水)潑灑或噴灑消毒。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飼養密度。
2、本病流行季節,投喂速補21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提高抗體水平。
3、雞盲腸球蟲的防治:用白球痢康,每100g加水200kg,本品全天用量,集中一次使用,首次量加倍;連用3-5天,盲腸球蟲徹底治癒。
4、雞小腸球蟲的防治: 用白球痢康+肝腎康,治療每100g溶水200kg全天葯量一次集中引用。首次量加倍,連用3-5天,預防用量減半。
養殖的過程真是馬虎不得,稍不留神就回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雞養的好,我們的效益才會更好,所以當雞發生疾病問題,如果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病情,一定不要錯誤診斷,您可以咨詢我,幫您免費診斷,切記不要有病亂投醫,造成更大的損失Ⅵ 小雞身上長雞豆是什麼樣子
雞痘的病原是一種比較大的痘病毒,對乾燥的抵抗力很差,從皮膚病灶脫落下來的干痘痂,它的毒力可以保存幾個月之久。常用的消毒葯物10分鍾可以殺死病毒。
雞痘是一種高度接觸性病毒性傳染病,秋冬季節易流行,尤其潮濕環境下,蚊子較多,會加速該病的傳染,因此,多雨的秋季應該注意該病的提前預防。
雞痘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皮膚或粘膜的傷口侵入體內;有些情況下,斷喙也會成為雞痘發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蟲,特別是蚊子能夠傳帶病毒,是秋季雞痘流行的一個重要傳染媒介;蚊蟲體內帶毒時間可以維持10~30天。
雞痘的潛伏期大約4--10天,根據症狀和病變的部位,可以分為皮膚型和白喉型兩種,一般秋季易發生皮膚型,冬季白喉型較多。
皮膚型雞痘病變發生在無毛和少毛區,如雞冠,內垂,臉部,鼻孔和眼圍等處,生成一種疣狀的痘子。病雞最初是在皮膚上產生一種灰白色的小結節,結節迅速增大並呈黃色,與鄰近的結節互相融合,形成乾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結痂,突出在皮膚表面。如果把結痴剝掉,皮膚上就露出一個出血的病灶。結痂的數量多少不一,多的時候可以滿布整個雞頭的無毛部分。結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後就逐漸脫落,留下一個平滑的灰白色疤痕。皮膚型雞痘一般無全身性症狀,但在嚴重的病雞(尤其是幼雞),可見精神萎靡,食慾消失,甚至引起死亡。若痘長在眼上,則眼流淚,怕光,眼瞼粘連甚至失明。
白喉型雞痘病變發生在口腔,咽喉,氣管粘膜上。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種黃白色小結節,以後小結節迅速擴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層黃白色乾酪樣的假膜,覆蓋在粘膜表面,所以稱做雞白喉。如果把這層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個紅色的出血潰瘍病灶。病雞的呼吸和吞咽運動都有障礙,往往作張口呼吸,由於採食困難,體重迅速減輕,出現全身生長不良,個別雞會因為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
雞痘的診斷比較簡單,根據病雞的冠、肉髯和其他無毛部位的結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樣假膜,就可以作出確定診斷。
預防:
雞痘的預防最可*方法是接種疫苗。目前應用的雞痘疫苗安全有效,適用於幼雛和不同年齡的雞,臨用時將疫苗稀釋50倍,用潔凈的鋼筆尖或大號縫紉針蘸取疫苗,刺種在雞的翅膀內側皮下,每隻雞刺一次。可以在幼雛接種雞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時,同時刺種雞痘疫苗。
通常接種後第4日接種部位出現腫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則,免疫失敗,須重新接種。一般在25日齡左右和80日齡左右各刺種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預防效果。
利用雞痘疫苗翼膜刺種。在接種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接種疫苗必須用於健康雞群;
②同一天免疫所有雞,若用於緊急接種,應從離發病雞群最遠的雞群開始,直至發病群;③使用疫苗要充分搖勻,且一次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之際進的雛雞免疫應該提前到15日內,其他季節可以推遲到30-40日齡;
⑤免疫應該和斷喙錯開3天以上,否則容易誘導發病;
⑥工作完成後,要消毒雙手並處理(燃燒或煮沸)殘液。
治療:
大群雞用嗎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連用3~5日, 為防繼發感染,飼料內應加入0.2%土黴素,配以中葯雞痘散療效更好。配方:龍膽草90克,板蘭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將上述中葯加工成粉,每日成雞2克/只,均勻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連用3~5日即愈。
對於病重雞,皮膚型可用鑷子剝離痘痂,傷口塗抹碘酊或紫葯水; 白喉型可用鑷子將粘膜假膜剝離取出,然後再撒上少許「喉症散」或「六神丸」粉,每日1次,連用3日即可。
對於痘斑長在眼瞼上,造成眼瞼粘連,眼睛流淚的雞可以採用注射治療的方法給予個別治療,用法為:青黴素一支(40萬單位),鏈黴素一支(10萬單位),病毒唑一支,地塞米松一支,混勻後肌注,40日齡以下注射10隻雞,40日齡以上注射5-7隻雞。一般連續注射3-5次,即可痊癒。
Ⅶ 雞得了雞痘怎麼辦
雞痘是雞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病狀的特徵是在無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膚上發生痘疹及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纖維素壞死性假膜。這種病在大型雞場極易造成流行,對雛雞危害更大,雛雞患雞痘後死亡率高。
雞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夏秋季節多發,主要通過皮膚損傷傳染,其中蚊蟲叮咬是最主要的傳播因素。
雞痘的特徵是在口角、雞冠、翅下等少毛或無毛處皮膚出現痘疹,一般稱皮膚型雞痘。另有一種主要在口腔和咽喉部粘膜發生壞死性炎症,形成偽膜,所以又叫「白喉」型雞痘。病雞群的病死率較低,但發病率高,可使病雞生長緩慢,影響產蛋率,並可誘發其他傳染病。如雞群有混合感染時,可造成大批死亡。雞舍擁擠、通風不良、氨氣過多、陰暗、潮濕時可促進本病的發生。
病雞發病初期在在患部形成灰色小硬結節,突出於皮膚表面,1~2天後形成痂皮,一般7天後痂皮脫落,可見到明顯的遺留痕跡。患病雛雞和幼雞精神萎頓,食慾大減,體重減輕,甚至死亡。若痘長在眼上,則眼流淚,怕光,眼瞼粘
連甚至失明。白喉型雞痘無明顯的外觀症狀,只表現呼吸困難,往往因口腔和咽喉部位堵塞而窒息死亡,危害較大。
本病的防治必須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1、搞好滅蚊措施,注意雞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在蚊子的繁殖季節,雞群被蚊子叮咬的機會會增多,有句話說的是: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如鉆,由於蚊子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應對所有可以孳生蚊蟲的水源進行檢查,清除這些污水池;雞舍要釘好紗窗、紗門防止蚊子進入,並用滅蚊葯殺死雞舍內和環境中的蚊子。因為雞痘病毒主要存在於病變和脫落的痂皮中,而且雞痘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能在環境中存活數月,所以要注意舍內和環境的消毒。
2、預防接種。1日齡以上雞均可刺種。6日齡~20日齡雛雞用200倍稀釋的疫苗刺種一下,20日齡以上雛雞用100倍稀釋的疫苗刺種一下,1月齡以上刺種兩下。本苗接種3天~4天,刺種部位出現紅腫、結痂,2周~3周後痂塊即可脫落,免疫後14天產生免疫力,雛雞免疫期兩個月,成年雞免疫期5個月。首次免疫多在10日齡~20日齡左右,二次免疫在開產前進行。為有效預防雞痘發生,應根據各地情況在蚊蟲孳生季節到來之前,做好免疫接種。的免疫後必須認真檢查,只有結痂方為生效,如不結痂,必須重新接種。另外雞痘疫苗只有皮膚刺種才能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飲水則無效。
3、接種疫苗:使用干凈的鋼筆尖或大號針蘸取疫苗,在雞的翅膀內側皮下栽種,每隻雞刺一次。
注意要點:
①對健康雞群接種疫苗;
②雞只在同一天進行免疫,從離發病雞群最遠的雞群開始接種;
③疫苗要攪拌均勻,一次性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要提前15天進行免疫,
⑤斷喙和免疫要相隔3天以上,否則容易感染疾病;
⑥免疫結束後,將剩餘殘留的液體進行處理,雙手消毒。
在高發季節,應連續刺種兩次為好,免疫間隔7-10天為宜,接種時不可用針頭注射,更不可飲水或噴霧,只能刺種免疫,因為雞痘病毒只有在皮膚的上皮細胞內才可復制。在刺種時一定注重防疫效果,5日後觀察是否起痂。
4、治療方法:主要是抗病毒專用葯「獨敗」為主,上午集中一次飲水,同時使用雞痘專用葯「格鬥散」拌料,連用5天。
Ⅷ 雞痘都有哪些症狀
雞痘一般以下三種狀況:
(1)
皮膚型皮膚型雞痘的特徵是在身體無毛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別是在雞冠、肉髯、眼瞼和喙角,亦可出現於泄殖腔的周圍、翼下、腹部及腿等處,產生一種灰白色的小結節,逐漸成為帶紅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綠豆大痘疹,呈黃色或灰黃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結節,有時和鄰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乾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狀結節,突出皮膚表面,痂皮可以存留3
至4周之久,以後逐漸脫落。
皮膚型雞痘一般比較輕微,沒有全身性的症狀。但在嚴重病雞中,尤以幼雛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慾消失、體重減輕等症狀,甚至引起死亡。產蛋雞則產蛋量顯著減少或完全停產。
(2) 黏膜型(白喉型)此型雞痘的病變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氣管黏膜出現痘斑。
初為鼻炎症狀,2~3天後先在黏膜上生成一種黃白色的小結節,稍突出於黏膜表面,以後小結節逐漸增大並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層黃白色乾酪樣的假膜,覆蓋在黏膜上面。如果用鑷子撕去假膜,則露出紅色的潰瘍面。隨著病的發展,假膜逐漸擴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使病雞尤以幼雛雞呼吸和吞咽障礙,嚴重時嘴無法閉合,病雞往往張口呼吸,發出「嘎嘎」的聲音。
(3) 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膚和口腔黏膜同時發生病變,病情嚴重,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