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西湖水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西湖水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26 01:26:21

㈠ 西湖的水從哪來

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

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水系沖刷系數為1.49,當枯水季節閘門封閉時,流速等於0,即使是洪水時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

地質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

西湖與群山的第一層次相連,與後三個層次的距離,分別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內。


水質及人工治理

1949年時,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僅0.55米,蓄水量僅300餘萬立方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遊船隻能循航道行駛。1950年,國家把治理西湖列入國家投資計劃。1951年,杭州市啟動疏浚西湖工程,再次全面疏浚治理西湖。

工程於1959年浚工,湖水深度平均達到1.808米,最深處2.6米,西湖蓄水量增加到1027.19萬立方米。挖出的淤泥填平昭慶寺、清波公園等環繞西湖的田盪、窪地18處。

六十年代以後,由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不定期排入湖中,西湖水體遭受嚴重污染。此後,由於湖床泥土沖刷和沉積物的積累,湖水深度又降為1.47米。

1976年,國家撥專款200萬元,開始第二次疏浚西湖。1980年後,湖水深度又上升為1.5米。除了疏浚工程,杭州市政府還對西湖湖墈進行了全面整修,完工後總長度達29,800米,為西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駁墈。

環湖污水截流工程於1978年開始籌建,1981年建成,分南、西、北三線,埋設污水管道17多千米,建污水泵站10座。西湖引水工程於1985年2月1日正式動工,1986年建成。

引水工程從錢塘江閘口段新建取水泵一座,日取水能力為30萬立方米,相當於西湖總貯量的三十三分之一。引水後,西湖水體透明度提高5至7厘米。

2003年,歷時四年的新一輪西湖疏浚工程完成,共疏浚346.9萬立方米,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加深到2.27米,水體能見度明顯提高,並重新開挖了被湮沒的茅家埠水域,水體容量由934萬立方米增至1429萬立方米。

西湖水質污染近年來不斷加劇,並多次被評為劣V類。杭州市園文局西湖水域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王力稱西湖水質污染的主要問題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有觀點認為,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龍井茶區的化肥農葯污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湖

㈡ 西湖的水是從哪來的多少天換一次

192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錢塘江口一小灣,後來由於錢塘江夾帶的砂土堵塞其灣口而成的假說。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是天然的,下雨積的,不用換水。

㈢ 誰知道西湖的水從哪裡來

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公里,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公里。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

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

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

(3)西湖水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西湖與群山的第一層次相連,與後三個層次的距離,分別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內。

西湖水面就有水鳥38種。丁家山、烏龜山等是鷺鳥的棲息地,鷺鳥數目在兩萬只以上。

㈣ 西湖水源是哪裡來的

西湖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水文特徵

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

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水系沖刷系數為1.49,當枯水季節閘門封閉時,流速等於0,即使是洪水時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

地質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

西湖與群山的第一層次相連,與後三個層次的距離,分別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內。

主要景點

1、孤山

孤山位於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0.22平方千米,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跡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並稱西湖三怪。

2、雷峰塔

雷峰塔原名皇(黃)妃塔,又名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頂上,為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建。

3、保俶塔

保俶塔位於西湖北側寶石山山頂,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毀壞六次重建。

4、三堤(白堤、蘇堤、楊公堤)

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千米。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後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斷橋(詳見「斷橋殘雪」)位於白堤東首,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為白素貞與許仙邂逅之處,因而在西湖諸橋中最享盛名。

蘇堤舊稱蘇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廟東,橫貫湖中,堤長2797米,寬30-40米。

5、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湖

㈤ 西湖的水 我的淚的隔離區圖片

你可以找找 圖步中國 這個網站里都是中國各地的風景圖片,希望能幫到你!

㈥ 西湖的水有什麼特點

1、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

2、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3、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

(6)西湖水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西湖的氣候特徵:

1、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6.2℃,年均無霜期245天。

2、常年四季分明,晴雨相間,冬、夏季風交替顯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空氣濕潤。

3、 西湖生態系統可分為三個子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及濕地生態系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

㈦ 杭州西湖的水有多深啊

西湖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

水系沖刷系數為1.49,當枯水季節閘門封閉時,流速等於0,即使是洪水時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

(7)西湖水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蘇小小》等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聯系。

相傳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

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

㈧ 杭州西湖平均水深水源是哪裡

【杭州西湖】
所在地區
浙江
杭州
面積
5.64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6.52米,平均深度1.21米
成因類型
海跡湖
生態特徵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超過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
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
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
形態描述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㈨ 西湖水點有哪些

西湖景點有:

1、龍井問茶:

蘇堤春曉,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蘇堤春曉」景觀是指寒冬過後,蘇堤報春的美妙景色。

㈩ 西湖水入水口在哪裡

摘要 您好,經查詢西湖總共有8個入水口。西湖的水引自錢塘江,排出的水進入京杭大運河,整個周期要33天。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