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修道如何開竅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修道如何開竅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16 19:23:42

① 修真境界的境界介紹

修真:築基、開光、融合、心動、金丹、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洞虛、大乘、渡劫
修仙:散仙、真仙、玄仙、金仙、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即聖人) 築基
修行起步階段,可以看出修真者的種種跡象,鑄造身體基礎,體內丹田位置有發光的蓮子形物體發育,符咒上可以表現出異相(如飛行、起火、爆炸)。祈福禳災,驅病救人。築基就是大道之基,對你未來的成就有著巨大的影響。築基有好有差,區別只是對於大道的理解。關於對天地萬物的理解程度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築基。並且,根據各人領悟到的規則不同,築的基也不盡相同。例如,假如你對時空的理解遠超常人,那麼你的築基屬性就是「時空」!此階段的修者根據築基的屬性不同會具有多樣的功能區別,例如「時空」之基的「捕捉時間」「空間穿梭」(當然,要做到以肉身穿梭很難,這里指的是築基期的意識) 開光
能看到凡人所看不見的,堪破紅塵,超凡入聖。開光即開悟,乃悟性開竅之意。達到此境界者會對世間萬物有不同的理解。有這么一句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天才與凡人的分水嶺,開光也叫開悟,至於對悟性的提升具體有多少往往不一而足。但是凡是成功開光的修士就獲得了生命的自由權(從天道之下解脫出來,證得「超脫」),古人常說「五十而知天命」「天衍五十,唯遁去的一」說的就是修士一般在五十歲左右就能切斷操縱自己的線,來到非線性的世界。至於對「五十」這個大圓滿數的理解,也許就是「知天命」,也就是開光成功的信號。 融合
築基的身體跟修為開始結合在一起,是個能力提升的階段。蓮子生長發育並開花,蓮花清晰的生長於丹田。諸般感覺的融合,此境界的所需悟性與腦速要求比較高,因各人的領悟程度不同而融合不同感覺。此境界的關鍵在於「融合感覺。」各位道友可以去參考佛教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及阿摩羅識。保證會有不一樣的理解。「身與神融」「心與念融」「精與識融」融合的不僅僅是你我的「意識」,也包括了「感覺」「物質」「精神」。此境界的修士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融合萬物」,通過後天的學習以及先天的本能理解這個世界,以及更改這個世界的微小或者偉大之物。順道一提,「融合」也是一種大道規則,在三千大道中排行前列,僅次於「時間」以及「空間」。 心動
修真的第一個危險階段,心靈出現悸動。蓮花開始結出獨有的心臟,兩顆心的跳躍和對真意的迷茫,是心動期的特點。對真意的迷茫,兩顆心的躍動雖然很爽快,充滿了誘惑,但是只要通過了此境界的誘惑,達到心如止水之境界就會發覺,與其思維迸發不如上善若水,修身養性,這也是此方天地的要求。來到這個境界,你將會擁有更加澎湃的情感,更加火熱的心靈。「心欲動而神不止」「身欲行而識不分」「魂欲出而魄不蛻」每一個心動期的修士的人生就是一本演繹了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書籍,這是人生的境界,這也是情感的宣洩,這就是心動! 金丹
心動後的平穩,步入真正修真的最後階段,符咒等已經頗懼靈驗,可以幻化形體,展現萬千幻想,法術等威力大漲,永駐容顏。開始與武道界有本質上的區別。修性命,心如水。平穩的波動是跨入金丹期的前提。達到此境界的修士足以被稱為大能金丹真人了,已經可以構建思維投影,虛假記憶於識海之中,對於天地萬物的理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順便一提,此境界的修士的壽元將大幅增長。古人雲「金丹大道」所指的就是一個圓滿的道行。天有三十三重,丹有三色:金光耀世,紫光氤氳,無色萬千。凡求丹者,無不心境圓滿,金丹期的修者所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圓滿的心境,更是一顆「不畏世間渾濁」的燦燦金丹。 元嬰
蓮花心臟發育成一個本相嬰兒,真正步入修真殿堂。可以使用飛劍飛行。法術道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符咒等已經具備某些實體的性質。丹田處有個處於更高維度的嬰兒,法術威力大漲,已能溝通天地,推演萬物之始轉終,神遊太虛,渺渺大羅,指日可待。此境界的心境將無比自信與強大,壽元翻倍,元神處於增長狀態中,隨時可以跨入下一個境界。真正可以被稱為大能的境界,肉身與元嬰可分可合,穿梭物質界與靈魂界,「我眼中的世界,可以二分」。道家的元嬰之所以強大,其根源來自於修士自身的三魂七魄,所謂陽神就是可以出竅了的元嬰,但是想在物質界顯化出陽神所需要的魂力十分龐大,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凡人一生的魂力,因此今世的元嬰大能幾乎不可見。但是,一旦嬰成,就將擁有「神遊太虛」「天眼通」「推演萬物」的無上神通,其中「神遊太虛」可以讓你在不同次元遨遊,「天眼通」可讓你足不出戶預知天下事,區分陰陽,「推演萬物」知吉凶,每一個元嬰期的大能幾乎在最後都平靜了下來,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跌跌盪盪最後所余之物就是這顆平靜的心。 出竅
類似元嬰性質的神識可以飛出體外,進行諸如觀察,操控物體,影響其他低修為的心智等活動,對物的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陽神出竅,遨遊世間,與佛教的第七感,第八感,末那識,阿賴耶識有重疊之處(空間感,元神的空間覺與時間覺),各位道友可以去查一下資料。順便一提,此境界的修士可以感應到陽神的感覺。比如你看相遠處的某一物體,想像著自己的手指掠過此物體的表面,就能感應到真實的觸覺反饋回來。這就是陽神代替你做的。「肉身與陽神的分離不僅僅是代表著物質界與靈魂界的隔離,更是代表著你的魂魄已經有了一定火候,甚至能承受住物質界的混沌了」。在這個境界,你將學會體驗元神的感覺,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體驗能讓你的道行得到大幅增長。 分神
可以操控分身了,可以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可以同時對不同的地點施加影響。身化萬千,操縱分身體,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神識大幅增長,已經能支撐雙人乃至多人的操縱行為。在這個境界你將學會「一心二用」這個技能。比如你在走路的時候感受到腳踏實地的感覺,同時你的陽神卻漂浮在虛空中,感悟著這既矛盾而又完美的感覺。陽神本身就是漂浮在線性的時空矩陣之中,因此你可以感受到飛行的感受,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腳踏大地的充實感。 合體
外神與元嬰結合在一起共同修為,分身基本趨近實體化,好像再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陽神,元嬰,陰神與本尊肉身合而為一,體味這種圓滿的感覺。此境界已經能支撐空間規則的瞬移了,也就是俗話說的「縮地成寸」。真正跨入「規則」的境界,元神與肉體的強大可以讓你感悟更多的規則之力,比如「時間規則」「空間規則」「衍生規則」,這是一個探求世界本質的境界,同時也是利用規則的最基礎的境界。 洞虛
身體已經具備宇宙萬象,是一個能量與精神的完美結合體。洞察虛空,看到超現實的景象。「虛無之力」體悟「空」的境界,其本意是「靜」「無雜念無渾濁之意識」也就是菩提心,清凈識,真正切斷自我的思與念,不生不滅,惡念無法滋生,真正奪回「真我」的本質,明了「天道規則」的運轉,達到順應天地,天人合一的強大境界。 大乘
神體純凈,爐火純青,鞏固修為,累積力量,趨自圓滿。超越真我,誕生超我,粉碎真空,「我識」的最強化,取代天道細線對「我」的操縱,意識的極盡升華,凡與仙的分界線。 渡劫
登峰造極,逆天抗劫。渡劫成功,飛升仙界;渡劫失敗,修成散仙。來到仙之境界的第一站,「大羅天,玉京山冠於八方,上有大羅天,其山自然生七寶之樹,一株乃彌覆一天,八樹彌覆八方,故稱大羅天也。《元始經》大羅之境,無復眞宰,惟大梵之炁,包羅諸天。頌曰: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色根,雲層蛾峨。」尋回「我」輪回之中的記憶,體悟過去,超越未來。為了追求那虛無縹緲的「混元大羅金仙(聖人)」之境,從初臨仙境開始,一步步攀登仙道風景,可別醉倒在路途之中啊!「仙道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修道者最大的關卡其實是了悟本心,人有三魂七魄,哪三魂?過去我,未來我,本我。簡稱逝我,明我,本我。當你能了悟這三我並且斬斷各種負面情緒的時候,你的性光就打開了。道家的性光也就相當於佛教的開光,其真實含義是指「真正的自我」,切碎冥冥中操縱你的力量,達到開啟智慧的性光,這是修道者的門檻。其實每個人只要一靜下心來就能發現,那些邪惡的念頭滋生的來源,正是邪惡的「我」在干擾你。道家修真之所以要打坐入境就是為了讓每個修道者能發覺那邪惡念頭的滋生來源。當你了悟這一關卡的時候,恭喜你,你的性光已經打開了,也就是你真正算是一個修道者了。
修真每個階段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達到金丹期才算真正的修真者,能夠御劍飛行了;達到元嬰期後,就擁有者無盡的壽命,隨著精勁能量的凝結,修煉出自己的紫府元嬰,就可以達到靈魂不滅,還能改變一次自己的相貌和體型;到了出竅期,就能元神出竅神遊天外了;而到了分神期,能利自己神識分成多份同時運用;合體期就是元嬰和肉身合一,達到完全合一的時候,身體能夠支持瞬移了,就意味著要進入下一個境界——大乘了;修至大乘肉身不滅,神體純凈,爐火純青,鞏固修為,累積力量,准備渡劫;渡劫期,修真者修行路上最大的一道檻,需要接受天劫的考驗,渡劫萬分凶險,說是九死一生都不過分,如果僥幸成功渡過了天劫,那麼就進入了修真者夢寐以求的仙界;少數渡劫不成兵解修成散仙,俗稱地仙,需渡過九次天劫方能飛升仙界。
而散仙是不屬於修真者這一體系的,他是一些修真者在渡劫不成,卻又能保住元嬰不滅,再通過一種特殊的方法,把元嬰修成散仙之體,成就散仙,而散仙是修真界至高無上的存在。修真乃逆天而行,所以要接受天劫之罰,而修散仙更為逆天,每隔千年,就要接受一次散仙之劫的考驗,而且一次比一次凶險,不過每渡過一次,功力倍增,當渡過九次以後就能飛升仙界了,故有四劫散仙、五劫散仙等一說。

② 如何修道

1.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③ 普通人修行,該如何入門

1、當你決定自己應該成為是一個好人,應該是有原則有底線有良知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入門了。

2、人世間處處都是道場,你生活的時時刻刻遇到的事事物物都是你修煉提升的機緣。

3、修煉界有一句話,叫不修道已在道中,就是一個人他沒有明確的修煉概念,或者還不知道什麼是修煉,但是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意無意已經開始按照修煉的要求做了,他自己還不知道,已經入門了。

4、修道重在修心,當你要求自己做一個好人,不斷完善自己,成為一個正的生命的時候就是在修煉了。只是沒有系統的心法指導,沒有走入系統的修煉而已。

5、修煉看根基與悟性,如果人根基好,有了修煉的願望,就是種子開始發芽了,機緣成熟就會遇到真正的修煉人指導你了。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去修行:

第一,盡量採用腹式呼吸,我們大多數人平時都是用的胸式呼吸,它不利於食物的消化,炁的產生相對較慢。而腹式呼吸能把氣送到腹部,呼吸更深、細和勻,同時它也有利於緩解人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

第二,用自己的空閑時間練習一下靜坐,如果條件不夠,可以進行短時間的冥想的練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把你的心給靜下來,心靜了,氣自然就會聚集。

第三,多閱讀古代聖賢的經典著作,這些經典著作,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沒有被歷史淘汰,反而其價值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其中蘊含著人類最純粹、最深邃、最具有普適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