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三園人物圖片趙雲長什麼樣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三園人物圖片趙雲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21 07:48:35

1. 三國演義里趙雲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的趙雲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年長阪惡戰,趙雲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是深受我國民眾喜愛的小說人物之一。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沖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
死後被後主追封大將軍,謚順平侯。
《三國演義》有贊趙雲詩曰: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
八面威風殺氣飄,擎王保駕顯功勞。非干後主多洪福,正是將軍武藝高。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昔日戰長阪,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哭與神嚎,天驚並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鋼槍匹馬冠三軍,前後無雙勇絕倫。昔日當陽今漢水,子龍端的膽包身!
長阪坡前血戰時,皆言人馬似龍飛。今觀漢水全無敵,方表將軍有虎威。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勇績當陽著,常山屢建功。膽量魁西蜀,威名冠漢中。彼軍都似鼠,此將竟如龍。兩番全幼主,千載更誰同。
央視《三國演義》有歌一篇:
雖未譜金蘭 前生信有緣 忠勇付漢室 情義比桃園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
一襲征袍鮮血染,當陽常志此心丹
子龍 子龍 世無雙 五虎上將威名傳
嘉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贊趙雲詩
司馬溫公(應為司馬光)有長阪詞:
當陽草,當陽草,點點斑斑如血掃。
借問當時何事因?子龍一戰征旗倒。
曹公軍將魂魄飛,殺入重圍保家小。
至今此血尚猶存,不見英雄空懊惱。
林漢泉古風:
當年玄德走江陵,路次當陽少甲兵,
忽被曹瞞驅鐵騎,軍民膽落盡逃生。
趙雲獨仗英雄氣,捨命渾如落葉輕,
槍攪垓心蛇動盪,馬沖陣勢虎飛騰;
懷中抱定西川主,紫霧紅光射眼明。
斬將奪旗世罕比,擎天保駕功業成。
我來少憩長阪下,斑斑莎草血猶腥。
子龍子龍在何處?仰天長嘆三兩聲。
全忠全義真堪羨,永遠標題翰墨青。
【歷史評價】

漢末三國

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劉禪: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謚。
姜維: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 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雲曰順平侯。
陳壽《三國志》: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楊戲《季漢輔臣贊》贊趙子龍、陳叔至: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陳壽: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舊唐書·薛登傳》:至如武藝,則趙雲雖勇,資諸葛之指捴;周勃雖雄,乏陳平之計略。若使樊噲居蕭何之任,必失指縱之機;使蕭何入戲下之軍,亦無免主之。將長於摧鋒,謀將審於料事。
《大唐平百濟國碑銘》:標秀氣於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韓而高視,趙雲一身之膽,勇冠三軍;關羽萬人之敵,聲雄百代。捐軀殉國之志,冒流鏑而逾堅;輕生重義之(闕四字)而難(闕一字)心懸水鏡,鬼神無以蔽其形;質過松筠,風霜不能改其色。



蕭常《蕭氏續後漢書》: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范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朱黼《三國六朝五代紀年總辨》(論趙雲伐吳之諫):可謂深切著明。知天下大體矣。
陳造《江湖長翁集》(論漢水之謀):皆可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謂出死入生轉敗為功者。



郝經《續後漢書》: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輙中。



牛運震《讀史糾謬》:趙雲別傳載雲從先主本末及辭賜田諫東征,皆卓然識大體。
鍾惺《史懷十七卷》:觀雲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獨名將而已。
范光宙《史評》:然則雲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豈名將雲乎哉?
王士騏《諸葛忠武侯全書》:光明洞達,可為濫賞之戒。觀雲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將而已。
沈國元《二十一史論贊》:而趙雲之辭田宅請滅魏,皆有古大臣識量,寧得僅以以名將律之。
李光地《榕村語錄》:趙雲張嶷不獨有將畧,其見事明決持重老成,實古重臣之選。
李賢《明一統志》:智勇兼全。子龍可謂有古大臣之風。
張溥《歷代史論》(論趙雲伐吳之言):其明大義,斷大策,同於魯肅,然度先主不能聽也。
李紀《詳注史略補遺大成》:(昭烈)用趙雲而取漢中,遣關羽而攻樊城。
楊時偉《狂狷裁中》:子龍心貫金石,義薄雲天,不減關張。
葉山:斯趙子龍所以艱難百戰而求先主也. 然則舜之於堯. 禹之於舜. 臯陶稷契之於禹. 伊尹之於湯. 太公之於武. 幸之幸者也. 孔明之於劉禪. 陸贄之於唐徳. 李綱趙鼎之於宋髙. 其有良工之苦心乎。
徐奮鵬:子龍不特渾身是膽。殆渾身是智。為三分之完人歟。
王夫之《讀通鑒論》:迨猇亭敗矣,先主殂矣,國之精銳盡於夷陵,老將如趙雲與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餘民,承愚暗之沖主,以向北方,而事無可為矣。公故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敗固不能自必也。向令先主以篤信羽者信公,聽趙雲之言,輟東征之駕,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時,連吳好以問中原,力尚全,氣尚銳,雖漢運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灑於許、雒,而徒流於猇亭乎?



王復禮《季漢五志》:順平真儒將哉。其律己也嚴。接人也慎。其見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當陽救主。奮不顧身。漢水立功。威還似虎。語雲。膽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圓而行欲方。其順平之謂乎 。
計大受《史林測義》(論趙雲諫東征):時則不愧諸葛忠武之大節。而有古大臣之風烈已。
陳允錫《史緯》(論趙雲諫東征):此策甚高,備不從以取敗,天不祚漢也。
朱可亭《歷代名臣錄》:雲與關張及馬超黃忠。號五虎將。陳壽以其強摯壯猛。比於灌滕。
李景星 《四史評議》: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皆為蜀之名將,故合傳。
愛新覺羅·弘歷(乾隆):使如趙雲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漢事未必無成。
魏裔介《兼濟堂文集》:倘用順平之言. 舍孫權而取關中,秦隴響應,漢室可興矣。
趙作羹《季漢記》(評分田之諫):觀雲此議,得為治之本矣。
朱軾(即朱可亭)《史傳三編》:故孫臏減灶而虞詡增灶,趙奢增壘而趙雲開壘,虛實強弱之形,兵事固倏忽而異變也。
盧弼《三國志集解》:樊氏國色,而子龍不取,賢於關羽之乞娶秦宜祿妻去遠矣。
李澄宇《讀三國志蠡述》:趙雲於長阪一役,抱後主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又孫夫人還吳,雲與張飛截江奪後主,此兩事至今赫赫在目,卒與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同獲美謚,有以哉。
林暢園師:以孫夫人之橫,但任趙雲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賢者之有益於人國如此。(《三國志旁證》引)
《同治桂陽直隸州記》:順平虎臣,略地領鎮。卻婚辭宅,毅志彌奮。
嚴如熤《三省山內邊防論》:褒中棧道棧閣,用趙雲王平輩忠謹慎密,良將專司之。其意固有在也。

2. 三國時期的趙雲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很多人以為三國時期的趙雲在真正的歷史當中只是充當了一個侍衛長的角色,可實際上趙雲不僅僅只是劉備的一個侍衛長而已。在《三國志》中,其實並沒有所謂的五虎上將,如果要看排名的話,趙雲的地位是比不上關羽,黃忠,馬超,還有張飛這幾個人的。可是趙雲其實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趙雲的勇氣和武力值在三國當中算是比較出色的。

劉備非常的信任趙雲,所以總是讓趙雲伴其左右,並且劉備也是非常的偏愛趙雲。很多人覺得劉備對趙雲有所虧欠,但其實在仕途這一方面劉備並沒有虧待他,趙雲在去世之後也是被追授侯爵。趙雲最終之所以沒有能夠成為蜀國的大將軍,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出生不是特別的好,並不是名將之後同時又不是劉備的結拜兄弟。總體來看,趙雲絕對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不僅僅武力值比較的高,同時也是頗有智慧。

3. 趙雲的生平簡介 歷史上真實的趙雲是什麼樣子的

《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趙雲傳記及其裴注原文: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趙雲不管在三國里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他不僅武藝高強還具有謀略,在三國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趙雲,字子龍(?——229),漢末三國常山郡真定人,漢族。初從公孫瓚,後追隨劉備。曹操取荊州時,劉備敗於當陽縣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劉備的兒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幫助攻取漢州。建興六年(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趙雲作為一員勇將的形象,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三國演義》更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生動、性格更加傳神。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就曾對諸葛亮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雲的「膽」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藝為基礎,在千軍萬馬中英勇無懼、傲視群雄的氣概,作為臣子對主公的無上忠誠,為義而死。《三國演義》也有對趙雲的武藝進行頗有詩意的描述:「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由此可見,趙雲的槍法是可以和號稱「萬人敵」的關張所媲美的。
義薄雲天的趙雲,他既驍勇善戰,又有謀略膽識,是統帥三軍之英才。三十二年忠心護主,矢志不渝。當年劉備逃奔江陵,曹操追兵緊追不舍,於當陽長阪劉備與其妻兒失散。兵荒馬亂之中,見趙雲單槍匹馬,突出重圍,陸續救出糜竺、簡雍、甘夫人等,最後尋到糜夫人時,糜夫人身受重傷自身難保,唯有將阿斗託付於趙雲,趙雲懷抱嬰兒,奮力血戰後突出曹軍的包圍,將阿斗安全交付於劉備。不曾想,劉備卻將阿斗摔在地上說:「為此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雲聞之為之感動,從此後更加竭力效忠劉備。這是趙雲的膽和忠。
還有一次,諸葛亮命令趙雲去攻打一座城池,諸葛亮已經把軍事行程都安排得有條不紊,什麼時候出發、用餐、行軍、休息等等,都計劃好了,趙雲只需要按照計劃辦事就可以了。但在行軍的途中,趙雲發現諸葛亮的計劃雖甚是周密,卻存在嚴重的疏漏,即按照原定的時間,那條河正值漲潮,軍隊無法渡過河流,正當諸葛亮擔心趙雲能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時,趙雲早已經按照預定的時間攻下城池。原來趙雲知道什麼時候會漲潮,已經做好了渡河的木筏,因此順利完成任務。從這里又能夠看出趙雲的謹慎、心思縝密。可見,他並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一介武夫。
忠厚,守信,重感情,講義氣,趙雲包攬了所有優秀將領所具有的一切品質,誰說他不是一代名將,誰又說他不是蓋世英雄

4. 不談《三國演義》,歷史上真實的趙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不久趙雲離開公孫瓚,轉投袁紹 。劉備依依不捨,與他拱手而別。趙雲投到袁紹手下後,似乎也不被重用 。反而是劉備對他念念不忘,他追蹤子龍足跡而至袁營,二人傾心吐膽、徹夜長談。之後,趙雲投了劉備。小說中趙子龍白盔白馬白袍,長相英俊瀟灑,手中一條銀槍使得出神入化、水潑不進。他長坂坡單騎救主,三進三出,殺得曹軍魂飛魄散,曹操瞠目結舌。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他就沒有日後的蜀後主劉禪。

5. 《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外貌是什麼

《三國演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I7lxfwS_FKECGOqzuMNOA

提取碼:rkeo

《三國演義》對趙雲相貌的描寫是「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問題就出在這個「闊面重頤」上,因為他可以理解為趙雲是大圓臉,雙下巴的胖子,但是,如果「闊面重頤」中的「重」讀為「zhong"又可以理解為趙雲是寬天庭,重地閣的堂堂儀表。

6. 趙雲的長相外貌,急!!!!!!!!!!!!!!!

關於趙雲的相貌,民間傳說以及單田方,袁闊成版的評書都把趙雲描寫得英俊帥氣,形象完美!
《三國演義》對趙雲相貌的描寫是「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問題就出在這個「闊面重頤」上,因為他可以理解為趙雲是大圓臉,雙下巴的胖子,但是,如果「闊面重頤」中的「重」讀為「zhong"又可以理解為趙雲是寬天庭,重地閣的堂堂儀表。
到底這個「闊面重頤」該如何理解,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1.趙雲武藝特點是以技巧為主而非力量為主再者子龍當時正直少年,所以,身上不應該有過多的贅肉更不該出現大圓臉,雙下巴的發福跡象。
2.長板一戰,趙雲由四更殺到天明,表現出驚人的耐力。
3.截江奪阿斗,趙雲一躍,跳上敵船(兩船相距丈余,加上大船和小船高度差,距離肯定遠遠超過一丈)這說明趙雲的下肢爆發力很強,是一個身材勻稱的武將。身穿幾十斤的鎧甲一越丈余,這個難度是滿身贅肉的胖子無法做到的!
4.周倉把趙雲描述成「極其雄壯」的人,雄壯必是肌肉居多而非肥胖體形。
所以,我認為「闊面重頤」應理解為寬天庭,重地閣的堂堂儀表。
也許有人有不同意見,所幸作者在「趙子龍計取桂陽 」一回中解開了迷團:
原文(趙范笑曰:「中間有個緣故,乞兄勿阻:先兄棄世已三載,家嫂寡居,終非了局,弟常勸其改嫁。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這般湊巧的?今尊兄堂堂儀表,名震四海)
相貌堂堂者必是儀表出眾,庄嚴大方。至此,趙雲的相貌終於有了定論,即便不是天下少有的美男子也是一個身材威武,儀表出眾,庄嚴大方的人。

7. 三國游戲中的趙雲和馬超的形象對比

三國,可以說是做成 游戲 最多的中國 歷史 時期,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三國演義》的流傳,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形象。比如趙雲和馬超,在《三國演義》中都是屬於少年英俊武功高,白馬銀槍的形象。然而這兩人又是三國 游戲 中幾乎必須登場的人物,如何刻畫這兩個人物,使其顯示其特點,也有較高的區分度,成為了很多 游戲 開發者的難點。那麼 游戲 中都是怎麼區分的呢?

既然很多 游戲 都是用《三國演義》作為藍本來編輯人物的,那麼我就給大家先貼出《三國演義》對於二人肖像的描寫。

馬超虎體猿臂卻是彪腹狼腰,可以說是在動不動就"虎背熊腰"的英雄人物中,屬於非常健美的形體了。而且面如琢玉傅粉,唇若抹朱,可以說是白面書生的臉。形體和臉相結合,怎一個帥字了得。這些形容詞所展現出來的馬超形象,肯定不是這樣的:

老三國中的馬超形象(臉部)則相較之下更為符合。

趙雲的描述中所表現出來的是一股子英氣,濃眉大眼。這點老三國最開始的演員張山,表現得跟完美。

原皮膚我就不說了,畫的馬超紫不溜丟,好像天線寶寶里的丁丁。而趙雲作為最開始的首沖英雄,畫面還是比較帥的,除了短發看起來怪怪的。

哎呀,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就說最近出的五虎上將系列吧,名字都起的叫五虎上將了,還原度應該高一些吧,但是看過了原畫之後,我感覺趙雲和馬超之間,最大的區分就在於顏色。

馬超頭上的頭盔有兩隻眼睛,好像是獅盔獸帶但是整體感覺上又好像不是。上圖中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顏色,趙雲是白色系,而馬超是黃色系的。就說這個頭發,馬超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雖然一直戍守在西北,和很多少數民族住在一起,但也是一個漢人,黑頭發應該是跑不了的。《三國演義》中對馬超的外貌描寫是這樣的:

和趙雲相比,同樣是描述是白袍銀鎧的馬超,在 游戲 中也可以做的有顏色,因為馬超畢竟被人們稱作"西涼之錦",單從這一點入手,不考慮書中"白袍銀鎧"的描述,也可以做得有區分度,並且也能展示一定的人物特點。畢竟是 游戲 ,與原著不是那麼相符,有些許的出入,但是能讓玩家一眼認得出來也是可以的。但是只用黃色的長發蓋滿全身,絲毫不能體現出顏色特點,反而非常違和,讓一個從沒玩過這款 游戲 的玩家來看,很難能想到這是馬超。

三國無雙中仔細看臉部馬超和趙雲長得幾乎一樣,額,就是光榮認為的那種帥臉。二者的區分主要靠藍衣趙雲、綠衣馬超、白衣電梯(突然說出了什麼奇怪的話)。而馬超的金凱造型也不是那麼回事,好像是某個聖鬥士。

這方面有一個 游戲 做的就要好一些。

《三國殺》中的馬超銀凱白馬,卻配了與一身紅袍,這個紅色非常符合大多數玩家對於"錦"的認識,至少這個"錦"是用衣袍來展現出來的,而不是頭發。相對而言,趙雲的原畫沒有畫馬,銀槍銀鎧卻表現了出來,再加上俊朗的外表,可以說讓沒玩過這款 游戲 的人照著三國人物猜也很容易被猜出。

那麼其他的 游戲 還有哪些區分方式呢?

《三國志》系列中,馬超的立繪是按照演義中的描述來的:

這是三國志1代到第13代的馬超頭像集錦,可以看出,每一代的馬超頭上戴的都是獅盔,尤其說一下第九代的馬超是真的帥~

而趙雲在前幾代中顏值忽高忽低,之後慢慢的趨於穩定,銀槍銀凱白馬得到形象也讓人熟記。

此外,二人的帥率和武力總是難分伯仲, 游戲 中的區別在於馬超比較莽,而趙雲則是智勇雙全的。但其實演義中形容馬超是"孟起兼資文武",而並非一個武力值爆表,智力卻只有44,政治26的呂布形武將。

還是從《三國志》上來看,

三國志14中的馬超明顯穿著厚厚的皮毛製品,可見西北地區的天氣還是比較寒冷~

而趙雲雖然是石家莊漢子,但是《三國志》立繪中表現得應該是已經跟隨劉大耳轉戰南方的趙雲,所以沒有那麼厚重的衣服。

其實 游戲 中二者的表情也很不相同,就例如

左馬右趙

這表情,馬超就是馬騰剛剛被曹操殺了,而趙雲則沒有這種狠厲的眼神。

關於三國 游戲 中馬超和趙雲的對比,今天就先寫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