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蚯蚓圖片蚯蚓長什麼樣子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蚯蚓圖片蚯蚓長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 2022-12-22 13:35:45

⑴ 蚯蚓長什麼樣

蚯蚓是長條狀的無脊椎軟體動物,身體呈圓筒狀,兩側對稱,身體分節但不分區,疣足退化,體表具剛毛。蚯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生殖腺有1-2對,有體腔管起源的生殖導管,成熟時體表出現環帶,交配時可相互授精,卵產於環帶中,脫落後形成卵繭,直接發育。

蚯蚓:
又名地龍,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無脊椎動物,蚯蚓是環節動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餘種,中國亦有200多種。全國廣泛分布的有環毛蚓、愛勝蚓、異唇蚓、杜拉蚓等品種,蚯蚓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飼料。蚯蚓挖穴鬆土、分解有機物,為土壤微生物生長繁殖創造良好條件,在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在物質循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特殊作用許多國家利用蚯蚓來處理生活垃圾、有機廢物和凈化污水。

⑵ 蚯蚓的圖片

蚯蚓的圖片如下:

蚯蚓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筒狀(與線形動物的圓柱形區別),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體表裸露,無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蚓是靠大氣擴散到土壤里的氧氣進行呼吸的,土壤通氣越好,其新陳代謝越旺盛,不僅產叫繭多,而且成熟期縮短。

(2)蚯蚓圖片蚯蚓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蚯蚓是利用皮膚來呼吸的,所以蚯蚓身體必須保持濕潤,蚯蚓體內水分佔體重的75%以上,防比水分喪失是蚯蚓生存的關鍵,因而飼料的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為宜。

一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在5-30℃,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溫度為20-27℃左右,也是蚓繭卵的最適溫度,32℃以上時停比生長,40℃以上死亡。

⑶ 蚯蚓的外貌是怎樣的

蚯蚓的形態結構:

身體分節但不分區,疣足退化,體表具剛毛。雌雄同體,生殖腺1-2對,有體腔管起源的生殖導管,性成熟時體表出現環帶(clitellum),交配時可相互授精,卵產於環帶中,脫落後形成卵繭,直接發育。剛毛簡單,8個,有時很多,排成環狀,精巢1-2對,一般在10-11節,雄性生殖孔一對,位於後精巢之後2個或更多的體節上,即在14節之後。卵巢一對,位於第13節,環帶較厚,卵黃較少。

體壁的結構由角質層、表皮細胞、環肌及縱肌組成,肌肉層內為體腔膜。表皮細胞中有發達的腺細胞,可以分泌粘液濕潤皮膚,以利於在土壤中運動。

體腔發達,同時還被發達的隔膜分割成按節排列的體腔室。隔膜上有小孔及括約肌,以控制體腔液由一個體節流入另一個體節。體壁肌肉收縮時,隔膜肌可以調節體腔內的壓力,協助體節的延伸。身體背中線節間溝處有背孔一個,排出的體腔液可使體表濕潤。體腔中還包含有體腔細胞、蛋白質及懸浮的其他顆粒。

蚯蚓的外貌及結構圖:



⑷ 蚯蚓的外貌是怎樣的

蚯蚓外貌:身體呈圓筒狀(與線形動物的圓柱形區別),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體表裸露,無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⑸ 蚯蚓的樣子

蚯蚓體呈圓柱狀,細長,各體節相似,節與節之間為節間溝(intersegmental furrow)。

頭部不明顯,由圍口節(peristomium)及其前的口前葉(prostomium)組成。口前葉膨脹時,可伸縮蠕動,有掘土、撮食、觸覺等功能。

圍口節為第 1體節,口位其腹側,口前葉下方。肛門在體無端,呈直裂縫狀。自第2體節始具剛毛,環繞體節排列,稱環生(Pperichaetine)。

剛毛簡單,略呈S形,大部分位於體壁內的剛毛囊中。

性成熟個體,第14-16體節色暗腫脹,無節間溝,無剛毛(Pheretima hupeiensis腹面有剛毛),如戒指狀,稱為生殖帶或環帶(clitellum)。生殖帶的形態和位置,因屬不同而異。生殖帶的上皮為腺質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時期可形成卵繭(cocoon)。生殖帶的第一節即第14體節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第18體節腹側兩側為一對雄性生殖孔。納精囊孔(seminal receptacle opening)2一4對,隨種類不同而異,

自11-12節間溝開始,於背線處有背孔(dorsal pore),可排出體腔液,濕潤體表,有利於蚯蚓的呼吸作用進行和在土壤中穿行。

⑹ 小時候農村挖蚯蚓,有兩種蚯蚓,一種紅色,一種灰色,二者有何區別

蚯蚓在農村裡是最常見不過的一種小動物了。因為蚯蚓可以用來釣魚,在農村裡,用蚯蚓釣魚基本上是不二的選擇。小的時候,經常會拿一把鐵鍬到一些肥沃的地方去挖蚯蚓,有時翻動石頭,或者搬開花盆,翻動泥地里的瓦片,都可以找到蚯蚓。現在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好像蚯蚓不容易找了。五一時,我想去釣魚,挖了半個小時才挖到十多條蚯蚓。

農民們每次翻地的時候都會看到有蚯蚓,有些人還會把挖到的蚯蚓用個瓶子裝起來,帶回家去喂雞喂鴨。雞和鴨可是非常喜歡吃蚯蚓的。經常用蚯蚓喂雞鴨,它們長得快,毛色也很漂亮。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紅色的蚯蚓,會比較韌性點,活動能力也會強點。當我們把蚯蚓弄斷時,紅色蚯蚓體內流出的東西是紅色的,而深色的蚯蚓流出的東西是黑色的。這就說明了環境對它們的膚色影響了。

⑺ 蚯蚓是什麼顏色的

褐色稍淡。

蚯蚓體長約60mm-120mm,體重約0.7-4克,最大的有1.5kg。身體呈長圓筒形,褐色稍淡,約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前段稍尖,後端稍圓,在前端有一個分節不明顯的環帶。

腹面顏色較淺,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在蚯蚓爬行時起固定支撐作用和輔助運動作用。

(7)蚯蚓圖片蚯蚓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蚯蚓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性成熟個體,第14-16體節色暗腫脹,無節間溝,無剛毛(Pheretima hupeiensis腹面有剛毛),如戒指狀,稱為生殖帶或環帶(clitellum)。

生殖帶的形態和位置,因屬不同而異。生殖帶的上皮為腺質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時期可形成卵繭(cocoon)。

蚯蚓具有負趨光性的行為,生活在潮濕、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主要以腐爛葉子為食。大部分的蚯蚓每天可以進食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它把土吃進體內,將微生物吸收,然後把不能消化的沙土排放出來。一般認為蚯蚓的壽命在五年以內,但存在爭議。

⑻ 蚯蚓小時候的圖片

剛孵出的蚯蚓的確是白色的,半透明。一般長到1-2厘米時,身體的一端開始出現紅色。

身體分節但不分區,疣足退化,體表具剛毛。雌雄同體,生殖腺1-2對,有體腔管起源的生殖導管,性成熟時體表出現環帶(clitellum),交配時可相互授精,卵產於環帶中,脫落後形成卵繭,直接發育。

(8)蚯蚓圖片蚯蚓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蚯蚓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活,但不同種的蚯蚓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1、濕度

蚯蚓體內含水量70%一80%,平日靠分泌其體液保持平衡,因此,必須在潮濕的環境下生活。濕度適應范圍為30%一80%。如威廉環毛蚓(青蚯蚓)適宜濕度為30%一45%;愛勝蚓屬(紅蚯蚓)則適宜於50%一80%的濕度。

蚯蚓這種習性使它處於穴居和窩居狀態。高濕度或低濕度環境均不利於它正常生存。濕度低於極限,則蚯蚓便會脫水而極度萎縮呈半休眠狀或即死亡。反之,也會隨氣溫的上升而死亡。

2、溫度

蚯蚓屬變溫動物,對氣溫的變化非常敏感。當氣溫下降至10C時,蚯蚓開始停食;降至4℃時就進入冬眠狀態;0℃以下就會凍結或死亡。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人地下穴居越冬;而小型蚯蚓多數為群體聚集、結團於暖土處越冬。

待次年氣溫上升至8—10℃時爬到地表層活動。體弱、萎縮的蚯蚓,成活率很低,很難活過開春。當溫度超過30℃時,生長也受到抑制,很快萎縮,體色變深,並鑽人深土中不動。

當溫度高達35℃以上,便完全停食進入休眠狀態,蚓體完全萎縮,感覺極為遲鈍。一旦氣溫下降,即能恢復原狀。溫度以20—25C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