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魚是什麼
太湖有三白,白魚、白蝦、銀魚。被譽為太湖三寶。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貢品進獻皇室,足以見身價之不凡。銀魚產地除太湖外,洞庭湖、天津寶坻均產,寶坻的銀魚亦為貢品。太湖銀魚,色白如銀,長寸許,吳語呼為兒魚。銀魚在當地還有個名字叫吳王膾殘魚,《湖州府志載》載: 「銀魚,又謂面條魚,一名膾殘魚。相傳吳王食膾,棄其餘水中,遂成魚。」《博物志》「吳王行江中,食膾有餘,棄於水,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殘魚者,長數寸,大者如著,猶有膾形。」 噢,原來銀魚是吳王泛舟太湖之上,將吃剩下的魚膾到入太湖,魚膾見水而生,就成了銀魚。這還真神奇,那天我去頤和園劃船,把吃剩下米飯到入湖裡,不知能變成什麼。變不出來也無所謂,只當喂魚了。
銀魚古稱白魚、玉簪魚,又名銀條魚、面條魚等。因銀魚即白且小,唐宋時人呼之為『白小』。杜甫曾作詩歌詠銀魚,詩曰: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
入肆銀花亂,傾筐雪片虛。生成猶拾卵,盡取義何如。」
銀魚尖喙黑目,體長略圓,成魚身長6~9厘米,尾部稍側偏,形如玉簪,光華透明,魚身無鱗,潔白如銀,肉質鮮嫩,白潔細膩。銀魚體柔若無骨無腸,呈半透時狀,漫遊水中似銀梭織錦,快似銀箭離弦,所以古人又把它喻為玉簪、銀梭。銀魚若是被捕獲撈出水面,會立即變成白色,如玉似雪,令人嘖嘖稱奇。銀魚剛出水叫「冰鮮」。冰鮮銀魚大部分出口暢銷海外,被稱為「魚參」,魚中的人參。日本人尤愛之,視作稀世之珍。
銀魚有大銀魚和小銀魚之分,大銀魚個大,眼睛上有兩黑點,小銀魚的眼卻是紅色的。太湖銀魚有四個品種,太湖短吻銀魚,寡齒短吻銀魚、大銀魚和雷氏銀魚。產量以大銀魚和太湖短吻銀魚為高。太湖銀魚春季在太湖邊蘆葦和水草莖上產卵,產期主要集中於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時也是捕撈銀魚的汛期。蘇州東山有「五月枇杷黃,太湖銀魚肥」之說。銀魚營養豐富,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鱗無刺,無骨無腸,無腥,含多種營養成分。
關於銀魚的傳說還有許多,銀魚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銀魚入餚是席上珍饈,看之,色澤賞心悅目;聞之,鮮香誘人,口舌生津;食之;味美可口,齒頰留香。銀魚的食用方法很多,煎炒熘炸,蒸煮燴燉皆可,干炸銀魚,色澤金黃,食之又松、又脆、又肥、又香。炒食銀魚,肥香鮮嫩,佐以它料,變化多端風味各具。蒸食銀魚,魚肉清香,鮮嫩油潤,肥而不膩。如用蝦仁、肥膘肉泥同蒸,其形似燕窩。最具特色莫過於炸炒和做湯羹,明代弘治年間出版的《宋氏養生部》記有「銀魚宜調面油煎」,那時叫「面拖魚」。即最早的無錫干炸銀魚,是數百年不衰的領銜名菜
『貳』 大銀魚和小銀魚區別
1、價格不同大銀魚比小銀魚的價格貴,因此在價格上是有很大差距的。
2、口感不同
大銀魚和小銀魚的口感相比,一般小銀魚吃起來口感要比大銀魚要好一些。
3、外形不同
大銀魚身體短粗,而小銀魚身體比較細長。
大銀魚是銀魚科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在海邊經常可以見到,由於大銀魚適應性比較強,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殖,可以說其經濟價值是比較高的。同時,它是名貴的淡水魚品種,具有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全身潔白、透明、骨軟、無磷等特點,並且生長速度快,成為飼養比較容易的魚類品種。
小銀魚又叫面條魚,是淡水魚的一種。身體細長,看起來很像鮭,無鱗或具細鱗,長約7-10厘米,很少長到超過15公分的。小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俗稱面丈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是比較受歡迎的魚類。
『叄』 圓圓的像蝌蚪一樣身上有白圓點是什麼魚
有白點的是銀魚。
銀魚是淡水魚,生存分布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銀魚可分為小銀魚和大銀魚,其中大銀魚可長到長約七至十厘米,口大,牙大而尖利,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因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俗稱面丈魚、炮仗魚、帥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
魚又稱面條魚體態細小呈半透明狀,顏色像牛奶一樣奶白,無鱗無刺,且味道鮮美,銀魚的脂肪量少,但是鈣卻很多,營養價值極高。
『肆』 新鮮小銀魚怎麼洗肚子里的東西怎麼辦
銀魚清洗方法:
1,盛一小盆清水,把魚倒進去,然後用手輕輕攪拌讓臟東西沉澱,接著用濾網把小魚撈起,照這種方法沖洗三四次即可。
3,如果這樣仍不幹凈,可以在沖洗好之後另外用開水把魚氽燙一下,這樣就可以安心食用了。
(4)小銀魚長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小銀魚
小銀魚(Grunion), 也叫做加利福尼亞小銀魚(California Grunion),是一種小的海洋食用魚。身體細長,淺顏色,5到8英寸(12.5至20 cm)長。身體兩側從腮到尾巴各有一條銀色的條紋。嘴裡沒有牙齒。小銀魚只生活在南加利福尼亞海岸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太平洋沿岸一帶。在三月到八月之間的某幾個月光明亮的夜晚,小銀魚會隨著漲潮到岸上來產卵。
形態特徵
小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厘米。
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後3/4處。
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
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市面上部分銀魚為保鮮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靜置後呈土黃色,應注意不要購買。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
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珠湖銀魚因為個體較小,肉質透明性較好,黑點透射使整體呈亮灰色時為上品。
『伍』 小銀魚和海燕魚是一種魚嗎
不是一種魚。
1、小銀魚
小銀魚也叫做加利福尼亞小銀魚(California Grunion),是一種小的海洋食用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厘米。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
背鰭Ⅱ11~13,略在體後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
市面上部分銀魚為保鮮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靜置後呈土黃色,應注意不要購買。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珠湖銀魚因為個體較小,肉質透明性較好,黑點透射使整體呈亮灰色時為上品。
2、海燕魚
海燕魚,每條長約3-5厘米,味道很好的。海燕魚營養豐富,含有鈣、鋅、蛋白質等。
(5)小銀魚長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無頜總綱包括圓口綱、甲胄魚綱,有頜總綱包括盾皮魚綱、軟骨魚綱、輻鰭魚綱,大多數魚類是終年生活在水中。
用鰓呼吸,用鰭輔助身體平衡與運動的變溫脊椎動物,也有像非洲肺魚、彈塗魚、攀鱸能在陸地上長時間生存,以及黑魚、黃鱔、雀鱔靠單鰾呼吸,雖然大多數魚類是冷血動物,但很多鯊魚和金槍魚是半恆溫的,月亮魚則是恆溫的。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36000多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大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
魚肉富含動物蛋白質和磷質等,營養豐富,滋味鮮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對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魚體的其他部分可製成魚肝油、魚膠、魚粉等。 有些魚類如金魚、熱帶魚等體態多姿、色彩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我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江河湖泊,魚的種類十分豐富。
『陸』 銀魚的樣子,用處。
銀魚(salangid)是淡水魚,生存分布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在中國被譽為美味。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銀魚可分為小銀魚和大銀魚,其中大銀魚可長到長約七至十厘米,很少長於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俗稱面丈魚、炮仗魚、帥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以瓦埠湖銀魚為代表,早在明代時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厘米。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後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市面上部分銀魚為保鮮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靜置後呈土黃色,應注意不要購買。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珠湖銀魚因為個體較小,肉質透明性較好,黑點透射使整體呈亮灰色時為上品。
『柒』 這是什麼魚。江里抓的。
無圖 , 網上搜個圖回答
為溫水性大型經濟魚類,具有耐鹽鹼、食性廣、肉質鮮美、生長速度較快等優良性狀。我國內陸鹽鹼水域廣闊,品種單一,為此,2003年將大鱗䰾從烏茲別克引進我國。
『捌』 銀魚是什麼樣子的
銀魚(salangid)是淡水魚,生存分布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在中國被譽為美味。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銀魚可分為小銀魚和大銀魚,其中大銀魚可長到長約七至十厘米,很少長於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俗稱面丈魚、炮仗魚、帥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以瓦埠湖銀魚為代表,早在明代時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
生存分布
中國是世界銀魚(銀魚科Salangidae的簡稱)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區,在中國東部近海(包括長江流域)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種銀魚中的15種,其中特有種6種。
生活習性
棲息習性
在池塘中多生活於中下層,除缺氧外,極少發現在上層活動,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鑽入其中。仔幼魚有較強的趨光性,夜晚用燈光能將其誘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來檢查其生長和攝食情況,成魚無此特性。
攝食習性
幼魚出膜後10日齡開食,餌料為輪蟲。以後逐步選擇較大易得的浮游動物為食,順序為無節幼體、橈足幼體、枝角類和橈足類成體。銀魚為肉食性魚,以小型的魚蝦為主食。
繁殖習性
在池塘中,銀魚能發育至性腺成熟並自行產卵。性原發育及產卵特徵與天然水域基本相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12月下旬-1月下旬為產卵高峰期。在帶有水草的硬質底池塘,產卵較集中,受精率可達80%-
90%。
種類介紹
鄱陽縣珠湖銀魚
洞庭湖銀魚
長江間銀魚
太湖銀魚
『玖』 丁香魚和銀魚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科屬區別:丁香魚是鯡形目鯷科鯷屬中的魚,銀魚則是鮭形目銀魚科間銀魚屬中的魚。體型區別:自然產的丁香魚體長一般為15-25厘米,部分人工養殖的個體可以長到30厘米長。而銀魚的長度一般在12厘米左右。外觀區別:銀魚的身體是透明的,而丁香魚的背部是青綠色的。
一、丁香魚和銀魚一樣嗎
丁香魚和銀魚外觀有點像,且二者都在我國比較常見,都是體型比較小的魚,很多人會將二者混淆,認為二者是同一種魚。其實,丁香魚也的確有「小銀魚」的別稱,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二者是同一種魚。實際上,丁香魚和銀魚並不一樣,二者的差異是比較大的,首先二者的所屬的類別就是不同的,充分說明了二者是不同種的魚。另外,從分布、體型等方面來看,二者也有一定的差異,若想區分它們都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
二、丁香魚和銀魚有什麼區別
1、科屬區別:雖然丁香魚和銀魚有點像,但其實二者的類別並不是相同的。具體來看,丁香魚是鯡形目鯷科鯷屬中的魚,但銀魚則是鮭形目銀魚科間銀魚屬中的魚。丁香魚和銀魚所屬的目都是不同的,可見差異還是比較大的,親緣關系也並不接近。
2、體型區別:二者都屬於體型比較小的魚,不過體型還是有差異的。自然產的丁香魚長度范圍一般在15-25厘米之間,人工養殖的話則可以達到20多厘米甚至接近30厘米。銀魚則更小一些,它們的體長一般在12厘米左右。
3、分布地域區別:丁香魚和銀魚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丁香魚主要生活在我國的東海附近,從省份來看主要就是福建和浙江省。而銀魚則生活在我國很多水系的河口以及近海地區,在周圍其它國家也有分布。
4、外觀區別:銀魚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它們的身體顏色是透明的。而丁香魚的背部顏色則是青綠色的,腹部是白色的。
『拾』 干小銀魚一般泡多久
干小銀魚一般用溫水浸泡15分鍾為宜。將干小銀魚用溫水浸泡後,加500克水和5克小蘇打,再用清水漂清,漲發後的干小銀魚潔白晶瑩透明,可炒雞蛋,燒豆腐或煮湯。小銀魚也叫做加利福尼亞小銀魚,是一種小的海洋食用魚。
小銀魚身體細長,淺顏色,5到8英寸(12.5至20cm)長。身體兩側從腮到尾巴各有一條銀色的條紋。嘴裡沒有牙齒。小銀魚只生活在南加利福尼亞海岸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太平洋沿岸一帶。在三月到八月之間的某幾個月光明亮的夜晚,小銀魚會隨著漲潮到岸上來產卵。銀魚富含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重要的微量元素,這些都是對健康非常珍貴的營養。銀魚不但嬌小可愛,長不過3cm左右,而且玲瓏剔透、滋味鮮美,可以烹制出多種菜餚和湯品,營養也比較容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