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有個圖片問和尚什麼是智者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有個圖片問和尚什麼是智者

發布時間: 2022-12-28 00:10:14

❶ 何為智者智者何為——讀《虛雲老和尚說法》有感

「 這堂里所學的法,俱是無為法。無者,無有作為;即是說無一法可得,無一法可為;若是有為,皆有生滅;若有可得,便有可失。 」

「你我自性,本是與佛無二,只因妄想執著不得解脫,所以佛還是佛,我還是我。」

——虛雲老和尚說法

/

這世上不缺聰明人,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並不多。

而往往有智慧的人,和大多數人格格不入。他們智慧的火花可能要遺隔很多年才能有人悟到。

/

相是什麼?著相又是什麼?

——但凡腦子里在想的,肉身上掛的,眼睛裡看的,嘴巴里吃的,都是相。通過行為去落實腦子里想的,肉身上掛的,眼睛裡看的,嘴巴里吃的,都是著相。

請問誰能做到不想,不穿,不看,不吃?

人類,每一個人,每一時刻的當下,都無不是相,無不著相。

/

虛雲老和尚所說的「無為法」,和老子的「無為」有何區別?

——不就是讓人不要東想西想嗎?

/

無有作為,並不是讓人什麼也不幹,天天躺平。而是,明察本質,尊重它「本來」的樣子,不要憑自以為是的聰明勁去做自以為是正確的「改變」。

/

人來一世,福報有限。已經貪得足夠,還鼓起銅鈴大眼,口角流涎,覬覦與己身不匹配之物。花盡心思,竊喜到手,那後果會如何?

疾病纏身,更甚是壽數。

本應無為,非要有為,終成虛空化盡。

/

只可惜絕大多數心中的那顆光珠被塵埃玷污。

因為貪婪,仇恨,憤怒,恐懼,失落,喪氣......

因為,不敢直面自己的負面情緒、人性中的陰暗面。

/

求神拜佛?

——殊不知自己就是。

PS:說起這本書有點意思。是很多年前,一個曾經的同事去了新單位後,他日常工作的地方算是一個比較高級的小區里的業主俱樂部,他知我愛看書,便邀請我去。確實書挺多,但能讓我願意拿起來看的卻並不多。這本《虛雲老和尚說法》我看了幾頁,他見我喜歡,就說讓我拿回去慢慢看。還說,這兒的書都是別人不要了放在這兒的,看都沒人看,你拿的這本更沒人看。哈哈哈,就這樣這本書成了我的書。不願讓它零落成灰。

❷ 什麼是真正的智者

有的智者能夠在所有問題上勝過一些人,有的智者能夠在一些問題上勝過所有人,但沒有任何智者能夠在所有問題上勝過所有人。從長遠來看,只有善於向大家學習並善於集思廣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2)有個圖片問和尚什麼是智者擴展閱讀:

智者(詞語解釋)

公元前5~前4世紀希臘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職業教師的統稱。公元前5世紀前智者泛指聰明並具有某種知識技能的人,後來自然科學家、詩人、音樂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稱為智者。由於智者能言善辯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墮於詭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把其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因而智者在歷史上又成為詭辯論者的同義語。其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智者在思想上接受赫拉克利特的萬物流變思想,肯定運動變化著的感覺現象的真實性,但走向相對主義和懷疑論,認為知識就是感覺,無所謂真假是非之分,把個人的感覺作為真理的標准。

❸ 見兩和尚一老一壯,忽大蛇至,余踩蛇尾蛇追,和尚護余疾走,到一高崖,上有廟,余踩老僧攀至頂,荊棘不得

你的夢境很有意思。

腳踩蛇尾蛇追,隱指業由己作,還由己受。

和尚代表的是智者,修行者。和尚護持,代表智慧之引領,帶你出險境。

廟代表的是目標、修行的目的地、或者是智慧。

世間無論任何學問,或者修行,都是要自己親自實踐,方能有成就。長滿了刺階梯代表的是障礙與考驗。你要有成就,無他,唯有破除面前種種考驗障礙。

你的整個夢境,包涵了哲學三問命題的答案。

所謂的哲學三問包括了:

一、我從何而來?

二、現在的我應為何而活?

三、我將來是何歸宿?

人之來此世間,正是因為人有無明業障。人在世間,最為可貴就是修行,唯有活著之時修行出苦,方是正道,否則在世間碌碌無為,轉頭皆空,未來就是再次輪回轉世,重新的來世間受苦。只要修行,未來才是超脫出六道輪回。修行就是出六道,不修就是輪回,這就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

我從何而來?因無明業障而來(腳踩蛇尾蛇追)

現在的我應為何而活?修行破除業障(和尚引領、棘刺)

我將來是何歸宿?修行可出六道,不修沉淪六道 (前面的廟宇)

鄙人猜測,你前世可能是修行人,否則何有此夢。有趣有趣。

❹ 和尚說我是智者是什麼意思

擁有智慧的人。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和尚的。根據漢典可知,和尚說是智者是擁有智慧的人。「和尚」原來是從梵文Upadhyaya這個字出來的。

❺ 從前有3個和尚,一個講真話,一個講假話,另一個有試講真話,有時講假話。一天,一個智者遇到這三個和

分析:假設第一位和尚回答的是真話,即第二位和尚是「講真話的」和尚,但是第二位和尚卻說自己是「有時講真話,有時講假話」,這就引出了矛盾.所以第一位和尚回答的不是真話,即第二位和尚不是講真話的和尚,當然他自己也不會是「講真話的和尚」,故只能第三位和尚是講真話的和尚.所以第三位和尚回答的是真話,即第二位和尚是「講假話的」,由此可知,第一位和尚是有時講真話,有時講假話.
解:第一位和尚是有時講真話,有時講假話;第二位和尚是「講假話的;」第三位和尚是「講真話的.」

❻ 有三個和尚,一個講真話,一個講假話,另外一個有時講真話有時講假話。一天一個智者遇到這三個和尚,

有三個和尚,一個講真話,一個講假話,另外一個有時講真話,有時講假話。一天,一位智者遇到這三個和尚,他先問左邊的那個和尚:「你旁邊的是哪一位?」和尚回答說「講真話的。」他又問中間的和尚:「你是哪一位?」和尚答:「我是半真半假的。」他最後問右邊的和尚:「你旁邊是哪一位?」答:「講假話的。」根據他們的回答,智者馬上分清了他們,你能分清嗎?

分析(運用不矛盾律思路探討):

兩件相互矛盾對立的事情,如果一件是不正確的,另一件就是正確的,這就是不矛盾律的基本思路。我們先假設左邊和尚講的是真的,那麼中間的和尚是講真話的,但這與他的回答:「我是半真半假的」矛盾,所以左邊和尚講真話這一假設不對。從而左邊和尚講的是假話,他一定不是講真話的和尚。中間那個和尚也一定不是講真話的,所以右邊的和尚是講真話的和尚。根據他的話,中間是講假話的和尚,剩下左邊的和尚自然就是半真半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