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色的鳥有哪幾種
烏鴉、黑色吸蜜鸚鵡、八哥、棕櫚鳳頭鸚鵡、黑鶇、黑百靈、鷯哥、黑卷尾、黑文鳥等。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極其稀少,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黑色吸蜜鸚鵡:黑色吸蜜鸚鵡羽色鮮艷,通體亮黑,某些亞種有紅斑,外觀表面像烏鴉。烏鴉:烏鴉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
烏鴉、黑色吸蜜鸚鵡、八哥、棕櫚鳳頭鸚鵡、黑鶇、黑百靈、鷯哥、黑卷尾、黑文鳥等。
1、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極其稀少,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
2、黑色吸蜜鸚鵡:黑色吸蜜鸚鵡羽色鮮艷,通體亮黑,某些亞種有紅斑,外觀表面像烏鴉。即使它裸露的部分,像鳥嘴,皮膚和眼睛周圍及下頜,同樣是墨黑的,尾部有藍紫色的色調。尾部底面的羽毛橄欖黃色,在尾基上略有紅茶色。虹膜橙紅色,腿灰色。黑色吸蜜鸚鵡是較安靜的種類。
3、烏鴉: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
Ⅱ 黑色的鳥都有什麼品種
1、烏鴉
烏鴉(學名:Corvussp.):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
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兩色,長喙,有的具鮮明的白色頸圈,黑羽具紫藍色金屬光澤;翅遠長於尾;嘴、腿及腳純黑色。
2、渡鴉
渡鴉(學名:Corvus corax):是一種全身黑色的大型雀形目鴉屬鳥類,俗稱為胖頭鳥。是雀形目中體型最大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通體黑色,並閃紫藍色金屬光澤;尤以兩翅為最顯著。喉與胸前的羽毛長且呈披針狀;鼻須長而發達,幾乎蓋到上嘴的一半。虹膜暗褐色;嘴、跗蹠和趾黑色。
3、黑頭公
黑喉紅臀鵯(學名:Pycnonotus cafer):體長19-23厘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褐色鵯。額至頭頂、眼先、眼周、嘴基和頦、喉全為黑色,具羽冠,耳羽紅褐色。背暗褐到黑褐色。尾下覆羽緋紅,尾上覆羽近白,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腳暗角質色至黑色。
4、黑鶇
在中國分布於西南部,留居新疆西部,東至長江南北兩岸及以南地區;棲於落葉林,藏身於稠密植物叢及林子;甚羞怯,一般獨處,但遷徙時結小群。烏鶇是草原上的益鳥,由於其羽色皂黑,不知者常誤認為是烏鴉,其實在體形上要比烏鴉小得多,與鴿子大小相仿。
5、黑卷尾
黑卷尾(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鳥類。全長約30cm。通體黑色,上體、胸部及尾羽具輝藍色光澤。尾長為深凹形,最外側一對尾羽向外上方捲曲。棲息活動於開闊地區,繁殖期有非常強的領域行為,性兇猛,非繁殖期喜結群打鬥。主要取食昆蟲。
Ⅲ 農村常見的黑鳥有哪些
農村常見的黑鳥有烏鴉、喜鵲、燕子、八哥、黑啄木鳥。
1、烏鴉:
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兩色,長喙,有的具鮮明的白色頸圈,黑羽具紫藍色金屬光澤;翅遠長於尾;嘴、腿及腳純黑色。鼻孔距前額約為嘴長的1/3,鼻須硬直,達到嘴的中部。主要棲息於低山、平原和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等。
Ⅳ 農村有幾種常見的鳥類
舉例:燕子、畫眉鳥、啄木鳥、貓頭鷹、喜鵲。
燕子
燕子(Swallow)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鑽穴,或在城鄉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檐等的牆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
拓展資料
燕子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74種鳥類的統稱。少數種俗稱馬丁燕。體型小而輕捷,羽毛藍黑色,有光澤,前胸黑褐相間,腹部乳白;兩翅尖而長,尾分叉似張開的剪刀;嘴扁而短,口裂很深;飛行速度快,在飛行途中捕食蚊、蠅、蝗蟲等害蟲;並不斷發出尖銳短促的鳴叫。
畫眉鳥
畫眉鳥雌雄羽色相似。額棕色,頭頂至上背棕褐色,自額至上背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縱紋前段色深後部色淡。眼圈白色,其上緣白色向後延伸成一窄線直至頸側,狀如眉紋,故有畫眉之稱(台灣亞種無眉紋)。頭側包括眼先和耳羽暗棕褐色,其餘上體包括翅上覆羽棕橄欖褐色。
兩翅飛羽暗褐色,外側飛羽,外翈羽緣綴以棕色,內翈基部亦具寬闊的棕緣。內側飛羽外翈棕橄欖褐色,尾羽濃褐或暗褐色、具多道不甚明顯的黑褐色橫斑,尾末端較暗褐。頦、喉、上胸和胸側棕黃色雜以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亦為棕黃色,兩脅較暗無縱紋,腹中部污灰色,肛周沾棕,翼下覆羽棕黃色。
啄木鳥
橡樹啄木鳥長約20公分(8英寸),分布於北美洲西部、南到哥倫比亞的落葉林中。以橡樹果作為冬天的食物,在樹皮上鑽洞儲存食物。紅頭啄木鳥體型與橡樹啄木鳥相似(19~23公分〔7.5~9英寸〕),稀疏地分布於洛磯山脈以東的北美洲溫帶開闊林地、農地和果園。
貓頭鷹
本目鳥類體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鴞體長可達90厘米,小者如東方角鴞體長不及20厘米。
本目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成鉤狀。相對於頭部碩大的雙目均向前是本目鳥類共有且區別於其他鳥類的特徵,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雙目的分布,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本目鳥類俗稱貓頭鷹。
喜鵲
雄性成鳥:頭、頸、背和尾上覆羽輝黑色,後頭及後頸稍沾紫,背部稍沾藍綠色;肩羽純白色;腰灰色和白色相雜狀。翅黑色,初級飛羽內翈具大形白斑,外翈及羽端黑色沾藍綠光澤;次級飛羽黑色具深藍色光澤。尾羽黑色,具深綠色光澤、末端具紫紅色和深藍綠色寬頻。頦、喉和胸黑色,喉部羽有時具白色軸紋;上腹和脅純白色;下腹和覆腿羽污黑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白色。
Ⅳ 北方黑色的鳥有哪幾種(南方黑色的鳥有哪幾種)
1、黑色的鳥有哪幾種圖片。
2、常見的黑色的鳥有哪幾種。
3、中國黑色的鳥有哪幾種。
4、南方黑色的鳥有哪幾種。
1.烏鴉、黑色吸蜜鸚鵡、八哥、棕櫚鳳頭鸚鵡、黑鶇、黑百靈、鷯哥、黑卷尾、黑文鳥等。
2.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極其稀少,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
3.黑色吸蜜鸚鵡:黑色吸蜜鸚鵡羽色鮮艷,通體亮黑,某些亞種有紅斑,外觀表面像烏鴉。
4.即使它裸露的部分,像鳥嘴,皮膚和眼睛周圍及下頜,同樣是墨黑的,尾部有藍紫色的色調。
5.尾部底面的羽毛橄欖黃色,在尾基上略有紅茶色。
6.虹膜橙紅色,腿灰色。
7.黑色吸蜜鸚鵡是較安靜的種類。
8.烏鴉: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
9.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
10.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
11.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
Ⅵ 農村常見的黑白色鳥是什麼鳥
農村常見的黑白色鳥是喜鵲。
喜鵲體長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棲息地多樣,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雜食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等。
(6)東北農場黑色都有什麼鳥圖片擴展閱讀:
喜鵲的生活習性
喜鵲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秋冬季節常集成數十隻的大群。白天常到農田等開闊地區覓食,傍晚飛至附近高大的樹上休息,有時亦見與烏鴉、寒鴉混群活動。性機警,覓食時常有一鳥負責守衛,即使成對覓食時,亦多是輪流分工守候和覓食。
雄鳥在地上找食則雌鳥站在高處守望,雌鳥取食則雄鳥守望,如發現危險,守望的鳥發出驚叫聲,同覓食鳥一同飛走。
飛翔能力較強,且持久,飛行時整個身體和尾成一直線,尾巴稍微張開,兩翅緩慢地鼓動著,雌雄鳥常保持一定距離,在地上活動時則以跳躍式前進。鳴聲單調、響亮,似「zha- zha-zha」聲,常邊飛邊鳴叫。當成群時,叫聲甚為嘈雜。
Ⅶ 黑色的鳥有哪些
黑色的鳥有:
1、黑啄木鳥:
黑啄木鳥屬鴷形目、啄木鳥科,是一種大型的啄木鳥,體長45-47厘米,翼展64-68厘米,體重300-350克,壽命11年。是啄木鳥中最大的一種。通體幾純黑色;雄鳥額、頭頂和枕全為血紅色;雌鳥僅後頭有血紅色。
2、烏鵑:
烏鵑是杜鵑科、烏鵑屬的小型鳥類,體長23-28厘米,通體黑色,尾呈淺叉狀,尾下覆羽和外側尾羽具白色橫斑,在黑色的尾部極為醒目。下體黑色,微帶藍色或輝綠色。虹膜褐色或緋紅色,嘴黑色,腳灰藍色。
3、棕雨燕:
棕雨燕,上體黑褐色,頭、兩翅和尾較暗濃而略帶光澤,尾呈深叉狀;下體暗褐色,有的較淡,頦和喉微綴灰色。嘴黑色,跗跖被羽,黑褐色,趾和爪黑色。
4、家鴉:
家鴉體長38-42厘米,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黑色鴉。雌雄相似,通體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至後頸、頸側、胸暗石板灰色,形成淺色的項圈,在藍黑色體羽上甚為醒目。相似種寒鴉體型較小,嘴較細短,下體暗灰色,與黑色上體不同色,且分布區不同。
5、烏鴉:
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兩色,長喙,有的具鮮明的白色頸圈,黑羽具紫藍色金屬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