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腦檢測看前面圖片是什麼檢查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腦檢測看前面圖片是什麼檢查

發布時間: 2022-12-31 15:36:23

Ⅰ 腦部多普勒檢查檢查什麼的

腦多普勒超聲(TCD)是通過腦多普勒超聲對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經顱彩色多普勒顯象:經顳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腦動脈,根據顱內血管的流速、頻寬、流向異常或音頻異常等確定,應用於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及病因分類。

標准正常TCD的判定標准:

(1) 血流速度在正常值范圍。

(2) 其他參數(PI 、RI、 S/D)在正常值范圍。

(3) 腦內血流速度值按正常順序排列。正常順序(高-低)為:MCA、 ACA、 ICA、 BA、 PCA、 VA、 PICA。

(4) 左右側流速度及各參數值基本對稱。一般兩側相差收縮期峰值不大於20cm/s,舒張末期峰值不大於13cm/s,平均流速不大於15cm/s。

(5) 血流方向正常。

(6) 頻譜形態正常。

(7) 血流性質正常 出現湍流或渦流徵象即為血流性質異常。

(8) 音頻信號正常 正常音頻信號呈柔和吹風樣,如出現各種雜音則為異常。

(1)腦檢測看前面圖片是什麼檢查擴展閱讀

檢查過程

由於顱骨較厚,阻礙了超聲波的穿透,過去的多普勒超聲只能探測顱外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腦多普勒超聲儀(TCD),能穿透顱骨較薄處及自然孔道,獲取顱底主要動脈的多普勒回聲信號。

它可探測到的血管主要有:

ICA:頸內動脈顱內段

CS:頸內動脈虹吸部

MCA:大腦中動脈

ACA:大腦前動脈

PCA:大腦後動脈

ACOA:前交通動脈

PCOA:後交通動脈

OA:眼動脈

VA:椎動脈

BA:基底動脈

PICA:小腦後下動脈

TCD技術摒棄了傳統的腦血流圖的不準確性和腦血管造影的有創傷性,同時為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提供了腦血管血流動力學參教,成為影像診斷的重要佐證,可為腦血管病的診斷、監測、治療提供參考信息,並對能引起腦血液動力學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

Ⅱ 腦CT怎麼做

1、CT平掃:
(1)橫斷位掃描:
①掃描體位:橫斷位掃描為常規掃描。患者仰卧於掃描床上,頭置於頭架中,下頜內收,頭顱和身體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垂直,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特殊病人的掃描體位根據需要作適當調整。
②掃描基線:聽眥線。
③掃描范圍:從聽眥線平面連續向上掃描至頭頂。
④掃描參數:層厚5~10mm,掃描范圍可在定位像上設定。
⑤重建參數:視野25cm,重建間距(增量)5~10mm,根據需要確定重建演算法。


(2)冠狀位掃描:患者體位有頦頂位和頂頦位。頦頂位是把掃描頭架換成冠狀位頭架,病人仰卧於攝影床上,肩背部墊高,兩手置於身體兩側,兩膝屈曲,頭部下垂,並盡可能後仰,使聽眥線與檯面趨於平行,正中矢狀面與床面中線重合。頂頦位是病人俯卧於掃描床上,兩手平放於胸側,兩腿伸直,頭置於頭架內,下頜盡可能前伸,並緊靠床面,頭顱後仰,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重合。X線與被檢部位垂直,掃描范圍包全被檢部位,層厚與重建間隔,視被檢部位情況選擇2~5mm。頭皮下軟組織病變,首選冠狀位掃描,病變較小時,可在病變處用膠布固定一小橡皮用於定位,避免遺漏病灶。


2、增強掃描技術:顱腦增強掃描分為平掃後增強和直接增強掃描兩種方法。平掃後增強是在平掃基礎上加做的增強掃描。直接增強掃描是注入對比劑後的逐層連續掃描。增強後的掃描時間依據病變的性質而定。與血管有關的病變,如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50ml時開始掃描;顱內感染、囊腫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0秒後開始掃描;顱內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8分鍾後開始掃描。頭部增強掃描可用平掃的參數,也可只對病變部位進行薄層掃描。
(四)後處理技術:
根據疾病診斷的需要,靈活選用窗寬、窗位。顱腦CT圖像常用腦窗攝影。窗寬80~100HU,窗位35HU左右。顱底、內聽道病變;顱腦外傷;顱骨病變,或顱內病變侵犯顱骨,必須加設骨窗。骨窗的窗寬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鳴及疑橋小腦角區病變者,應調節窗口技術,以觀察內聽道有無擴大,並根據需要對局部進行放大。頭皮下軟組織病變,用軟組織窗攝影:窗寬300~400HU,窗位35~45HU。

Ⅲ 腦部都有什麼檢查,分別是檢查什麼的

您好!
目前腦部檢查主要有核磁共振(MR)、同位素掃描(PET)、CT、腦電圖、頭顱磁共振等檢查項目。

專科檢查,醫生根據病情,開各種檢查單,不是每一項都要做,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必要的檢查來做,主要檢查有無腦垂體、腦部有無腫瘤、有無腦震盪等。

祝您健康愉快!

Ⅳ 做腦血流圖是檢查什麼有什麼作用,怎麼看才看得懂

主要用於檢查腦血管的血流供應狀況、彈性、緊張度、外周阻力及其調節功能等。凡影響血管功能的疾病均可進行血流圖檢查。主要用於血管神經性頭痛、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病、頸椎病、偏頭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眩暈的鑒別診斷、血管擴張與痙攣的鑒別診斷、葯物療效觀察、病情預後判斷等。

腦血流圖能夠較客觀地反映腦血管的緊張度、血管的彈性和博動性供血量的變化,對判斷功能性腦血管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從主峰角再下降不久,又有一個重搏波形成第二峰,然後逐漸下降。正常腦血流圖的上升支所佔的時間短,中間無轉折,第一峰和第二峰都較明顯,峰谷較深,表示血管彈性良好。腦部佔位病變腦血管瘤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血管性頭痛以及其他影響血液迴流功能的各種疾患及療效觀察等。

(4)腦檢測看前面圖片是什麼檢查擴展閱讀

腦血流圖儀工作原理

1. 物理學原理 人體各組織結構導電性不同,各種體液包括血液的導電性最好。在頭顱兩個部位之間施加微弱的高頻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和容積導電的原理,觀察兩個檢測電極之間電流或電壓變化,可以了解該檢測部位電場范圍內血液流體動力學的瞬時情況,即腦血流圖是心動周期引起腦血管容積變化所致的電阻變化與時間的函數曲線。

2. 生理學原理 當心臟收縮時,組織中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導電率增高,位阻減小;當心臟舒張時, 組織中血管收縮,導電率降低,阻抗增大,若向組織中通以適當頻率的交流電,則可從組織中檢測出隨血流量的變化而變化的組織導電率或阻抗的變化,並描記出圖形,就可以觀察到血流變化的情況,進而判斷腦血管的功能狀態。

由血液流體動力學原理可知,腦血流圖與心臟活動(流入量)密切相關,反映血管緊張度與彈性的變化,受外周阻力(中、小動脈及微動脈口徑)和血液黏度(流體性質)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腦血流圖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腦血流圖

Ⅳ TCCD、頭CTP是檢查什麼

TCCD是經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技術,是臨床腦血管疾病的常用檢查手段。而頭部CTP是指CT灌注成像,是了解腦組織血流灌注情況的一種檢查,主要應用於缺血性腦卒中和腦腫瘤的研究,通過量化分析腦組織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評估腦組織的缺血程度,為急性溶栓、機械取栓以及其它開通血管的手術提供客觀依據。在腦腫瘤中,可以了解腫瘤新生血管的情況,可以協助判斷腫瘤的生長、轉移以及良惡性、惡性程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