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農村怎麼打墳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農村怎麼打墳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31 16:33:37

A. 農村怎樣上墳

一是較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墳地)舉行,俗稱「上墳」,時間主要是忌日和傳統重大節

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裡的男人攜祭品香紙到墳前,擺放祭品、水酒,然後燒紙、焚香、奠酒、行禮,其間還壓墳頭紙。上墳習俗尤以清明上墳最為隆重,前一天早上還要去給祖先墳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興旺。大多數農村家族,兒子結婚,也要去上墳,含義是告訴祖宗,兒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後第7天黎明,家人到墳前祭奠致哀,稱「壘七」。此後每7天一次,一般「五七」而畢,也有壘到「七七」的。人死第100天時親屬兒女備供品祭奠,叫百餮,舊時有的紮上搖錢樹,紙箱,紙櫃焚化墳前,現在只是燒些紙錢。
第二種方式是家祭,即不到墳上去,或與上墳同時進行,把寫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譜系圖供在正堂或「家廟」,全家或全族人一齊祭祀,在家祭的稱「請家堂」,儀式十分莊重。我們村子祭譜,由家族裡輩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過年的時候跟續譜同時進行。近幾十年來,由於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墳也有在公墓進行的。
還有另一種形式是「遙祭」,也叫「請」,因天氣不佳,不能出門,或是離鄉客居外地,不能親臨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設祭,向著故鄉祖先墓地方向,舉香作揖恭請先祖享祭。

B. 農村安葬老人,先要打墳(既挖埋葬棺材的坑),請問挖多深為吉

這個應該詢問專業的祭祀之人或者術士,一般人是不懂這些的,而且這些現在都屬於封建迷信了,不能問年輕的一輩人。

C. 上墳的農村上墳儀式

清明時節的上墳非常重要。因為祭祖和孝道是綁定在一起的。若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上墳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墊上磚頭,讓他人看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D. 農村安葬老人,先要打墳(既挖埋葬棺材的坑),請問挖多深為吉

現在農村用棺材下葬的應該不多了,都改為骨灰盒了。棺材的尺寸有大小不一,深度不超過1.98 米,棺材底下不要鋪大理石等石材,會隔斷地氣磁場。骨灰盒的穴深度88厘米,無論單穴雙穴 裡面凈寬40厘米,長度66厘米,雙穴中間用磚砌一橫磚的寬度,上面加蓋理石板或水泥板。

E. 農村墓地上下輩之間的埋葬方法

長輩都埋在晚輩的頭位上面,一般都是頭北腳南方位的。總體家族墓地呈金字塔形,塔尖安置高祖太祖{爺爺}之類輩分的,下面就是高祖太祖的兒子一輩的,兒子腳下就是孫子一輩的。

比如東北西南向口:

1、最東北方向的第一座墳是整個家族的最長輩,頭部東北、腳部西南。

2、其腳下葬其子,比如其有三個兒子,長子居其左前方、次子居其正腳下方、三子居其右前方;就是活人面對其墳時,活人的右手邊是其長子,左手邊是其三子,次子居中,其子的三座墳距離相等;

3、每一輩都按此葬法安排。若某輩其中一人子嗣較多,即按子嗣數量擴大子嗣的上一輩兄弟墳墓之間的距離,這樣,好安排子嗣多的一方或幾方。最高輩就像是三角形的頂點,越往下往後子嗣越多,像個無盡的三角形。輩與輩之間的距離間隔兩米左右即可。

(5)農村怎麼打墳圖片擴展閱讀:

安葬儀式:

民間原本多以土葬為主,因葬地有限,因而火化漸成風氣,火化過程基本上比照土葬儀式進行,如擇妥火化的時辰,事先向火葬場辦理登記,火化前先由孝家祭拜,火化後由家屬親見火葬場人員將骨揀入骨灰罐內,所以「火葬」即等同土葬。

孝子捧骨灰罐「進塔」,也是需要擇定時辰,先在納骨塔前祭拜,由於塔位多為八卦形,擇妥座向,於擇定的時辰將骨灰罐(揀骨則為骨罐)移入塔位,祭拜後即完成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