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什麼叫被子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什麼叫被子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31 16:40:30

Ⅰ 古代的被子叫什麼

先秦時人們稱被子為「衾」、「裯」、「寢衣」等。

裯是單被,衾是厚被,裡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寢衣是一種沒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夾被。寢衣是午休這類短暫休息時用於覆體的,故古人又稱寢衣為「小卧被」。

像今人一樣,古人居家也會准備冬夏兩套被子。

古時候有一種夏被,蓋在身上可降低體溫。據唐蘇鶚《杜陽雜編》記載,這種空調被叫「神錦衾」,為大軫國所進貢,神錦衾所用蠶絲現在又叫「真絲」,古人稱這種真絲被為「絲衾」。古時一般人是用不起綿被的,窮人只能蓋「布衾」,而有錢人才用「絲衾」。

冬天禦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謂「被胎」。在沒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絲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蘆花、楊柳絮、敝綿(真絲下腳料)、茅草都可以做絮。此外,古人還用雞、鴨、鵝、羊等禽獸的羽、毛來做填充物。明清以後,棉花成為被子的普遍填充物。

(1)什麼叫被子圖片擴展閱讀

古人所用被子的大小與使用者的身高有關,像做衣服一樣「量體制被」。記錄孔子言行的
《論語・鄉黨》里有這么一說:「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時要有小被,長度是一
個半身高。

古人一般以「幅」來衡量布帛的寬度,故「幅」也是被子的寬度單位。漢尺「二尺二」,相當於現代半米多一點。從史料記載來看,古人蓋的被子最小寬度為一幅。一幅寬的被子應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況下短暫休息時覆體用。

古代成人所用的單人被一般不會少於兩幅寬,雙人大被都在三四幅寬。也就是說,古人所蓋被寬在1米至2米之間,這與現代人所蓋被子的寬度差不多。

被子是古人重要的「家當」,也是財富象徵之一。據《梁書·裴之橫傳》記載,裴之橫少年時不學好,其兄裴之高為了激勵他,有意做了一床窄小的被子給他蓋,且只給他吃蔬食。裴之橫發誓:「大丈夫富貴,必作百幅被!」後來,裴之橫果然發達了,真的做了一床百幅寬的被子,這床大被可謂「古代第一被」。

古人結婚用被也講究被幅,但更看重用料。有條件人家的被子用綾羅綢緞來做,所謂「錦被」「綺被」「羅被」都屬於這類高檔被子。結婚用被也叫「雙人被」「鴛衾」,俗稱「鴛鴦被」。

古代最著名的一床鴛鴦被是後蜀主孟昶的,這床雙人被的形制很特別,古今僅見,把被頭挖成衣領樣,蓋在身上剛好露出兩個腦袋。

Ⅱ 床褥是什麼 床墊,褥子,床單,被子有什麼區別

床褥是一般人家裡睡的都是床,床板上面鋪的就叫床褥,俗稱褥子,區別如下:

床墊是為了讓我們在睡眠時,脊椎和各部位都能處在健康、舒適的狀態,像記憶棉床墊,當人躺在上面時,可以保持脊椎正常的弧度,肩、腰等部位可以被貼合、支撐,達到更舒適的睡眠效果。

褥子主要是隔離,增加床體的柔軟度,棕類床墊經常要用到,一般像乳膠床墊、記憶棉床墊就不需要再增加褥子了。

床單主要的作用可以理解為方便、易清潔,有些床墊、褥子的材質不適合貼身使用,並且床墊、褥子清洗起來比較費力, 有一張床單就方便很多啦。

被子主要就是禦寒用的,只靠床墊、褥子是達不到保暖效果的,被子可以包裹身體,保暖效果更好。

隨著物質文明和技術工藝的不斷進步,現代人們使用的床墊種類逐漸趨向多元化,主要有:彈簧床墊、棕櫚床墊、乳膠床墊、水床墊、昂首斜面護脊床墊、氣床墊、磁床墊等,在這些床墊中,彈簧床墊占較大的比重。

Ⅲ 棉被、棉褥、床墊有什麼區別

一、棉被、棉褥、床墊的用途不一樣。

棉被、棉褥、床墊的用途不一樣,棉被是用來蓋在身上的,棉褥、床墊是用來鋪在床上、睡在身下的,這是根本的區別。

二、棉被、棉褥、床墊的尺寸大小不一樣。

棉被因為要蓋住全身,因此一般在寬度上要寬於棉褥和床墊。棉褥和床墊的尺寸一般與床一樣大。

三、棉被、棉褥、床墊製作材料不一樣。

棉被、棉褥、床墊有可能都是棉做的;棉被、棉褥、床墊也有可能是其他材質,如晴綸、各種羊毛、駝毛等質、絲棉做的。

但棉被為了保持溫暖、柔軟、舒適的感覺,一般均採用比較柔軟、保暖、材質輕盈的材料製作。

而床墊、床褥因為是鋪在床上、墊在身下,對材質輕盈的要求沒有棉被那麼高。選擇材料上與棉被有區別。有可能還是沉重結實的棕作的,而一般情況下,棕基本不會用於製作棉被。

(3)什麼叫被子圖片擴展閱讀

棉被、棉褥與床墊因為功能不同,在使用棉被的地方,經常將新棉花打成棉被,蓬鬆柔軟。待棉被蓋久後,棉花變得老舊、硬化時,為節約物料,老百姓經常將舊棉被改打成棉褥與床墊。

這樣,一方面,可以廢物利用,物盡節約;另一方面,由於棉褥與床墊是墊在身下,對材質要求沒有棉被高,棉被做成棉褥與床墊,也延長了物料的使用期限,一舉多得。

Ⅳ 被套裡面是叫什麼就是蓋被子,外秒被套,裡面那個厚的是叫什麼需要洗嗎

棉被,

不需要。

Ⅳ 什麼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怎樣開花結果的

被子植物(學名:Angiospermae)是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級的一類。是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由少數(典型的是8個)細胞構成的胚囊和雙受精現象被視為被子植物在進化上的一致性和與其他植物類群區別的證據。被子植物在形態上具有不同於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葉球的花;胚珠被包藏於閉合的子房內,由子房發育成果實;子葉1~2枚(很少3~4枚);維管束主要由導管構成;在生殖上配子體大大簡化,以最少的分裂次數而發育,雌配子體中的頸卵器已不發育;在生態上適應於廣泛的各式各樣的生存條件;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比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大得多的對光能利用的適應性。

真正的花為被子植物獨具的主要特徵,所以被子植物又叫有花植物。花基本上由4個系列的成分組成:

①外層系列為由萼片組成的花萼,通常呈綠色,有保護花的作用;

②內層系列為由花瓣組成的花冠,通常質地柔軟多汁,色澤鮮艷,具有引誘傳粉者的作用;

③一至多個系列的生有花粉的雄蕊,合稱雄蕊群;

④一個(至多個)系列的內含胚珠的心皮,構成子房或雌蕊群。

被子植物群,通過子房上的花柱和柱頭接受花粉粒(雄配子體)。花粉萌發後,雄配子體有1個粉管細胞和2個精子(雄核);在胚珠中,雌配子體(胚囊)通常有8個細胞(1個卵細胞、2個助細胞、3個反足細胞、2個極核細胞)。雙受精後,由一個花粉粒產生的雄核(配子)與卵受精發育成胚,另一個雄核與二個雌核結合發育成胚乳。花的樣式和不同綱的傳粉者的感覺或知覺作用緊密相連,而且在昆蟲與花的相互關繫上存在著平行的協同進化。原始的葉狀心皮通過折疊和邊緣或縫線的癒合而封閉很可能與蟲媒授粉有關,這不僅可以保護胚珠免受攫食昆蟲的侵食,而且可以利用來訪昆蟲作為傳遞花粉的媒介。

一些被子植物的圖片如下:

Ⅵ 冬天墊在床上的棉被叫什麼名字,叫墊被嗎.還是直接叫棉被。 備註:不是床墊

叫褥子。褥子是指睡覺時墊在身體下面的物品,用棉花或鴨絨或獸皮或草製成。褥子就是鋪在床上的,軟的,很舒服,比被子小,類似於床墊,但一般不直接鋪在床板上,確切地說是鋪在床墊上面的,而且上面還要鋪褥單。

電褥子由電褥管發熱, 電褥管由柔性所料管構成,可以迂迴盤繞成各種形狀,能共不同尺寸的床使用,適用范圍廣,而且盤繞的越密集,產生的熱量越大。棉花的褥子暖和,但是沒有滌綸棉或九孔纖維、蠶絲的褥子透氣性好。

(6)什麼叫被子圖片擴展閱讀:

不要使用任何化學物品清潔床褥,因為化學物品會損壞床褥,同時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影響。不能過度彎曲床褥,以免損壞裡面的彈簧或者物料,如果必須把床褥通過狹窄的空間,可把床褥略微彎曲;

搬動床褥時,應提起床褥的兩側,以免損壞床褥。搬動時,切勿拿著床褥邊的把手,因把手只使用與翻轉床褥。

Ⅶ 被子植物圖片和他的介紹

被子植物

大約1億年前,裸子植物由盛而衰,被子植物得到發展,成為地球上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植物。被子植物也叫顯花植物、有花植物,它們擁有真正的花,這些美麗的花是它們繁殖後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它們區別於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顯著特徵。被子植物有1萬多屬,約30萬種,占植物界的一半。它們形態各異,包括高大的喬木、矮小的灌木及一些草本植物。


1簡介:被子植物(Angiosperm)又名綠色開花植物,在分類學上常稱為被子植物門。是植物界最高級的一類,是地球上最完善、適應能力最強、出現的最晚的植物,自新生代以來,它們在地球上占著絕對優勢。現知被子植物共1萬多屬,約20多萬種,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國有2700多屬,約3萬種。被子植物能有如此眾多的種類,有極其廣泛的適應性,這和它的結構復雜化、完善化分不開的,特別是繁殖器官的結構和生殖過程的特點,提供了它適應、抵禦各種環境的內在條件,使它在生存競爭、自然選擇的矛盾斗爭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變異,產生新的物種。


2衍征:

開花植物的花朵是其和其他種子植物間最顯著的不同。花朵讓開花植物能夠有更廣闊的演化關系,且延展了其生態上的利基,以致能使開花植物在陸地上的生態系中稱霸。


含有兩對花粉囊的雄蕊

開花植物的雄蕊比起和其相對應的裸子植物的器官要輕小的多,且隨著時間使花朵更具多樣性,因其對不同特定的授粉方式的適應能力,如某些特殊的授粉媒介。雄蕊亦隨著時間演化出了防止自體授粉的機制,更增加了其多樣性,讓開花植物有著更多的優勢。

縮小的雄體

開花植物雄體的縮小可能是演化來減少其由授粉(即花粉到達母株)至進入子房受精的時間縮短。在裸子植物中,受精的時間可能長達1年之久,而開花植物則可以在授粉後的很短時間內開始其受精的程序。這使得開花植物能夠比裸子植物以極快的速度來產生種子。

緊密地包圍著胚珠的心皮

被子植物緊密的心皮允許其去適應不同的授粉方式,且避免其自體授精的發生,因此維持其多樣性的續增。當胚珠受精了之後,心皮和其他周圍的組織便會發展成一顆果實,另一個使被子植物可以增加其在陸地生態系優勢的機會,以其演化出多樣機制的適應能力。心皮和其他補助部份可能會變為果實。

縮小的雌體

縮小的雌體如同縮小的雄體一般,演化成有較快結實的能力,終致開花植物有一年生草本的生命周期,而使其佔有更多的利基。

胚乳

胚乳約在受精後至受精卵第一期前開始成形,有很高的養分可提供胚胎發育之用,且有時亦可提供給幼苗。

這些不同的特徵一齊使得被子植物為最多樣性且大量的陸生植物,並且也對人類最有經濟重要性。開花植物在陸地生態系中的優勢,有個重大的例外,即在針葉林里。


生物特徵:被子植物的習性、形態和大小差別很大,從極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喬木桉樹。大多數直立生長,但也有纏繞、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機械支持而生長的。多含葉綠素,自己製造養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有幾個科的植物是肉食的,如豬籠草科(Drosera)植物以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物。許多是木本的(喬木和灌木),但多為草本,草本被子植物比木本具有更進化的特徵。多異花傳粉,少數自花傳粉。花粉粒到達柱頭後即萌發並產生花粉管,通過花柱向下進入子房腔。花粉管前端有管核和生殖細胞。隨著花粉管的發育,生殖細胞分裂成兩個雄配子。花粉管一般通珠孔進入胚珠。花粉管進入雌配子體後,頂端破裂,兩個雄配子釋出,進入雌配子體的細胞質內。其中一個雄配子鑽入卵細胞內,與之融合而受精。受精後產生的合子常發育成胚。另一個雄配子同雌配子體的其他兩個核(極核)結合(或同兩極核預先融合成的一個核相結合)形成胚乳核,胚乳核產生胚乳,用以貯藏養料。兩個雄配子均參加融合過程,這稱為雙受精作用,為被子植物所獨有。


具有真正的花

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門植物,又稱有花植物或開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學功能的是結合雄性精細胞與雌性卵細胞以產生種子。這一進程始於傳粉,然後是受精,從而形成種子並加以傳播。對於高等植物而言,種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種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同一植物上著生的花的組合稱為花序。

被子植物具異形孢子,亦即能產生兩種生殖孢子。花粉(小孢子,雄性)和胚珠(大孢子,雌

性)分別產生於不同器官,但典型的花則同時含有大小孢子,因為它兩種器官兼有。

花可視為節間縮短並具繁殖能力的莖的變態,而其節結構也可看作是葉的高度變態。從本質上說,花的結構是由頂端分生組織的花芽和「體軸」分化形成的。花可以以多種方式著生於植物上。如果花沒有任何枝幹,而是單生於葉腋,即稱為無柄花,而其他花上與莖連接並起支持作用的小枝則稱為花柄。若花柄具分支且各分支均有花著生,則各分支稱為小梗。花柄的頂端膨大部分稱為花托,花的各部分輪生於花托之上,四個主要部分從外到內依次是:

花萼: 位於最外層的一輪萼片,通常為綠色,但也有些植物的呈花瓣狀。

花冠:位於花萼的內輪,由花瓣組成,較為薄軟,常有顏色以吸引昆蟲幫助授粉。

雄蕊群:一朵花內雄蕊的總稱,花葯著生於花絲頂部,是形成花粉的地方,花粉中含有雄配子。

雌蕊群:一朵花內雌蕊的總稱,可由一個或多個雌蕊組成。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稱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內有胚珠(內含雌配子)。一個雌蕊可能由多個心皮組成,在這種情況下,若每個心皮分離形成離生的單雌蕊,即稱為離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則稱為復雌蕊。雌蕊的黏性頂端稱為柱頭,是花粉的受體。花柱連接柱頭和子房,是花粉粒萌發後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

花被:是一朵花中的花萼與花冠的合稱,位於雄蕊和雌蕊的外圍。

雖然上述結構體現了花的「典型」構造,但自然中各植物的實際構造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對於被子植物的進化具有重大意義,並被植物學家廣泛用於確立各植物的種間關系。例如,被子植物的兩個亞綱可以通過其花瓣數加以區分:雙子葉植物通常有4或5(或者4或5的倍數)片花瓣,而單子葉植物多為3或3的倍數。

大多數植物的花都如上所述,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這在植物學上稱為「完全花」、「兩性花」或者「雌雄同花」。不過,也有一些植物的花是「不完全花」或「單性花」,即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此種情況下,如果雌花與雄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植株上,則稱為「雌雄異株」。相反,如果單性的雄花和雌花同生於一植株,則稱為「雌雄同株」。

有些植物的花單生於植株上,而有些植物的花則簇生於植株,對於後者而言,這些花若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於花軸上,便形成了「花序」。在這一點上,必須要注意「花」的實際概念。從植物學角度看,一朵菊花或向日葵並不是一朵花,而是一頭狀花序,即由許多小花組成的花序,而且其中的所有小花都具有前文提及的結構。有些花具有輻射對稱性,亦即如果其花被以任何角度通過中央軸線一分為二,所得的兩半都是對稱相等的,稱為輻射對稱花或整齊花,例如月季和桃花。還有些花只能按一個角度切得兩個對稱面,則稱左右對稱花或不整齊花,例如金魚草和大部分蘭花。

Ⅷ 被子多久換一次

被子如果條件允許可以1年更換1次,此外平時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曬曬杯子,去除細菌。

Ⅸ 常見的被子種類有哪些

  • 羽絨被的填充物就是羽絨,羽絨具有輕、柔、軟的特點,被子蓬鬆有彈性。

  • 經驗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作者聲明:本篇經驗系本人依照真實經歷原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Ⅹ 被子古代是什麼稱呼

古時並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時人們稱被子為「衾(qīn)」、「裯」、「寢衣」等。

「衾」與「被」的區別,還直接反映在厚與薄上。衾是厚被,裡面保暖用的填充物多;而被(寢衣)是一種沒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夾被,寢衣是午休這類短暫休息時用於覆體的,故古人又稱寢衣為「小卧被」。

古人被子的大小與使用者的身高有關,像做衣服一樣「量體制被」。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鄉黨》里有這么一說:「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時要有小被,長度是一個半身高。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有六寸」。

以漢尺來算,其身高約在2米22,即使以孔子生活時代的周尺來算,身高也在1米91。據此可知,孔子蓋的被子應比一般人的大許多,長或在3米3,短也有2米9。

從史料記載來看,古人蓋的被子最小寬度為一幅。一幅寬的被子應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況下短暫休息時覆體用。古代成人所用的單人被一般不會少於兩幅寬,雙人大被都在三四幅寬。也就是說,古人所蓋被寬在1米至2米之間,這與現代人所蓋被子的寬度差不多。

在古代,能置辦一床像樣的被子並不容易,經濟好的人家被子可以做得既大又厚,而窮人的被子既小又薄,有的連小被也置辦不起。但由於被子是禦寒之物,所以古代樂善好施之人常會在冬日給窮人「送衣送被」以表達關愛,現代流行的「送溫暖」一詞就是由此演繹出來的。

(10)什麼叫被子圖片擴展閱讀

古代被子裡面填充何物

像今人一樣,古人居家也會准備冬夏兩套被子。如魏武帝曹操,生前就做了不少被子。晉人陸雲在《與兄機書》里記載,他看到曹操的生前遺物中「有寒夏被七枚(床)」。

古時一般人是用不起綿被的,窮人只能蓋「布衾」,而有錢人才用「絲衾」。在現代考古中,多有絲衾實物發現。

在棉花沒有進入中國之前,做被子的布是葛(南方)、麻(北方)一類植物纖維來紡織的。而更早時候,被子是用獸皮來製作的,「被」字右邊是「皮」或與此有關連。

除了單被外,冬天禦寒的被子是需要填充物的,即所謂「被胎」。在沒有棉花之前,用不起真絲的古人多用「絮」做「被胎」,蘆花、楊柳絮、敝綿(真絲下腳料)、茅草都可以做絮,明高濂《遵生八箋·起居安居箋》「蘆花被」稱:「深秋采蘆花,裝入布被中。」

此外,古人還用雞、鴨、鵝、羊等禽獸的羽、毛來做填充物,現代人喜歡的「鴨絨被」、「羊絨被」,在古人面前其實並不新鮮。唐宋時,隨著造紙術的進步,人們又想到用紙來做被子,此即「紙被」,紙被以福建產質量最好。

明清以後,棉花成為被子的普遍填充物,還因此出現了「彈棉花」這一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