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辨別茯苓的真假食用茯苓的好處
怎樣辨別茯苓真假
1、嘗味道
真品茯苓較之偽品的茯苓,味道極淡,而假茯苓,食之略帶甜味。
2、看外觀
雖然真假茯苓在外觀上十分的相似,但是真品茯苓的表面,色澤均勻、斷面細膩;而假茯苓,外表色澤不均勻,並且不均勻,有些還會有霉斑,而真茯苓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霉變症狀的。
3、碘酒鑒別
鑒別茯苓最佳的方式就是滴碘酒鑒別,因為茯苓屬於真菌類葯材,其中並不含澱粉,而假茯苓一般都是摻雜了澱粉之後經壓制切片製成的,所以假茯苓在經過滴加稀釋碘液後會變成淡藍色。
食用茯苓的好處
茯苓的營養價值極高,自古以來就是葯食兩用的葯材,它富含蛋白質、茯苓酸、卵磷脂、以及鈣、鐵、鎂等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常食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等好處。
而中醫上認為茯苓性質平和,味甘淡,入心、肺、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主治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
食用茯苓的禁忌
1、腎虛、尿頻者忌食;
2、糖尿病患者忌食;
3、陰虛火旺、體質虛弱者忌食;
4、氣虛下陷、虛寒滑精者忌食。
2. 真假茯苓的鑒別有什麼方法
偽品茯苓一般切成茯苓丁,為大小5~8毫米的方形葯材,仔細觀察,可見表面色澤略有不均勻,偶見霉斑,氣微,入口嘗略有甜味。打碎水裝片置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菌絲和澱粉粒,澱粉粒較小而不規則,取少許粉末滴加稀碘液變淡藍色。
茯苓是真菌類葯材,不含有澱粉,所以一般不會發生霉變。正品茯苓一般較偽品茯苓斷面更加細膩,嚼之味淡,粉末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大量菌絲,無澱粉粒,滴加稀碘液無明顯顏色變化。
(2)怎麼知道茯苓是真假圖片擴展閱讀
生理特性
1、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不規則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3. 茯苓怎麼辨別真假
真假茯苓可以從形態、顏色等角度進行鑒別。具體如下:
如真茯苓,表面白色或類白色,有時邊緣呈黃棕色,斷面粗糙,粉性強,聞之氣微,口嘗味淡,嚼之粘牙,滴加稀碘液無明顯顏色變化;假茯苓可見表面色澤略不均勻,入口嘗略有甜味,取少許粉末滴加稀碘液變淡藍色。
完整的真茯苓呈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顯隆起的皺紋,體重,質堅硬,斷面不平坦,呈顆粒狀或粉狀,外層為淡棕色,內層全部為白色,少數有為淡棕色,並可見裂隙或棕色松根與白色絨狀塊片嵌鑲在中間。
而假冒的茯苓一般是麵粉或石灰粉加入茯苓粉偽造而成。仔細觀察,可見表面色澤略有不均勻,因含有澱粉,偶見霉斑,聞之氣微,入口嘗略有甜味,無粘牙感。
其它鑒別方法:
1、泡水法:真茯苓用清水浸泡後保持原狀,不溶於水,假茯苓用水泡後化成顆粒狀或者是粉狀溶於水。
2、水煮法:冷水加茯苓文火煮干,真茯苓不會煮糊,假茯苓會煮成漿。
4. 茯苓如何鑒別真假
茯苓是健脾祛濕的佳品,夏天食用對身體好。那麼大家知道茯苓怎樣鑒別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茯苓的鑒別方法
在這里提供幾個簡單的小方法:
首先在外形上,假茯苓一般切成茯苓丁,為大小5~8毫米的方形葯材,仔細觀察,可見表面色澤略有不均勻,有的裡面有霉斑,真茯苓斷面十分細膩,不會出現粗纖維。
其次在味覺上,假茯苓入口微甜,真茯苓嘗起來味道較淡。最後可以用稀碘液來檢驗,假茯苓滴加稀碘液後變成藍黑色,但是真茯苓沒有明顯變化。
需要指出的是,假茯苓遇環境潮濕容易滋生黴菌,產生毒素後,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因此,大家在購買茯苓用葯時一定要認清真偽,以防自身健康受到傷害。
茯苓的6種吃法
1、茯苓薏米粥。茯苓15克,薏米60克。共研細粉,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用。有清熱、理脾濕功效。適用於咳嗽痰多、胸膈痞滿或風濕性關節腫痛者食用。
2、蓮子茯苓糕。茯苓、蓮子、麥冬各等份,共研為末,加入白糖、桂花適量拌勻,加水和面蒸糕食用。有寧心健脾之功。適宜於心陰不足、脾氣虛弱引起的乾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3、茯苓膏。茯苓500克,煉蜜1000克,將茯苓研成細末,加入蜜拌和均勻,用文火熬成膏狀,晾涼後裝入瓷罐備用。每次溫開水沖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滲濕、減肥防癌。適用於老年性浮腫、肥胖症和癌症的預防。
4、茯苓酒。茯苓60克,白酒500克。將茯苓泡入酒中,7天後即可飲用。能利濕強筋、寧心安神。適用於四肢肌肉麻痹、心悸失眠等。
5、茯苓芝麻粉。取茯苓、芝麻(以黑芝麻為佳)各等份。先將茯苓研成細末。芝麻炒熟,冷後研細粉。將二者混勻,貯於瓷罐內。每天早晚各取20~30克,用白水(或蜂蜜水)沖服。有健脾益智、防老抗衰功效。常服有延遲衰老、預防老年痴獃等作用。
6、枸杞茯苓茶。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紅茶100克。將枸杞子與茯苓共研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紅茶6克,用開水沖泡10分鍾即可。每日2次,代茶飲用。能健脾益腎、利尿通淋。適用於慢性腎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健忘等症。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葯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葯。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
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
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抗腫瘤作用
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6、提高體液免疫功能
5. 茯苓辨別真假最簡單的方法
茯苓辨別真假最簡單的方法如下:
真茯苓嘗起來的味道應該是淡淡的,微弱的甜味。而假的茯苓則是嘗起來有甜味比較明顯。真的茯苓外表看起來,它的斷面更加細膩,不會出現粗纖維;而假的茯苓,仔細觀察,可以看見它的表面色澤稍微有些不均勻,偶爾會看見霉斑,聞起來氣味微弱。
真的茯苓在上面滴加稀釋後的碘液以後,是沒有明顯變化;然而假的茯苓在上面滴加稀碘液後,則會變成淡藍色或者藍黑色。
茯苓的介紹
茯苓,多孔菌目茯苓屬菌類,又稱玉靈、茯靈、萬靈桂、茯菟。是擬層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樹根上,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部粉色或白色,精製後稱為白茯苓或者雲苓。
茯苓個呈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重量由數兩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顯隆起的皺紋,常附有泥土。
體重,質堅硬,不易破開;斷面不平坦,呈顆粒狀或粉狀,外層淡棕色或淡紅色,內層全部為白色,少數為淡棕色,細膩,並可見裂隙或棕色松根與白色絨狀塊片嵌鑲在中間。氣味無,嚼之粘牙。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塊,色白細膩而有粉滑感。質鬆脆,易折斷破碎,有時邊緣呈黃棕色。
6. 怎麼鑒別白茯苓真假
有三種鑒別方式。
1、性狀鑒別
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2、粉末特徵
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
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3、理化鑒別
粉末少許加碘化鉀試液1滴,顯深紅色,如加α-萘酚及濃硫酸,顯橙紅色至淡紅色。(檢查多糖類)
取粉末0.5g加丙酮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淡紅色,後變淡褐色。(檢查麥角甾醇)
薄層色譜取粉末2g,加乙醚4ml,冷浸24h,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樣於中性氧化鋁板上,用苯-95%乙醇(9:1)上行展開,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有黃綠色及紫色兩個熒光斑點。
(6)怎麼知道茯苓是真假圖片擴展閱讀:
白茯苓的妙用
茯苓皮,為茯苓的黑色外皮,其利水作用較好,用於治療水腫、小便短赤。
赤茯苓,為茯苓皮層下赤色的部分,利濕作用強,治療小便黃赤,尿澀痛。
茯神,抱附松根而生的茯苓,安神利水作用較強,治療心悸健忘,小便不利。
茯神木,被茯神抱附而生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
一般老百姓用於葯膳、食療的茯苓,多數是炮製過的,將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茯苓粉末俏生生色如白霜,質地細膩,因而得名「茯苓霜」。而我們多見到的茯苓顆粒,比霜更易攜帶和使用。
服用茯苓粉,可用牛奶或滾開水將它沖化、調勻,每天晨起吃約凈含量20克,滋補和健脾的效力最好。也可製成茯苓餅,就是用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適量,調成糊狀,再以微火在平底鍋里烙成極薄的餅,經常吃,試一下蘇軾所說「常吃茯苓,面若處子」的美容功效。
明代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也很容易操作,「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
可以用茯苓粉自製「茯苓雞肉餛飩」,對付脾胃虛弱、嘔逆少食消化不良,製作方法:茯苓50g,雞肉適量,麵粉200g,將茯苓粉與麵粉加水揉成面團,雞肉剁細,加生薑、胡椒、鹽做餡,包成餛飩,進行烹煮就能夠食用。
老人還可經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健身之效。
特別提醒:虛寒體質者別碰茯苓;食用茯苓也有禁忌,比如不宜與某些中葯一起使用。
對於近年來民間喜用茯苓粉製作面膜、口紅,胡世雲指出,茯苓的中葯成分能否通過皮膚、黏膜組織,進入血管從而為人體保健,需要更多的研究尋找答案,不過,此類美容品在自製、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細菌污染,易變質腐敗,需要非常謹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