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試問靈岩寺是否有茶文化
因種植位置在靈岩寺附近而得名,確有茶文化,也有歷史。
靈岩茶歷史:南茶北引來,敢為天下先
雖說歷史上曾有靈岩茶園的歷史,但因北方氣候嚴寒、戰亂等原因,靈岩寺一帶的茶樹種植歷史一度中斷千餘年。
但最終有一個人改變了茶的歷史,復興了靈岩茶的種植,建成了長江以北最大的有機茶園。他是「南茶北引」功勛茶人董慶國先生。如今的長清靈岩茶茶園面積已超過2000餘畝,靈岩茶被譽為「江北第一茶」。
說起靈岩茶的種植,董慶國感慨萬千,他說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種茶人。「嫡孫董慶國,勇接父輩擔。南茶北引來,敢為天下先。從1999年開始,董慶國改良土壤反復試種,終於在2003年成功復種出靈岩茶,自此改寫了「濟南飲茶不產茶」的歷史。當時,正值趵突泉水恢復噴涌,用趵突泉水沖泡靈岩茶,味道妙不可言。更是有詩雲:「趵突泉水靈岩茶,相映生輝甲天下」。
Ⅱ 夢華錄中的謝源茶是什麼茶出自哪裡宋代名茶謝源茶
《夢華錄》作為當前熱播劇,劉亦菲在劇中扮演了趙氏茶鋪的掌櫃趙盼兒,第一集就出現了多種茶葉。特別是劇中店鋪開店時,客人多次點了謝源茶。那宋代的謝源茶出自哪裡呢?
謝源茶產於歙州婺源(現江西婺源)。在《宋史·食貨》中的記錄,婺源的謝源茶列為全國六種名茶「絕品」之一。
不僅如此,唐代陸羽在《茶經》也指出,「歙州茶生於婺源山谷」的記載。
當今的婺源綠茶,基本加工工藝為「殺青—揉捻—乾燥」,屬於炒青綠茶,分為一至六級。婺源綠茶也分為不同造形的綠茶,包括眉形名茶、針形名茶、螺旋形名茶、顆粒形名茶、扁形名茶、花朵形名茶等。
婺源茗眉(眉形名茶)
外形微彎似眉,緊細,白毫披露,色澤翠綠光潤。
內質香氣鮮濃持久或有蘭花香,滋味鮮爽醇厚甘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明亮。
婺源仙枝(針形名茶)
外形緊細圓直挺秀、翠綠油潤。
內質香氣鮮濃持久(或花香),滋味鮮爽回甘,湯色嫩(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明亮。
文公銀毫(螺旋形名茶)
外形螺旋彎曲,白毫披露,色澤柔嫩油潤
內質香氣濃郁純正,滋味鮮醇回甘,湯色綠明亮,葉底勻嫩黃綠明亮。
星江龍珠(顆粒形名茶)
外形圓結似珠,色澤翠綠顯毫;
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清澈綠亮,葉底嫩綠明亮。
靈岩劍峰(扁形名茶)
外形扁平勻直,色澤黃綠光潤
內質香高持久或栗香顯,滋味鮮爽,湯色綠明亮,葉底勻嫩明亮。
婺源墨菊(花朵形名茶)
外形如雛菊,色澤墨綠
內質香高持久,滋味甘醇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花朵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