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七長什麼樣子
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
拓展資料:
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
B. 三七是什麼樣子有圖片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三七的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2)紫背三七是什麼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三七的產地: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C. 植物三七共有幾種
三七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三七隻有一種。產中國雲南東南部(硯山、西疇、文山),生於海拔1200-1800米地帶。廣西西南部亦有栽培。
三七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葯,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又高於和多於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葯葯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
(3)紫背三七是什麼樣的圖片擴展閱讀:
三七的歷史
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78將文山三七收載並對文山三七作了「三七能治一切血症」的記載之後,三七便逐漸被人們接受和利用,並成為了治療各種出血症和血瘀症的聖葯;
清朝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稱「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中最珍貴者」;
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里也有「開化三七治療血病」的貓述(開化即文山,文山州府所在地現仍叫開化鎮)。
在清代,三七一直被列為地方進貢朝廷的珍惜物品,源源不斷的流入宮中,可見在當時三七的珍貴度。清代黃元御所著作中的《玉楸葯解》中記到:「和營止血,通脈行淤,行淤血而斂心血」。
D. 據朋友介紹這種植物葉可吃,還能防癌,但不知是什麼樹,這是照片。
你好,此為明月草
明月草,國內外醫學專家研究結果表明:明月草是一種神奇的保健蔬菜,其莖葉中含有大量的藻膠素,甘露醇,維生素B,磺,鉀及多種氨基酸等營養元素,因而具有極強的降血壓,降血脂,抑製糖尿病的奇特功效,室內擺放還能起到殺菌凈化空氣的效果。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天然抗病又可延年益壽。營養與食療營養價值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67克、脂肪0.18克、總酸0.08克、粗纖維0.79克、干物質6.6克、還原糖0.35克、維生素C11.0毫克、氨基酸總量1.51克、鐵0.9毫克、鈣91.7毫克、鋅0.22毫克。明月草味淡,性寒,具清熱解毒、止血、涼血等功效,可治療急性結膜炎、小兒高熱、心肺積熱等。食療價值「明月草」具有極高的食療價值,日本從十六世紀江戶時代開始「明月草」是島上居民普遍食用的健康長壽植物,食用後大大改善了健康,故用於製成各式各樣的日常食品。現今在日本、台灣、韓國「明月草」已成為「健康、長壽、活力」的全能食品。在大陸有些省市的食品公司已將「明月草」加工成食品出售。 明月草含有各種治療成分,特別是特有物質[查爾酮]的含量極高。 日本大阪葯科大學, 日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經現代醫學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查爾酮至少有以下作用: (1)抗癌作用, (2)抗菌作用, (4)防血栓, (5)降血壓, (6)抗過敏, (7)末梢血管擴張作用(血管弛緩作用), (8)抗艾滋病, (9)防糖尿病及由其引起的白內障等並發症。 做法: (1)明月草蛋花湯 材料:明月草400克(超市或肉菜市場有售)、雞蛋2個、生薑3片。 烹制:明月草洗凈,晾乾水;雞蛋去殼,拌打均勻。在鑊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和生薑3片,武火滾沸後,加入富貴菜滾沸至剛熟,徐徐加入蛋液,加入少許麻油和適量食鹽便可(如糖尿病患者進食,烹調時不要加入食用油,打蛋湯或泡水喝,效果更佳)。亦湯亦菜,此量可供3~4人用。 (二)上湯明月草:明月草200克,加入煮沸的上湯,煮沸2分鍾,調味即可。 (三)蒜茸明月草:明月草200克,在沸水中煮沸3分鍾,過冷水,起油鍋加入蒜茸,半分鍾後加入百子菜炒1分鍾,加入生粉汁煮沸,調味即可。 (四)明月草排骨湯:排骨250克,姜絲少許,加水煮l小時,加明月草150克煮半小時,調味即可。 (五)、七片葉加清水煎存一杯。每服三次,每次三分之一杯,另將生葉片細嚼吞下,連服十二至二十天,病即除。 (六)、病重者取三十片葉,洗凈放三碗水煎存八,每日中午12點飲服。另加新鮮葉片三片洗凈切碎,放在碗內攪勻同食,每日一次(晚飯後)連服一個月以上。 (七)、取三片葉洗凈搗爛,加小許溫開水及糖,攪勻服,每日一次,連服十五天以上。 禁忌食: 服葯期間忌食糖精、味精、罐頭一、血糖降得快、降得低二、降血壓明顯
E. 三七的葉子長什麼樣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F. 葉子背面是紫色的,這是什麼植物
圖片上的植物為:紫背菜
紫背菜,別名:紅鳳菜(台灣)兩色三七草(海南植物志),紅菜(台灣)等,為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葉片上面綠色,下面干時變紫色,兩面無毛,營養豐富,價值高,且紫背菜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基本上不受病蟲危害,無農葯污染。在中國南方如廣 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浙江麗水一帶稱觀音蒿)、雲南、江西、四川、台灣等地農村栽培,可做葯用和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