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會議照片怎麼拍
要拍好會議的照片,首先拍攝的照片要清晰,明暗適宜,色彩,構圖觀看舒適。其次,會議的主要流程,活動都要有記錄,三是主要領導,嘉賓都要有清晰的記錄,也要有與會人員,會場的記錄。為全面的反映會議情況,按照內容的重要程度和特點,可以採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多景別,多角度的拍攝,再有,重要部分要適當多拍幾張,防止意外,並可以選擇合適的採用。
⑵ 大型會議照片拍攝技巧
一、拍全景。會議新聞圖片一定要拍全面,可以拍正面的遠景,特別是會議的主題,還有參加會議的重要領導一定要拍清楚,拍全,不要拍一半,要讓人一看到照片就知道是開的什麼會。
二、重點拍攝參加會議的重要領導。一定要拍攝會議的重要領導,比如領導上場,領導發言,領導發獎致辭什麼的都可以。一定要拍到領導的正面形象,盡量不要側面更不能要背面的,拍照時要多拍幾張,可以使用連拍,方便後期選擇,不要選擇閉眼睛的。
三、會議開始的鏡頭。會議開始時主持人開場鏡頭,及參會人員鼓掌歡迎的鏡頭,如有發言或者頒獎,發言人及頒獎都要拍攝,盡量離近了拍。
四、會議細節鏡頭。重要鏡頭拍完了,還需要一些反應會議效果的鏡頭,比如參會人員認真聽會的鏡頭,或者仔細記筆記的鏡頭等等,可以拍特寫或者近景。
五、多角度拍攝。除了以上幾點外,會場鏡頭還要多幾個角度拍攝,不同的角度拍出來的效果不一樣,之後選擇起來也會方便很多,不至於後悔拍的太少了。
六、照片的構圖。注意照片的構圖要平衡,拍攝的主體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偏上或者偏下,四周的留白要合適。會場中的過道盡量不要拍進去,中間隔著過道會使照片顯得鬆散。
⑶ 會議攝影技巧方法有哪些
會議攝影技巧方法有哪些
關於會議攝影顧名思義就是在會議進程中的記錄片。作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種形式備案。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會議攝影技巧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設備准備:
1、相機:確認相機無故障、肩帶無斷裂,如果有條件,再帶上一個備用相機;
2、電池:准備兩塊以上的電池,並帶好充電器,以免電池原因耽誤工作。
3、鏡頭:以24-70焦段作為主要鏡頭。原因很簡單,這個焦段廣角端變形不很嚴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攝最佳的50較短。廣角鏡頭邊緣變形很嚴重,誰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變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帶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鏡頭,長焦鏡頭拍一些領導講話的特寫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會場里走來走去 甚至走上主席台,那這個長焦你也不用帶了;
4、儲存卡:最好帶上一個備用儲存卡,盡管現在的記錄介質儲存容量可以達到2千張4兆圖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帶上一個備用的,這種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這東西不重。
5、腳架:三腳架在這種需要不停走動的場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帶上一根獨腳架,有備無患,反正也不佔地,如需拍攝合影,那就別怕麻煩了。
6、閃光燈:帶上一隻機外閃光燈和兩套電池。一般相機自帶的閃燈指數較小而且只能直閃,使用局限較大。
7、工具:鏡頭紙、小皮槍、刷子等清潔用品。
8、包:准備一個能把這些東西都放進去的攝影包,做到包不離身,畢竟那個東西丟了都心疼。
二、現場拍攝:
1、空鏡頭拍攝:到場後一定不要忘記拍攝會場以及會場各區域的空鏡。包括會場(曝光要以會場主體,如舞台等數值為主)、大門口簽到處、一些較大的會議活動還會在會場外布置橫幅、氫氣球一類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還有就是特別的細節拍攝(會場裝飾物),比如:准備發獎用的獎杯、獎狀特寫等等。
2、主要人物會前拍攝:活動前一定要和主辦方和承辦方的負責人溝通,確定拍攝人物重點(包括主辦方領導以及受邀主要來賓等),並且記錄主要領導或重要來賓交談的場面,包括寒暄和互贈名片,盡量能夠結合背景的陳設,交代會議場所和環境。
3、活動過程拍攝:
A、領導講話拍攝:如果條件允許,盡量抵近拍攝。這樣可以將主席台的橫幅、投影等反映會議內容的信息拍攝在畫面當中。拍攝時機需要攝影者掌握,一般在講話者抬頭與參會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勢時按下快門,這樣可使講話者顯得更加生動。也有的領導自始至終不抬頭交流,這樣的講話者拍攝一般可在講話開始時活結束時會出現講話這抬頭的機會。但是為了保險起見,低頭的時候一定要拍上幾張以免內容缺失。拍攝角度一般要與講話者同高,盡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攝,並和講話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會場拍攝:主席台拍攝一定要有全景和單人的特寫。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調較暗,拍攝盡量使用人臉曝光值測光數據,注意不要讓麥克風、水杯等擋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會場內前排就坐的一般為比較重要的參會者,所以需要從左右兩個方向對會場進行拍攝。最後還要對會場全景拍攝,拍攝位置一般為後場後左、中、右三個位置各拍一張,曝光值同樣應該以主席台測光數值為准。
c、活動拍攝:一定要注意主要領導和重要與會者的活動並兼顧其他與會者。拍攝盡量做到人物和能夠表現活動的主題的背景相結合。當參與活動的人員走動時,應盡量走到前面拍攝,而不是從後面跟隨。還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時寧欠勿過
三、相機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內拍攝時盡量提高iso。活動拍攝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圖片的清晰度。至於噪點,如果你的客戶不專業,那麼他根本不會在乎;如果你的客戶十分專業,那他絕對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對佳能各款相機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機,iso開到2000,60D以及同技術想能的相機可開1000,噪點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之內。如果是600D一類的入門相機iso800問題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鏡頭很棒,也盡量不要把光圈開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盡量不適用鏡頭的光圈值的兩端,畫質會有些輕微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時)的對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後相差10厘米,就會出現一實一虛的情況。所以推薦,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閃光燈:在房頂不超過4米時最好採用反射閃光並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閃光的好處是在提高拍攝主題亮度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拍攝環境的亮度,且被攝主題後不會出現十分明顯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攝主體的亮度,調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變閃光燈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閃光角度)。
在必須使用閃光燈而且需要交代環境下的情況下,一般應將保證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於4.5(保證足夠的對焦平面)、並相應調整iso值後測出曝光准確值。在使用閃光燈後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量使被攝主體曝光飽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達到1/100)。這樣可以更好表現被攝主體所處的環境。
四、拍攝集體合影
時下,各種會議要拍集體合影,各學校學生畢業更要拍集體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並掌握拍攝集體合影的技術技巧。
一張好的集體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後排無遮擋現象。
3)最前一排與最後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後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透視變形現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後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快門速度最好不低於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於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後排遮擋,前後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後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後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後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量=合影人數/5
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採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後景深,拍出前後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餘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後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10.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調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攝者只要兩眼視線沒被遮擋就覺自己的整個臉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實不然,他臉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擋。提醒他們:調整自己站在前排兩人肩部交界處。挺胸抬頭。這樣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動感。
前排領導們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請將兩腿並攏、挺胸抬頭。貴賓是照片的中心,個別賓客姿態不好不僅他自己會覺失水準,照片人手一張,別人也覺沒美感。一般女性一經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則積習難改。此時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攝過程中的提醒決定了拍攝最終效果。因天氣不好快門速度慢時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門時請大家一定不要動並保持一些時間,這樣像不會虛”。
我們拍攝合影都是雙機拍。之前我會緊臨受眾提醒他們拍攝次數和每次的拍攝意圖。當我用擊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靜准備拍攝時,我已經站在主攝機的旁邊請大家看鏡頭了。全部過程語言組織緊湊、我的提醒與目的相結合,再配合以適當的動作在很短時間內會溝通得很好。現場會很安靜、有序。當然嚴肅活潑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對鏡頭時。此時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話足矣。幽默要正面、是會心的笑的類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時間都受影響。
11. 話笑著說但要有威力
拍攝合影的過程也是檢驗你服務的時候。說話聲音小、用詞生硬都是不合格的表現。拍攝期間的講話音量要足夠大。一定要以全都能聽到的音量發聲。如果有話筒自然更好。講話要字正腔圓,當然一定要說普通話或在特殊場合說英語。我還從沒遇到說海南話的時候。不是海南話不好,而是場所的原因。
;⑷ 如何拍攝會議照片
作為攝影師,應該在會議簽到時間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在這段時間,主要是熟悉場地、調試機器、拍攝空鏡。
第一前期准備
熟悉場地:
1、根據會場環境事先選定拍攝位置(大全景、中景、特寫)
2、熟悉不同會場的位置、光照條件
3、和會務組溝通詳細會議流程(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一定要問)
4、如果有合影的內容,最好事先選好地點
調試機器:
1、主要是根據會場光照條件調整iso、白平衡、測試拍攝條件
2、相機設成連拍模式
3、拍攝格式最好設成raw,以便進行後期調整
4、室內一般iso設為800-1600之間,高iso是為了保證能盡量減少閃光燈的輸出(減少閃光燈的輸出是為了快速回電)
5、一般我會在這段時間里設好兩組白平衡,以便實際拍攝時快速切換,一組是不開閃關燈的用手動色溫調整,一組是開閃光燈的,用灰卡+手動白平衡調整。(如果在開閃光燈後用自動白平衡發現色溫正常,可以只設一組)
6、我一般習慣用中心對焦點,如果真的來不及二次構圖,大不了回來裁圖唄,反正這種會議照片一般都不會用到大幅輸出。對於佳能的非頂級機身來說,其他的對焦點不值得信任(現在5d3應該也還不錯)
7、拍攝條件我一般習慣閃光燈放在m檔,跳燈1/4輸出(為了保證連拍時候回電,如果有的話,能給閃光燈配一個外接電源最好了)
8、相機條件視情況而定,不過至少要分別測試一下用閃光燈和不用閃光燈的大概條件,便於後面拍攝的時候快速調整。快門不要太低,光圈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縮一檔用
在不能同時保證快門速度與曝光量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快門速度,畢竟曝光是可以靠後期調的,虛了就完全沒用了
拍攝空鏡:
1、主要拍攝會議相關主題的布置,諸如條幅、展板等
2、另外還需要拍攝會場大全景、桌牌、引導指示牌、簽到台等
3、如果有頒獎環節,需要拍攝獎品的相關照片
4、拍攝空鏡的主要目的是要將會務組的努力用影像表現出來
第二、需要注意簽到
1、簽到拍攝時比較簡單的
2、主要就是拍攝參會人員簽到畫面,已經有簽名的簽到簿
3、如果有領導專門的貴賓休息室,應去拍攝領導之間的交流畫面
4、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會場內拍攝一些參會人員的交流畫面
5、簽到的拍攝主要以近景為主
6、拍攝注意事項:不要漏掉領導簽到的畫面
第三、需要注意會議
領導入場(如果有的話)
事先確定好路線,在前面等著,拍攝以中景為主,將領導放在畫面中間,要有周圍參會人員襯托,注意領導和周圍參會人員的互動
領導就坐
重要領導每人一張半身特寫,如果可能,最好把桌牌也拍入畫面
會議流程
每一位發言人特寫、中景、全景,中景需要能包括背板或者ppt等能表現發言內容的元素,如果只是念稿的話,一般上台拍幾張就好了,沒必要太多,回放照片看一下口型和眼睛。如果是脫稿演講,肢體語言比較豐富的話,可以多拍一些。
參會人員,主要以中景、全景為主,至少要有一張鼓掌的畫面,如果有特別值得記錄的畫面,也應拍攝特寫,比如記筆記、用手機拍攝屏幕、認真的表情或者漂亮的妹子……
茶歇(如果有的話)會務組准備的茶點空鏡、參會人員交流畫面
如果現場有ppt的話,也許會需要單獨拍攝幾張ppt的畫面,因為很有可能人物的曝光條件和ppt畫面的曝光條件是很難一致的,所以,如果是比較重要的ppt,需要單獨拍攝下來,以便後期和人物的照片合成到一起
其他的拍攝內容視會議流程而定
拍攝注意事項:
1、在會議開始後,橫穿前排的時候,最好彎腰、快速通過
2、不拍照的時候站在前排靠邊的位置,便於及時拍攝發言人與前排的領導
3、不要長時間站在前面,如果實在需要,可以蹲著
4、當拍攝領導半身像的時候,可以提醒對方看鏡頭,但拍攝發言人的時候別這么干
5、發言人一上台最好馬上搶一張,以免後面一直低頭念稿,如果真是這樣,只能在一邊端著相機等著然後自求多福了……
6、拍攝全景的時候,一般不用閃光燈
7、身上帶好備用的電池、儲存卡,別等到真的用完了才換,差不多快用完的時候就隨時找機會換上三腳架對於攝影來說基本上用不到,前期空鏡也許可以用一下,後面可以放在最後,拍大全的時候用一下,反正一般我們幹活去是不帶那個的,除非是有人數比較多的合影
最後結束注意
1、看看是否有合影需要
2、拍攝會後交流畫面
3、收拾好東西,別落下什麼,尤其別把卡丟了!!
4、第一時間把卡里的內容傳到電腦里!!
5、在沒有將照片交上去之前,卡里的內容盡量別刪
⑸ 會議照片怎麼拍
會議照片的拍攝技巧如下:
1、帶上備用的電池,存儲卡,充電器等。盡管看起來很簡單,總有一些人花了半天的時間尋找額外的電池,尤其是在活動之前,至少多帶一套備用的物品。對於存儲卡,通常在會議拍攝期間一般不會將存儲卡的內存全部用完,但是最好還是有一個備用存儲卡仍然更好,另外不要忘記帶充電器。
2、關閉自動模式:在拍攝前最好關閉自動模式,因為你在拍攝會議期間對相機需要有更多的操控權。你可以調整閃光,白平衡,ISO,光圈和快門速度。在自動模式下,你的照片幾乎總是看起來很隨意,而且不適合這個場合。明亮的閃光,淺景深,反之亦然,顆粒感等等。
最好選擇光圈優先模式。這樣更容易獲得最佳的角度和效果。
3、嘗試抓拍:在拍攝會議期間,你的目標是不夠明確的。試著捕捉到人們全神貫注、認真傾聽、自然微笑、嚴肅表情或筆記的時刻,重要的表達情感。參會人員不需要為你擺姿勢。90%的人喜歡他們的非正式照片,而不是他們在鏡頭前擺姿勢的照片。在非正式的拍攝中,它們是自然的,放鬆的,真實的。
4、盡量不要使用閃光燈:在會議上拍照並不容易。大多數時候,燈光都很糟糕,大多數攝影師只是打開相機上的內置閃光燈,這並不總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內置的閃光會使照片失去質地和深度。如果你沒有帶遠程相機閃光燈,並且房間光線不足,即圖像模糊而黑暗,則需要更改 ISO 的值。
5、調整白平衡:相機自帶一個比較好的功能就是調整白平衡。如果你根據光線調整白平衡,例如,你在陽光下拍攝,或者在熒光燈下拍攝,照片看起來會更好,因為因你正在「告訴」相機感測器什麼是色溫和白色,即中性色。這就是為什麼圖片中的顏色將與你在生活中看到的顏色接近。
6、多角度拍攝:據說變焦鏡頭讓攝影師變得懶散。如果你嘗試更改位置,靠近或變化角度,你會發現圖片比使用縮放更好。特別是在運動中,你可能會看到到一些新的和有趣的東西,只會使照片更好。
拍攝會議的一個很好的選擇是f / 2.8 70-200毫米鏡頭,因為它在低光照條件下具有出色的性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放大照片時,所需的光量也會增加,即整個照片有模糊的可能性。
⑹ 會議照片怎麼拍
1、拍攝會議照片的時機要選擇對,一般會議開始的時候都有一個開幕式,或者是領導講話,你要排進去,同時照片上要有會議的主題。
2、拍攝的頻率不要太頻繁,這樣不僅會打擾會議開展,同時選擇照片也是意見辛苦活兒,而且吃力不討好。
3、拍攝的角度一定要顯得人比較正派、大方,光線要足夠,不要完全側著拍主要人物,或者光線過暗。
4、如果你要拍會議的主要人物,注意表情,表情一定要認真或者微笑,絕對不能要那種類似打哈切、揉眼睛之類的表情。
5、你拍攝會議照片,不能全是領導的特寫,也需要有會議人員的照片,會議人員的照片不能要有東倒西歪或者玩手機的情況,要拍出聚精會神的感覺。
6、全體照最好要把全員排進去,而且不要留太多空位子,盡量把空位置補齊,這樣會顯得會議內容比較飽滿一些,精神氣會比較好。
⑺ 會議室開會拍照技巧
開會議時當然也是要拍會議照的,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會議室開會拍照技巧,供參考閱讀!
會議室開會拍照技巧 篇1
一、拍照的對象與技巧:
1、全影照。
1)主題突出,在拍攝時一定要拍一張會議全影照,全影照要將會場橫幅的會議標題拍進畫面,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什麼會議,全景照要注意畫面充實。做到三位一體即;會議橫標、主席台領導、參會人員都要拍進去,使會議照隆重生動有立體感。
2)全景照會場最好不要將會場過道拍進畫面,否則顯得照片鬆散,調換一下角度便可以避開會場過道。
2、拍攝領導和貴賓發言。
1)會議開始,主持人開場白用特寫鏡頭,檯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攝,否則檯子只露一個腦袋,不好看。正確的拍攝角度為45度,麥克風不能和嘴連接或擋住講話領導的臉,還要注意不能在領導頭部出現背景分割線條。基本此場景都用特寫鏡頭,也可以拍攝講話時全景。
2)另外,拍攝領導最好在會議一開始拍攝。因為這時領導精神飽滿。拍攝效果好,特別注意主席台的背景畫面,切勿使領導的頭部與背景的一些不和諧的畫面重疊,最好在不同的角度試拍,以備後期選取,否則就是廢片。
3)在拍攝時盡可能接近會議的主要領導,這樣才會保證不會有不相關的人或者由於拉動鏡頭過遠而導致手顫動,所出現畫面的走樣和搖晃。能夠在領導面前拍攝,就盡量靠前,要抓緊時間,選擇好時機。
4)進行拍攝領導時,構圖還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級的構圖錯誤。譬如:發言時麥克風遮住了領導的半個臉、桌面的水平面與領導的脖子等高、領導抽著煙或者手叼著煙、會場煙霧彌漫、把隔壁領導的半個頭或半隻手也拍攝進去等等。
5)拍攝主要領導時,不要給所拍的人物頭頂留太多的空間,否則就會造成構圖不平衡缺乏美感,很容易把領導拍攝成中年「地中海」。對領導一定要少用俯拍鏡頭,特別是對於高個子的記者。因為從高角度拍攝人物特寫,會削弱人物的氣勢,使觀眾對畫面中的人物產生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畫面中的人物看起來會顯得矮一點,也會看起來比實際更胖。
3、 拍攝聽眾。
1)在發言者交接的時候不妨把畫面對著聽眾,拍攝他們專注的神情或做筆記的動作。聽眾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打盹或是交頭接耳的畫面不可以拍攝,否則將會成為會議拍攝記錄的敗筆。
4、 拍攝頒獎、領獎等動態的照片。
1)因為人在運動著,所以,一定要用閃光燈,否則容易使畫面虛掉。這就和拍攝人物的方法差不多了,近距離拍攝的時候,注意閃光燈的角度。不能調節閃光燈角度的,盡量不要靠人物太近,以免使拍攝對象發白。
5、抓拍會議休場時的討論畫面和會議開始結束時的握手畫面。
二、注意:
1. 拍攝人物特寫(領導和聽眾)。
比如領導講話、會議上有特點聽眾代表的代表。拍攝這種照片比較好辦,就是用閃光燈。如果是近距離拍攝,閃光燈不要直接對著人物,可以稍微向上,通過天花板的反光來進行補光,這樣,人物的臉不容易出現發白的現象。還有就是如果有防紅眼的設置,要打開,不然,拍攝的人物眼睛發紅光就成為廢片了。如果不能調節閃光燈角度的,盡量不要靠人物太近,以免使拍攝對象發白。如果是遠距離通過長焦拍攝人物,那閃光燈可以直接對准人物,或者根據距離遠近作適當的角度調整。這必須根據實踐來掌握。
2. 會議照片要拍的穩重,會議全景照要拍的橫平豎直,否則就會有失重感,橫以會標為准,兩側豎柱為准。
3. 小會議室拍攝注意事項,在小會議室拍攝時要注意光線的利用,因為小會議室往往窗戶較多。受強光干擾嚴重,容易將人物拍黑。如果可能最好使用閃光燈,在沒有閃光燈的條件下最簡易的辦法是拍照者背對窗戶或拍攝角度能避開強光。
4. 會議中,一些搶眼的背板色彩也要注意,特別是紅色、鮮黃色和深藍色尤其會吸引眼睛的注意,畫面中要避免出現跟拍攝主體沒有關系但卻會搶眼的色彩。
對於宣傳人員,很多時候需要拍攝各種各樣的專題會議。而在會議中,除了要把會議的場景,如大景,中景拍攝好外,最重要還要把會議的主要參會者和領導拍攝好,如果把主要領導的拍攝搞砸了,整個會議的拍攝也會變得黯然失色。
單個主要領導拍攝。首先應充分運用各種動態構圖法,更加突出的表現主體形象,不能呆板、沒有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選好幾條推拉路線,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遠到近搭配,然後在拍攝過程中把不同的構圖有機地串聯起來。給每一個領導足夠時間的特寫,盡量時間長點,在後期製作的時候可以有選擇性地把好的鏡頭剪接出來。
多個主要領導拍攝。在大多數情況下,拍攝要以平攝為主,但是開會的主要領導很多時候都有多個,這個時候就更加要注意拍攝要領。如果一部新聞全部一律地使用單獨平攝,就會使觀眾感到平淡乏味。偶爾變換一下拍攝的角度,就會使影片增色不少,最適合用左右平移的方法。首先,在給一個領導足夠的特寫後不要關機,用平移的方法,保持平均的速度把鏡頭移向另一個領導,再給他足夠時間的特寫,如此類推;但鏡頭的平移不能過快或者過慢,否則會破壞節奏的'連貫性。
有時候,對人物拍攝時為了突出拍攝的高大形象,可以用仰攝來拍攝,同一個人物,因為觀看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仰望一個目標,觀眾會覺得這個目標好像顯得特別高大。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
會議室開會拍照技巧 篇2
一、 室內會議拍照技巧:
會議攝影涉及的場所主要有三:簽到台,VIP廳和主會場。
1. 拍攝空鏡頭。一般全景拍攝會場、VIP廳、簽到台的布置。特別的細節拍攝(會場裝飾物),比如:准備發獎用的獎杯特寫等等。
2. 拍攝簽到台。全景拍攝來賓的簽到過程,特寫拍攝禮儀小姐為重要領導佩帶胸花。特別需要注意領導和VIP的到來,簽字和主辦方迎接,握手的場面。
3. 拍攝VIP廳。中景拍攝領導或VIP交談的場面,包括寒暄和互贈名片,一般結合背景的陳設,交代會議場所。
4. 拍攝茶休。茶休主要就是拍攝賓客隨意交談的場面,一般使用中景多。
5. 拍攝領導和貴賓發言。會議開始,主持人開場白用特寫鏡頭,檯子一般高不宜正面拍攝,否則檯子只露一個腦袋,不好看。正確的拍攝角度為45度,麥克風不能和嘴連接或擋住講話領導的臉,還要注意不能在領導頭部出現背景分割線條。基本此場景都用特寫鏡頭,也可以拍攝講話時全景。需要注意講話的領導表情的抓拍。全景拍攝參加會議的人。
6. 拍攝合影。合影和會議記錄的拍攝有所不同,要求很高。對人數和室內外光線環境的要求很高,有無站立的架子也很重要。後期製作也很麻煩,不是簡單的放大!需要做電腦精細明暗調整,加字,掃描費,修整照片缺陷(如閉眼),一般攝影師都有熟悉的彩擴店,可以享受優惠價格,甚至免收部分費用,最重要的一點是保證照片的質量。拍攝宴會。主要是演出拍攝、游戲拍攝、領導和VIP敬酒、演員和觀眾互動的鏡頭,注意畫面的生動性。
7. 根據主辦方要求或會議活動程序的變化臨時安排調整拍攝方案。
二、怎樣拍攝集體合影
時下,各種會議要拍集體合影,各學校學生畢業更要拍集體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並掌握拍攝集體合影的技術技巧。
一張好的集體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後排無遮擋現象。
3)最前一排與最後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後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三、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准鏡頭
標准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透視變形現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後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快門速度最好不低於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於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後排遮擋,前後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後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後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後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擺凳子數量=合影人數/5
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採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後景深,拍出前後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餘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後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四、會議照片的基本要求:
①求真,會議中圖片必須是這一事件中真實的照片,不可以將其他圖片用於這個會議上,除非特別需要!
②求新,圖片包含的景象必須新鮮,色彩鮮明,清晰!
③求活,圖片可以將會議事件的現場氣氛表現出活力,富有感染力!
④求情,能夠抓住圖片主體的表情特徵,藉以抒發主體的心理感情!
⑤求意,根據整體會議的要求,會議圖片必須對新聞內容的側重點有所表現。
⑥文字說明要規范,描述畫面的事實,包括日期、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須精確嚴謹,然後說明新聞事件的背景,最大限度地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