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蠶日記
養蠶日記 篇1
最近,我家養了10條黑不溜秋的蠶,我把它們放在一個橘黃色的紙盒裡,再把幾片桑葉放進盒子里。
我的蠶寶寶又細又短,很小,和螞蟻差不多大,黑不溜秋的小身子底下,還長了一排排比米粒小三,四倍的小腳,媽媽說它們象小蟲子,可我怎麼看也不覺得惡心,還覺得非常可愛呢!
還有,蠶寶寶的身子,一節一節得像是一節節的車廂,可愛極了!
現在,蠶大了許多它們的長相和習性都不同。有的蠶愛吃,整天"絲,絲,絲"地咬著桑葉,有的愛逛街,總是爬來爬去,還有的文文靜靜,能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現在我每天都要觀察這些蠶,給它們拍許多照片,太有趣了!仔細觀察蠶,還能夠發現它們的特別之處,比如,有的蠶喜歡吃桑葉的莖,有的喜歡吃葉面,有的蠶可壞了,為了能夠吃到對面新鮮的桑葉,就抄近路,從別的,哪怕是小蠶身上壓過去,真是調皮呀!
觀察小動物真有意思呀!
養蠶日記 篇2
昨天,冉老師通知我們讓我們今天把自己的養的蠶帶到學校去,和同學們一起觀察。
現在我只剩下大毛、二毛和三毛了,因為老師很早以前就讓我給張蕾一隻蠶,可是她一直沒來拿,我懷疑她一定是忘記了。昨天,她終於來了,恐怕是怕今天會被冉老師訓吧。我把經過認真仔細的考慮,把我的四毛給了張蕾,因為它最喜歡獨來獨往,我想一個人生活可能會比其它幾只單獨生活要好一些,至少它不會因為思念它的同伴而死去吧。其實,從內心來講,我真的不想把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送給別人,畢竟我已經養了它們半個多月了,對它們還是很有感情的。可沒辦法,這是冉老師的命令,不得不服從啊,我只好戀戀不舍地把我的四毛送給了張蕾。
今天早上我把我的三毛帶去了,我一直把它當成了我的四毛,沒當同學問我的,我給這只可愛的小蠶寶寶取的美名是什麼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四毛。」可回到家裡我才發現,這原來是我的三毛。我把小蠶寶寶帶到班上,班裡的同學看了都說我的小蠶寶寶像豬兒蟲,又大又胖。我也去看的別的同學養的蠶,他們的都小得可憐。看來我的辛苦還是沒有白費,我真的是盡心盡力地在照顧它們。通過我和同桌的仔細觀察,還發現了蠶是怎麼排泄分糞便的,它先從尾巴里擠出糞便的一個頭,接下來它不停地搖尾巴,這樣就把糞便給搖了出來,看起來,它們排完糞便都輕松多了。
放學回到家,我把我的小蠶寶寶都放在了一起,大毛、二毛一定是很想三毛了,一看見三毛就爬到了它的身上。大毛已經有筷子頭那麼粗了,身長估計有4。5厘米了;二毛比大毛微微瘦一點兒,不過長度跟大毛可是不相上下。盡管它們差別不大,我還是有辨認它們的方法,每個小蠶寶寶的尾巴上都有個像針一樣的.東西,大毛的「針」比二毛的長一些,大毛戴的「黑眼鏡」的顏色比二毛戴的要淺一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做祈禱的動作。三毛最好人,因為它的顏色是淺灰色的,吃東西的時候也表現的比較斯文。我還發現每隻小蠶寶寶身體的第四節兩側都有一個像耳朵一樣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另外,它們吃過的桑葉上有很多亮亮的絲,還有幾片葉子都被它們的絲連起來了,恐怕它們在練習吐絲吧。
我多麼希望能盡快看到它們吐絲啊,可我有怕它們吐絲,因為這樣的話,我就永遠見不到我那可愛的小蠶寶寶了。人們都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也就是說,小蠶寶寶吐了絲以後就死了。那樣我會難過的。
養蠶日記 篇3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最近,我們班颳起了養蠶風。
這不,一放學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趕,去看我的蠶寶寶嘍。興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誒,其它的蠶寶寶都可愛地扭動著身子,有的白一點,有的黃一些。可有一條蠶寶寶一動不動,縮著身子,烏黑烏黑的。我心想:呀,會不會這條蠶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條蠶寶寶所在的桑葉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葉輕輕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條或死或活的蠶,可是它沒反應;再碰碰,還是沒有反應。
我著急了,趕緊叫來「奶奶專家」診斷,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說:「哦,這條蠶死了。」奶奶雖然若無其事,可我卻心疼死了!好朋友馮馮就給我幾條。同桌小范還寄存在我這里3條,可還死了一條,這一條當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條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氣:晴
這幾天,我的蠶寶寶長大了許多,身體已經有4毫米寬了。別以為「蠶寶寶到現在只有4毫米寬,還長大了呢!」告訴你:剛開始只有1毫米寬,對我們來說很少,可如果把剛開始的蠶寶寶和現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蠶寶寶(只有幾條)還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葉,也不脫殼,這是怎麼了?難道桑葉不好吃嗎?
我試著把那幾條小的蠶放進我的「陽光實驗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葉,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葉放進去,再把幾條小蠶放進去,試試看小蠶喜歡吃哪種桑葉。
小蠶寶寶對這個新環境並不陌生,一會兒就開始吃了,試驗成功!小蠶寶寶都在大口大口吃桑葉,不管是嫩的還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蠶寶寶被大蠶欺負了,所以小蠶寶寶才不願吃桑葉的。呵呵,小蠶寶寶原來也這么愛鬧脾氣。
201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我發現我的蠶寶寶結繭了。
白花花的蠶絲包裹著胖胖的身體,我相像著他們高昂著頭,努力吐司的樣子。聽老師說,蠶絲可以做成蠶絲被,又透氣又暖和,還可以加工成真絲的衣服,舒適而又美麗,但蠶的一生也將結束,它即將化身為蛹,繁衍後代之後,它們短暫的生命之旅也就結束了。而蠶蛹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難過,我不要蠶寶寶的絲,我更不要吃它們,我只希望它們能和我一樣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
養蠶日記 篇4
最近,我們班又掀起一股養蠶熱潮。我也毫不例外地加入了這個行列。
我最早養蠶是三年級時,科學課要用蠶,全班同學(包括我)都開始買蠶,買桑葉。一到下課就沒完沒了地討論蠶。一開始,我還不知道那是蠶,以為那是玩具,便也沒怎麼在意。但周倩紅告訴我說,那不是毛毛蟲,是蠶。我聽了,很感興趣,向周倩紅要了一條蠶和一片桑葉,並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小紙盒,用來裝蠶。每天不嫌麻煩地帶回家,還讓媽媽給我買了二十多條蠶和好幾包桑葉。
蠶的頭是扁扁的,有點棕褐色,聽外婆說,蠶每脫一次皮,就要長一節,眠幾天。在蠶眠的時候它的嘴會腫起來。而且在那幾天里,蠶都不能吃桑葉。(外婆說到這兒時我有點兒同情蠶了。好幾天不能吃東西,要是我,早該崩潰了!)
我的蠶共有五條。一條是胖乎乎的,長長的。只要一看就知道它快要結繭了。還有三條比的蠶小一點,身子也不是那麼胖。最後一條是最小的了,它的身體十分的黑,簡直可以說是黑炭一個!所以,我叫它小黑。而我最喜歡的那條蠶,便是的那一條了。因為它不僅全身很白,而且肥肥壯壯,可愛極了!所以,我贈它一個雅號:大白。
外婆還跟我說,養蠶要細心,每天都要換桑葉,清理養蠶盒。不能把帶水的桑葉給蠶吃。因為那樣蠶會拉肚子,一拉肚子,蠶就要死了。另外,能在盒子上弄幾個洞,這樣,蠶就不會憋死了。
在我的「養蠶史」上,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那次:我不知道蠶不能吃帶水的桑葉。我就直接從冰箱里拿出來桑葉,帶著水就給蠶吃了。第二天一早,我去看蠶,看到的卻是十條(我有二十多條蠶)奄奄一息的小蠶,這無疑是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請教外婆,外婆這才告訴我,蠶不能吃帶水的桑葉。從那以後,我每次給蠶放桑葉都要十分仔細地擦拭一遍,再給蠶吃。
養蠶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細,還告訴我們,不能畫蛇添足,因為這樣會害了別人!
養蠶日記 篇5
20xx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最近,我們班颳起了養蠶風。
這不,一放學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趕,去看我的蠶寶寶嘍。興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誒,其它的蠶寶寶都可愛地扭動著身子,有的白一點,有的黃一些。可有一條蠶寶寶一動不動,縮著身子,烏黑烏黑的。我心想:呀,會不會這條蠶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條蠶寶寶所在的桑葉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葉輕輕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條或死或活的蠶,可是它沒反應;再碰碰,還是沒有反應。
我著急了,趕緊叫來「奶奶專家」診斷,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說:「哦,這條蠶死了。」奶奶雖然若無其事,可我卻心疼死了!好朋友馮馮就給我幾條。同桌小范還寄存在我這里3條,可還死了一條,這一條當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條了。
20xx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氣:晴
這幾天,我的蠶寶寶長大了許多,身體已經有4毫米寬了。別以為「蠶寶寶到現在只有4毫米寬,還長大了呢!」告訴你:剛開始只有1毫米寬,對我們來說很少,可如果把剛開始的蠶寶寶和現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可是,有小部分的蠶寶寶(只有幾條)還是不太大,而且也不啃桑葉,也不脫殼,這是怎麼了?難道桑葉不好吃嗎?
我試著把那幾條小的蠶放進我的「陽光實驗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葉,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葉放進去,再把幾條小蠶放進去,試試看小蠶喜歡吃哪種桑葉。
小蠶寶寶對這個新環境並不陌生,一會兒就開始吃了,試驗成功!小蠶寶寶都在大口大口吃桑葉,不管是嫩的還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蠶寶寶被大蠶欺負了,所以小蠶寶寶才不願吃桑葉的。呵呵,小蠶寶寶原來也這么愛鬧脾氣。
20xx年5月22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我發現我的蠶寶寶結繭了。
白花花的蠶絲包裹著胖胖的身體,我相像著他們高昂著頭,努力吐司的樣子。聽老師說,蠶絲可以做成蠶絲被,又透氣又暖和,還可以加工成真絲的衣服,舒適而又美麗,但蠶的一生也將結束,它即將化身為蛹,繁衍後代之後,它們短暫的生命之旅也就結束了。而蠶蛹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難過,我不要蠶寶寶的絲,我更不要吃它們,我只希望它們能和我一樣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
養蠶日記 篇6
去年秋天,英語班的同學送了我一些剛出世的蠶寶寶。只見蠶寶寶黑黝黝的,只有螞蟻那麼長,在桑葉上爬來爬去,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我馬上去采來最嫩的桑葉,希望它多吃一些,快快長大。因為同學告訴我,這些蠶寶寶織出的繭有好幾種顏色,所以,我是那樣期待結繭的時刻。
每天起床和放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蠶寶寶,喂一些桑葉和清潔它的「家」。蠶寶寶一天一天大起來,過了幾天,蠶寶寶忽然不動了,我著急地問媽媽「蠶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我,這是蠶寶寶要蛻皮了。只見它先把身體緊縮,接著尾部一挺,前面的兩只腳就出來了……這樣一直到十四對腳全部出來,接近尾部時,又不動了,大概是在休息吧。兩天後,它終於把掛在尾巴上的臟皮蛻去了。蠶寶寶一生要蛻五次皮。蛻過三次皮的蠶寶寶會變得白白胖胖,柔軟而富有光澤的蠶身,好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可漂亮了!
「沙、沙、沙」像細雨的聲音,這是蠶寶寶吃桑葉時發出來的。它們把桑葉吃成各種形狀:有的被吃穿一個大洞;有的被吃得像一張地圖;有的則被吃得只剩下一些脈絡。
蠶寶寶不停地吃啊吃,吃到身上透亮透亮的,好像滿肚子都是金絲銀線,結繭的時候就到了。我就把它捉到一個事先准備好的盒子里,一條蠶一個格子。蠶吐絲時的樣子很好看,它緩緩地擺動著頭,時而低下頭,時而昂起頭,吐出長長的、柔軟閃亮的細絲,不停地把自己裹上。開始好像在精心地給自己織著晶亮華麗的紗衣,兩三天後卻織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繭,就像一座沒有門窗的小房子,蠶就安安穩穩地睡在繭里,然後再變成蛹。
望著這些金黃色的、淡綠色的、奶黃色的、白色的繭,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蠶寶寶吃的是桑葉,吐的是銀絲,這是一種多麼值得贊美的奉獻精神啊!
養蠶日記 篇7
半月前,媽媽從外婆家帶回來一些蠶,我很高興。
只見一個小方形的紙盒裡有幾片桑葉,桑葉上有好多小洞,我問媽媽蠶在哪兒,媽媽讓我拿起一片桑葉,到亮一點兒的地方觀察。只見桑葉上有幾條一厘米長的又細又黑的東西粘在上面,我又問媽媽:「蠶在哪兒?」媽媽說:「那小黑點兒就是。」
我湊近了些,揉揉眼睛再看,只見這幾條黑東西在慢慢地移動,它們的頭部比尾部明顯大一點兒,背部有斑馬紋。別看這些小不點兒,還真一慫一慫地移動。
我輕輕地把它們放進紙盒,看見里邊的紙片上布滿了白點、黑點。媽媽說那是蠶卵,白的是沒有孵化的,黑的是受溫度影響已經開始孵化的,慢慢地就變成桑葉上的小傢伙了。我急了趕緊給它們拿麵包吃,媽媽笑著說:「孩子,它們只吃桑葉就夠了。」
我每天都記著給蠶寶寶喂桑葉,這不它們都有五六厘米長了,身子圓圓的,很健康。
媽媽說:「春蠶到死絲方盡。」它的一生就為了吐絲。蠶絲是一種很貴重的東西,它可以做布料、蠶絲被。
養蠶日記 篇8
「太棒了!我有了十條了!」「就是就是,我也有了!……」
咦?我們班怎麼樣這么熱鬧啊!哦,原來班上許多同學都領養了蠶寶寶。我也有了二十八條!以前都是羨慕別人有蠶寶寶的,但是現在我不用眼紅別人了,心裡別提那個高興啊,我感覺心都要從喉嚨口飛出來了!
我高高興興把蟻蠶放在用紙做成的盒子帶回了家。到了家我馬上打開盒子,看見有幾片桑葉已經乾枯了,於是趕緊從冰箱里拿出幾片新鮮的桑葉用剪刀把它剪成細細的絲,然後用毛筆輕輕地將蠶寶寶挑到嫩桑葉上,讓它們大口大口地吃。看著這可愛的蠶寶寶,我想蠶寶寶的一生難道只是吃桑葉?於是去問媽媽,媽媽說蠶寶寶不是一直吃桑葉的,它還要經歷五次蛻皮……「那,媽媽,蠶寶寶沒有手怎麼蛻皮?」我不明白地問道,「這個嘛……」媽媽一時也答不上來,我只好去網上「搜搜」了,通過上網搜索我知道蠶寶寶是怎樣蛻皮了,我很高興。
但是我還有許多的問題疑惑不已:比如,蠶寶寶只吃桑葉嗎?如果吃了別的葉子,還會不會吐絲?蠶寶寶生病了怎麼辦?上寵物醫院打針葯?蠶寶寶住在哪裡會比較舒適?是鐵箱?木箱?紙箱還是塑料箱…… 總之關於蠶寶寶的知識我想一口氣全部知道!
養蠶日記 篇9
上個星期,爸爸給了我一些蠶籽,我把它們用棉花小心翼翼地包起來,裝在衣服里暖起來。
我每天都把棉花包拿出來好幾次,看看它們孵出來沒有。過了好幾天,蠶終於孵出來了,剛剛孵出來的小蠶像螞蟻一樣大,渾身都是黑的,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它們的樣子,所以,就叫它「蟻蠶」。
小蠶剛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沒有桑葉,我就先去找了些蒲公英的葉子代替桑葉。我剛剛把葉子放進盒子里,小蠶們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起來,等我准備放第二片葉子時,它們已經把第一片葉子咬得豁豁牙牙了,它們是好像永遠也吃不飽的小東西。
為了讓它們長得更好,我竭盡全力去采那些桑樹上面的天然桑葉,可是現在桑樹實在是太難找了,不過我的爸爸卻在他們學校找了一棵桑樹,讓我喜出望外,這真是踏皮鐵鞋無覓過,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這幾天,小蠶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桑葉,長得更快了,它們有的已經變白了,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它們清理蠶砂,更換桑葉,每天我都要坐在盒子前看上老半天。
哎,我的小蠶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呀!
Ⅱ 怎樣照顧小蠶
工具/原料
2-5個硬紙盒,蠶寶寶若干。
桑樹葉若干。
1
採摘桑葉。桑樹葉是蠶寶寶的食物,一天中要為蠶寶寶准備2次--4次上葉,喂養時採摘新鮮的嫩葉,且桑樹葉不得有露水,保持乾燥。
步驟閱讀
及時上葉,驅趕蚊蟲,螞蟻,避免天敵雞的入侵。
及時清理蠶寶寶的糞便。
方法/步驟
注意事項
Ⅲ 養蠶的日記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養蠶的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養蠶的日記1
我的蠶寶寶蛻了四次皮,終於變成了五齡胖乎乎的大蠶了!現在的蠶寶寶跟剛孵出的時候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子大了好幾倍,全身白白的,真干凈,食量也大增了,小時候給它們一片桑葉,它們能吃一整天。現在一次給它們兩片,還要每天喂三次才可以不讓它們餓肚子。
蠶寶寶的口上有兩個小黑點,開口吃桑葉的時候把小黑點打開。參保寶寶無數次「點頭」,桑葉就就出現了一個大窟窿,真會吃!蠶寶寶吃桑葉的姿態就更有趣了,有的彎著腰吃,身子就像一個大大的問號;有的仰著頭藏在桑葉下面吃,似乎是害羞的小姑娘,還不想讓人看見它那狼吞虎咽的模樣。吃飽了,就趴在原地休息了,我用收輕輕地碰它一下,它的身子收縮一下,又一動不動的了。
蠶寶寶吃得的多,拉的糞便也多了。此時的糞便除了多之外,還很大顆的,而且很軟,裡面是綠色的。為了讓它們住得舒服一點,我每天都要清理好幾次糞便呢。
媽媽告訴我,我的蠶再過兩天就要發黃、發亮了。到時候,它的皮會變得薄薄的,可以看到體內一動一動的東西,就像是血液在流動。然後它就要准備結繭了。
現在,蠶寶寶成了我的好夥伴,每天上學前和放學後,我都要去看看它們。蠶寶寶,我可愛的蠶寶寶,你們的好朋友等待著你們快快做繭呢!
養蠶的日記2
(一)
今天,同桌送了我三條大蠶寶寶,我開心極了。回家的路上,我像捧著寶貝似的十分小心,生怕它們會顛出紙盒。我緊緊地盯著它們,它們很害怕,躲在紙盒的角落裡卷緊了身子,一動也不動。回到家,我趕緊把它們放進大盒子里,給它們墊上了兩層紙,再放了幾片桑葉。「你們吃頓豐盛的晚餐後,睡個好覺吧。」我在心裡默默地說道。
(二)
第二天一大早,鬧鍾還沒響,我就醒來了。趕忙穿好衣服來到客廳,打開盒子一看,「唉喲,開著你們到不吃,不看你們倒吃得來勁了,還拉拉那麼多的大便,真是得!」我邊說邊放了一大堆桑葉。它們蠕動著身子,把腳緊緊地抓在桑葉的邊緣上,用小鼻孔不停地嗅著,貪婪地吃著,不一會兒桑葉上就出現一個小洞了。可有一隻卻不吃也不動,這可把我給嚇壞了。趕緊去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告訴我:「這只蠶可能要脫皮了!」聽了以後,我才鬆了口氣。
(三)
星期五晚上,我和媽媽把蠶寶寶抓到另一隻盒子里,把它們吃剩下的葉子倒掉。「咦,怎麼有兩個黃色的東西?」我一想,「喔,這是蠶脫的皮吧?」 「是的。」媽媽說道。我摸了摸,軟軟的。我鋪上桑葉,把蠶寶寶在捉進去。讓它們吃上新鮮的桑葉,在優良的環境下茁壯成長。呵!它們可真能吃,一會兒工夫就把新葉子吃掉了一半,還時不時神氣地抬著腦袋看著我們呢!
養蠶的日記3
自從領到蠶卵後,我就開始精心照顧這些蠶卵,期待著小生命降臨在人間。過了好幾天,蠶寶寶們接二連三地出來了,只留下一個個白色的空殼。
剛出世的蠶寶寶黑黑的,聽科學老師說,它們叫蟻蠶。我每天都照顧著這些小傢伙們,希望它們快快長大。有一天,我發現少了兩條蟻蠶,這時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忽然想到今天換過桑葉,幼小的蠶寶寶會不會隨桑葉掉到了垃圾桶里?於是,我立刻從垃圾桶里翻出蠶寶寶吃過後丟棄的桑葉,仔細地尋找那幾乎用肉眼都看不到的小蠶。過了大約五、六分鍾,蠶寶寶終於找到了。看到我這個「小主人」,它就象一個被遺棄的「嬰兒」。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這次真是有驚無險。
時間過的真快,幾周過去,我發現在每條蠶的附近都有兩堆皮,蠶的身體也變白了。我想:「蠶寶寶蛻皮了吧!」這時,蠶寶寶昂起頭,上下搖了搖,好像在邊點頭邊跟我說:「小主人,你的推測不錯!」又過了幾天,其中有一條蠶寶寶死了,它死後的屍體像癱瘓了一樣。我很傷心,到後來才知道蠶寶寶吃了打了農葯的桑葉!我非常生氣,想:「既然是在養蠶的季節,桑樹為什麼還要打農葯呢?桑樹打了農葯那蠶寶寶吃什麼呢?」這些問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終於盼到了蠶寶寶吐絲結繭的日子,我給蠶寶寶搭個架子,把它們放上去,過了一夜,一個繭做好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雖然我的蠶寶寶還沒變成蛾,但我一定會看到蠶蛾會從一個個蠶繭中「蹦」出來!
養蠶的日記4
最近不知道颳了哪的風,同學們紛紛養氣了蠶,抽屜里大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兩個小孩子、裡面住著一條條肥嘟嘟的小蠶,還不是地從抽屜中拿出出來瞅瞅,對小蠶如寶寶般,呵護有加。
我也不甘落後,問同學要了些蠶卵,也養了起來。
拿在手中的蠶卵黑黑的,又似乎有點透亮,似乎還可看見卵中的小蠶在不老實的蠕動著。幾天過後,便可看見一條條黑糊糊的小蠶破卵而出了。這時的小蠶十分小巧脆弱,稍有不慎便會死亡。我把剛剛出生的小蠶用揉成一條的小紙棍轉移到一個小盒子里養著,再放上了幾片嫩嫩的桑葉,小蠶就在裡面安家了。
過了些日子,小蠶就開始蛻皮了,這時的小蠶蛻皮若未成功便極易死亡,有那麼些小蠶未挺過便死亡了,我十分難過,不過令我欣慰的是大多數蠶寶寶安全度過了危險期。蛻皮後的小蠶似乎又長大了那麼一些呢,皮膚漸漸白皙了起來。
看著日益漸大的蠶寶寶,我的心裡開心的不得了。
蠶寶寶漸漸長大,它們幼時的那個小房子顯然太小,於是我給它們換了一個寬敞的大紙盒,它們便在這小盒子中漸漸長大了。
蠶是漸漸長大了,不過因為我是住校生的緣故,桑葉保鮮問題便成了難題。我為此也想了許多的辦法,可是桑葉總是會發霉或者腐爛。不過經過一次又一次德嘗試,我終於找到了好辦法,只要將桑葉擦乾,放在一個塑料帶中,然後將袋內空間擠出,放在乾燥處即可保持5到6天。
現在我的養蠶難題終於解決了,我也就安心做起了我的`『養蠶專業戶』來。
親愛的朋友們!不如你們也體驗一下養蠶的樂趣吧!
養蠶的日記5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初春,媽媽班上的小朋友送我們一張白色的蠶卵,每天都會有幾只蠶寶寶出生,加入我們的小家庭。
星期二中午,我一進家門就沖向那個裝滿蠶卵的透明塑料盒,只見早晨還是裝著一個小生命的黑色蠶卵,有幾個已經變成了空空的白色卵殼,剛孵出的幾條淘氣的小蠶好奇地趴在白色的紙片上,又瘦又小,看起來還沒有小螞蟻大。黑黑的身體,高高地仰著頭,好像正在焦急的等待天上掉下來的美味——桑葉,看著它們不停地尋找的樣子,我真心疼。
「媽媽,新買的桑葉放哪兒了?」我一邊問一邊四處亂找,還沒等媽媽回答,我這個「問題多多」不禁疑惑了:「咦?媽媽,為什麼咱們家的蠶總是中午破殼而出?」我這一問,就連媽媽這個「博學多才」的好學者也支支吾吾。「嗯…可能早上太忙,它怕我們沒時間照顧。」媽媽幽默地回答我。「媽媽,說正經的。」我一本正經地說著。「原因是…我還沒發現。」哎!這就是我那「博學多才」的媽媽。
星期三一大早,我顧不上穿衣服飛奔到蠶寶寶跟前,只見剛出生幾天的小蠶已經微微發黃,個子也長大了一些,昨天剛孵出的小蠶依然只有極小極小,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乾枯的桑葉。再看看蠶卵,依然那麼多,沒有一絲變化。「媽媽,快來看呀!一條小蠶也沒有孵出來!」「噢,真的!」
星期三中午我再來看蠶寶寶,又多了幾條「小生命。」
這是怎麼回事?帶著這個問題,我和媽媽一起上網網路找答案,原來春蠶最適宜在25度——30度生存,鄭州的溫差大,白天有20幾度,晚上只有10度左右,那麼它們喜歡白天尤其是中午出生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看這些「小傢伙」多聰明!它們指導在有陽光的時候才能出生。其實,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生物都有它的生存奧秘的。
養蠶的日記6
上周,我在商店買了五隻超級肥胖的蠶,它們一天要吃五張大桑葉。
一回到家,我忙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里。我在盒子中間放了一張很嫩的桑葉,那些蠶各翻了一個跟斗,立刻爬到嫩葉上,開始狂啃。我觀察了十多分鍾,我放的那張嫩葉已經被蠶給吃得只剩下葉渣了。我不由得贊嘆道:「你們吃得也太快了吧!神蠶啊!」
過了三天,我來看蠶,發現一隻蠶正在睡覺。它睡得真香,連食物到了嘴邊也不知曉。另一隻蠶正在發「老虎威」,在其它蠶身上「踩來踩去」。它還把頭昂起來,好像在說:「請主人給我點吃的吧。」這時我才發現它身邊的桑葉已經吃完了。我連忙從冰箱取出了3片超大桑葉,讓冷氣在室溫中散去。我怕它們腸胃嬌氣,它們萬一吃了拉肚子我就沒轍了。等我把桑葉放進盒子里,我發現那一隻蠶已在閉目養神了,對到嘴的美味居然毫無知覺了!氣煞我也!
養了3周後,我發現兩只蠶開始吐絲了。我和媽媽立刻到小區找來樹枝,捆成樹狀。我輕輕地把它們捉到「樹」上面。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一個白色的、橢圓型的、半透明的繭吊在丫杈間。我高興得跳起來。媽媽說:「留意點,別把蠶嚇壞了,不然它就把自己弄死在裡面。」我看了看,那兩只蠶正在一圈一圈地吐著絲。心想:等它們把自己圈起來後,我必須要拿兩團絲來做玩具。然後,我畫了一張養蠶畫:買蠶――蠶吃東西――蠶變肥變大―――蠶吐絲――蠶把自己包起來――蠶產卵――變成飛蛾。
養蠶既給我帶來了快樂,又讓我學到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養蠶的日記7
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觀察蠶的生長。於是,我買了蠶寶寶,剛剛拿回家的蠶寶寶們又黑又小,好像來自非洲。
有了這些蠶寶寶,我可忙啦,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去看看這些小寶貝,還要弄桑葉給它們吃,通過幾天的觀察,我覺得蠶寶寶真是太有趣了,簡直就是個藝術家。
首先,蠶寶寶是天生的「演員」,一萬雙眼睛盯著它,它都像看不見一樣,照樣在舞台上自如地表演著吃桑葉,一點也不像怯場;蠶寶寶也是天生的「畫家」,你看,它吃桑葉的時候就像是在畫弧形,一圈一圈,慢條斯理地畫著,一會兒就把桑葉變成了只剩下莖和桿的藝術品;蠶寶寶還是天生的「歌唱家」,我用耳朵聽蠶寶寶們吃桑葉的時候,真的能聽見「沙沙」的聲音,那有節奏的沙沙聲,像一首百聽不厭的樂曲。
蠶寶寶有時也會讓我擔心。有一次,我看見有的蠶寶寶突然不吃桑葉了,只是很長時間的發呆,我以為它們生了什麼病,忙叫媽媽來看,媽媽說:「沒關系,是它們要蛻皮了。」我問:「什麼是蛻皮?」媽媽說:「蛻皮就是蠶寶寶把自己身上原來的皮蛻下來,它們要長大了,需要換件大些的衣服。不用擔心,它們沒生病。」奇怪,蠶還要蛻皮?我帶著好奇心,仔細地觀察了一條蠶蛻皮的過程:只見蠶寶寶艱難地爬啊爬,一邊爬一邊蛻皮,它痛苦地扭動著身子,終於將皮蛻了下來。我發現,蛻完皮的蠶寶寶馬上沖到桑葉面前猛吃起來,這時的蠶寶寶變白了、變胖了、也變長了,像個胖嘟嘟的小娃娃。原來它們要長大還真不容易。
有的蠶寶寶非常努力,大口大口地吃著桑葉,可有的蠶寶寶卻好像得了厭食症似的,吃很少桑葉,老是趴在那兒發呆。蛻了兩次皮以後,努力和不努力的差別一眼就看出來了,努力長大的蠶寶寶又大又白又胖,而發呆厭食的蠶寶寶又小又黑又瘦,看著蠶寶寶們,我想:「這是蠶寶寶在告訴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努力,不然就要落後啦。」
蠶寶寶們真可愛,不光讓我欣賞了它們的藝術天份,還告訴我要勤勞、努力的道理,我好喜歡它們。
養蠶的日記8
上周三,宓老師發給我們班同學每人20枚左右的蠶卵,為此,我的「養蠶之旅」就開始了。
我一拿到屬於自己的卵,就開始仔細觀察。蠶卵芝麻般大小,呈暗灰色,個個都是橢圓形的。這時,我發現三條「迷你小蠶」偷偷地從卵殼里爬了出來,簡直比螞蟻還要小。這時,只聽宓老師說:「剛孵出的蠶又叫蟻蠶。」我恍然大悟,怪不得這么小呢!
只見蠶寶寶身穿黑色毛絨外套,身上系著一根白腰帶,別提有多神氣了。它烏溜溜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好像對我很感興趣。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蠶寶寶……就在這時,我聽見「啪」的一聲響,原來又有一條蟻蠶問世了。這條蠶寶寶是咬開卵殼爬出來的。它一爬出來,就馬上把自己的殼吃掉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蠶寶寶出世時要吃掉卵殼呢?問了宓老師後,我才知道,卵殼里有很多營養,可供剛出生的小蠶吃。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給小蠶「蓋房子」。我用圖畫紙和雙面膠做了個「養蠶手提袋,還在」袋「的底部放上一層紙巾,又放上幾片鮮嫩的桑葉,可愛的」蠶蠶公寓「就誕生了。
後來,我為了讓小蠶們更快地出世,想了很多辦法,如:把有蠶卵的紙貼在熱水杯上;把電熱板打開,再把有蠶卵的紙放在上面等。第二天,果然有6條小蠶出生了!
啊,小蠶,你們真可愛!
養蠶的日記9
在一節勞動課上,老師給了我兩條蠶,後來外婆又問別人要了十來條蠶,那時蠶很小,只有二厘米左右。於是我便開始養蠶了。
蠶的一生要退六次皮,每退一次皮就會長大許多,養蠶最大的困難是釆桑葉,因為附近沒有桑樹,我和爸爸騎了電瓶車到處找桑葉,找了好多地方,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一些桑葉,桑葉拿回來後先要清洗一下,然後在陰涼通風處涼干,一部分放外面,一部分裝袋放冰箱備用。看著蠶寶寶開心的吃著桑葉,我十分高興。每當我做作業累時,我便去看看蠶寶寶,頓時覺得輕鬆了很多。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蠶寶寶,晚上睡覺前也要先看看它們,桑葉夠不夠,清理清理衛生等。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只要你仔細玲聽,就能聽到」沙沙「的聲音,那麼悅耳,對我來說這聲音也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樂章。
一晃三個多星期過去了,蠶寶寶們個個都長的白白胖胖,渾身呈半透明狀,身長大約七八厘米了,它們許多豎起了圓圓的腦袋,開始東瞧瞧西看看,好像在尋找什麼?爸爸說它們要完成最後的使命了,就是上山結繭子。爸爸做了一些草把子,於是蠶寶寶們開始上山結繭,一圈圈不停吐絲,把自己裹起來,最終結成繭子。我不禁想起了李商隱的那句千古名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養蠶的日記10
6月15日 天氣 晴
所有的繭都結好了,剩下的時間就是漫長的等待了。6月12日那天,我的一隻蛾從乳白色的繭里出來了,我非常激動。可跟今天比可就是飛機上吊魚——差遠嘍。
你知道今天我為什麼這么高興嗎?因為我剩下的三隻蛾就要從繭里出來了,它們的繭都有個部位開始變軟了,這就是它們要出來的預兆。我等了好久,終於,看見一隻蛾的腳露出來了,慢慢地,蛾的頭也露了出來。我高興的直喊:「太好了,蛾出來了。高興的直喊:「太好了,蛾出來了。」蛾好像沒有聽到,還在用盡全力往外鑽。不一會兒,蛾就爬了出來,可翅膀是歪的。說也巧,第一隻蛾和這只蛾正好是一對,馬上就開始交,還給我生了許多卵。
可過了好久,另外兩只蛾還沒有從繭里出來,還好姥姥在,她拿起剪刀把繭剪開,裡面就爬出了兩個「醜八怪」模樣的蛾。這兩只蛾翅膀極小,身上一塊黑一塊白,肚子大的超過了我的想像。它們就是一起結繭的我的二毛和三毛變的,不過我發現這兩只蛾都是雌的,一定也能生很多卵。
6月25日 天氣 晴
今天早上,第一隻和最後一隻出生的蛾都在同一時間死去了,第三隻蛾也在今天下午離去了。現在只有第二隻蛾還在孤獨地活著,沒有了夥伴,看來它也活不久了。
我現在終於知道了蠶的生命是多麼短暫啊!
養蠶的日記11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可以說是讓我欣喜若狂。這件事情就是,作文老師給我和班裡的另外3個同學分了些蠶寶寶,讓我們照顧它們。
不久前,媽媽和我在我們居住的小區發現有個小孩子手裡拿著一片葉子,葉子上趴著幾個又細又長的「小蟲子」。當時媽媽就告訴我,那是蠶,還領我去看了小區里的一棵樹,告訴我,那就是桑樹,上面長的桑葉就是蠶寶寶愛吃的食物。原來媽媽小時候也養過蠶。之後的幾天里,我一直把這件事情牢記在心裡,並且我也想盡了辦法找蠶。我首先在我們班同學中詢問,看誰家養了蠶,可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我又讓媽媽注意看看街上有沒有賣蠶的,可結果還是另人失望。
所以,今天中午當作文老師通知我和幾個同學去辦公室分蠶時,我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因為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們每個人都太興奮了,居然都忘了,這里是辦公室,老師們正在休息。突然,聽見班主任老師在吼:「你們在干什麼啊?這么吵,這里是辦公室,沒看見老師們在休息嗎?趕快出去。」因為實在太高興了,感覺老師吼我們的聲音都好象是在唱歌。
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冉老師把蠶發給了我們,我得到了7個蠶寶寶。可我發現蠶寶寶出奇的小,比那天看見別人拿的那些小得多。不過我非常珍惜它們。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生怕它們掉了。
走出校門,一看見來接我的媽媽,我就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她,媽媽看了一下我手裡的蠶寶寶,說:「這是剛孵出來的蠶寶寶,所以才這么小的。」 一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蠶寶寶喂桑葉,媽媽幫我把一條條蠶輕輕地放在白紙上,然後我把乾枯的桑葉去掉,把剛才在路上摘的新鮮桑葉剪成小方塊,再把蠶放進一個盒子里。看著它們蠕動的身子,我的心裡簡直比吃了蜜還甜。我想:它們今天一定能睡個好覺。
養蠶的日記12
上上個星期六,我在少年宮門前的小販那兒買了幾只蠶寶寶。
蠶寶寶的樣子真可愛!剛買回來的時候,蠶寶寶面黃肌瘦,好像營養不良似的。可是不到兩個星期,蠶寶寶就長得又白又胖,比我的食指還要粗、還要長。蠶寶寶的腦袋大大的,圓圓的,伴有一圈一圈的皺紋。頭的兩側長著一雙比黑芝麻還要小的眼睛,就像兩個小黑點。蠶寶寶的嘴巴就像一個耙子,吃起桑葉來一拱一拱的。蠶寶寶的身子一節一節的,真像毛毛蟲呀!身子的兩側各長著一個小黑點,爸爸說那些小黑點是它們的氣孔。蠶寶寶一共有14隻腳,脖子上面長著6隻,腹部長著8隻。當我用桑葉的枝幹挑蠶寶寶的時候,蠶寶寶的腳依然牢牢地粘在桑葉上,原來它們的腳像個吸盤呀!
蠶寶寶很愛玩「拼字游戲」,它們不僅英文很好,漢字也很出色。有時候,調皮的蠶寶寶茜茜爬到胖乎乎的冬冬身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木棍體的英文字母「X」;有時候,溫柔的明明和茜茜頭碰頭,真像一個漢字「人」;還有時候,可愛的紅紅和冬冬斜斜地躺在「床上」,它們拼出的漢字真像「八」字呀!
蠶寶寶就像「貪吃蟲」,它們的食量可大了!一隻「貪吃蟲」一天能吃幾片桑葉。只要我把桑葉放進盒子里,「貪吃蟲」就蠕動著身子、晃著腦袋尋找食物,一觸到桑葉就一刻不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時候「貪吃蟲」的嘴巴就像一把鋸子,「滋滋滋」,一大片桑葉就被它們鋸出了無數個帶有鋸齒的半圓。
蠶寶寶真可愛!真希望它們能快快長大,吐絲,結繭,變成飛蛾。作為三年級的小朋友,無論從整體結構上、章法上,還是文章的生動性上,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棒。
有媽媽說,寫作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當然是正確的。但如果寫東西的時候關注的東西太多了,你的重心,核心就會被分散。所以我們要把邊邊沿沿、枝枝角角、一些不重要的因素刪掉或簡化。讓它不影響到我們主題的表達。可以這樣:
我們家迎來了一夥可愛的小客人——蠶寶寶。
養蠶的日記13
這幾天,我們班裡流行養蠶,幾乎每個同學家裡都有幾條蠶,我也不例外。
蠶長的很像蟲子,形狀是長方形的,顏色是白色的,也有黑白相間的。剛出生的蠶不到一厘米,長大後也只有一分米多長。蠶只吃桑葉,其他的什麼都不吃。蠶拉的屎是黑色的。蠶非常懶,有時幾只蠶擠在一起吃一片老葉子,也不去別處吃新鮮的葉子。
有些蠶懶得讓人吃驚。為了不想動,寧可自己被其他大蠶壓扁,也不挪挪地方。為了不再發生類似的「流血」的事件,我和媽媽只好把它們分開居住。把較大的蠶與較小的蠶分在不同的地方。這樣,大蠶就壓不倒小蠶了,小蠶也不會被壓死了。從這以後,再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流血」的事件了。
蠶吃的桑葉也是個大問題,蠶的食量很大,但桑樹非常少。我們的小區里估計只有張寶家後面有一顆桑樹,而且這棵桑樹的桑葉很少,基本都在最上邊,根本都摘不到。只能去北陳村摘桑葉,可摘回來的桑葉不到一星期就被二十多條蠶吃完了,還得再去摘,給蠶找桑葉成了讓人頭痛的大問題。
這些蠶雖然讓我很操心,但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有一天,我寫完作業感覺很沒意思,就去看看蠶。我發現兩只蠶扭在一起好像正要打架。一個蠶說:「哼,敢搶我的食物,我跟你拼了」。另一隻蠶說:「這本來就是我的食物」。吵著吵著他們倆打起來了,越打越激烈。我正在擔心時,有一條小蠶走了過來,好像在說:「你們在干什麼」,並且碰了碰其中的一條蠶。因為這兩條蠶打的太激烈了,沒有注意到小蠶,還以為被不明物體碰了呢,馬上分開不打架了。見到這情景,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養蠶雖然讓我操心,但能給我帶來歡樂,也值了。
養蠶的日記14
2月1日星期三晴
今天,媽媽買回來六隻小蠶寶寶給我養。小蠶寶寶看上去很弱小,像一條條細小的線條。我拿了一堆桑葉給小蠶寶寶吃,盼望它們能快快長大起來。
2月4日星期六晴
兩三天沒看我的小蠶寶寶了,我驚異地發現,小蠶寶寶長大了很多,變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可愛。小蠶寶寶的身體大約有四厘米長,一厘米寬,比我的鉛筆小一半。嘴巴黑黑的,沒半天功夫,桑葉就被六隻小精靈——小蠶寶寶吃個精光。
2月6日星期一晴
這兩天,我每天去看小蠶寶寶,我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小蠶寶寶,涼涼的,像冰塊。六隻小蠶寶寶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可愛,都快跟我的小拇指一般大了。再過一段時間,它們就可能把自己給包起來了。
2月17日星期二陰
果然不出所料,約兩個星期,六隻小蠶寶寶都紛紛把自己給包起來了。我仔細觀察了小蠶寶寶的作繭過程,它們先爬到籃子頂上,不停地搖來晃去,吐出細小的線條,慢慢地,織成了一張大網,然後再爬進網里,向上吐絲,大約三個小時就把自己全包起來了。
3月4日星期二晴
小蠶寶寶終於出來了,變成了蛾,我高興地跳起來。媽媽說把它們放了吧,它們尋找到吃的食物才會活。聽媽媽這樣一說,我趕緊把它們放了。我雖然有點依依不捨,但看到它們快活地飛走了,心裡不禁甜滋滋的。
養蠶的日記15
當章老師交給我一套養蠶工具時,我激動不已,這是我第一次養蠶。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說:」快點!快點!「這時紅綠燈好像懂了我的話,全部都變成綠燈了。所以只花費了二十幾分鍾就回到家了,我迅速地把盒子打開看看有沒有變化,可一點也沒變樣。媽媽說:」傻孩子,蠶是一天天長得,現在它還是顆卵子。「」哦,原來是這樣,那我就改天來觀察吧!「我失望地說道。一天、二天、三天……直到第五天我的蠶才破殼而出,我興奮地叫起來:」我的蠶出來了,我的蠶出來了!「我正把手往盒子撈時,媽媽連忙拉住我的手說:」要把手洗干凈,再把嫩的干凈的桑葉剪成一絲絲的。「我照媽媽說的話去做,可蠶寶寶一動不動,我用放大鏡看了看,真為它著急,這么小怎麼吃桑葉啊?又過了一個星期,小小的」黑點「變成4——5毫米的蠶寶寶,它的食物量也大起來了,從一絲絲桑葉變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桑葉。
……
現在我的蠶寶寶長到3——4厘米了,背上好像多長了兩對黑眼睛,靠近屁股的背上長著一個尖尖的像刺一樣的東西,它用腹部的腳來移動身體,胃口比以前更大了,只見悉悉索索的聲音,完整無缺的桑葉就被它折騰的東一個口子西一個口子。
我好想我的蠶寶寶快點變成蠶蛹,我好期待喲!
Ⅳ 蠶的孵化記錄表
蠶的孵化記錄表:
蠶,分兩大類;一類家蠶,即桑蠶。主要以桑葉為食。另一類稱山蠶,即柞蠶,以柞木葉為食。蠶一生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和蛾子。是蠶蛾的幼蟲,絲綢產品的主要原料,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南方,古文記載皇帝軒轅氏就開始養蠶,江南最著名的莫屬眾所周知的黃帝的妻子嫘祖了。桑蠶主食為桑葉,也可用少量蓖麻葉補充。繭是由一根長度約為300~900米(1000~3000英尺)連續的絲織成的。家蠶的成蟲及蛹可以食用,並有食療功效。蠶蛾產卵交配後繁殖後代,產卵後即死亡。因為其久遠的歷史和經濟上的重要性,家蠶的飼養已成為現代科學的重要研究對象。
Ⅳ 養蠶觀察日記
養蠶觀察日記(精選9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里。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養蠶觀察日記(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養蠶觀察日記1
20xx年3月20日晴
我過生日的時候,我哥哥送了我許多蠶寶寶。
剛生出來的蠶寶寶是黒色的,小小的瘦瘦的,我給它們喂桑葉,它們一點也不吃,把我急壞了,我只好給我哥打電話。他說:「剛生出來的蠶寶寶不用吃的,它們大概會有1-2天的脫皮期,會一動不動,結束脫皮以後,它們會大口大口的吃起來,我這才鬆了一口氣。
20xx年4月3日多雲
過了兩個月,我發現我把美味的桑葉放里邊,它們吃得可快了,像好幾天沒有吃飯一樣,它們吃完了桑葉,已經長得白白胖胖的,我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手上,猶如清水捧在我的手上一樣很舒服,我再捏捏它的小胖身體好柔軟。下午,它們那些小蠶聚在一起好像討論著什麼?可是我聽不見,我也好想知道它們在說什麼啊!
20xx年4月15日小雨
果然,它們又長大了一些,也胖了一些,我也很高興,它們變得也胖胖壯壯的,就是變得慢了一些,其它幾只也陸陸續續地長大了。
20xx年4月28日晴
這幾天後,我見它們都跑到角落裡去了,它像犯人一樣吐出透明的絲,把自己包了起來,絲就像棉花一樣,自己就在里邊。
20xx年5月12日晴
今天,每一個蠶都變成了蛾子,一個一個都飛出了窗外,走了!每一個小蠶都變成了蛾飛走了!
它們走之前,都在絲里留了許多的卵,明年又會變成小蠶了。
養蠶觀察日記2
20xx年4月5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的好朋友送我了一些蠶卵。剛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報紙,只見上面布滿了黑色的小圓點,其中還有一些小黑點在報紙上爬來爬去,原來這就是破卵而出的蟻蠶。我和爸爸趕緊去校園摘了一些桑葉,然後找來一個干凈的紙盒,鋪上桑葉,用小毛刷輕輕地將蠶刷到桑葉上。蠶寶寶可能是餓壞了,不一會兒,桑葉上就出現了許多小洞。
20xx年4月25日星期四多雲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蠶慢慢長大了,皮膚由黑色漸漸地變成了白色,身體也跟著變長變壯,有的蠶已經長到5厘米長了。它們的食量不斷增大,我每天要放好幾次桑葉,還要經常清理它們的糞便。沒過幾天,我發現有的蠶開始蛻皮,聽說蠶每蛻一次皮,就代表長了一歲。
20xx年4月27日星期六大雨
中午放學回家,我像往常一樣去給蠶加桑葉,結果發現早晨放的桑葉蠶幾乎沒有吃,它們看起來懶洋洋地,有的躲在桑葉下,有的趴在盒子邊上,有的爬在盒子拐角。我趕忙去問爸爸:「蠶今天的狀態看起來很奇怪,是不是生病了?」爸爸說:「蠶可能要吐絲結繭了,這時候它幾乎不吃東西了。」下午我又去觀察,蠶果真在結繭,有的已被一層白紗包裹著,隱隱約約地還能看到在裡面吐絲。很快,盒子里結滿了許多蠶繭。
20xx年5月1日星期三晴
過了好幾天,蠶繭沒一點動靜。今天我又去觀察,發現一些蠶繭上有洞,有幾只蠶蛾破繭而出,它們不時地煽動著翅膀,互相追逐。媽媽說:「蠶快要生寶寶了。」我趕緊找來了一張大報紙,輕輕地把蠶蛾趕到上面。第二天,報紙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蠶卵,接著蠶蛾相繼死去,結束了它們短暫而光榮的一生。
養蠶觀察日記3
春天的時候,表妹送給我三隻蠶卵,像三粒黑黑的芝麻,我興致勃勃地把它們帶回家,裝在一個沒有蓋子的紙盒裡。
過了幾天,蠶寶寶出生了,它又小又黑,像三隻小螞蟻。身上長著又細又短的絨毛,我們稱它為「蟻蠶」。我拿一片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裡面,它們爬到桑葉上,大口大口地啃著。過了兩三天,蠶寶寶不動啦!我以為它死了,就飛快地跑到了房間,「蠶是不是死了啊!」我緊張地問。媽媽不僅不慢地說:「蠶蛻皮的時候是不吃東西的。」第二天,蠶寶寶是身體變成了灰白色了,比原來大了許多,食量也增加了。經過四次的'蛻皮,蠶變得又白又胖,棕色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身體兩側有氣孔,還有短小的七對足呢!可愛極了!
又經過了幾天,蠶的身體漸漸變成淺黃色,它又不吃桑葉了,開始吐絲把它自己包在繭里,蠶變成了蛹,過了半個月左右,蛹變成飛蛾,飛蛾產下卵就死去。
漂亮的絲織品都是蠶吐的絲織品的,蠶把一生都是奉獻給人類。
養蠶觀察日記4
第一天
今天,我從門口的小攤那裡買來五隻蠶,我便對它們觀察起來。
這些蠶的身上長著六條黑色條紋。身長大約有1厘米左右,長著十二隻小腳。全身是黃白相間,它們的走路技巧並不怎麼好,不仔細看還以為它們是在蠕動呢!由於它們屬於幼蟲階段,因此它們吃桑葉的速度很慢,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它們都沒吃完。
第二天
今天,它們長大了不少。身體已經由黃白相間變成了純白色,身長也已由1厘米增長到3厘米。並且,我發現,有一隻蠶已經結繭,並且結的繭還是金黃色的,這讓我欣喜若狂。
第三天
今天,它們都破蛹而出,變成蠶蛾了。蠶蛾是白色的,長著一雙灰色的翅膀,但它們不會飛。而且,它們開始產卵了。它們生出的卵是黃色的,芝麻大小,中間有點凹下去了。
養蠶真是又有趣,又好玩!
養蠶觀察日記5
4月25日星期四晴
科學老師送了我幾條蠶,我高興極了!馬上去買了一些桑葉給蠶寶寶,看它們吃得津津有味,讓人覺得可愛!
5月2日星期五晴
我打開蓋子看蠶時,發現蠶寶寶一動不動,並開始全身變黃,我還以為蠶寶寶快要死了。正當我傷心的時候,這個小傢伙竟然「分身」了,它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桑葉來,好像在說:「餓死了,餓死了。」原來蠶蛻皮需要一段時間,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的,我還以為它要死了。蠶寶寶一會兒竄到桑葉底下,一會兒爬到同伴的身上,真活躍!
5月25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去看蠶,發現好幾只蠶不見了,只剩下幾白白的紡錘形的球。這個就是蠶的繭,蠶就在這里慢慢變成蛹,蛹是土黃的,想麵包,蠶會在這里足足睡十多天。
6月3日星期二多雲
今天,蠶寶寶把頭探出來東張西望,變成了飛蛾,它們交了配,產下了400多粒卵,卵扁扁的,黑黑的,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樣。沒過多久又一個個新生命探出頭來,它們被稱為「蟻蠶」,像螞蟻一樣,真可愛!
養蠶真有趣!我想再養蠶。
養蠶觀察日記6
暑假開始時,爸爸給我買了一些蠶卵,讓我好好照料它們,並觀察它們的成長。
蠶卵小小的,只有針尖大小。它們靜靜地躺在盒子里,不聲不響,沒有一絲動靜。過了幾天,有幾顆卵變成了細小的「線」,其實那是蠶的幼蟲,它們小得難以用肉眼看清。我趕忙上網查找它們的喂養方法,結果是:幼蟲需要將桑葉裁剪成小塊喂養,不可飲水,桑葉必須新鮮,以免出現拉肚子等情況。因為如果喂養不得當,很可能導致嬌小的蠶寶寶死亡。我按著網上的方法照做了,可真是既細致又麻煩的工作啊。過了沒多久,所有的蠶寶寶都變成「細線」了。我每天照料著、盼望著、等待著它們長大。
幾天之後,它們變白、變粗、變壯了,顯得特別可愛。我再在網上查找喂養方法:此時的蠶可喂整片新鮮桑葉,依然不可飲水,食量會越來越大,直到結繭變為成蟲之後就不再飲食。我遵照指示,給它們換上整片桑葉。蠶寶寶們吃得更歡了,有一些蠶寶寶吃得飛快,長得白白胖胖的;有一些則瘦瘦小小,皮膚偏黃。它們的尿液是紅色的。一段時間後,它們會脫皮,脫皮後顯得更加雪白了。
它們偶爾也會吐絲,將自己的同伴與自己牽連在一起,但是輕輕一拉就分開了。有一些膽子大,總愛爬到盒子上面去,老是要人把它抓回去。而一些膽子小的,卻愛往葉底下鑽,要人把葉子輕輕一掀才能發現它們。若是把它們抓起來放在手心裡,它們會輕輕地蠕動,感覺手心有一點兒癢。
漸漸地,它們都長到了手指那般粗,食量也越來越驚人,採摘的桑葉都快不夠它們吃了。忽然有一天,蠶寶寶們開始不吃不喝了,我猜它們大概快要結繭了。果然,沒多久,蠶寶寶們就開始吐出白白的絲包住自己,變成了一個個橢圓形的蠶繭,密密麻麻的布滿整個蠶盒,有一兩只蠶寶寶被擠得沒了位置,結不了繭,直接變成了棕色的蛹。
過了一兩周,蠶寶寶們變成了蛾,破繭而出,有活潑好動的雄蛾,也有胖胖懶散的雌蛾。
養蠶觀察日記7
有首古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蠶的一生是最偉大的,它在一生里把所有蠶絲貢獻給人類,自己卻失去了生命,能不說它偉大嗎?在一節科學課上,我發到了幾顆蠶卵。幾天後,我發現有幾顆像螞蟻一樣的小東西把蠶卵咬破以後,就從裡面爬了出來。咦,這是什麼小東西?我仔細琢磨了一會,他長得像螞蟻一樣,它應該就是老師所說的蟻蠶吧。我拿來幾片桑葉,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蟻蠶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長成三齡慘了,我又高興,又傷心,令我傷心的是,他們已經中年段了,就快離開我了。使我高興的是,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鏡來觀察蠶了,用肉眼看就足夠清楚了。蠶分頭、胸、腹三個部分,在它的腹部還有幾個黑色的小孔,它們可都是蠶的呼吸器官。在蠶靠頭的位置還有四對毛茸茸的足,它們可都是幫蠶吃食物的。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觀察蠶,你會發現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葉,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如果你靜下心來聽蠶吃桑葉,就會聽到「沙沙」的聲音,蠶吃桑葉是按照弧形來吃的。蠶的一生要退六次皮,也要經歷變態最後結繭成蛾。這就是我觀察蠶的一生。
養蠶觀察日記8
我的好朋友送了我一些蠶卵,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里,大概過了一星期左右,一條條黑色的小蟲子從裡面爬出來了。
我媽媽找了桑葉給它們吃,側耳一聽,它們吃桑葉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吃得好香啊!又過了一些日子,它們慢慢長大了,身體越來越長,越來越胖,越來越白。胖乎乎的身體摸上去軟軟的,涼涼的。
我剛開始很怕它們,媽媽告訴我它們的身體很舒服,而且不會咬人,它是很溫馴的小蟲子。慢慢地,我越來越喜歡它們,每天給它們換桑葉,清理大便。
又過了好多天,它們胖乎乎的身體變得有點透明,身邊會有一些絲,而且大便是綠色的,媽媽說蠶快要吐絲了。媽媽給它們拿來好幾個盒子,還用紙板做了許多小格子,讓它們各自有了一個「小房間」,准備吐絲。
它們吐出了又細又白的絲,把自己裹在裡面,變成一個橢圓型的,雪白的繭,我數了數有43個,好多呀!
聽說它們會在裡面變成飛蛾,媽媽把他們放到一個大盒子里,鋪上白紙,放在陽台的櫃子上。有一天,媽媽告訴我,有幾個飛蛾已經飛出來了。它們身體是白色,但不是雪白,用手去摸會有一些粉末粘在手上。有幾只還產卵了,有點黃黃的,一粒一粒非常小,像一粒粒小米。等到明年,它們又會變成蠶寶寶啦。
養蠶觀察日記9
我的蠶寶寶是最有特點的了。蠶剛到我家的時候還沒什麼特點,但後來就不同了。
蠶寶寶們都蛻了一次皮,擁有不同的特點。我給兩條蠶起了名字:一條蠶通身雪白,我就叫它「小白」;一條蠶的尾部肉刺末端是黑色的,我就叫它「黑尾尖」。
先說這兩條蠶的故事吧。我的小白經常獨自一條蠶躲在一邊,遠離其它帶條紋的彩蠶。我想一定要讓它和彩蠶成為好夥伴。從此以後,我一看到小白遠離彩蠶群,我就用筷子把它挑到彩蠶群里。幾天後,它終於自己跑到彩蠶群里了。
蠶寶寶們喜歡玩一個娛樂項目,就是「疊疊樂」,它們會一個接著一個疊在下面那條蠶身上。這種娛樂項目常常用於欺負弱小的蠶。
我覺得這些蠶吃得是世界上最多的,現在我的蠶每天吃五六片桑葉,這使它越來越肥,我媽媽說它要結繭了。
我相信我的蠶是最可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