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那裡去」出處
是高更的畫作,名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❷ 我是誰我在哪圖片
我是誰我在哪圖片如下:
(2)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圖片擴展閱讀:
我是誰我在哪兒,網路流行詞,形容自己迷茫,經常出現在B站以及各類視頻網站的彈幕評論中,用來表達觀眾對UP主的視頻目瞪口呆的復雜心情,有時也表達裝傻充愣。
詞語來源:
B站彈幕評論,意「黑人問號問號問號.jpg「代表,源自Youtube上的視頻《透過鏡頭第4集:尼克楊的日常生活》,在視頻的5分38秒處。
他媽媽說:「If that boy ever takes it seriously he'd be great. But you are the clown,man.(大意是如果他能正經起來的話,一定能上天,但他總是......",然而尼克楊一臉「你是認真的嗎?!」表情。
由於實在是表現力太到位了,瞬間火了起來,在國外這個表情被叫做"Confused Nick Young(懵逼的尼克楊)"。
❸ 我是誰,從何而來,要去哪 有一幅這個主題的世界名畫,求具體介紹和圖片鏈接
保羅:高更作品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保羅·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生於巴黎,逝於馬克薩斯群島的法都—伊瓦,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高合稱後印象派三傑。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塗,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代表作品有《講道以後的幻景》等。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1897年2月,高更完成了創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幅畫,用他的話來說,「其意義遠遠超過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畫不出更好的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在我臨終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人這幅畫中了。這里有多少我在種種可怕的環境中所體驗過的悲傷之情,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麼真切而且未經校正,以致一切輕率倉促的痕跡盪然無存,它們看見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個月,我一直處在一種難以形容的癲狂狀態之中,晝夜不停地畫著這幅畫……盡管它有中間調子,但整個風景完全是穩定的藍色和韋羅內塞式的綠色。所有的裸體都以鮮艷的橙黃色突出在風景前面。」
❹ 靈魂三問是哪三個呢
靈魂三問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法國畫家保羅·高更曾創作過一幅名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被認為是哲學的「終極靈魂三問」。這三個問題自從柏拉圖提出後就成為從古至今各方神聖一直爭論的問題。它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展開,考慮的完全是人的問題,以人的自由意志為核心。
1、我是誰?
靈魂三問的第一問是我是誰。如果單指個人的姓名,這個問題其實簡單得很。但如果這么解答出來,又略覺遺憾。因為無數思想家都曾追問過自己,自己是誰,為什麼存在等等。
這個可能是個人生哲學問題。
2、我在哪?
靈魂三問的第二問,我在哪?從地理空間上,我們的答案可以是我在家,我在公司,或者我在學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能看得到,摸得著的地方。這個答案沒有毛病,也確實如此。但換個角度來看,我們所身處的地方也絕不只有周邊環境。
我在哪,也可以看作我們所在的社會環境,身處的階層來看。
3、我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我哪裡也可以不去。我在原地與在異地,其實都是一回事。我並沒有因為去哪裡而改變。我只要往內在走就好了,內在是唯一與萬法主體鏈接的渠道。因此我要到哪裡去呢,我需要把我去掉,回歸真我,同於自然,順其自然;同於大道,與道同行。
總結
靈魂三問,其實,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可能會在回答的方式上不一樣,可能會在答案上不一樣,也可能會在思考上會不一樣。雖然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過好我們有限而又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