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知識 » 囧媽片尾圖片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囧媽片尾圖片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1-14 17:43:46

❶ 囧媽片尾彩蛋,為什麼謝爾蓋說聽說暖霸可以讓他們那溫暖起來,徐崢和郭貼雙雙暈倒在地

《囧媽》片尾有兩個彩蛋,一個是黃渤的友情客串,另一個如題圖所示……面對這樣一幅面孔出現在電影中,咱也不能瞎說,咱也不敢瞎說,只能滿臉差異的上網詢問:《囧媽》片尾彩蛋真的是普京大帝本尊嗎?

彩蛋的情節是這樣的: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准備領取暖霸傑出貢獻獎,郭京飛飾演的助理郭貼緊急跑來說有一位名叫謝爾蓋的俄羅的大客戶指定要見他。徐伊萬一邊打量著謝爾蓋的背影一邊想之前和囧媽在俄羅斯也遇到過一位名叫謝爾蓋的人。思索間,謝爾蓋已經轉過身來,用不太流暢的普通話說:「你好,聽說你能讓俄羅斯變暖和起來?」看到謝爾蓋的真容,徐伊萬和郭貼雙雙暈倒。

從謝爾蓋說話的內容,徐伊萬、郭貼的反應以及整個電影以乘坐K3國際列車從北京去往莫斯科的背景可以確定,至少在電影的設定中此人確實是普京本尊。

K3國際列車一列神奇的綠皮小火車,可以從北京直接開往莫斯科,全程將近八千公里,運行時間接近130個小時,最便宜的票價也得3500塊,沿途會穿越一望無垠的大草原,風景非常秀美。我第一次聽說這趟列車,還是因為去年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小哥哥拍攝的旅行vlog,他詳細的介紹了從北京坐火車去莫斯科途徑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所見所聞。之後沒多久,阿球向我透露了他未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計劃就是去感受這趟穿越亞歐大陸的綠皮小火車。

近些年,我發現身邊喜歡旅行的小夥伴越來越多了,而且常常會選擇與眾不同的地點,比如阿球跑去蘭州租了輛車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湖兜風、菩提心到喀什、喬治亞體驗西域風情、阿竇到越南不去芽庄而選擇胡志明市等等。

這些路線往往沒有大眾旅行那麼舒坦,甚至沒有太多的名勝古跡,但是在我看來,這將成為未來旅行的一個趨勢,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體驗不那麼舒坦的旅行過程以及沒有那麼商業化的風土人情。

《囧媽》的播出,無疑會讓更多的人看到有這樣一種體驗過程的莫斯科旅行方式,應該說可以為俄羅斯的旅遊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如此一來,讓最能為俄羅斯代言的普京大帝客串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導演徐崢在電影中幫助了俄羅斯人,又在現實里給中國人民帶來一些福利。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唐人街探案3》導演陳思成提醒觀眾帶上口罩到電影院看電影。之後,疫情愈加嚴重,本應該在春節上映的幾部電影集體撤檔。此時《囧媽》卻出乎意料的宣布繞開院線,在線上上映,而且免費。此事一出,先是引來線下院線的抵制,又招致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深扒幕後交易,強調老百姓應該感謝位元組跳動公司而不是徐崢本人。

我覺得這些人也真是夠閑的,人家位元組跳動和歡喜傳媒一個願意花錢買,一個願意收錢賣,活生生一幕周瑜打黃蓋的兩廂情願的情節,硬生生被你們講述成鷸蚌相爭的故事,還一定要強調花錢的才應該被尊重。對於這種想人,我就想說一個字:吃飽了撐的。

我們作為吃瓜群眾,本來就是最大的收益者,不用遺憾無法到電影院觀看,也不用絞盡腦汁的上網找資源,就正大光明的在位元組跳動旗下的APP中觀賞,覺得好看給導演點個贊,覺得不好看去某瓣打個低分。這樣說來,製作方還將面臨口碑五五開的風險,而位元組跳動平台不論電影口碑好壞都收獲了巨大的流量。

在這次事件中,唯一百分百受損的肯定是那些線下院線了,但特殊時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會有損失甚至犧牲。就像是這場疫情中,身在武漢的醫護人員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身在武漢的普通民眾一定也受到了流言蜚語的傷害,還有那些從武漢回家卻被拒之村外的人肯定都承受著巨大的委屈。

中國有一條古老的智慧,叫做: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這種非常時刻,一定是做出那個總體傷害最小的選擇才能夠快速的度過難關。如果像陳思成那樣又想要口碑,又想要票房,還要維護和院線的關系,最終註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❷ 囧媽彩蛋最後的俄羅斯人是誰

這個人很明顯啊,那個人就是普京啊,雖然好像並不是本人,只不過是長得比較像罷了。

❸ 《囧媽》:做「自私」媽媽,孩子更快樂

也許很多年輕人都被《囧媽》中徐伊萬與媽媽在一起的模式擊中了,大家不禁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

徐伊萬在陪媽媽去往俄羅斯的火車上,六天六夜,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徐伊萬,巨細無遺地管控著徐伊萬。

她問徐伊萬餓不餓,徐伊萬說不餓之後,她還是遞上餅干,餅干不要後又要開方便麵,方便麵拒絕後又遞上了大白糖。甚至在徐伊萬打電話時,她還是不停地往徐伊萬嘴裡塞東西,直到一個雞蛋把徐伊萬噎住。

她覺得申時排尿利於身體,於是不停地給徐伊萬喝紅豆水、綠豆水、薏米水……沒完沒了。

徐伊萬最後實在受不了爆發了:

真正的溫暖背後都是扎心的眼淚呀。瞧瞧徐伊萬被氣得那熊樣,他除了偷偷扔掉媽媽的小番茄、對自己抓耳撓腮攻擊自己,還能怎麼著?

後來中途上車的娜塔莎與徐伊萬住在了同一個包間,娜塔說:

孝順可能一直是徐伊萬拒絕的事,逃離可能是徐伊萬一直在考慮的事,可是孝順,能不孝順嗎?逃離,能逃到哪兒去呢?逃到哪裡都還是她的兒子啊。如果真的逃離了,把自己的媽媽棄之一旁,別人又會怎麼看他,肯定他被人罵都要罵死了。

娜塔莎說「你敢不敢把你的心裡話告訴你媽媽」時,徐伊萬的反應是「哈,哈哈哈……不敢不敢,絕對不敢。」

可是一個人心裡的怨氣無處發泄,這終將為化,成為自己傷害自己的手法。如果有個親密的人,他就會不自覺地把媽媽對他的控制轉移到另一個人,而這個人往往就是他建立家庭後的老婆或孩子。

徐伊萬和張璐暫時還沒有孩子,所以張璐就無意中充當了徐伊萬對媽媽控制行為的傾倒者,這讓張璐不堪重負,提出了離婚並對他的行為進行了一番控訴:

在中國的孝道教條主義之下,我們對媽媽的憤怒成了不可呈現的東西,不管這份憤怒有多大,它也不能流向媽媽哪怕絲毫。可是,它終將流向另一個人,這個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我們的伴侶或孩子。

橫亘在張璐和徐伊萬之間的,根本不是生不生孩子的問題,而是敢不敢生孩子的問題,因為一旦有了孩子,徐伊萬在媽媽身上承受的控制很可能轉移到孩子身上,成為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

徐伊萬在慢慢省悟,而囧媽不明白,她認為千百年來,大家都不是這樣的嗎?是徐伊萬太慣著老婆了。

美國心理學博士蘇珊·福沃德在她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說, 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在徐伊萬的家庭里,還沒有孩子,他就在不自覺間把控制轉移到了張璐身上,如果有了孩子,情況會怎樣呢?

所以張璐不敢想。她本來也想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不想現在冒然做下決定,等到將來害了孩子。關於孩子,徐伊萬和囧媽有一番激烈地爭論:

至於什麼問題,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那就是徐伊萬從他媽媽那裡繼承來的控制欲,張璐怕徐伊萬轉嫁到孩子身上。而徐伊萬的控制欲,自己承受就可以了,何必讓無辜的孩子承受這一切。

但是徐伊萬的媽媽不明白問題就出在她這里,她還在抱根問底,甚至連「那個事情」也不放過。當徐伊萬反抗時,他媽媽撕心裂肺地說出了每個媽媽都會說的話:

徐伊萬的媽媽整天逼徐伊萬和張璐生孩子,卻不知道他們不能生孩子,問題就出在自己的操控上。而擺脫有毒家庭體系則需要我們重新定義愛。

這是徐伊萬最後對張璐說出的兩句話。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雖然來自於父母,但是從出生起,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小時候我們需要從這個家庭中得到照顧,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並不能與任何人的完全相同。

而漸漸長大的孩子,他們也終會飛離自己的原生家庭,會擁有自己的新家庭。如果父母還不懂得放手,那麼他們將如何成為父母?將會成為怎樣的父母?

愛從來都不是控制和索取,一旦彼此的愛變得如此的緊張,那被控制和索取的一方必將會想辦法砍斷繩索,獨自逃離。就像張璐,她和徐伊萬之間,志同道合,又沒有出軌家暴的狗血,可是因為徐伊萬的控制欲,張璐還是提出了離婚。

張璐要逃離的不僅僅是與徐伊萬的婚姻,她終究要逃離的是徐伊萬的有毒家庭模式,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將來生活在這樣一種家庭環境中,然後被影響、被中毒,一直把這種有毒模式傳承下去。

在《囧媽》這部劇中,徐伊萬無所不在的控制、監視、監聽,讓徐伊萬防不勝防,拒無可拒,他最後不得不提出一個無理要求:從現在起,你與我的距離要超過十米。

失去了界限感的母親,會為自己的孩子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尷尬,孩子的家庭和親密關系也將受到重創。現在,許多當初堅持只要我們相愛就好了的夫妻,在走入婚姻之後,卻不停遭受雙方原生家庭父母或內親外戚的侵襲,不得不身心疲憊地走上離婚的道路。

為什麼中國家庭的成員那麼閑,總是要窺探別人夫妻的風吹草動而大作文章,我們總是不解,心有戚戚然卻大多都只是選擇能避則避。

而已經漸漸走入婚姻和家庭中的我們,如何避免讓我們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做這樣過分熱心的「奉獻型」媽媽和妻子呢?

有40年經驗的實戰派育兒專家伊麗莎白·克拉里,在她的《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曾說過,只有尊重自我需求的父母,才能養育更陽光自信的健康兒童。

她向我們呈現了兩個情景:

當父母自我感覺良好時,孩子們常常輕松愉快,他們有時間看螞蟻爬來爬去,也有時間捕捉螞蚱,要用的東西都在手邊,牛奶也不會灑在地上,兄弟祖妹各得其樂,就算這種和諧偶爾被打破,也是愉快的小插曲。

然而,而當父母經歷不愉快的日子,孩子們往往吵吵鬧鬧,極不配合,常常膽戰心驚害怕做錯事情,卻又總是做錯事情,快樂的氣氛就像被龍卷風捲走了一樣,一點不剩。

所以,父母自我感覺良好時,做事才有效率,全家才會開心。這就要求父母學會自我激勵和享受生活,當我們自身感到快樂、幸福時,才更容易讓別人輕松、愉快。

作為許多家庭氛圍的核心製造者的媽媽,她們的快樂比什麼都重要。但是,在中國家庭,許多人都忽略了媽媽的感受,把媽媽看成一個家庭的保姆,在有孩子後完全不需要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一切都得圍繞著孩子轉。

而這種忽略了媽媽個人需求的價值觀,卻被很多身為媽媽的人接受。社會上、家庭中往往存在著一種偏見,孩子做錯就是媽媽的責任,因此這種不正確的共生關系又不自覺加強了媽媽對孩子的控制。

我們要跳出舊有模式,打造更健康的親子關系,就不得不改變現有的觀念。

首先,我們要明白忽略了個人感受的付出,會增加父母和孩子雙方的壓力。

許多人認為父母為孩子付出天經地義,無需置疑,但是從實際的情況出發,我們看到的是付出越多,對抗越多。現在被蜜養出來的孩子,動不動就與父母干架,離家出走,說人生沒有意義,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付出太多,讓孩子成為了負擔,屏蔽了太多孩子可以去體驗的機會。

父母本來有自己的人生需求,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是怕別人說我們只在乎自己不關心孩子,我們狠心放下自己的需求,去圍著孩子轉。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只是使孩子反叛更不讓你如意,使你的付出收不到效果心累到崩潰。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改變世界,其實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我們對別人的要求,都是通過改受自己行為,從而影響對方才達到的,不明白這個,我們付出再多都是徒勞。

其次,失去了自己人生價值的奉獻,會增加媽媽和孩子的總支出,減少父母和孩子的總收入

媽媽和孩子,本來是兩個人,可是當媽媽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完全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就算結果再好,也只是一個人的成功。

而實際情況是,媽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並沒有自己直接行動收到的效果好。因為孩子的價值觀不會與媽媽的完全相同,孩子失去了內在驅動力的努力,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

被壓抑或埋藏了的孩子的人生價值,使孩子的內心不再完整,而被嫁接到了孩子身上的媽媽的人生價值,對媽媽來說,也不是完整的。母子與其痛苦地捆綁,還不如放手,讓被此都得到解放,成為自己。

因此,做「自私」媽媽,不僅會讓自己獲得更多成就感,也會為孩子帶來更多自由、創造更多幸福。從現在起,我們就可以做出改變:

1、做你喜歡的事

2、給自己留點兒獨處的時間

3、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時間

只有尊重自我的需求,我們才有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讓他們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囧媽》片尾,徐伊萬的媽媽如願參加了莫斯科紅星大劇院紀念中俄建交70年的演出,又陸續收到很多的演出邀請,她的人生在晚年終於綻放了她的人生之光,而徐伊萬和張璐,也再也不會進行利益捆綁,陷入對暖霸專利權的爭奪戰。人生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擁有完整的人生,沒有「奉獻型」的媽媽和妻子,我們的人生將更加清爽。真正讓這個世界做到百花齊放,讓我們各自綻放,俏也不爭春。

❹ 為什麼《囧媽》最後字幕要將高以翔的名字加框

因為高以翔在浙江一極限運動節目中不幸去世。心臟病猝死。所以在囧媽的最後字幕要將高宇翔的名字加框,說明這是已故人的最後一個作品,表達電影對電影人的敬意。首先我評論一下這部電影,電影並沒有代表任何人。單純的在種種陰霾的當下對這個電影表示感謝。這無疑是照進這個凜冬的一束光。

我一直認為一部好的電影,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就行了。看完以後,除了對劇情的回想,是否給你留下了更多的別的思考。我認為囧媽做到了,不該被冠以爛片這樣的評價。囧系列一向以搞笑和社會問題的一點深度作為賣點。 當我也成為了你,我才開始懂你。

❺ 囧媽最後出現謝爾蓋什麼意思

個人以為囧媽一片大鬧俄羅斯,橫行西伯利亞,熱氣球可以在莫斯科隨意降落,冰天雪地爬火車,飛火車,逗熊玩,驚動了何方神聖,把謝爾蓋招來了,媽呀!捅婁子了。

❻ 囧媽的結局最後那個俄羅斯人是誰

片尾雙彩蛋,後來的確實是普京本尊!!!!!

❼ 囧媽結尾彩蛋真的是普京嗎

囧媽的彩蛋確實是普京。徐崢導演很厲害,給人民免費播放。

❽ 囧媽里的最後徐崢和外國人是誰

徐崢的《囧媽》作為今年唯一的賀歲檔電影,大家都看了嗎?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囧媽》的片尾雙彩蛋以及一些感動到我的點!

所以2萬塊錢只能換來一個白眼,知道真相的徐伊萬只能說 打擾了!

❾ 囧媽的結尾是普京嗎

舅媽是一部反映春運的一部電影,今年據說是免費觀看的,因為是反映春運的,所以結尾的時候肯定說的不是普京。

❿ 囧媽謝爾蓋在哪出現過啊

謝爾蓋在電影囧媽片尾中出現過。

謝爾蓋是囧媽電影中的一個小彩蛋,在電影結尾的時候出現。

囧媽幕後故事

電影《囧媽》初稿五天就完成了,在電影《囧媽》徐崢僅用了五天就完成《囧媽》的初稿,是徐崢所有電影當中完成最快的一個劇本。在電影中直通莫斯科的K3國際列車,行程有六天五夜之久,票價高達6000多塊錢,可以說是真正的比飛機票還貴。

而在初稿完成之後,徐崢還特意帶領拍攝團隊,親自體驗了一次K3國際列車。根據自己真實的體驗感受來修改劇本,隨後又和編組進行了兩次閉關創作,最後完成了《囧媽》的最終劇本。看來電影的製作團隊還是相當用心的。

電影名字最初不叫《囧媽》,而是叫《開往俄羅斯的媽媽》,因為徐崢覺得俄羅斯算是老一輩人的情懷,也算是年輕人對戰斗民族的一種嚮往。

因為在往前徐崢拍攝過《泰囧》,《港囧》考慮到囧系列的影響力,於是便將電影名改成了《囧媽》。而且徐崢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就是給天下所有的母親,希望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能夠加深母子之間的關系。

在電影《囧媽》中,徐崢媽媽這個角色,最初不是由黃梅瑩飾演,而是在《春光燦爛豬八戒》裡面,扮演貓妖一角的翁虹。

在《囧媽》拍攝過程中,還有非常多客串的明星,在去年拍攝《瘋狂外星人》的時候沈騰就邀請了徐崢來客串外星人,而今年沈騰給徐崢客串了一個非常悲催的乘客,除了沈騰的客串之外。

還有黃渤也來客串的大鬍子,還有一個高以翔客串的麥克,如果你在電影中看到了高以翔的身影,請不用懷疑自己是否看錯了,那就是高以翔本人,而這部電影也是高以翔最後一部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