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參的莖葉和花的形狀是什麼樣的,果實是什麼形狀的。
人參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參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質,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狀莖(蘆頭)短,直立。
人參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個對生的5小葉的復葉,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個輪生復葉,叫「燈檯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輪生復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莖頂有5個輪生復葉,叫「五匹葉」。
人參復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厘米,寬2-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無毛,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
人參夏季開花,傘形花序單一頂生葉叢中,總花梗長達30厘米,每花序有4-40餘花,小花梗長約0.5厘米。苞片小,條狀披針形;萼鍾形,與子房癒合,裂片5,綠色;花瓣5,卵形,全緣,淡黃綠色;雄蕊5,花絲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離,下部合生。
人參漿果扁圓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兩粒半圓形種子。
下面發幾個圖片給你看看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詞條來自網路
『貳』 野生人參與種植人參有何區別如何辨認
野生人參與種植人參的區別:
1、生長方式不同
野生人參由種子自然落地或被鳥獸吞食後排出體外,在山林中自然發芽生長。沒有人為因素,既不移動,又不經任何管理,長期自然生長而成。
種植人參由人工播種、翻栽而又普遍施農葯化肥。生長過程人工科學管理,除草、施肥,因施肥人參生長過快,有時就要出現抗病力低下的問題,所以不可避免要使用農葯。
2、生長年限不同
野生人參生長年限:幾十年、上百年不等。
種植人參生長年限:5-6年。
3、營養價值不同
野生人參的有效成分高於種植人參40~50倍。
由於野生人參是在山林荒野中自然生長,野生人參的所有功效皆來自於它在地底下所吸取養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長時間越長,葯用功效越強。再加上野生人參的形態頗似人形,中國人講究以形補形,故野生人參自古就作為起死回生、延年益壽、滋補元氣的佳品而深受重視,成為名符其實的「百草之王」。
野生人參與種植人參的辨別:
山參(野生人參):蘆頭長,蘆碗密;參體與根莖等長,人形,橫體,較短;主根上的橫紋細密清楚,顏色較深;皮細而韌;珍珠疙瘩多,且明顯易見。
園參(種植人參):蘆頭短,蘆碗少;參體呈圓柱形,八字分開,順體,較長;主根上的橫紋稀疏,且不連續;皮粗而脆;珍珠疙瘩不明顯。
(2)野人椮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野生人參是人參中的極品,由於產量少,所以正品野生人參的價錢極貴。一向以來野生人參多產白中國東北長白山脈及小興安嶺東南部、俄羅斯的海參崴,以及朝鮮,其中以中國吉林長白山天然野生人參的價錢最為昂貴。
現在市面上所出售的野生人參,除了中國東北出產外,也有不少產自俄羅斯海參嵗,其質量一般較中國出產的差,而朝鮮所產者則極少聽聞。20世紀90年代初,野生人參年產量僅為數干兩近年來產量更少。
野生人參又名野生抄參或野生山參,挖參者多在7-9月間,當人參果實成熟轉紅色時上IIJ採挖,因此時容易發現參的蹤影。挖時忌用金屬,多用骨針掘開泥土,盡量把整支人參完整挖出,挖出後將野生鮮人參洗凈,直接曬干或烘乾,現己成為野生人參的主流商品。
『叄』 野生人參長啥樣
野生人參高達60厘米;根莖短,主根紡錘形;掌狀復葉3-6輪生莖頂,葉柄長3-8厘米,無毛;小葉3-5,膜質,中央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2厘米,側生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具細密鋸齒,齒具刺尖,上面疏被刺毛,下面無毛。
野生人參高達60厘米;根莖短,主根紡錘形;掌狀復葉3-6輪生莖頂,葉柄長3-8厘米,無毛;小葉3-5,膜質,中央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2厘米,側生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具細密鋸齒,齒具刺尖,上面疏被刺毛,下面無毛。
『肆』 野生人參和人工養殖人參的區別不同在哪裡
一、野生人參與養殖人參外形上怎麼區分
1.一般來說,野生的人參也就是山參,一般主根和根莖是一樣長短的,通常這樣的人參長度在三厘米到十厘米左右,形狀上比較像一個人字,呈現出圓柱形或者是菱形。
2.這樣的人參表面的顏色是呈灰黃色,並且還長有縱紋,在人參的上端可以看見分布著緊密而又深陷的環狀橫紋,須根非常的細長,清晰而不雜亂,下面的枝根大部分都是兩條,並且在枝根上還可以看見非常明顯的疣狀突起,又細又長的根莖上有著密集的莖痕,這樣的人參是比較粗大的,形狀上比較像棗核。
3.人工養殖人參形狀上一般是呈現出圓柱形或者是紡錘形,直徑一般在一到兩厘米左右,長度一般是三到十五厘米左右。這些人工種植的人參和山參不一樣的是山參的表面是黃色,在山參的頂端可以看見明顯的縱皺和疏淺斷續的粗橫紋,下面一般有兩到三條支根,在這些植根上生長著許多又細又長的須根。
4.在這些須根上長著一些不明顯的細小疣狀凸起,這樣的人工種植的人參的蘆頭一般直徑在零點三到一點五厘米左右,長度一般在一到四厘米左右,形狀上一般是呈現出多拘攣而呈彎曲狀,並且有不定根和凹窩狀的稀疏莖痕。
二、野生人參與養殖人參的功效對比
野山參就是在自然狀態下野生的人參,生長年限較長,由幾十年到上百年不等,現在的產量已經非常少,是人參中的珍品。
人工養殖的人參是在暖棚中長大,土裡養分有限,批量生長,內在質量層次不齊,由種到收需要五、六年以上時間,產量較大。所以正常來說養殖人參的功效是不如野生人參的。這里的功效價值指的是葯用價值。
『伍』 野生人參的枝桿和葉子花果的形狀
人參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
人參復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厘米,寬2-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無毛,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
人參夏季開花,傘形花序單一頂生葉叢中,總花梗長達30厘米,每花序有4-40餘花,小花梗長約0.5厘米。苞片小,條狀披針形;萼鍾形,與子房癒合,裂片5,綠色;人參漿果扁圓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兩粒半圓形種子。
(5)野人椮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
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
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陸』 人參的苗長什麼樣
人參復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厘米,寬2-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無毛,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
1、六年生人參原植物(人參葉片為5片小葉組成一片掌狀復葉,圖片為「五匹葉」)
人參按年份後面依次,五年生為「四匹葉」,六年生為「五匹葉」(園參不超六年)。人參在六匹葉的株型上可能連續幾年,甚至幾十年,只長根莖,株苗不分叉不變型,依然會開花。
與園參不一樣,野山參在每一種株型上分別停留幾年到十幾年,七匹葉以及以上的人參非常罕見,出現的話幾乎都是百年老參。只有野山參才會出現輪回現象,即又從「三花」開始,依次輪回變化,非常神奇。
(6)野人椮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建議八類人最好別吃人參
1、動脈硬化者。因為人參中的蛋白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從而會加重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積,故血管硬化、冠心病、脈管炎等病人要忌服。另,高血壓患者多因肝陽上亢,服用人參很易加重「肝陽肝火」的症狀,使肝陽愈亢,肝火愈旺。
2、血黏度增高者。其病情相當於中醫的「瘀血」症,因為人參有促進紅血球生長的作用,而紅血球增多後,會使血黏度更高,有礙病情好轉。
3、胃病患者。據研究表明,不少的胃病是由於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而人參中的某種有效成分對這種病菌能起保護作用,影響治胃葯物的殺滅效果。
4、肝膽炎病人。中醫認為,急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均為濕熱旺盛,服食人參會助濕熱,使病情加重。
5、浮腫病人。人參中有種成分有抗利尿作用,因而浮腫病人在治療期間不要隨意服用人參,以免延誤治病。
6、肺結核病患者。中醫認為,肺結核病人肺陰虛損,虛火旺盛,如再服食偏熱的人參,則肺陰更虛、虛火更旺,從而會常常引起吐血,導致病情加重。
7、婦女懷孕者。婦女懷孕期間宜進食性味溫涼等食物,如服食性偏熱的人參,其成分可通過血液被胎兒部分吸收,易增加胎兒火氣(胎火),對胎兒生長發育不利,甚至導致難產。
8、小孩及嬰幼兒。兒童為純陽之體,本身就偏熱,再服食人參大補,會對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人參含有類激素,可引起性早熟,尤其十四歲以下小孩應忌用,以避免性早熟;新生兒、嬰幼兒更要禁用。
『柒』 人參到底長什麼樣子
人參根據不同的種類外形也是不同的,具體如下:
1、生曬參
有蘆頭蘆碗及短支根,外皮棕黃色,縱皺明顯,質較硬,斷面黃棕色,棕色形成環明顯,皮部有芝麻點。
2、紅參
單蘆頭,主根長,支根短,表紅棕色半透明,有時有灰黃斑,質硬,斷面紅棕色。
3、糖參
蘆頭有或無,體飽滿 ,外皮黃白色,有針刺疤及糖結晶,質硬而脆,斷面黃白。
4、朝鮮紅參
常見雙蘆稱蝴蝶蘆,主要粗長,多成方柱形,表紅棕半透明,蘆頭與參體間有明顯橫縮環。
5、朝鮮白參
圓錐或圓柱形,主體略粗短,有分枝白色。以上正品顯微鏡檢查,外韌維管束有樹脂道、簇晶。
(7)野人椮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偽品人參
1、土人參
馬齒莧科土人參的根,無蘆頭、蘆碗,外韌式維管束,有簇晶。
2、華山參
茄科華山參的根,無蘆頭、蘆碗,外韌式維管束有簇晶。
3、商陸
商科商陸或美洲商陸的要,無蘆頭、蘆碗,表面有皮孔,斷面有同心環,同心三生維管束有針晶。
4、野豇豆
豆科野豇豆的根,無蘆頭、蘆碗,有豆腥氣,外韌維管束有樹脂道。
5、桔梗
桔梗科桔梗的根,有蘆頭、蘆碗,有橫絞及縱皺。
『捌』 野人參與養殖人參怎樣區別
野人參與養殖人參的區別:
1、蘆:極大多數的野人參均是圓蘆,因年齡越久,上部蘆碗逐漸消失,而形成圓柱狀,因而稱為圓蘆,蘆體節緊,上部四面密生天然長成的蘆碗(珠結),碗的過緣扎楞,形如馬牙,因名馬牙蘆,很少有生長竹蘆和線蘆。養殖人參多數無圓蘆,大部是在蘆的一面或兩面生碗的亦少。
2、芋:野人參之芋多為棗核形,順生上垂,不向上伸,如生兩枝以上者則互生。養殖人參的邊芋多是上粗下細,狀如參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
3、體:野人參之體多菱角狀的短橫體。即是順長體亦多為上粗下細之靈體。但笨體極少。養殖人參多順長體,有短橫體者亦顯呆笨。
4、紋:野人參之紋細而且深,尤在肩部更顯密緊,而多呈螺旋狀。養殖人參紋一般疏而且淺,(多年老種參)則全多生粗橫紋,但其紋多斷而不續。
5、皮:野人參皮而結,光而不粗。養殖人參外皮粗松而嫩,池底的參的外皮更顯粗糙。
6、腿:野人參之腿僅生1-2條,三條者很少,其腿上粗下細,比較均勻。養殖人參生腿較多或粗或細,上下粗細不均勻,兩腿並生一處,且大長腿或短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