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在亞馬遜河裡用衛星拍到的
2006年12月28日,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這條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被發現的,當地人將它捕獲後賣給了公園,公園的管理人員將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溫柔,但據說「桂花」的大口一旦張開非常嚇人,可以很輕松地吞下整整一個人。
印尼當地媒體報道說,印尼的國家科學研究所、農業研究所等學術機構都對這條蛇進行了檢驗,確認了其身長、體重以及品種。很多動物學家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這么長的蛇。
據說,要制服這么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個壯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所記載和公認的世界最長蛇是一條身上花紋呈網狀的大蟒,身長10米,已於1912年在印尼被射殺。
研究所的動物學家還透露說,此次發現的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蛇是東南亞的「土著蛇」,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比較常見,但一般都沒有這么長。
Ⅱ 蛇和蟒蛇有什麼不一樣
一、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蟒蛇屬於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蛇目蟒科,蟒蛇是蛇的一個科。蛇除了蛇目外,還有盲蛇亞目、原蛇亞目、新蛇亞目。
二、形態不同
1、蛇的花紋由於品種的不同,多種多樣。
三、全球分布不同
蛇的分布區域是全球范圍;蟒蛇的分布區域於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香港、雲南、西藏自治區),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爪哇,蘇拉威西島),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引進地區有新加坡、美國(佛羅里達州)。
蟒蛇棲居於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需要常綠闊葉林或常綠闊葉藤本灌木叢,以及良好的洞穴供休息及隱蔽,垂直棲息高度為海拔10-4050米。
Ⅲ 這是什麼蛇有毒嗎
水蛇,又叫紅點錦蛇,俗稱水長蟲、白線蛇。是指游蛇科(Colubridae)游蛇屬(Natrix)動物及類似的蛇類。全球共分布有65~80種。除南美洲外,見於各大洲。近來新大陸的種類被畫成若干屬,其中最大的屬為Nerodia屬。水蛇是一個種類繁多的「大家族」,主要包括中華水蛇、鉛色水蛇二個主要品種;但人們習慣上也將有半水生習性的紅點錦蛇、白條錦蛇、雙斑錦蛇(旱水蛇),水赤鏈游蛇等也列入水蛇「家族」。
中文學名
水蛇
Ⅳ 全身綠色的蛇是什麼蛇
全身綠色的蛇有好幾種:
1.翠青蛇是一種綠色的無毒蛇,深受寵物蛇友的喜愛,但綠色的蛇不只是翠青蛇。
性格「內向」,見了人好像特別怕「羞」,終是猶恐避之不及,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很少會攻擊人。
盛夏季節,由於地面高溫灼熱或者天氣悶熱,翠青蛇經常攀登上樹,靜伏納涼,直到夜間才下地在農田周圍搜捕蚯蚓、昆蟲及其幼蟲為食。主要分布於美國、加拿大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目前共有2個品種共5個亞種已被確認。
(4)毒液蟒蛇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綠瘦蛇是游蛇科,瘦蛇屬輕毒性後溝牙毒蛇。體型極細而長,長可達1.5米。頭較窄長,與頸區分極明顯;吻端略圓而平扁,超出下領;眼大,瞳孔呈一橫縫;頰區呈一凹槽;軀乾瘦長側扁,尾甚長而細。背面鮮綠色,腹面淡綠色,腹鱗及尾下鱗前段側棱白色,呈二縱線紋。有4亞種。
多於樹林及灌木叢中活動,日行性強,視力極佳,行動迅速。捕食蛙、蜥蜴及小鳥。胎生,每年2次交配期。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多為白天活動,常棲息於灌木叢上,尾長,軀尾纏繞在樹枝上,在樹上行動迅速,但在地面上的時候行動十分緩慢,屬於樹棲蛇。在盤付物上時,該種經常會進入紋絲不動的狀態。
受驚時,綠瘦蛇頸部豎起,將前體呈曲線形甩出,同時令頸部變寬,並吐出白色的舌頭以示威懾,但不主動攻擊。當收到粗暴對待的時候會噬咬攻擊者。
Ⅳ 蟒蛇為何都是無毒蛇最初存在的有毒蟒蛇是如何被自然界淘汰的
蟒蛇之所以都是無毒蛇,是跟自身的進化有一定關系的;是因為對於最初的有毒蟒蛇來說,它們並不能有效逃離相關基因的一系列局限性,從而被自然界淘汰的。
Ⅵ 蟒蛇為何都是無毒蛇最初存在的有毒蟒蛇是如何被自然淘汰的
蟒蛇雖然可怕,但是很多蟒蛇都是無毒的,這確實也是挺讓人疑惑的一件事情,生物多樣化的角度去看的話,曾經肯定是有有毒蟒蛇存在的,只不過最後滅絕了,這肯定也是跟蟒蛇的進化有關系的,不能生存,到最後的就會被自然界所淘汰,解蟒蛇其實是屬於原蛇類,而這些有毒牙的新蛇類當中,通常都是由雕齒蛇所演化的。
可能在蟒蛇進化的這個過程當中,並沒有進化出特有的毒液系統去幫助蟒蛇進行捕食,毒蛇和蜥蜴的毒液都是一樣的,屬於唾沫的一種形式,但同時也有很多的動物,慢慢的失去了毒液系統,或者說是毒液系統慢慢的退化,蟒蛇能夠演化出這樣巨大的體型,也根本就不需要毒素的存在,畢竟在這樣一個生物體內有這樣一個分泌毒素的器官,其實對於蟒蛇來說,可能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會把自己給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