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洲菊的外形有哪些特徵
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狀莖短,為殘存的葉柄所圍裹,具較粗的須根。葉基生,蓮座狀,葉片長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0-14厘米,寬5-6厘米,頂端短尖或略鈍,基部漸狹,邊緣不規則羽狀淺裂或深裂,上面無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時脫毛;中脈兩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側脈5-7對,離緣彎拱連接,網脈略明顯;葉柄長7-15厘米,具粗縱棱,多少被毛。花葶單生,或稀有數個叢生,長25-60厘米,無苞葉,被毛,毛於頂部最稠密,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舌瓣展開時直徑6-10厘米;總苞鍾形,約與兩性花等長,直徑可達2厘米;總苞片2層,外層線形或鑽形,頂端尖,長8-10毫米,寬約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內層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尾尖。長10-14毫米,寬約2毫米,邊緣干膜質,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窩狀,直徑6-8毫米;外圍雌花2層,外層花冠舌狀,舌片淡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及黃色,長圓形,長2.5-3.5厘米,寬2-4毫米,頂端具3齒,內2裂絲狀,捲曲,長4-5毫米,花冠管短,長約為舌片的1/8,退化雄蕊絲狀,長3-4毫米,伸出於花冠管之外;內層雌花比兩性花纖細,管狀二唇形,長6-7毫米,二唇等長,外唇具3細齒或有時為2齒和1裂片,內唇2深裂,裂片線形,長約4毫米,捲曲,退化雄蕊4-5枚,線形或絲狀,藏於花冠管內;中央兩性花多數,管狀二唇形,長8-9毫米,外唇大,具3齒,內唇2深裂,裂片通常寬,捲曲;花葯長約4毫米,具長尖的尾部;雌花和兩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頂端鈍,長不足1毫米。瘦果圓柱形,長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鮮時污白色,干時帶淺褐色,長6-7毫米,基部聯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㈡ 弗朗花的象徵
「弗朗花」即為扶郎花。
扶郎花的象徵:神秘、互敬互愛,有毅力、不畏艱難。
扶郎花,又名非洲菊、太陽花,是菊科扶郎花屬植物。原產非洲南部,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具蓮座葉叢。扶郎花通常花色有大紅、橙紅、淡紅、黃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兩季最盛。
根據花色不同,扶郎花分為橙色品系、粉紅色品系、大紅色品系、黃色品系等12個色系。根據花的大小分為大花系和小花系兩類:大花型品種的花梗長55~60cm,花徑11~15cm,每株產花70~80枝/年;小花型品種的花梗長55~60cm,花徑6~8cm,每株產花70~80枝/年。
(2)扶郎花圖片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扶郎花的繁殖方法:
1、組織培養:在切花栽培中,繁殖一般採用組培法。非洲菊多採用組織培養快繁,也可採用分株法繁殖,每個母株可分5~6小株,播種繁殖用於矮生盆栽型 。
2、分株繁殖:一般在4~5月進行,因老株著花不良,通常3年分株1次。
3、播種繁殖:非洲菊種子壽命很短,發芽率較低,大約只有30%~40%。發芽適溫18~20℃,約10d左右即可發芽,待子葉完全展開時分苗,2~3片真葉時移入小盆或定植露地。在切花生產中,除進行新品種選育外,一般不採用此方法。因其後代變異大,不能保證切花產量與品質。
㈢ 什麼是扶郎花,花語是什麼
扶郎花的花語和寓意是互敬互愛。
扶郎花就像是一個個彩色的小太陽,總是散發著活力四射的光芒。扶郎花,頂生花序,扶郎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扶郎花是抵抗甲醛和苯的綠色武器,送花對象可以是愛人、父母、長輩扶郎花是非洲菊,頂生花序,花大色美,嬌姿悅目,它的美,大方、陽光、爽朗,毫不遮遮掩掩,很多人喜歡扶郎花,男的、女的都有,人們喜歡在結婚慶典時用扶郎花紮成花束布置新房。
扶郎花寓意夫妻相親相愛、互相扶持,顏色清新艷麗,一束一種顏色,看起來好像特別高大上,特別好看又特別迷人的樣子,但是只是非洲菊的別稱,「非洲菊」雖然產自非洲,但是叫扶郎也是美好傳說。
㈣ 扶郎是不是就是非洲菊
扶郎花和非洲菊是同一種花。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它象徵有毅力、不怕艱難,喜歡追求豐富的人生。單瓣品種代表溫馨,重瓣品種代表熱情可嘉。有些地區喜歡在結婚慶典時用扶郎花紮成花束布置新房。用其諧意,取新婚夫婦互敬互愛、妻子支持丈夫成就事業之意。
㈤ 扶子花是什麼花長什麼樣子
又名扶郎花,它象徵有毅力、不怕艱難,喜歡追求豐富的人生。單瓣品種代表溫馨,重瓣品種代表熱情可嘉。 種中文名:扶郎花
種拉丁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
屬中文名:扶郎花屬
中文別名:非洲菊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原產地 :非洲
是否栽培:栽培
湖北分布:武漢,十堰
國內分布:我中各地栽培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高可達60厘米,多數葉為基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有深淺不一的羽狀裂,長12厘米~25厘米,寬5厘米~8厘米。葉柄長12厘米~20厘米。頭狀花序單生,直徑8厘米~12厘米, 有白、黃、橙紅、紅等色,活潑艷麗。原產南非,現世界廣為栽培,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是重要的盆栽花卉。種子繁殖,播種溫度22℃,15天~25天發芽,在有光的條件下發芽整齊。喜冬季溫和,夏季涼爽的氣候條件。適於溫室栽培。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深厚肥沃的土壤,PH值為6~6.5。大量生產切花用的種苗,需通過組織培養。這樣生產的切花性狀一致。切花品種花梗長而堅挺,盆花用品種花梗短。
生態習性
扶郎花喜歡在冬季溫和、夏季涼爽的環境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如果低於7℃,葉片便會枯黃。在江南一帶如果冬季能注意防寒大多可以投產。但此花最怕風雨襲擊,如果露地栽培很難保證產品質量。故批量生產必須採取保護措施,應用塑料大棚種植才能獲得理想產量。
繁殖方法扶郎花的繁殖方法有二:一是播種。通常每朵花可結種子二三十粒,可在春季或秋季播下。二是用分株法。把母株旁邊長出的小苗取出,最好每兩株作一組挖穴栽種,這樣有利於增加開花數量。至於有條件的地方如能實行試管育苗,對於良種的加快繁育推廣將更為有利。扶郎花的根系比較發達,主根較長,側根也多。在種植時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經過深耕細碎,起高畦種植。每畦種兩行,其行距為35~40厘米,株距則3O厘米為宜,這樣疏密適中,可防止葉片相互遮蓋,對開花更有把握。扶郎花因具有「接力賽跑」的開花習性,上蕾先出,另一蕾又接瞳而至。每年每畝約可生產鮮切花5~6萬朵,多的達到8萬朵,對養分的需求甚多。故每月都要追施人畜糞尿等有機肥2~3次,草木灰1次,並施少量豆餅或花生鼓,以補充其開花的體力消耗。此外,每季度還要在畦面上撒施一些硫磺粉,以防止霉病的滋生傳染。